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說的情愛世界 孔慶東

關燈
方販運來的,我們中國人是不說這些肉麻的東西的,什麼是“你愛我”、“我愛你”?“憐惜”,“憐惜”是一個多麼好的詞!我們中國人講憐惜,講恩愛,我們不說我愛你,在古代愛甚至可能不是一個褒義詞。

    他們兩個人的愛情不是那種一見鐘情、羅曼蒂克式的愛情,而是經過種種考驗,自然形成的。

    好像一篇學術論文,經過反複考證、确鑿不疑之後,排除了種種偶然性,才堅定下來的愛情,所以它的感人是實實在在的感人。

    最後楊過十六年之後,發現自己被騙了,他知道小龍女再也不回來了,他知道小龍女跳下懸崖殉情的時候,到了這個時候,他雖然是一個成熟的男人了,但是他仍然要跳下去,他追随小龍女而去。

    但是就在他跳下去的時候,發現小龍女竟然沒有死,小龍女就一個人,還像在古墓裡一樣,這些年就一個人生活在下面,就生活在那裡。

    他下去之後看見那放着幾件衣衫,正是小龍女為他做的。

     他自進室中,撫摸床幾,眼淚撲簌簌地滾下衣衫……忽覺得一隻柔軟的手掌輕撫着他頭發,柔聲問道:“過兒,什麼事不痛快了?”楊過霍地回身,正是十六年來他日思夜想、魂牽夢萦的小龍女。

     我看這兩個人恰恰因為都是至情至性之人,所以她跳下去,他也才會跳下去,小龍女也是因為是至情至性之人,才會在下面非常淡泊地度過了這麼多年的歲月,他們也才能在十六年之後又一次相會。

    這個情節是很奇異的,但它又是合乎這兩個人的性格的,它是合情合理的。

    經過了這麼多磨難之後,他們的相會,他們這裡找到了人生最大的、最快樂的價值,種種曲折歸于平淡,所謂“平平淡淡才是真”。

    所以在最後,他們為國為民幫助郭靖守了襄陽之後,就告别群雄,攜手歸隐。

    所以說小龍女跟楊過的愛情,是《神雕俠侶》這部書最值得議論之處,這部書是武俠作品,但是武俠部分可以改變,武俠部分都可以去掉,就講他們兩個愛情。

    他們兩個人不是武俠人物,是普通的工作者,都可以的。

    楊過在電視台工作,小龍女在報社工作,也一樣,一樣感人,所以說這個愛情才是這個《神雕俠侶》真正的主題。

     金庸小說的愛情模式之三:癡情女與負心郎式金庸小說中的愛情不止經典,更具深廣,一部作品通常會表現出多組、多種、多層次的愛情,《飛狐外傳》就是這樣一部作品。

    這篇小說的主題是描寫主人公大俠胡斐的成長曆程。

    在《飛狐外傳》中,胡斐與袁紫衣、胡斐與程靈素、馬春花與福康安,為我們展現了幾組刻骨銘心的悲劇戀情。

    胡斐與袁紫衣是相愛的一對,但是胡斐一路要追殺的這個壞人,恰恰是袁紫衣的生身父親,這個又是一個情與義的沖突。

    就是你愛這個女孩,兩個人非常相愛,但是她父親是一個大壞蛋,還要不要完成為了平民百姓報仇雪恨的任務,最後這個矛盾使他不能解決,最後他們的愛情沒有成功,沒有結局。

    在這個過程中,有一個叫程靈素的姑娘,她深深地愛上了胡斐,但是胡斐并不愛她,胡斐一直愛的是袁紫衣,身邊照顧他的是程靈素。

    但是他發現了之後,他就跟她說,咱們兩個以兄妹相稱,程靈素就答應了他,他們兩個人兄妹相稱,等于是拒人于千裡之外,等于是把人家路給堵死了,說你就是我的妹妹,咱們名分是兄妹。

    可是最後,這個程靈素為他而死,程靈素心細如發,非常細心,這樣一個女孩子,最後為了救他,他中了毒,為他吮出毒血,臨死之前給他安排得非常妥當。

    那一段是非常催人淚下的,很少有人讀到那一段不動情的。

    所以一般喜歡金庸小說的人不太敢看那一段,最動人的段落往往是不敢看的。

     小說中有很奇的愛情,有很不同尋常的愛情,像馬春花與福康安這樣的愛情描寫,也是突破常規的。

    金庸小說裡一再寫到這樣一個模式,就是一方是一往情深的,而另一方是薄情寡義的,可是一往情深的這一方,知道對方薄情寡義,不改初衷,雖死無悔。

    馬春花實際上是被福康安騙娶到手的,她是被他玩弄的一個女性,我們站在客觀的角度都看得清清楚楚。

    這是一個壞男人,他就是騙那個女孩,騙到手就是玩弄,然後始亂終棄,完全是這樣一個人。

    因為他是一個貴族嘛,風流的貴族男性,仗着自己的地位,來玩弄女性。

    按照我們現在新文藝的模式來描寫,按照我們電視劇的方法來描寫,女的發現這個男的是個流氓之後怎麼樣,肯定是跟他一刀兩斷,決裂嘛。

    狠狠給他一記耳光,“你這個流氓”,一般來說都是這樣來描寫。

    但是金庸不是這樣處理,當馬春花猜到真實情況之後,她仍然愛着這個人,而且愛得很深。

    這個人雖然社會評價他是壞人,可是這個壞人的愛人仍然愛着他,這是一個很殘酷的,但是很真實的,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現實。

    有時候我們大家從别的角度看一個人是壞人,但在他親人的眼中,他不一定是壞人。

    比如我們有時候去商店買東西,和那個售貨員吵架,吵起來了,那個時候,我有的時候當場會很恨她,這個人是個壞人,但有時候我又一想呢,她回到家裡可能是一個非常好的母親,她可能是個非常好的妻子,她在别的方面可能非常好,今天她可能有什麼不順心的事,她就拿我出氣,完全可能是這樣的。

    你在另一個場合遇見她,說不定發現她是你的親戚,是遠方親戚都可能的,就是從她親人的角度來判斷,跟我們的判斷可能完全不一樣,這樣有的時候我們經常能夠換位思考,能夠寬容很多人。

    而馬春花這樣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