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 樂制

關燈
<子部,類書類,讀書紀數略 欽定四庫全書 讀書紀數略卷四十目録 人部 樂制? 三皇樂 五帝三王樂 六樂 八樂 十代樂歌 八阕 黃帝防鼓十曲 四者天下之樂同 禹歌四章 濩樂五聲 周祭祀分用六樂 郊祭兩樂 九夏 三夏 二樂 魯四代樂 四方樂 四方歌 五郊迎氣樂 漢樂四品 四時樂 大樂食舉十三曲 郊祀樂歌十九章 短箫铙歌二十二曲 橫吹十五曲 鼓角十曲 安世房中歌十七章 清商七曲 魏鼓吹十二曲 吳鼓吹十二曲 晉四廂樂歌十七篇 短箫铙歌二十二篇 相和三調 梁十二雅 四通 隋房中樂二曲 唐十五和 十部樂 十四國樂 鼓吹五部 坐部伎六曲 立部伎八曲 宮詞四曲 鹹亨樂章十二首 上壽六爵樂 太清宮六樂曲 大射樂四章 鄉飲樂十七章 凱樂四曲 铙歌鼓吹十二曲 雅部蕃部二樂 俗部二十八調 建隆新樂十二安 幹徳五瑞樂 四瑞樂 淳化五瑞樂 祥符五瑞樂 淳化鄉飲樂三十四章 景祐禦制樂章二十一曲 禦制又十三曲 铙歌鼓吹十二篇 明朝賀樂四章 大宴殿内樂九奏 丹陛大樂九奏 小宴樂九奏 東宮宴樂七奏 漢樂六家 八能 魏晉鼓吹六人 宋大樂鐘磬三等 宋樂六改 樂府十二門 徐景安樂書三十篇 樂髓新經六篇 元祐樂議七篇 樂聲十二 樂語六 三者本于心 六者非性 四者淫于色而害于徳 四時之聲 五聲 文王之三 鹿鳴之三 雅歌八篇 古琴歌五曲 雅樂四曲 樂有四節 升歌三終 笙入三終 間歌三終 合樂三終 清谿五曲 琴九引 十二操 三十六曲 秦楚二聲 四時琴聲 琴參均 三聲?聚 周三舞 四舞 六舞 舞二體 八佾 武六成 樂六變 漢三舞 鼙舞舊曲五篇 魏三祖廟舞 鼙舞新歌五曲 俞兒舞歌四篇 晉宣武宣文舞歌六篇 鼙舞二八 六代舞 隋四舞 唐三大舞 五舞 凱安舞六變 燕樂舞四部 六朝樂舞 宋二舞 幹徳武舞六變 淳化武舞六變 太廟室四舞曲 太後六曲二舞 欽定四庫全書 讀書紀數略卷四十  福建巡撫宮夢仁撰人部 樂制? 三皇樂【孝經緯】 伏羲扶來【一作立基】神農扶持【一作謀】祝融屬續 五帝三王樂【漢志】 黃帝鹹池 少昊九淵 颛顼六莖【樂緯作五莖】帝喾五英【樂緯作六英】堯大章 舜韶 禹夏 湯濩 武王武周公勺 六樂【周禮大司樂掌以六舞大合樂】 雲門【黃帝樂】大鹹【亦曰鹹堯樂】大防【亦曰韶舜樂】大夏【禹樂】大濩【湯樂】大武【武王樂】 又黃帝樂大卷 八樂【通卦騐舞八樂】 雲門 五英 六莖 大卷 韶 濩 夏 武 十代樂歌【元結補歌十篇】 ??【伏羲】豐年【神農】雲門【黃帝】九淵【少昊】五莖【颛帝】六英【髙辛】鹹池【陶唐】大韶【有虞】大夏【夏】大濩【殷】 八阕【呂氏春秋葛天氏使三人操牛尾接足以歌八風是謂廣樂】 載民 ?鳥 遂草木 奮五谷 敬天常 達帝功 依地徳 總方外之極【一作總萬物之極】 黃帝防鼓十曲【雲笈七簽出師?鹿以為警衛竝皆有辭今亡考矣】 一震雷驚 二猛虎駭 三?鳥擊 四龍媒蹀五靈夔吼 六雕鹗争 七壯士奪志 八熊罴哮防 九石蕩崖 十波蕩壑 四者天下之樂同【董子】 舜時民樂其昭堯之樂故韶【昭也】禹時民樂其三聖相傳故夏【大也】湯時民樂其救患禦害故頀【救也】文王時民樂其興師征伐故武【伐也】 禹歌四章【書大傳注皆歌禹功】 大化 大訓 六府 九原 濩樂五聲【韓詩外傳湯作濩樂】 宮聲使人溫良而寛大 商聲使人方廉而好義角聲使人恻隐而愛仁 征聲使人樂養而好施羽聲使人恭敬而好禮 周祭祀分用六樂 奏黃鐘歌大呂舞雲門以祀天神 奏太簇歌應鐘舞鹹池以祭地 奏姑洗歌南呂舞大防以祀四望 奏蕤賔歌函鐘舞大夏以祭山川 奏夷則歌小呂舞大濩以享先妣【姜嫄】奏無射歌夾鐘舞大武以享先祖 郊祭兩樂 降神樂【大司樂圜鐘為宮冬日至于地上之圜丘奏之】祀神樂【大司樂奏黃鐘歌大呂舞雲門以祀天神】 九夏【周之樂歌鐘師掌之】 王夏【王出入奏】肆夏【屍出入奏】韶夏【牲出入奏】納夏【四方賓客來奏】章夏【臣有功奏】齊夏【夫人助祭奏】族夏【族人侍燕奏】祴夏【客醉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