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燈記

關燈
上前看個明白?”丫鬟說:“姑娘同大叔給我助着膽,我去看一看去。

    ”手提燈籠上前一看,不看則可,及至一看,不由的激伶伶打了一個寒戰,隻吓的面如土色。

    不知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七回 趙蘭英絕處逢生 李夢月殺賊尋主 玉梅夜深扯龍潭,祈禱妙藥求靈丹。

     不料解救趙小姐,五百年前結善緣。

     話說丫鬟秋香遵姑娘之命,撐着膽子,手執燈籠走近前一看,原是一床蘆席捆着三道麻繩,不知内裡捆着何物,把繩解開,将蘆席打開一看,“咳喲”一聲,“咕咚”跌倒塵埃。

    玉梅小姐見丫鬟吓倒,把燈籠也摔滅,令金桂兄弟回家點燈。

    金桂聞言飛奔回家取燈。

    秋香将神定了定,眼望小姐說:“蘆席内非是财帛,原是一個死屍,是書生打扮。

    這時候擡在此,定有原故。

    ”金桂手執燈籠來到,用燈光一照,見此人口噴黃沫,氣息未絕。

    秋香說:“這必是被人所害,中了蒙汗薰香,被咱主仆撞見,若是見死不救,與那害人的一律同罪。

    ”小姐說:“你就把他背在咱家書房,救活此人,勝造七級浮屠,咱主仆再造潭求藥,有何不可?”秋香說:“我不背他,男女授受不親。

    ”小姐說:“深夜之間,并無人見。

    你若把他背在書房,我賞你九尺紅绫做褲穿。

    ”秋香說:“不要過河拆橋。

    ”小姐說:“焉能撒謊。

    ”秋香心中歡喜,說:“姑娘、少爺抽一把,我可就背起來了。

    ”說着拉着蘭英的胳膊,玉梅、金桂用手向上一抽,秋香背負蘭英,金桂執着燈籠在前引路,玉梅在後相随。

    不大工夫來在書房。

    一進書房,蘭英靴子被門框刮掉一隻。

    小姐看見,彎腰拾起。

    秋香把蘭英放在榻上,玉梅小姐命秋香給他穿這一隻靴子。

    秋香接過靴子,上前去用手給穿靴,隻見是一隻瘦小的三寸金蓮,紅緞花鞋,插着滿幫的,複又将那一隻靴子也解脫掉,一看兩隻是一樣的瘦小金蓮。

    秋香說:“姑娘,你來看這稀奇事。

    玉梅聞言走近觀看,原來是一女子,對秋香說:“既是女子,放在書房不便,将他背上繡樓。

    ”秋香不敢怠慢,又把蘭英背起,玉梅在前執燈導引,來至樓上。

     把蘭英放在床上,把他方巾摘下,花氅脫去,仔細一看,竟似一位如花女子。

    玉梅命秋香灌蘭英半盞涼水。

    工夫不大,隻見蘭英一咕噜爬起,擡頭觀看,見似一座閨閣繡樓,旁坐一女子。

    丫鬟端着水碗。

    自己發怔,心中暗想:“我住在招商客店,怎麼來在此地?”隻見玉梅小姐說道:“這一女子不必狐疑,皆因我母染病,我姊弟同丫鬟赴後潭求神讨藥,撞見有二人擡着席”,如此如彼述說一遍,問道:“你是何處人氏?因何女扮男妝抛頭露面,被人所害?從頭說明。

    ”趙蘭英聞言,如夢方醒,不由的眼中落淚,說道:“奴家家住無錫縣南關内,奴父趙明曾作過戶部尚書,奴母是王氏美容,早已棄世。

    奴名蘭英,終身許配無錫東關外居住孫兵部之次子,未曾過門。

    孫老爺病故,又遭天火,家業中落。

    我父嫌貧,定計害婿。

    女扮男裝,上京尋兄,同恩姐夢月山前遇寇失散,誤入賊店,荷蒙小姐姊弟相救,不然必葬魚腹。

    此恩此德無可相報,隻可晝夜焚香,但求小姐阖宅寶眷福壽康甯。

    ”玉梅小姐聞聽趙蘭英小姐訴說一遍,滿心歡喜,說道:“原來是表姐到了。

    ”蘭英聞言,口呼:“恩人,恩人稱我是表姐,小奴心中不明。

    ”玉梅說:“表姐有所不知。

    此處是清河鎮,我父名王居功,作過侍郎,我母蔣氏。

    表妹名喚玉梅,兄弟名金桂,表姐你是我姑母所生,咱豈不是表親?”蘭英這才明白,煩表妹導引去見妗母。

    這且不言。

     且說李夢月在清峰山傷了四賊,尋找蘭英小姐,直尋至天晚,隻得奔到一座村莊借宿。

    次日清晨辭别主人,複又尋找小姐。

    尋覓不見,正在着急之際,忽聽前邊有馬嘶之聲。

    擡頭一看,認的是蘭英小姐所騎的那匹馬,騎馬之人是一三旬的婦人,後有一人趕着馬走。

    心中暗想:“馬似人非,小姐哪裡去了?看此光景,小姐是被這男女二人所害,我何不問個明白,報此仇恨?”想罷高聲叫道:“前面騎馬的慢走,有話相商。

    ” 再言前邊騎馬的正是劉氏,趕馬的是張虎。

    隻因張虎、劉氏用蒙汗藥蒙住蘭英,用席卷捆,方要向後潭内扔,被玉梅主仆三人沖破,惟恐被人識破,大有不便,撂下席卷急急回店。

    回到店中一想:“不好,倘若這小客人蘇省過來,怎肯善罷幹休?不如走為上策。

    ”故而将銀兩搭好,劉氏騎馬,張虎在馬後相随,連夜逃走。

    及至天明,忽聽後面有人叫他。

    張虎止住腳步,劉氏勒住了馬,扭項一看,是一騎馬的後生。

    李夢月一抖絲缰來至近前,說道:“你二人行路,何不再買一匹馬騎坐,豈不方便?”張虎說:“我有心欲買,未有賣的。

    ”夢月說:“我原是往北京投親,走在此地,盤纏缺短,欲賣此馬又無人買。

    ”張虎說:“此馬要多大價值?”夢月說:“路上不便議價,去到前面樹林處議價,亦便歇息。

    ”張虎聞言,遂牽馬同行。

    來在樹林,把馬拴在樹上。

    張虎問道:“相公,此馬要多少價銀?”夢月說:“價銀隻要五十兩,馭價不賣。

    ”張虎說:“你既不說謊,我也不打價。

    ”遂打開行李取銀。

    夢月擡頭一看,認的是自己行囊,不由的心頭火起,手拔寶劍照着張虎腦後,手起劍落,人頭落地,鮮血崩流。

    劉氏喊道:“明明世界,朗朗乾坤,白晝殺人。

    ”夢月上前順手牽羊,把劉氏拉倒在地,說道:“你若喊嚷,我将你殺死。

    我且問你:“這行囊、馬匹從何處得來?速速說明。

    若一字說虛,休想活命。

    ”劉氏跪倒:“隻求饒命,我實說就是了。

    ”将昨晚有一位相公入店投宿,用蒙汗藥灌醉、用席卷抛後潭從頭說了一遍。

    夢月聞言咬牙切齒,心中暗恨,勉強問道:“後潭在于何處?”劉氏用手一指,說:“那西北渺渺溟溟的,白汪汪就是。

    ”夢月用劍将劉氏殺死,遂把二屍掩埋,牽着蘭英小姐的馬夠奔清河鎮的後潭而來。

     半日的工夫,來至後潭,四下觀看,并無蹤迹,暗說:“不好,大約小姐必葬魚腹。

    ”不免來到街上,買了些錢紙。

    來到潭邊,将兩匹馬拴在樹上,方要燒錢紙,未帶火種。

    一擡頭見一家門首立着一個孩童,夢月走上前,口稱:“相公,将火種借給我一個。

    ”原來此正是王宅後門,孩童正是金桂。

    金桂說:“你且少站,我給你取火。

    轉身慌慌張張上了繡樓,說:“姐姐給個火,潭邊有一書生牽着兩匹馬在外面借個火,想必燒紙求神的。

    ”玉梅說:“兄弟你将桌子上火種拿去借給他罷。

    ”金桂聞言,手拿火種往後門去了。

    蘭英小姐心中懸念夢月,聽金桂所言必是夢月,暗想:“怎麼牽着兩匹馬呢?”心中疑惑,眼望玉梅說道:“表妹,愚姐意欲望望後潭可否?”玉梅說:“正合我意。

    ”秋香在前引路,姐妹攜手而行。

    來至後門樓上,望外觀瞧,隻見一人在潭邊焚化錢紙,哭拜在地。

    蘭英小姐仔細一看,正是李夢月,不由的滿心歡喜,高聲叫道:“月姐,上這裡來!”李夢月哭拜已畢,站起身形,才要往潭中跳,耳畔忽聽人叫,停步四下觀望,并無一人,暗想:“怪道,我要投潭一死,就有鬼魂來纏。

    ”正然犯想,又聽一聲叫道:“月姐休要發怔,快上這裡來。

    ”夢月擡頭往上一看,見那适才借火的門樓上,有兩個姑娘,一個丫鬟。

    仔細一看,一個是蘭英小姐,那一姑娘、丫鬟不認識。

    弄的自己疑惑,人鬼莫辨。

    暗想:“這是陽世還是陰間?”隻得奔門樓問個明白。

     蘭英、玉梅二人下樓相迎。

    蘭英上前一把拉住夢月問道:“月姐,你如何來到此處?”夢月說:“一言難盡。

    我且問你,今日相會,這是陰間?還是陽世?”蘭英說:“這是陽世,何言陰間?你看當空那不是太陽嗎?”就将遇山賊逃跑,誤入賊店,表妹相救,從頭至尾細說一遍。

    夢月聞言,向玉梅見禮,就将彈弓打死賊首,餘黨逃散,樹林殺死賊人夫婦,問明底裡說一遍,“巧遇二位姑娘,真乃吉人天相。

    重逢相聚就是不幸中之幸。

    ”夢月遂把兩匹馬拉進院内拴好,喂上草料,又把行李搬到繡樓。

    秋香捧過臉盆,夢月淨了面,換了女妝,三人一同到堂樓拜見蔣氏太太。

    按下不表。

     書中單表孫繼成得中狀元,京内報子星夜奔無錫。

    非止一日,來到無錫東門,見有一簇人在街市閑談。

    報子下了坐騎,秉手當胸,口尊:“衆位仁兄請了,小可動問一聲:孫老爺的府在哪裡?”衆人回答:“這東門外姓孫的甚多,不知你問那個姓孫的?”報子說:“我是京報,到孫府報孫繼成孫大老爺中了狀元,特來報喜。

    ”衆人聞說,個個歡喜,人人說孫宅冤仇有了見天之日,用手一指說:“你看那賣豆腐劉保是孫宅緊鄰,你問他可就把你領了去了。

    ”報子拱了一拱手,說:“多承衆位指教。

    ”報子拉着馬走至劉保面前,一拱手:“動問老兄一聲,孫繼成老爺府在哪裡?現今得中狀元,我是報喜的。

    ”劉保聞聽,隻喜的拍手打掌,問道:“可有報單?”報子見問,遂從黃布包袱内取出報單。

    劉保一看,一字不差,說道:“報子大哥随我來。

    ”劉保擔着豆腐挑在前,報子牽馬在後相随,來至孫宅門首。

    劉保放下豆腐挑在前,報子牽馬在後相随,來至孫宅門首。

    劉保放下豆腐挑,用手拍門說:“愛姐快開門來。

    ”且言龍氏母女日夜懸念趙蘭英主仆上京尋兄一路的吉兇,這一日忽聽外面拍門之聲甚緊,急命愛姐到外面去看一看,是何人叫門。

    不知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八回 聞喜報趙明毆子 投相府認兄訴情 貧居街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繼成才高登金榜,羞殺嫌貧愛富人。

     話說愛姐遵母命,來至門内問道:“外面何人叫門?”劉保說:“是我叫門。

    ”愛姐說:“劉保哥嗎?”遂把門開放。

    劉保一聲不語,奔到草堂說:“大嬸子,我給你老叩喜!”跪在地就磕響頭。

    龍氏問道:“劉保你瘋了,你叩的哪門子喜?”劉保說:“俺大叔得中狀元,報子現在門外。

    這不是報單嗎?”雙手奉上。

    龍氏接過報單一看,不由滿心歡喜,說道:“劉保你替我代勞,陪報子飯鋪用飯。

    這有廿五兩銀拿去,除去飯帳,餘剩賞給報子。

    ”劉保接銀陪報子去了。

    這時候龍氏又憂又喜,喜的是丈夫得中狀元,叔叔有了出頭之日;憂的是小嬸女扮男裝赴京平安否?未蔔到京未到京,不由長籲短歎。

    自己隻得寫了一封書信,信中所寫無非是家中遭的是非,叔叔南監受罪,婆母氣死,小嬸女扮男妝赴京尋兄之言,寫畢封疊好。

    隻見劉保走來說道:“報子在門外謝賞回京。

    ”龍氏說:“這有書信一封,帶到北京交與你大叔那裡,自有重賞。

    ”報子接信赴京,這且言講不着。

     且言蔡知縣已知孫繼成得中狀元,這一驚非小。

    回到私宅,見了夫人說道:“我這七品官坐不穩了。

    ”韓氏問道:“這話從何而起?”蔡知縣說:“孫繼成得中狀元,我受了百兩黃金,把他兄弟問成死罪。

    他若知曉,豈能善罷幹休?我丢官罷職事小,恐有性命之憂。

    ”不由心中害怕,眼含淚水,韓氏聞言,微然一笑,口尊:“老爺不必憂心,雖然将孫繼高定了死罪,現有趙府呈詞,又有孫繼高的口供,院司都有批谕,可以向他折辯。

    難道說哥哥得中狀元,他兄弟殺人就不抵命了嗎?古雲:王子犯法,與庶民同例。

    ”這一席話說的蔡知縣心花亂墜,按下不表。

     且言趙明這一日正在大廳閑坐。

    隻見家丁走進大廳說:“回禀老爺。

    ”趙明問道:“何事?”家丁說:“聽人說孫繼成得中狀元。

    小人不信,趕到孫宅門前一看,見孫宅門旁貼着狀元及第紅報,此事真确。

    ”趙明聞聽家丁之言,大吃一驚,默默無言,低頭不語。

    心中暗想:“當初帖請門婿孫繼高過府讀書,我是一番好意。

    可恨馬氏母子終朝每日調唆,是我一時不明,心地糊塗,耳軟心活,設計暗害繼高。

    如今孫繼成中了狀元,若是知道繼高南監受罪,必然金殿上本,隻恐我的大罪難逃。

    又不知蘭英、夢月這兩個奴才的去向,萬一娶親,我以何言答對?”左思右想,無法可使,吩咐來福去叫趙能:“速來見我。

    ”來福遵命,來至後院,口尊:“大叔,老爺在大廳等你說話。

    ”趙能正在東廂房熟睡,忽聽老爺呼喚,急起身走進大廳,見了趙明,口尊:“父親,将孩兒喚來有何事訓教?”趙明吩咐來福、來壽:“把這小畜生給我捆起,吊在梁上。

    ”兩個家丁不敢怠慢,用繩把趙能捆訖,把長繩撇過梁去,用繩把趙能扯起。

    趙明說:“看皮鞭伺候。

    ”家丁将皮鞭遞過,趙能含淚哀求:“饒恕孩兒并未為匪作歹,辦錯了事。

    ”趙明用皮鞭一指,說道:“我将孫繼高請來讀書,猶如你母子添了眼中釘、肉中刺的一般,調唆謀害他。

    老夫一時耳軟,上了你母子的賊船,花費了若幹的銀錢,又丢了我的女兒。

    現如今孫繼成得中狀元,堪堪回家祭祖,你母子所做的事,此禍非輕,你還說未做錯了事。

    ”揚起皮鞭“唼、唼、唼”就打了無數的皮鞭,隻打的趙能渾身青紫,皮開肉綻,一陣發暈,一陣發迷,這才停手不打,回書房歇息去了。

     且言馬氏正在堂樓悶坐,忽聽前廳一聲低一聲高喊叫,猶如殺豬的一般,心中好生詫異,遂即下了堂樓,來至前廳。

    隻見四下無人,忽聽哼聲不止。

    擡頭一看,見趙能懸吊在梁上,渾身的青紫傷痕,就知是趙明打的。

    隻疼的馬氏眼含淚水,心如刀攪。

    罵一聲:“狠心的老狗,為着何事這樣毒打?我兒生長十九歲,嫩骨嫩肉,若給打殘廢了,老娘倚靠何人?”口内咕咕哝哝,用手把繩解開,把趙能放下去了。

    把趙能扶上堂樓,躺在床上,馬氏問道:“老狗因何吊打你?下此毒手?”趙能說:“一言難盡。

    孫繼成得中狀元,不日回家祭祖。

    趙明說我母子主謀害孫繼高,故此把我打的死去活來。

    ”馬氏聞言,隻吓的面色焦黃,說:“果然孫繼成中了狀元,回家祭祖,豈肯善罷幹休?趙明老狗必推在咱母子的身上。

    那時有口難分訴,如何是好?不如咱母子今夜逃走方是上策。

    ”母子二人商議妥當,立時打點金銀,不料被趙明聽了個真真切切。

     自從趙明打完趙能,在書房歇息,見來福走進禀道:“太太把少爺繩索解開,扶上堂樓去了。

    ”趙明聞聽氣往上撞,站起身形竟奔堂樓。

    上了樓梯一擺手,衆丫鬟不敢言語。

    隻聽他母子要逃走,立刻吩咐來福、來壽将他母子鎖禁冷房,一日三餐不可缺他。

    讓二人晝夜防範。

    按下不表。

     再言趙蘭英、李夢月姐妹二人,在清河鎮妗母家住了兩日,次日清晨女扮男裝已畢,來在堂樓以上,辭别妗母,上京尋兄。

    蔣氏太太一把拉住蘭英,含淚說道:“老身帶病,自從甥女來府,病症已愈。

    今又走的太急,教老身如何割舍?”玉梅在一旁也是戀戀難舍。

    蘭英含淚說道:“甥女也是難舍妗母、表妹,無奈心懷大事一件。

    若上京大事辦妥,甥女必來伺候妗母。

    ”此時正在難割難舍之際,李夢月在一旁接言:“此地離京不甚遠,此去不過半月二十天也就回來了,再叙家常。

    今日天亦不早,再若遲延,恐怕趕上不宿頭,那就不便了。

    ”蔣氏夫人說:“月姐言之有理。

    ”母女三人将蘭英、夢月送下樓,直送到後門以裡。

    夢月把馬叩備停當,牽出後門,認镫乘騎,一聲“珍重”,灑淚而别。

     二人在馬上行程,涉水登山,早投店晚起程,饑餐渴飲。

    有話則長、無話則短,半月之期進了北京。

    正往前行,隻見一人攔阻馬頭說道:“天色已晚,二位相公下我店中罷。

    人人皆知我劉小全店中房屋幹淨,飯食俱全,價錢随便開發。

    新科狀元在我店内住中的。

    ”夢月向蘭英說:“大兄,你看這店主人甚是和氣,咱就住在這裡罷。

    ”蘭英點頭,二人搬鞍下馬。

    劉小全将馬牽在槽頭拴好,喂上麥夫料,把行李搬進上房。

    劉小全打來洗臉水,二人淨了面,又泡了一壺茶來,二人喝茶。

    見那迎面挂着一幅挑山,是水墨古迹,旁配一幅對聯,字體端正,上聯寫“有志氣方為奇男子”下聯是“無涵容豈是大丈夫”,落款是:“無錫孫繼成。

    ”看罷心中一動,扭項問道:“店主人,這寫對聯的孫繼成是住在你的店中嗎?”小全回答:“正是。

    客官你問他則甚?莫不成煩他寫幅對聯嗎?”蘭英回答:“我名孫繼高,這寫對聯的是我長兄。

    自他在京中三年未曾回家,家母命我前來尋找,一同回家。

    ”小全說:“原來是二老爺到了。

    小人不知,多有得罪,望乞寬宥罷。

    ”請了一個安。

    蘭英問道:“店主人為何這樣稱呼?我好不明。

    ”小全說:“二老爺有所不知,你家大老爺自前年進京赴考,住在我的店中,身染病症,誤了場期,在此賣字度生。

    等至今年開大比,我贈銀兩,置買靴帽藍衫,大老爺三場得意,殿試聖上欽點狀元及第。

    現在高相爺府入贅,給我白銀百兩,親筆寫了一幅對聯,雇匠人裱好,我挂在這裡。

    二老爺若見大老爺之面不難,趁天氣尚早,小人願領二老爺相府見兄。

    ”蘭英說:“又勞店東貴步。

    ”小全說:“無妨。

    ”蘭英要開發店飯錢,小全執意不收,遂将行李給搭在馬上,牽出店門。

    二位小姐搬鞍上馬,小全頭前引路,竟奔相府。

     走不多時,小全回頭說:“已到相府門首,請二老爺下馬。

    ”二位小姐聞言,下了坐騎,小全将馬拴好說:“二老爺少待,我去通禀。

    ”遂走至門前,見了把門的張龍、李虎,說道:“煩二位兄台傳禀狀元老爺一聲,有無錫縣狀元爺胞弟二老爺來投。

    ”張龍說:“我進去禀複。

    ”連忙來至書房之外,見了掌家說:“高大爺,府門外來了狀元老爺的胞弟二老爺,前來相投。

    ”高掌家聞言,走進書房,見了狀元,垂手侍立說:“禀姑老爺,府門外來了無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