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道右六十步外、跪迎送。
地方官六十裡内者、來朝六十裡外者、免。
和碩親王、奉命出征。
經過附近地方。
府、州、縣官員。
于本境道右四十步外、跪迎送。
多羅郡王、于三十步外、跪迎送。
多羅貝勒、于二十步外、跪迎送。
親王、郡王、貝勒、私自出行。
各地方官不許迎送。
違者治罪。
○癸巳。
擢陝西邠州知州周世科、為廣西道禦史。
山西盂縣知縣潘朝選、為江南道禦史。
直隸行唐知縣盛複選、為河南道禦史。
密雲知縣董成學、為山東道禦史。
香河知縣佟鳳彩、為山西道禦史。
曲周知縣金元祯、為陝西道禦史。
文安知縣秦世祯、為四川道禦史樂亭知縣金廷獻、為雲南道禦史。
順義知縣金志遠、為貴州道禦史。
棗強知縣劉顯名、為湖廣道禦史。
晉州知州王世功、為廣東道禦史。
○以故明鄖陽撫治徐啟元為都察院左副都禦史。
○升湖廣右布政使李栖鳳、為都察院右副都禦史。
巡撫安徽。
○升山西潞安府知府銀器重、為陝西按察使司副使、漢羌兵備道。
陝西榆林道佥事袁噩、為本省布政使司參議、甯夏道。
○升總河标下遊擊張思孟、為都督佥事。
充鎮守山東沂州署總兵官。
○淮陽巡按姜金允、以違例薦舉分司部員。
降二級、調外用。
○甲午。
禁官員人等、于近京百裡内圍獵。
貝勒以上、欲獵于百裡外者。
必請上□日方行。
違者治罪。
○遣湖廣道監察禦史崔允宏、巡按浙江。
○乙未。
賜湖廣凱旋平南大将軍多羅貝勒勒克德渾、黃金一百兩。
白金二千兩。
公傅勒赫翁古、紮喀納、富喇塔蘇布圖、薩弼等。
黃金各五十兩。
白金各一千兩。
尚書宗室鞏阿岱、固山額真葉臣、黃金各三十兩。
白金各五百兩。
梅勒章京覺善、卓羅黃金各十兩。
白金各三百兩。
甲喇章京以下等官。
及邊外蒙古固山額真以下。
各賞赉有差。
○兵部奏言、指揮千百戶名色。
既已盡裁。
而衛所必不可裁。
應每衛設掌印官一員。
兼理屯事。
改為衛守備。
千戶改為衛千總。
每所設一員。
俱由部推。
百戶改為衛百總。
每所設一員。
由督撫選委。
其不屬于衛之所。
俱給關防。
衛軍改為屯丁。
凡衛所錢糧職掌、及漕運造船事務。
并都司、行都司分轄。
皆宜照舊。
從之。
○丙申。
以故三等甲喇章京何濟吉禮子巴圖、牛錄章京那穆泰俄濟格子塞棱格、克習圖侄納木岱、劉士芳子文奇、勞薩、從弟薩木哈、各襲職。
○命江甯總兵官柯永盛、移鎮南贛。
○贈江西巡撫右副都禦史李翔鳳、為兵部右侍郎。
祭葬如例。
○丁酉上出獵。
是日駐跸盧溝橋。
通州道李廷梅朝見賜禦膳并衣帽等物。
○禁民間私自買賣馬、騾甲、胄弓、矢、刀槍、火炮、鳥槍等物。
以杜盜源。
從戶部尚書英俄爾岱請也。
○免江南望江、宿松、太湖、懷甯四縣。
本年分旱災額賦。
○戶部奏言、臣部郎中王弘祚、委修賦役全書。
倪光薦、辦理漕糧。
請加銜久任。
從之。
○戊戌。
上駐跸蔣協地方。
○己亥。
上駐跸辛家莊。
霸州道張儒秀、固安知縣魏爾康朝見。
各賜禦膳并衣帽等物有差。
○升河南河北道參政蘇宏祖、為山東布政使司右布政使。
湖廣湖北道參政崔光前、為本省布政使司右布政使河南汝甯府知府夏廷印、為陝西按察使司副使榆林道。
降補山東右布政使于變龍、為本省布政使司參議、兖西道。
○免陝西延綏、莊浪、本年雹蝗災傷額賦。
○庚子。
上駐跸楊家莊。
涿州知州劉有道朝見。
賜禦膳、衣帽等物。
○辛醜。
上駐跸良鄉。
賜諸王、貝子、公、及各官宴。
涿州參将朱萬祺朝見賜禦膳、衣帽等物。
○壬寅太和中和等殿、體仁等閣太和等門工成。
太和殿、連廊共十一間。
長十八丈五尺。
寬十丈一尺高七丈五尺。
中和殿連廊共五間。
寬六丈五尺七寸。
四面俱同。
高四丈八尺。
位育宮連廊共九間長十四丈一尺。
寬六丈六尺。
高五丈八尺。
左右配殿、連廊各七間。
長九丈二尺。
寬五丈二尺。
高三丈七尺五寸。
體仁弘義二閣、每閣連廊各九間。
長十三丈七尺。
寬五丈二尺。
高五丈九尺五寸。
太和門、連廊共九間。
長十四丈七尺。
寬六丈三尺。
高五丈四尺。
協和門、雍和門、左翼門、右翼門、每門俱五間。
長八丈。
寬三丈。
高二丈九尺五寸。
昭德門、貞度門中左門、中右門、每門連廊五間。
長六丈二尺。
寬四丈一尺。
高三丈五尺。
左右兩長廊、每廊三十六間高二丈五尺。
寬三丈五尺。
長三十九丈五尺八寸。
井房二座豕羊滌髒房二座各長一丈五尺四面俱同。
高一丈四尺兩小房二座各三間。
長三丈。
寬一丈五尺。
高一丈三尺五寸。
粢盛房二座、各五間。
長五丈八尺。
寬三丈八尺。
高二丈八尺。
前後四角樓、每樓長四丈九尺五寸。
寬四丈九尺五寸。
高五丈三尺五寸。
禦膳兩房、每房連廊各九間。
長十一丈一尺。
寬四丈三尺。
高二丈九尺。
貯菓肉前樓二座每座連廊八間。
長八丈五尺。
寬三丈五尺。
高三丈五尺五寸。
後樓二座、每座連廊八間。
長八丈四尺。
寬三丈五尺。
高三丈五尺五寸。
○是日上還宮。
地方官六十裡内者、來朝六十裡外者、免。
和碩親王、奉命出征。
經過附近地方。
府、州、縣官員。
于本境道右四十步外、跪迎送。
多羅郡王、于三十步外、跪迎送。
多羅貝勒、于二十步外、跪迎送。
親王、郡王、貝勒、私自出行。
各地方官不許迎送。
違者治罪。
○癸巳。
擢陝西邠州知州周世科、為廣西道禦史。
山西盂縣知縣潘朝選、為江南道禦史。
直隸行唐知縣盛複選、為河南道禦史。
密雲知縣董成學、為山東道禦史。
香河知縣佟鳳彩、為山西道禦史。
曲周知縣金元祯、為陝西道禦史。
文安知縣秦世祯、為四川道禦史樂亭知縣金廷獻、為雲南道禦史。
順義知縣金志遠、為貴州道禦史。
棗強知縣劉顯名、為湖廣道禦史。
晉州知州王世功、為廣東道禦史。
○以故明鄖陽撫治徐啟元為都察院左副都禦史。
○升湖廣右布政使李栖鳳、為都察院右副都禦史。
巡撫安徽。
○升山西潞安府知府銀器重、為陝西按察使司副使、漢羌兵備道。
陝西榆林道佥事袁噩、為本省布政使司參議、甯夏道。
○升總河标下遊擊張思孟、為都督佥事。
充鎮守山東沂州署總兵官。
○淮陽巡按姜金允、以違例薦舉分司部員。
降二級、調外用。
○甲午。
禁官員人等、于近京百裡内圍獵。
貝勒以上、欲獵于百裡外者。
必請上□日方行。
違者治罪。
○遣湖廣道監察禦史崔允宏、巡按浙江。
○乙未。
賜湖廣凱旋平南大将軍多羅貝勒勒克德渾、黃金一百兩。
白金二千兩。
公傅勒赫翁古、紮喀納、富喇塔蘇布圖、薩弼等。
黃金各五十兩。
白金各一千兩。
尚書宗室鞏阿岱、固山額真葉臣、黃金各三十兩。
白金各五百兩。
梅勒章京覺善、卓羅黃金各十兩。
白金各三百兩。
甲喇章京以下等官。
及邊外蒙古固山額真以下。
各賞赉有差。
○兵部奏言、指揮千百戶名色。
既已盡裁。
而衛所必不可裁。
應每衛設掌印官一員。
兼理屯事。
改為衛守備。
千戶改為衛千總。
每所設一員。
俱由部推。
百戶改為衛百總。
每所設一員。
由督撫選委。
其不屬于衛之所。
俱給關防。
衛軍改為屯丁。
凡衛所錢糧職掌、及漕運造船事務。
并都司、行都司分轄。
皆宜照舊。
從之。
○丙申。
以故三等甲喇章京何濟吉禮子巴圖、牛錄章京那穆泰俄濟格子塞棱格、克習圖侄納木岱、劉士芳子文奇、勞薩、從弟薩木哈、各襲職。
○命江甯總兵官柯永盛、移鎮南贛。
○贈江西巡撫右副都禦史李翔鳳、為兵部右侍郎。
祭葬如例。
○丁酉上出獵。
是日駐跸盧溝橋。
通州道李廷梅朝見賜禦膳并衣帽等物。
○禁民間私自買賣馬、騾甲、胄弓、矢、刀槍、火炮、鳥槍等物。
以杜盜源。
從戶部尚書英俄爾岱請也。
○免江南望江、宿松、太湖、懷甯四縣。
本年分旱災額賦。
○戶部奏言、臣部郎中王弘祚、委修賦役全書。
倪光薦、辦理漕糧。
請加銜久任。
從之。
○戊戌。
上駐跸蔣協地方。
○己亥。
上駐跸辛家莊。
霸州道張儒秀、固安知縣魏爾康朝見。
各賜禦膳并衣帽等物有差。
○升河南河北道參政蘇宏祖、為山東布政使司右布政使。
湖廣湖北道參政崔光前、為本省布政使司右布政使河南汝甯府知府夏廷印、為陝西按察使司副使榆林道。
降補山東右布政使于變龍、為本省布政使司參議、兖西道。
○免陝西延綏、莊浪、本年雹蝗災傷額賦。
○庚子。
上駐跸楊家莊。
涿州知州劉有道朝見。
賜禦膳、衣帽等物。
○辛醜。
上駐跸良鄉。
賜諸王、貝子、公、及各官宴。
涿州參将朱萬祺朝見賜禦膳、衣帽等物。
○壬寅太和中和等殿、體仁等閣太和等門工成。
太和殿、連廊共十一間。
長十八丈五尺。
寬十丈一尺高七丈五尺。
中和殿連廊共五間。
寬六丈五尺七寸。
四面俱同。
高四丈八尺。
位育宮連廊共九間長十四丈一尺。
寬六丈六尺。
高五丈八尺。
左右配殿、連廊各七間。
長九丈二尺。
寬五丈二尺。
高三丈七尺五寸。
體仁弘義二閣、每閣連廊各九間。
長十三丈七尺。
寬五丈二尺。
高五丈九尺五寸。
太和門、連廊共九間。
長十四丈七尺。
寬六丈三尺。
高五丈四尺。
協和門、雍和門、左翼門、右翼門、每門俱五間。
長八丈。
寬三丈。
高二丈九尺五寸。
昭德門、貞度門中左門、中右門、每門連廊五間。
長六丈二尺。
寬四丈一尺。
高三丈五尺。
左右兩長廊、每廊三十六間高二丈五尺。
寬三丈五尺。
長三十九丈五尺八寸。
井房二座豕羊滌髒房二座各長一丈五尺四面俱同。
高一丈四尺兩小房二座各三間。
長三丈。
寬一丈五尺。
高一丈三尺五寸。
粢盛房二座、各五間。
長五丈八尺。
寬三丈八尺。
高二丈八尺。
前後四角樓、每樓長四丈九尺五寸。
寬四丈九尺五寸。
高五丈三尺五寸。
禦膳兩房、每房連廊各九間。
長十一丈一尺。
寬四丈三尺。
高二丈九尺。
貯菓肉前樓二座每座連廊八間。
長八丈五尺。
寬三丈五尺。
高三丈五尺五寸。
後樓二座、每座連廊八間。
長八丈四尺。
寬三丈五尺。
高三丈五尺五寸。
○是日上還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