松漠紀聞

關燈
女真即古肅慎國也,東漢謂之挹婁,元魏謂之勿吉,隋唐謂之靺鞨。

    開皇中,遣使貢獻,文帝因宴勞之。

    使者及其徒起舞于前,曲折皆為戰鬭之狀。

    上謂侍臣曰:“天地間乃有此物,常作用兵意。

    ”其屬分六部,有黑水部,即今之女真。

    其水掬之則色微黑,契丹目為混同江。

    其江甚深,狹處可六七十步,闊處百餘步。

    唐太宗征高麗,靺鞨佐之,戰甚力。

    駐跸之敗,高延壽、高惠真以衆及靺鞨兵十餘萬來降,太宗悉縱之,獨坑靺鞨三千人。

    開元中,其酋來朝,拜為勃利州刺史,遂置黑水府,以部長為都督、刺史,朝廷為置長史監之。

    賜府都督姓李氏,訖唐世朝獻不絕。

    五代時始稱女真。

    後唐明宗時,嘗寇登州渤海,擊走之。

    其後避契丹諱,更為女直,俗訛為女質。

    居混同江之南者謂之熟女真,以其服屬契丹也,江之北為生女真,亦臣于契丹。

    後有酋豪受其宣命為首領者,号“太師”。

    契丹自賓州混同江北八十餘裡建寨以守,予嘗自賓州涉江過其寨,守禦已廢,所存者數十家耳。

     女真酋長乃新羅人,号完顔氏。

    完顔猶漢言“王”也。

    女真以其練事,後随以首領讓之。

    兄弟三人,一為熟女真酋長,号萬戶。

    其一适他國。

    完顔年六十餘,女真妻之以女亦六十餘。

    生二子,其長即胡來也。

    自此傳三人,至楊哥太師無子,以其侄阿骨打之弟谥曰文烈者為子。

    其後楊哥生子闼辣,乃令文烈歸宗。

     金主九代祖名龛福,追谥景元皇帝,号始祖,配曰明懿皇後。

    八代祖名訛魯,追谥德皇帝,配曰思皇後。

    七代祖名佯海,追谥安皇帝,配曰節皇後。

    六代祖名随闊,追谥定昭皇帝,号獻祖,配曰恭靖皇後。

    五代祖孛堇名實魯,追谥成襄皇帝,号昭祖,配曰威順皇後。

    高祖太師名胡來,追谥惠桓皇帝,号景祖,配曰昭肅皇後。

    曾祖太師名核裡頗,追谥聖肅皇帝,号世祖,配曰翼簡皇後。

    曾叔祖太師名蒲刺束,追谥穆憲皇帝,号肅宗,配曰靜宣皇後。

    曾季祖太師名楊哥,追谥孝平皇帝,号穆宗,配曰貞惠皇後。

    伯祖太師名吳刺束,追谥恭簡皇帝,号康宗,配曰敬僖皇後。

    祖名旻,世祖第二子,鹹雍四年歲在戊申生,即阿骨打也。

    滅契丹,谥大聖武元皇帝,号太祖。

    同母弟二人,長曰吳乞買,次曰撒也。

    阿骨打卒,吳乞買立,更名晟,谥文烈皇帝,号太宗,配曰明德皇後。

    今主名亶,阿骨打之孫,繩果之子。

    繩果追谥景宣皇帝,亶之配曰屠姑坦氏。

     阿骨打八子,正室生繩果,于次為第五,又生第七子,乃燕京留守易王之父。

    正室卒,其繼室立,亦生二子,長曰二太子,為東元帥,封許王,南歸至燕而卒。

    次生第六子曰蒲路虎,為兖王、太傅、領尚書省事。

    長子固碖(力本切),側室所生,為太師,涼國王,領尚書省事。

    第三曰三太子,為左元帥,與四太子同母。

    四太子即兀術,為越王,行台尚書令。

    第八子曰邢王,為燕京留守;打毬墜馬死。

    自固碖以下皆為奴婢。

    繩果死,其妻為固碖所收,故今主養于固碖家。

    及吳乞買卒,其子宋國王與固碖、粘罕争立,以今主為嫡,遂立之。

     吳乞買,乙卯年卒。

    長子曰宗磐,為宋王、太傅,領尚書省事,與滕王、虞王皆為悟室所誅。

    次曰賢,為沂王,燕京留守。

    次曰滕王、虞王。

    袁王撒也,稱揞(邬感切)闆揞闆,彼雲大也孛極烈,吳乞買時為儲君,嘗謀盡誅南人。

     闼辣封魯王,為都元帥,後被誅。

    其子太拽馬亦被囚,因赦得出。

    庶子烏拽馬名勖,字勉道,今為平章。

     粘罕者,吳乞買三從兄弟,名宗幹,小名烏家奴,本曰粘漢,言其貌類漢兒也,其父即阿盧裡移赍。

    粘罕為西元帥,後雖貴,亦襲父官,稱曰阿盧裡移赍孛極烈都元帥。

    “孛極烈”,彼雲“大官人”也。

    其庶弟名宗憲,字吉甫,好讀書,甚賢。

     悟室者,女真人。

    “悟”作“邬”音,或雲悟失,名希尹,封陳王,為左相。

    誅宋、兖,滕、虞凡七十二王,後為兀術族誅。

     回鹘自唐末浸微,本朝盛時,有入居秦川為熟戶者。

    女真破陝,悉徙之燕山、甘、涼、瓜、沙。

    舊皆有族帳,後悉羁縻于西夏,唯居四郡外地者,頗自為國,有君長。

    其人卷發深目,眉修而濃,自眼睫而下多虬髯。

    士多瑟瑟珠玉,帛有兜羅綿、毛鬤、狨錦、注絲、熟绫、斜褐。

    藥有腽肭臍、硇砂。

    香有乳香、安息、笃耨。

    善造賓鐵刀劍、烏金銀器。

    多為商賈于燕,載以橐駝過夏地,夏人率十而指一,必得其最上品者,賈人苦之。

    後以物美惡雜貯毛連中,毛連以羊毛緝之,單其中,兩頭為袋,以毛繩或線封之。

    有甚粗者,有間以雜色毛者則輕細。

    然所征亦不赀。

    其來浸熟,始厚賂稅吏,密識其中下品,俾指之。

    尤能别珍寶,蕃、漢為市者,非其人為儈則不能售價。

    奉釋氏最甚,共為一堂,塑佛像其中,每齋必刲羊,或酒酣以指染血塗佛口,或捧其足而鳴之,謂為親敬。

    誦經則衣袈裟,作西竺語,燕人或俾之祈禱,多驗。

    婦人類男人,白晢,着青衣,如中國道服。

    然以薄青紗幂首而見其面。

    其居秦川時,女未嫁者先與漢人通,有生數子年近三十始能配其種類。

    媒妁來議者,父母則曰,吾女嘗與某人某人昵,以多為勝,風俗皆然。

    其在燕者皆久居業成,能以金相瑟瑟為首飾,如钗頭形而曲一二寸,如古之笄狀。

    又善結金線相瑟瑟為珥及巾環,織熟錦、熟绫、注絲、線羅等物。

    又以五色線織成袍,名曰“克絲”,甚華麗。

    又善撚金線别作一等,背織花樹,用粉繳,經歲則不佳,唯以打換達靼。

    辛酉歲,金國肆眚,皆許西歸,多留不反。

    今亦有目微深而髯不虬者,蓋與漢兒通而生也。

     嗢熟者,國最小,不知其始所居,後為契丹徙置黃龍府南百餘裡,曰賓州。

    州近混同江,即古之粟末河黑水也。

    部落雜處,以其族類之長為千戶統之。

    契丹、女真貴遊子弟及富家兒月夕被酒,則相率攜尊,馳馬戲飲。

    其地婦女聞其至,多聚觀之。

    閑令侍坐,與之酒則飲,亦有起舞歌讴以侑觞者,邂逅相契,調谑往反,即載以歸。

    不為所顧者,至追逐馬足不遠數裡。

    其攜去者父母皆不問,留數歲,有子,始具茶食、酒數車歸甯,謂之拜門,因執子贌之禮。

    其俗謂男女自媒,勝于納币而昏者。

    飲食皆以木器,好置蠱,他人欲其不驗者,乃三彈指于器上,則其毒自解,亦間有遇毒而斃者。

    族多李姓,予頃與其千戶李靖相知。

    靖二子亦習進士舉,其侄女嫁為悟室子婦。

    靖之妹曰金哥,為金主之伯固碖側室。

    其嫡無子,而金哥所生今年約二十餘,頗好延接儒士,亦讀儒書,以光祿大夫為吏部尚書。

    其父死,托宇文虛中、高士談、趙伯璘為志,高、宇以趙貧,命趙為之,而二人書、篆其文、額,所濡甚厚。

    曾在燕識之,亦學弈、象戲、點茶。

    靖以光祿知同州,冒墨有素,今亡矣。

    其論議亦可聽,衣制皆如漢兒。

     渤海國,去燕京、女真所都皆千五百裡,以石累城足,東并海。

    其王舊以大為姓,右姓曰高、張、楊、窦、烏、李,不過數種。

    部曲、奴婢無姓者皆從其主。

    婦人皆悍妒,大氐與他姓相結為十姊妹,疊稽察其夫,不容側室及他遊,聞則必謀置毒死其所愛。

    一夫有所犯而妻不之覺者,九人則群聚而诟之。

    争以忌嫉相誇,故契丹、女真諸國皆有女倡,而其良人皆有小婦、侍婢,唯渤海無之。

    男子多智謀,骁勇出他國右,至有“三人渤海當一虎”之語。

    契丹阿保機滅其王大諲撰,徙其各帳千餘戶于燕,給以田疇,捐其賦入,往來貿易,關市皆不征,有戰則用為前驅。

    天祚之亂,其聚族立姓大者于舊國為王,金人讨之,軍未至,其貴族高氏棄家來降,言其虛實,城後陷。

    契丹所遷民益蕃,至五千餘戶,勝兵可三萬。

    金人慮其難制,頻年轉戍山東,每徙不過數百家,至辛酉歲盡驅以行。

    其人大多富室,安居踰二百年,往往為圍池,植牡丹多至三二百本,有數十幹叢生者,皆燕地所無,才以十數千或五千賤貿而去。

    其居故地者令歸契丹,舊為東京,置留守,有蘇、扶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