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是否算得 “博導”和“曆史學家”
關燈
小
中
大
葛劍雄(複旦大學中國曆史地理研究所所長):這件事主要責任還在浙江大學領導,是他們沒有遵守學術規範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的規定。
或許他們隻考慮了有利的一面,但實際上卻損害了浙大的學術聲譽,對金庸也不利。
我尊重金庸的文學成就,也非常喜歡看他的武俠小說,當代中國作家中大概很少有人具有他這樣大的影響。
但講到曆史學的博士生導師就是另一回事,因為我至今沒有看到一篇他發表的研究曆史的論文或專著,他所講大多是曆史常識或一些沒有經過學術論證的觀點。
像《袁崇煥評傳》隻能算學術普及性的成品。
或許金庸的确具有很高的史學水平,但外界的評價隻能根據他已經發表的論著或表現出來的見解。
據我所知,中國史學界沒有人認為金庸是一位曆史學家,也沒有聽說他參加史學界正規的學術活動。
袁偉時(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著名曆史學家):作為武俠小說家,金庸是繼往開來的人物,成績斐然。
但任何人都不是萬能的。
學問是需要潛心研究的。
他做學術,我覺得還需要繼續花些功夫。
比如他最近說要寫《中國通史》,我覺得這在當代是很困難的事情。
一部完整的通史,經濟、政治、軍事、社會生活、文化、民族關系等等都要涉及,談何容易!浙江大學聘請他當人文學院院長還要挂上教授、博士生導師的銜頭,大家也是心知肚明的,是這個學院提高知名度的一個措施吧。
現在不少大學通行的标準是,隻要當上較大的官或是公衆人物,要撈個博士或教授當當,幾乎是一路綠燈。
于是,教授、博導中草包不少。
比起這些官員教授,金庸先生的學識自然高出一籌。
按這個标準來衡量,金庸當教授和博士生導師當然可以啦。
董健(南京大學文學院院長):我很喜歡金庸的武俠小說,但他隻是一個非常好的武俠小說家,我當時就認為他當浙江大學文學院院長根本不合适。
整件事本身就是一場錯位。
自從他到了浙江大學後,就一直回避小說家的身份,強調自己是研究曆史的,自己帶的研究生是關于世界史、中西交通史的,但他在曆史學研究領域至今沒有寫出什麼學術研究論文,或在核心刊物發表過什麼文章。
他還說自己研究國際關系,現在他又要研究中國曆史。
你看看中國曆史上,郭沫若、陳寅恪有哪一個可以說自己既能夠研究中國曆史,又可以精通世界曆史的。
一個人的研究精力是有限的,研究曆史不是寫小說,不可以天馬行空。
所以說是錯位。
我并不反對作家擔任人文院長,最近王蒙先生受聘任青島某大學文學院院長,我就很贊同,因為王蒙學識淵博,對于紅學尤其有研究,他這個院長就沒有受到質疑。
而
或許他們隻考慮了有利的一面,但實際上卻損害了浙大的學術聲譽,對金庸也不利。
我尊重金庸的文學成就,也非常喜歡看他的武俠小說,當代中國作家中大概很少有人具有他這樣大的影響。
但講到曆史學的博士生導師就是另一回事,因為我至今沒有看到一篇他發表的研究曆史的論文或專著,他所講大多是曆史常識或一些沒有經過學術論證的觀點。
像《袁崇煥評傳》隻能算學術普及性的成品。
或許金庸的确具有很高的史學水平,但外界的評價隻能根據他已經發表的論著或表現出來的見解。
據我所知,中國史學界沒有人認為金庸是一位曆史學家,也沒有聽說他參加史學界正規的學術活動。
袁偉時(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著名曆史學家):作為武俠小說家,金庸是繼往開來的人物,成績斐然。
但任何人都不是萬能的。
學問是需要潛心研究的。
他做學術,我覺得還需要繼續花些功夫。
比如他最近說要寫《中國通史》,我覺得這在當代是很困難的事情。
一部完整的通史,經濟、政治、軍事、社會生活、文化、民族關系等等都要涉及,談何容易!浙江大學聘請他當人文學院院長還要挂上教授、博士生導師的銜頭,大家也是心知肚明的,是這個學院提高知名度的一個措施吧。
現在不少大學通行的标準是,隻要當上較大的官或是公衆人物,要撈個博士或教授當當,幾乎是一路綠燈。
于是,教授、博導中草包不少。
比起這些官員教授,金庸先生的學識自然高出一籌。
按這個标準來衡量,金庸當教授和博士生導師當然可以啦。
董健(南京大學文學院院長):我很喜歡金庸的武俠小說,但他隻是一個非常好的武俠小說家,我當時就認為他當浙江大學文學院院長根本不合适。
整件事本身就是一場錯位。
自從他到了浙江大學後,就一直回避小說家的身份,強調自己是研究曆史的,自己帶的研究生是關于世界史、中西交通史的,但他在曆史學研究領域至今沒有寫出什麼學術研究論文,或在核心刊物發表過什麼文章。
他還說自己研究國際關系,現在他又要研究中國曆史。
你看看中國曆史上,郭沫若、陳寅恪有哪一個可以說自己既能夠研究中國曆史,又可以精通世界曆史的。
一個人的研究精力是有限的,研究曆史不是寫小說,不可以天馬行空。
所以說是錯位。
我并不反對作家擔任人文院長,最近王蒙先生受聘任青島某大學文學院院長,我就很贊同,因為王蒙學識淵博,對于紅學尤其有研究,他這個院長就沒有受到質疑。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