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叛騰機思騰機特之偏師也。
而爾土謝圖、碩雷二汗。
尚不能支若不擒獻騰機思騰機特大軍進發。
追亡捕叛。
爾尚何所逃耶。
○庚申。
兵部奏言武會試十九日出榜後、取中武舉、于次日見朝。
傳胪赴宴畢。
主席官考試官、并武進士次日謝恩。
十月初二日、一甲一名武進士率諸進士于午門前上表謝恩畢。
臣部恭進登科錄。
報聞。
○壬戌。
兵部奏言、第一甲一名武進士、應照題定例給賞甲、胄撒袋、刀、弓、矢、鞾、帶等物外。
諸武進士衣頂。
合無準照文進士一體穿戴。
并給折鈔銀十兩。
得上□日、武進士帽頂、暫照文進士。
鈔準給銀。
○兵部奏言、武會試取中二百卷。
應進禦前。
拟一甲三卷。
二甲二十七卷。
三甲一百七十卷。
發内院書寫黃榜。
二十三日、皇上禦殿傳胪。
二十七日、臣部筵宴武進士。
得上□日、武進士傳胪着在午門前。
二十六日筵宴。
餘照例行。
○癸亥。
賜中式武舉郭士衡等二百名進士及第出身。
有差。
○甲子。
免湖廣彜陵州、歸州、石首、公安、松滋、遠安、興山、巴東、宜都、長陽、枝江、華容平江等縣荒田額賦十分之七。
荊門州、巴陵、江陵、當陽等縣十分之五。
興國、均州、廣濟、黃梅、監利、臨湘、鄖縣、鄖西、上津、保康、襄陽、宜城、光化、南漳、竹溪、榖城等縣十分之三 ○丙寅。
安徽巡撫劉應賓疏報、僞崇陽王、率賊兵、來寇歙縣。
副将張成功等擊敗之。
獲僞總兵闵士英、鄭鵬遠等命誅之。
○攝政王次兀藍諾爾是日、出征和碩德豫親王師至。
攝政王出營五裡外迎之。
率出征内外王、貝勒、貝子、公等、諸大臣。
吹螺拜天。
行三跪九叩頭禮畢。
至設涼帳所。
攝政王坐于金黃涼帳内。
出征王貝勒、貝子、公等暨諸大臣。
兩翼序立。
聽鳴贊官贊行三跪九叩頭禮。
衆仍跪和碩德豫親王、土謝圖親王、卓禮克圖親王、承澤郡王、英郡王、紮薩克圖郡王等、進前跪、行抱見禮。
出征王、貝勒、傍坐藍涼帳内。
貝子以下、章京以上、照各旗坐。
大宴之。
○以俘獲馬駝牛羊、大賞出征内外王、貝勒、貝子、公、台吉等暨固山額真以下、侍衛、牛錄章京以上等官。
有差。
○丁卯。
湖川總督羅繡錦疏報。
逆賊何騰蛟等。
寇犯嶽州。
鎮将高士清等進巢□刀。
斬獲甚多。
下所司察叙。
○攝政王大賞出征内外王、貝勒、貝子、公台吉、固山額真、内大臣、尚書等。
衣帽、弓、刀、鞍辔、金銀器皿、馬駝等物有差。
仍宴之。
○戊辰。
複德參濟王職。
○己巳。
命大學士範文程、主鷹揚宴。
○庚午。
孝慈武皇後忌辰。
遣官祭福陵。
○冬十月癸酉朔享太廟。
遣内大臣何洛會行禮。
○頒順治四年時憲曆。
○順天府舉行鄉飲酒禮。
○丙子。
改湖廣承天府、為安陸府。
○升河南彰德府知府宋子玉、為山西按察使司副使、冀北道。
○湖川總督羅繡錦疏報。
總兵官鄭四維等平定彜陵枝江宜都三州縣。
擒斬賊衆無算。
下所司察叙。
○戊寅。
達賴喇嘛及厄魯特部落顧實汗、遣使表貢方物。
宴赉如例。
○己卯。
揚威大将軍和碩德豫親王多铎等凱旋。
上出安定門迎勞之賜宴。
特賜豫親王多铎鞍馬一匹。
○固山貝子和托薨。
年二十八。
○辛巳。
江西提督金聲桓疏報。
副将潘永禧等。
擒獲僞王朱常洊總兵了悟、金志逵等、斬級無算。
鄱寇悉平。
報聞。
○癸未。
蘇尼特部落台吉托濟、伊叔吳班代叛逃。
托濟率所部、同四子部落達爾漢卓禮克圖、追之。
吳班代為衆兵所戮。
以聞。
上嘉之。
賜以叛犯家口牲畜。
其達爾漢卓禮克圖、及有功官兵。
并分賜有差。
○甲申。
革安徽巡撫劉應賓職。
以招撫江南大學士洪承疇、劾其濫給副參印劄故也。
○江西提督金聲桓奏報副将高進庫劉伯祿等。
克贛州。
擒斬僞閣部楊廷麟、下所司議叙。
○宴赉聽事外藩蒙古二十七旗下頭目卒役。
如例。
○升陝西漢羌道參議胡全才、為都察院右佥都禦史。
巡撫甯夏。
贊理軍務。
山東兖西道參政章于天、為都察院右佥都禦史。
巡撫江西。
兼理軍務。
○乙酉。
谕有為薙發、衣冠、圈地、投充、逃人牽連、五事具疏者、一概治罪。
本不許封進。
○降蘇松巡按趙宏文二級調用。
以濫舉吳地鄉紳多員。
市恩徇私故也。
○丙戌。
遣江西道監察禦史呂維橒、巡按山西。
貴州道監察禦史曹葉蔔、巡按湖北。
○丁亥。
朝鮮國遣使臣吳義功等貢鷹。
宴赉如例。
○辛卯。
山東右布政使于變龍、坐原任兖州道時所屬鄒縣失守。
降二級調用。
○壬辰。
革招撫江西尚書孫之獬職。
永不叙用。
以其招撫無功。
擅加總兵官職銜。
任意市恩故也。
○定行幸迎送禮儀。
皇上出都行幸。
經過地方。
文官、知縣以上。
武官、遊擊以上。
于本境道右、百步外、跪迎送。
地方官、百裡内者、來朝百裡外者免。
○定攝政王出都、及和碩親王、多羅郡王、多羅貝勒、奉命出征。
經過地方。
迎送禮儀。
攝政王出都。
經過地方。
文官、知縣以上。
武官、遊擊以上。
于本境
而爾土謝圖、碩雷二汗。
尚不能支若不擒獻騰機思騰機特大軍進發。
追亡捕叛。
爾尚何所逃耶。
○庚申。
兵部奏言武會試十九日出榜後、取中武舉、于次日見朝。
傳胪赴宴畢。
主席官考試官、并武進士次日謝恩。
十月初二日、一甲一名武進士率諸進士于午門前上表謝恩畢。
臣部恭進登科錄。
報聞。
○壬戌。
兵部奏言、第一甲一名武進士、應照題定例給賞甲、胄撒袋、刀、弓、矢、鞾、帶等物外。
諸武進士衣頂。
合無準照文進士一體穿戴。
并給折鈔銀十兩。
得上□日、武進士帽頂、暫照文進士。
鈔準給銀。
○兵部奏言、武會試取中二百卷。
應進禦前。
拟一甲三卷。
二甲二十七卷。
三甲一百七十卷。
發内院書寫黃榜。
二十三日、皇上禦殿傳胪。
二十七日、臣部筵宴武進士。
得上□日、武進士傳胪着在午門前。
二十六日筵宴。
餘照例行。
○癸亥。
賜中式武舉郭士衡等二百名進士及第出身。
有差。
○甲子。
免湖廣彜陵州、歸州、石首、公安、松滋、遠安、興山、巴東、宜都、長陽、枝江、華容平江等縣荒田額賦十分之七。
荊門州、巴陵、江陵、當陽等縣十分之五。
興國、均州、廣濟、黃梅、監利、臨湘、鄖縣、鄖西、上津、保康、襄陽、宜城、光化、南漳、竹溪、榖城等縣十分之三 ○丙寅。
安徽巡撫劉應賓疏報、僞崇陽王、率賊兵、來寇歙縣。
副将張成功等擊敗之。
獲僞總兵闵士英、鄭鵬遠等命誅之。
○攝政王次兀藍諾爾是日、出征和碩德豫親王師至。
攝政王出營五裡外迎之。
率出征内外王、貝勒、貝子、公等、諸大臣。
吹螺拜天。
行三跪九叩頭禮畢。
至設涼帳所。
攝政王坐于金黃涼帳内。
出征王貝勒、貝子、公等暨諸大臣。
兩翼序立。
聽鳴贊官贊行三跪九叩頭禮。
衆仍跪和碩德豫親王、土謝圖親王、卓禮克圖親王、承澤郡王、英郡王、紮薩克圖郡王等、進前跪、行抱見禮。
出征王、貝勒、傍坐藍涼帳内。
貝子以下、章京以上、照各旗坐。
大宴之。
○以俘獲馬駝牛羊、大賞出征内外王、貝勒、貝子、公、台吉等暨固山額真以下、侍衛、牛錄章京以上等官。
有差。
○丁卯。
湖川總督羅繡錦疏報。
逆賊何騰蛟等。
寇犯嶽州。
鎮将高士清等進巢□刀。
斬獲甚多。
下所司察叙。
○攝政王大賞出征内外王、貝勒、貝子、公台吉、固山額真、内大臣、尚書等。
衣帽、弓、刀、鞍辔、金銀器皿、馬駝等物有差。
仍宴之。
○戊辰。
複德參濟王職。
○己巳。
命大學士範文程、主鷹揚宴。
○庚午。
孝慈武皇後忌辰。
遣官祭福陵。
○冬十月癸酉朔享太廟。
遣内大臣何洛會行禮。
○頒順治四年時憲曆。
○順天府舉行鄉飲酒禮。
○丙子。
改湖廣承天府、為安陸府。
○升河南彰德府知府宋子玉、為山西按察使司副使、冀北道。
○湖川總督羅繡錦疏報。
總兵官鄭四維等平定彜陵枝江宜都三州縣。
擒斬賊衆無算。
下所司察叙。
○戊寅。
達賴喇嘛及厄魯特部落顧實汗、遣使表貢方物。
宴赉如例。
○己卯。
揚威大将軍和碩德豫親王多铎等凱旋。
上出安定門迎勞之賜宴。
特賜豫親王多铎鞍馬一匹。
○固山貝子和托薨。
年二十八。
○辛巳。
江西提督金聲桓疏報。
副将潘永禧等。
擒獲僞王朱常洊總兵了悟、金志逵等、斬級無算。
鄱寇悉平。
報聞。
○癸未。
蘇尼特部落台吉托濟、伊叔吳班代叛逃。
托濟率所部、同四子部落達爾漢卓禮克圖、追之。
吳班代為衆兵所戮。
以聞。
上嘉之。
賜以叛犯家口牲畜。
其達爾漢卓禮克圖、及有功官兵。
并分賜有差。
○甲申。
革安徽巡撫劉應賓職。
以招撫江南大學士洪承疇、劾其濫給副參印劄故也。
○江西提督金聲桓奏報副将高進庫劉伯祿等。
克贛州。
擒斬僞閣部楊廷麟、下所司議叙。
○宴赉聽事外藩蒙古二十七旗下頭目卒役。
如例。
○升陝西漢羌道參議胡全才、為都察院右佥都禦史。
巡撫甯夏。
贊理軍務。
山東兖西道參政章于天、為都察院右佥都禦史。
巡撫江西。
兼理軍務。
○乙酉。
谕有為薙發、衣冠、圈地、投充、逃人牽連、五事具疏者、一概治罪。
本不許封進。
○降蘇松巡按趙宏文二級調用。
以濫舉吳地鄉紳多員。
市恩徇私故也。
○丙戌。
遣江西道監察禦史呂維橒、巡按山西。
貴州道監察禦史曹葉蔔、巡按湖北。
○丁亥。
朝鮮國遣使臣吳義功等貢鷹。
宴赉如例。
○辛卯。
山東右布政使于變龍、坐原任兖州道時所屬鄒縣失守。
降二級調用。
○壬辰。
革招撫江西尚書孫之獬職。
永不叙用。
以其招撫無功。
擅加總兵官職銜。
任意市恩故也。
○定行幸迎送禮儀。
皇上出都行幸。
經過地方。
文官、知縣以上。
武官、遊擊以上。
于本境道右、百步外、跪迎送。
地方官、百裡内者、來朝百裡外者免。
○定攝政王出都、及和碩親王、多羅郡王、多羅貝勒、奉命出征。
經過地方。
迎送禮儀。
攝政王出都。
經過地方。
文官、知縣以上。
武官、遊擊以上。
于本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