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燈記

關燈
不由發了一點恻隐之心,“不免我成全他這一步功名罷。

    ”遂将孫繼成的衣服代他在典當内贖出,又贈了些資财,令他置辦進場所用之物。

    孫繼成千恩萬謝,立刻置辦已齊。

    禮部投卷已畢,竟候入場之期,好入場奪取錦标,揚名天下,光宗耀祖。

    想到其間,不由的心中爽悅。

    不覺已到了場期,攜帶文房四寶入場。

    不知取中否,且看下回分解。

     第三回 孫繼成得中招贅 龍素真賣女葬親 應時大比赴順天,身離庭帏近朝班。

     隻圖揚名将親顯,誰料婺星沉九泉。

     閑言少叙,書歸正傳。

    話表孫繼成否去泰來,時運已至,福至心靈。

    等至三年,多虧店主人劉小全幫助,入場奪魁。

    三場已畢,得中皇榜進士;殿試已罷,皇王欽點頭名狀元。

    京報原郡報喜不表。

     且言狀元孫繼成率領三百六十同年赴完鹿鳴宴,金殿謝恩,龍心大悅。

    隻見左班中閃出一位大臣,口呼:“萬歲,臣有本奏。

    ”正德皇爺閃龍目望下觀看,原來是文華殿大學士、當朝宰相高榮,表字天貴,跪在丹墀。

    皇王問曰:“高愛卿有何本奏?”高天貴口呼:“吾主,臣有一女,年方二九,尚未許字。

    臣意欲許配新科狀元為妻,願吾皇作主。

    ”孫繼成聞奏,激伶伶打一寒戰,跪爬半步奏道:“臣家有妻室龍氏。

    古雲:‘糟糠之妻不下堂’,臣不敢從命。

    ”正德皇爺谕曰:“二卿毋庸互奏,朕已主婚,賜你兩幅冠诰,鳳冠霞帔,高、龍二女皆封诰命夫人,休分大小,宜姊妹相稱。

    ”孫繼成遵旨,謝恩出朝,就在相府招贅已畢,命人将店主人劉小全請至相府,以筵宴相待,酬以白金。

    劉小全告退。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不覺一月有餘。

    這日夜間孫繼成偶得一夢兆,夢見口中牙落,向外流血。

    猛然驚醒,耳熱眼跳,即刻起來,坐卧不安。

    聽了聽樵樓鼓打三更,心中納悶,忽然想起家鄉老母并兄弟妻孥,在家不知怎樣度日?想到其間,不由的淚流滿面。

    及至天明,玉瓶小姐已醒,見夫主在那旁悶坐,滿面淚痕。

    玉瓶小姐心中早明白了八九成,慌忙起來,将衣服穿上,下了牙床,口尊:“夫主,自深夜起來,哭啼不止。

    想必是思鄉念親。

    這有何難?妾之箱籠中現有積蓄紋銀一百兩,相公速寫家書,差一能幹的家人,連夜赴無錫遞信,替妾請安問好,你看何如?”孫繼成聞言滿心歡喜,口贊:“小姐的賢德異常,所言甚實有理。

    卑人前去書房内寫信。

    ”言罷,下了繡樓,來至書房之内,研濃了墨,提筆寫道: 不孝男繼成頓首:百拜母親大人膝下萬福金安。

    叩禀者,男求名之心勝,辭母離鄉,久違教誨,不能膝下承歡,男之罪已獲。

    隻望金阙奪标,不料運蹇時乖,病染沉疴,二豎施虐。

    及至病瘳,場期已過,行囊典質已空。

    男無顔旋籍,流落京師,賣字餬口。

    因守三年,又至大比。

    否去泰來,會試已中進士;殿試蒙恩,皇王欽點狀元及第。

    聖上主婚,贅于高相府。

    今遣高府家人代男至家請安,捎去紋銀百兩,以慰母心。

    男不日回家祭祖,即請萬福金安。

    上禀。

     孫繼成将書寫畢,丫鬟紅梅把百兩紋銀送至書房,放在書案,回繡樓去了。

    孫繼成遂把家書、銀兩封在一處,來至前庭,一聲叫道:“高來哪裡?”高來聞聽姑爺呼喚,不敢怠慢,來至前庭門内,垂手侍立,口稱:“姑老爺呼喚小人哪邊使用?”繼成說:“這是家書一封,紋銀百兩。

    命你下到無錫縣東關外路北我那家中。

    見了你太老夫人,交代明白,求一封家書。

    速去速回,不可遲延。

    ”高來說:“小人記下了。

    ”遂将家書接過,回到自己居處。

    收拾行囊,叩備鞍馬,牽出府門,搬鞍上馬,頓辔加鞭,竟奔陽關大路。

    撒馬晝夜而行,不在話下。

     且言龍氏母女清晨早起,愛姐說:“娘呀,你看俺奶奶又活了。

    ”龍氏斷喝一聲:“小冤家,竟是胡言亂語,世上那有人死能再生之理?”愛姐說:“若言人死不能活,你看俺奶奶的嘴怎麼還動彈咧?”龍氏聞言,回頭一看,驚慌失色,說道:“兒呀,你奶奶不是久病之人,又未曾斷飲食。

    現今天氣暑熱,是屍首将壞,那嘴裡已有了血沫子了。

    是咱們無錢買棺材,屍首必壞,如何是好?”忍不住的又哭起來了。

    愛姐說:“娘先休哭,有話相商。

    ”龍氏止悲問道:“有何事相商?”愛姐說:“娘呀,家中無錢買棺材,找幾件東西賣了錢,給俺奶奶買一口棺木就結了麼。

    ”龍氏說:“兒呀,咱家中那有值錢的物件賣錢買棺?小孩子家說話怎那麼輕巧。

    ”愛姐說:“物件可有,隻怕俺娘舍不的賣。

    ”龍氏說:“有甚麼物件我舍不的賣呢?”愛姐說:“娘呀,既然舍的,就把身上的肉狠狠的割下一塊去賣,賣的銀子盡夠給俺奶奶買棺材,隻恐還使不清咧。

    ”龍氏聞言說:“兒呀,你說來說去,莫非叫為娘賣你不成?”上前将愛姐抱在懷中,不由的撲簌簌滾下淚痕,說道:“苦命的姣兒,就知你說出這一句話來,叫為娘的怎麼好受。

    咱娘兒倆人甯死在一塊。

    為娘豈肯舍你分離?”愛姐說:“為兒說了一句賣身上的肉,這就又哭起來了。

    你賣我也罷,不賣我也罷,難道竟哭一會子就當了俺奶奶的棺材不成。

    父母之喪當其大事,人家若臨上喪事,如無錢辦理喪事,有莊賣莊,有地賣地,就是賣兒賣女也是應當的。

    閨女原是人家人,毋庸遠比,就是母親當日未出閣時,俺姥爺姥娘看你亦是如同明珠。

    自從娘親來到俺家,看望俺姥爺姥娘去了幾趟?世上生兒是防備養老送終,生女終何而用?吾娘若憐愛女孩,顧一己之私,不賣孩兒,俺奶奶的屍身必壞,看你如何措置?”龍氏聞聽愛姐所說之話,不由的心如刀攪,說道:“小冤家,你既情願叫為娘的賣你,若到人家挨打受氣,休怨為娘的心狠。

    ”愛姐說:“那是自然。

    俺爹爹在家時,常說舍一命輕如蒿草,留名姓重如泰山。

    為兒的至死亦不怨俺娘心狠,葬俺奶奶事大,舍孩兒事小。

    ”龍氏哭着說道:“我的賢孝兒呀,即是如此,你去将錢婆喚來,叫他把你領了去賣。

    ”愛姐答應:“孩兒遵命。

    ”遂即離了草堂,走出大門,含淚去找錢婆。

    看至此,這七歲女孩有這樣賢德。

    有詩為證: 自古身名難兩全,欲立名節身須捐。

     誰料七歲孩童女,倍勝前代幾輩賢。

     愛姐來至錢婆門外,走進院中問道:“老錢在家沒有?”錢婆在屋内回答:“在家了。

    ”愛姐說:“俺娘叫我來請你咧。

    ”錢婆笑說:“愛姑娘實會說話,你就說你娘喚我就罷了,又搭上一個請字,分外好聽。

    ”言罷把門鎖上,愛姐在前,錢婆在後,來至孫宅。

    見了龍氏,口尊:“大嬸子,你令愛姐喚我,有何事故?”龍氏說:“你有所不知。

    隻因我的婆母屍身将壞,無錢鈔置買棺木。

    我是萬般出于無奈,欲将愛姐煩你領到長街賣上幾兩紋銀,好與婆母買口棺材,盛殓屍身。

    ”錢婆說:“大嬸子,你說這話我可是不信的。

    這麼一個聰明伶俐的小姑娘,你就舍的了?”龍氏含淚說道:“事到其間,說不上舍的舍不了。

    吾的姣生慣養的女兒,若有人将你買去,非比在家,有些錯處有擔待容讓。

    若到了人家,須要早起晚眠,殷勤侍奉。

    諸事多言多語,搶吃搶喝,人家必要下眼看待,輕則挨打受罵,重則受人家的淩虐。

    ”愛姐說:“娘親不必囑咐,孩兒記下了。

    ”錢婆見他母女難割難舍,嚎啕痛哭,說道:“大嬸子幸虧我還沒領他去賣,若領了去将他賣了,必然返悔,我就受了夾了。

    ”龍氏止淚說道:“你言之差矣。

    我既令你将他領去賣,我焉有日後怨你之言?是我母女之情腸,離别囑咐他幾句。

    你領了去罷。

    ”錢婆說:“既然如此,愛姐跟我走罷。

    ” 錢婆領定愛姐出了街門,心中歡喜,暗想:“這是我的财神到了。

    合該我賺他幾吊錢使用,将急荒就打過去了。

    ”走在大街,拾起一根草棍,插在愛姐的發髻上,領定愛姐進了東關門,遊走大街小巷,并無人問一聲。

    隻熱的通身是汗,口幹喉燥,見眼前有一棵大柳樹,有許多的婦女在樹下乘涼,也有納鞋底子的,也有繡花的,也有洗衣的,也有哄小孩玩耍的。

    錢婆領着愛姐聚在樹下乘涼,向衆婦女閑談。

     且說這樹東邊就是趙明的後花園。

    蘭英小姐自從在前廳撕了退婚文約,父女吵鬧一場,回在繡樓,想不出搭救孫公子的出監之策。

    愁鎖娥眉,終日茶不思,飯不想,睡卧不安。

    不知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四回 趙蘭英贈銀葬姑 定巧計門挂雙燈 賣女葬姑心意堅,孝心早已達上天。

     偶因乘涼遇嬸母,贈銀回家乃雙全。

     話言次日清晨,李夢月見蘭英小姐食不甘旨,坐卧不安,恐怕小姐憂愁出病來,将小姐哄進花園散心。

    正然觀花玩景,忽聽花園牆外有婦女說話之聲,小姐遂令夢月去看一看是什麼事喧嘩。

    夢月聞言,搬了一張茶幾放在牆根,小姐給扶住茶幾,夢月腳踏茶幾,手扶牆頭,往外觀看,原來是衆婦女圍着一個七八歲的小閨女問話。

    夢月一聲問道:“衆位嬸子、大娘、嫂嫂、姐姐、妹妹們,圍着那個小閨女做啥?”衆婦女見問,擡頭望上一看,說道:“那不是夢月姐嗎?你們姑娘想必也在花園中了。

    這是賣婆領這個小閨女賣,生的又極好,又伶俐,又俊俏,又會說話。

    你告訴你家姑娘買下罷,留着使喚。

    ”内中有一婦人,身長力大,又粗魯,走過來說:“待我把這小閨女遞給你,叫你姑娘看一看。

    ”兩手把愛姐舉起,遞上牆頭。

    夢月接過來,将愛姐放在就地,領到花亭。

     姑娘随後上至花亭坐下,仔細留神觀看愛姐,天庭飽滿,地閣方圓,二眉如峰,鼻如懸膽,通關鼻梁,二目帶秀,齒白唇紅,天然生來一團精神,舉止端方,生就的貴相。

    心中暗想:“為何賣身呢?”開言問道:“你這小姑娘家住哪裡?姓字名誰?因何賣身?對我說來。

    ”愛姐見問,不由的撲簌簌滿眼落淚,口尊:“姑娘,我家住東關外,姓孫,我名愛姐。

    隻因我二叔賣水,趙明賊子将我二叔诓入他家,害死丫鬟,誣我二叔酒後行兇,送在當官問成死罪。

    俺奶奶聞信生生氣死,無錢置買棺木,故此賣身。

    ”蘭英小姐聞聽侄女到來,婆母氣死,不由的眼中滾下淚珠,上前拉住愛姐,口呼:“侄女,我是你未過門的嬸嬸趙蘭英,這就是嫌貧愛富的趙明花園。

    ”愛姐聞聽心中害怕,抽身想跑。

    小姐拉住愛姐說道:“侄女休要害怕。

    我父嫌貧,昧了血心,嬸嬸豈是失節喪德之人?古雲‘忠臣不事二主,烈女豈嫁二夫’。

    我生是孫家人,死是孫家鬼。

    ”說到其間,痛淚交流。

    愛姐暗暗誇獎:“趙明心如狼毒,他女這等賢德,真乃出人意外。

    ”遂勸道:“嬸母少要悲哀。

    我二叔将來自有解救。

    ”蘭英止住淚水,眼望夢月,說道:“你陪着愛姐在此稍等片時,倘有人問,你就說是王府丫鬟來替花樣的。

    ”夢月回答:“曉得,小姐請便。

    ” 蘭英小姐款動金蓮,出了花亭。

    來到繡樓之上,打開皮箱,取出三十兩紋銀,用汗巾包好,連忙提筆寫了一封書字,拿下樓來。

    急忙忙來到花亭,向愛姐說道:“這是紋銀三十兩,書字一封,務必早晚送在南牢,給你二叔拆看。

    欽天監現今奏明皇上,有瘟鬼下降,令各府州縣軍民人等于七月十五日皆挂紅燈。

    趁此晚上假意玩燈,暗去過府吊孝。

    我又不知咱的門戶所在,如何是好?”愛姐說:“這有何難?嬸母若去吊孝,去年俺奶奶給我買了一對紅蓮燈,到十五晚上把這雙燈挂在咱那大門上,看見紅蓮雙燈就認的是咱的家了。

    ”蘭英小姐心中大喜,說:“好一個有主意的侄女,我記下了。

    這銀兩怎樣拿法?看賣婆知道。

    ”愛姐說:“好辦,将銀,信縫在我的貼身衣内,他就看不出來了。

    ”立刻收拾已畢,愛姐說:“侄女蒙嬸母天高地厚之恩,使俺母女團聚,又贈銀葬我祖母。

    嬸母轉上,受孩兒一拜。

    ”小姐忙忙攙起,戀戀不舍。

    夢月說:“姑娘呀,愛姐來已多時,隻顧留戀不舍,倘被俺老爺撞見,有些不便。

    ”小姐聞言,遂命夢月将愛姐送出去。

     夢月立刻将愛姐領至牆下,自己立在茶幾上,小姐扶住茶幾,夢月把愛姐提起,舉在牆頭以上,向外邊說道:“哪一位嫂子有力氣,把這小閨女接下去,俺家太太、小姐嫌他小。

    ”立刻有人把愛姐接下牆外。

    錢婆心中不悅,問愛姐:“你這孩子沒點緊慢,人家不要你,就該早些出來才是,随我走罷。

    ”蘭英小姐在牆内聽的明白,說:“月姐,你把賣婆喚回來,有話向他說。

    ”夢月聞言,向牆外說道:“老錢休走,俺姑娘有話向你說。

    ”錢婆聞叫,連忙來至牆下,問道:“有何話說?”夢月回頭問:“姑娘有麼話說?”小姐低言說道:“因愛姐身上帶着銀子,賣婆與他同行,我恐被他看破,有些不便。

    這有二百大錢給他,慢慢遞給他,暗向愛姐丢一眼色,令他先去。

    ”夢月聞言,趴在牆頭,把錢串搖了兩搖:“俺姑娘說把那小閨女看了半天,耽誤你的工夫,這有二百大錢給你。

    ”錢婆說:“又破費姑娘的錢,替我謝謝罷。

    ”夢月說:“你把布衫撐起來,我一五一十數給你。

    ”錢婆說:“勿須數,扔下來罷。

    ”夢月說:“若不數清,俺姑娘說我打拐。

    ”一行說着,向愛姐使了個眼色。

    愛姐參透其意,轉身竟撲舊路跑去。

    出了東關廂,到了自己大門,走入院中,龍氏看見愛姐回家,就知無人買,愁上心來。

    才要問話,隻見錢婆喘籲籲滿臉是汗,走進院來,向龍氏說道:“你這孩子教我趕了一身汗。

    我與人家一句話沒說完,他就跑了。

    萬一失迷了他,我怎麼見大嬸呀。

    阿彌陀佛,幸虧他回了家。

    今日領他将大街小巷遊遍,也沒有人買。

    ”言罷出門而去。

     龍氏見錢婆走了,眼望愛姐說道:“兒呀,無錢買材,如何是好?”愛姐說:“娘呀,不要愁悶,現有銀子。

    ”龍氏問道:“銀子在哪裡?”愛姐說:“現在我的裡衣内。

    ”龍氏聞言,掀起愛姐的裡衣,見有一條藍汗巾,解下來一抖,見包着一封白銀。

    問道:“此銀從何而來?”愛姐遂将遇見嬸母贈銀的話說了一遍。

    龍氏說:“兒是胡言。

    你二嬸就是趙戶部之女。

    你二叔被他父害到死地,咱與他血海冤仇,焉有贈銀之理?”愛姐說:“俺嬸母乃是明理之人,與他父大不相同。

    他不但贈銀買材,使咱母女相聚,還給俺二叔寫了一封書字,還說教你老替他靈前行孝。

    于本月十五夜晚假說逛燈,暗來吊孝。

    兒同嬸定記門挂雙紅蓮燈呢。

    ”龍氏說:“這就是了。

    愛姐,你再去把錢婆喚來,令他去買材。

    ”愛姐說:“錢婆替咱買材去,他必打拐,不如我自己去買。

    ”龍氏說:“你既能買,免煩人了。

    ”遂把銀子取出幾兩包好,遞給愛姐。

     愛姐接在手中,離了草堂,來到大街。

    走不多時,看見向南一座木作鋪,從裡面走出一人。

    是鋪中掌櫃的,姓李名永興,問道:“你這小閨女,哪裡玩耍不了?單在俺這鋪面門口站立。

    ”愛姐說:“你們開鋪奉官,就該斷了路行人。

    我們家死了人,要買一口棺材,莫不成你鋪中棺材留着自己使用?”李永興心中不悅,說:“你這個小閨女,好不會說話呀,俺這棺材原是賣的。

    ”愛姐說:“既是賣的,也許我看看,不許嗎?”李永興說:“俺今日還未發利市呢,小閨女你快去罷。

    ”愛姐說:“喲,你把主顧向外推,你還想賣錢?竟剩不開張了。

    ”李永興說:“莫非你是買材的嗎?或是錢或是銀子,拿來我看。

    ”愛姐把銀子遞過去,李永興接來一看,果然是高足白銀,問道:“你在何處住家?”愛姐說:“我在這東邊住,孫繼成是俺爹爹。

    ”李永興說:你就是孫相公的閨女,名喚愛姐嗎?怪不的人說你會說話。

    你家誰死了?”愛姐回答:“俺奶奶。

    ”李永興說:“你看哪一口好?”愛姐說:“那西北角上第二一口好。

    ”李永興說:“那是六寸柽木的,别人給過五兩二錢銀子未賣。

    你這銀子成色高一點,讓你二錢銀子罷。

    ”言罷把銀子在天平上一秤,原是五兩三錢。

    李永興說:“這銀子多三錢,我找給你罷。

    ”愛姐說:“别找給我銀子錢咧,奉煩你鋪中夥友把棺材與俺擡了去,将殓預上,就将剩下的銀子給衆位喝盅酒罷。

    ”衆人聞言,上前擡蓋的擡蓋,擡材的擡材,霎時擡至孫家。

    把材放下,一齊動手,将老夫人屍身捧入棺内,用斧把棺蓋釘好。

    龍氏母女一齊叩謝,衆人徉徜而去。

    母女二人在靈柩前焚化紙錢,雙膝跪倒,放聲大哭一場。

    堪堪紅輪西墜,玉兔東升,一夜晚景不提。

     次日清晨起來梳洗已畢,愛姐說:“娘呀,俺二叔在南牢受罪,這些日并無一人探監看他去。

    你老把飯多做些,我一來給俺二叔送飯,二來還有俺二嬸那一封書字,送與俺二叔看。

    龍氏說:“兒呀,你本是七歲閨女,知道監在那裡?”愛姐說:“鼻子下有嘴,問問人家就知道了。

    ”龍氏說:“你既然決意要去看你二叔,為娘也不阻攔,我去做飯。

    ”不大工夫将飯做熟,掏在罐内。

    愛姐說:“娘把銀子給我拿上一錠,再拿二百大錢給俺二叔捎去,好教他零碎使用。

    ”龍氏遂将銀子錢如數拿出,遞與愛姐。

    愛姐把銀子裝在小荷包内,手提飯罐,出大門順着街道進了東關,逢人就問縣獄在于何處。

    不知找的着縣獄否?且看下回分解。

     第五回 通書信愛姐探監 因吊孝蘭英逛燈 父女本系骨肉親,不料賢奸莫比論。

    女賢葬婆流芳遠,父奸害婿遺恨深。

    話說愛姐問來問去,來至監門以外。

    從窟窿向裡問道:“裡邊有人麼?”且言把守監門禁卒名喚狗皮臉,正在那裡打盹,忽聽有人叫門,立起身形往外探頭一看,問道:“是誰叫門?”愛姐說:“是我。

    ”狗皮臉說:“你這閨女家喊叫甚麼?”愛姐說:“我給俺二叔送飯的。

    ”狗皮臉問道:“你二叔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