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國

關燈
我們都是妙手空空,所以雖然章程已經訂出,一切的設備,也都安排妥當,隻是這股本卻是集不起來,過了些日子,便也作為罷論了。

    ”這一場的談話,把英士滿心的高興完全打消了。

     時候到了,隻得無精打采的出來。

     英士的同學同事們,都住在一個公寓裡,英士便也搬進公寓裡面去。

    成天裡早晨去到技正室,談了一天的話,晚上回來,同學便都出去遊玩,直到夜裡一兩點鐘,他們才陸陸續續的回來。

    有時他們便在公寓裡打牌鬧酒,都成了習慣,支了薪水,都消耗在飲博閑玩裡。

    英士回國的日子尚淺,還不曾沾染這種惡習,隻自己在屋裡燈下獨坐看書閱報,卻也覺得凄寂不堪。

    有時睡夢中醒來,隻聽得他們猜拳行令,喝雉呼盧,不禁悲從中來。

    然而英士總不能規勸他們,因為每一提及,他們更說出好些牢騷的話。

    以後英士便也有時出去疏散,晚涼的時候,到中央公園茶桌上閑坐,或是在樹底下看書,禮拜日便帶了照相匣獨自騎着驢子出城,去看玩各處的名勝,照了不少的風景片,寄與芳士。

    有時也在技正室裡,翻譯些外國雜志上的文章,向報館投稿去,此外就無事可幹了。

     有一天,一個同學悄悄的對英士說,“你知道我們的總長要更換了麼?”英士說:“我不知道,但是更換總長,與我們有什麼相幹?”同學笑道:“你為何這樣不明白世故,衙門裡頭,每換一個新總長,就有一番的更動。

    我們的位置,恐怕不牢,你自己快設法運動罷。

    ”英士微微的笑了一笑,也不說甚麼。

     那夜正是正月十五,公寓裡的人,都出去看熱鬧,隻剩下英士一人,守着寂寞的良宵,心緒如潮。

    他想,“回國半年以後,差不多的事情,我都已經明白了,但是我還留戀不舍的不忍離去,因為我八年的盼望,總不甘心落個這樣的結果,還是盼着萬一有事可為。

    半年之中,百般忍耐,不肯随波逐流,卷入這惡社會的旋渦裡去。

    不想如今卻要把真才實學,撇在一邊,拿着昂藏七尺之軀,去學那奴顔婢膝的行為,壯志雄心,消磨殆盡。

    咳!我何不幸是一個中國的少年,又何不幸生在今日的中國……”他想到這裡,神經幾乎錯亂起來,便回頭走到爐邊,拉過一張椅子坐下,凝神望着爐火。

    看着它從熾紅漸漸的昏暗下去,又漸漸的成了死灰。

    這時英士心頭冰冷,隻扶着頭坐着,看着爐火,動也不動。

     忽然聽見外面敲門,英士站起來,開了門,接進一封信來。

    燈下拆開一看,原來是芳士的信,說她今年春季卒業,父親想送她到美國去留學,又說了許多高興的話。

    信内還夾着一封美國工廠的來信,仍是請他去到美國,并說如蒙允諾,請他立刻首途等等。

    他看完了,呆立了半天,忽然咬着牙說: “去罷!不如先去到美國,把那件機器做成了,也正好和芳士同行。

    隻是……可憐呵!我的初志,決不是如此的,祖國呵! 不是我英士棄絕了你,乃是你棄絕了我英士啊!”這時英士雖是已經下了這去國的決心,那眼淚卻如同斷線的珍珠一般滾了下來。

    耳邊還隐隐的聽見街上的笙歌陣陣,滿天的爆竹聲聲,點綴這太平新歲。

     第二天英士便将辭職的呈文遞上了,總長因為自己也快要去職,便不十分挽留。

    當天的晚車,英士辭了同伴,就出京去了。

     到家的時候,樹梢雪壓,窗戶裡仍舊透出燈光,還聽得琴韻铮铮。

    英士心中的苦樂,卻和前一次回家大不相同了。

    走上樓去,朱衡和夫人正在爐邊坐着,寂寂無聲的下着棋,芳士卻在窗前彈琴。

    看見英士走了上來,都很奇怪。

    英士也沒說什麼,見過了父母,便對芳士說:“妹妹!我特意回來,要送你到美國去。

    ”芳士喜道,“哥哥!是真的麼?”英士點一點頭。

    夫人道:“你為何又想去到美國?”英士說:“一切的事情,我都明白了,在國内株守,太沒有意思了。

    ”朱衡看着夫人微微的笑了一笑。

    英士又說:“前天我将辭職呈文遞上了,當天就出京的,因為我想與其在國内消磨了這少年的光陰,沾染這惡社會的習氣,久而久之,恐怕就不可救藥。

    不如先去到外國,做一點實事,并且可以照應妹妹,等到她畢業了,我們再一同回來,豈不是一舉兩得?”朱衡點一點首說:“你送妹妹去也好,省得我自己又走一遭。

    ”芳士十分的喜歡道: “我正愁父親雖然送我去,卻不能長在那裡,沒有親人照看着,我難免要想家的,這樣是最好不過的了!” 太平洋浩浩無邊的水,和天上明明的月,還是和去年一樣。

    英士憑在闌幹上,心中起了無限的感慨。

    芳士正在那邊和同船的女伴談笑,回頭看見英士凝神望遠,似乎起了什麼感觸,便走過來笑着喚道:“哥哥!你今晚為何這樣的怅怅不樂?”英士慢慢的回過頭來,微微笑說:“我倒沒有什麼不樂,不過今年又過太平洋,卻是我萬想不到的。

    ”芳士笑道:“我自少就盼着什麼時候,我能像哥哥那樣‘扁舟橫渡太平洋’,那時我才得意喜歡呢,今天果然遇見這光景了。

    我想等我學成歸國的時候,一定有可以貢獻的,也不枉我自己切望了一場。

    ”這時英士卻拿着悲涼懇切的目光,看着芳士說:“妹妹! 我盼望等你回去時候的那個中國,不是我現在所遇見的這個中國,那就好了!” 收入小說集《去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