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夜我看到了江湖--笑傲江湖賞析

關燈
他生性豁達,也不以為憂,每日裡仍與盈盈說笑。

     盈盈本來自大任性,但想到令狐沖每一刻都會突然死去,對他更加在意溫柔,千依百順的服侍,偶爾忍不住使些小性兒,也是立即懊悔,向他賠話。

     這一日令狐沖吃了兩個桃子,即感困頓,迷迷糊糊的便睡着了。

    睡夢中聽到一陣哭泣之聲,他微微睜眼,見盈盈伏在他腳邊,不住啜泣。

    令狐沖一驚,正要問她為何傷心,突然心下明白:“她知道我快死了,是以難過。

    ”伸出左手,輕輕撫摸她的秀發,強笑道:“别哭,别哭!我還有八十年好活呢,哪有這麼快便去西天。

    ” 盈盈哭道:“你一天比一天瘦,我……我……我也不想活了……”令狐沖聽她說得又是誠摯,又是傷心,不由得大為感激,胸口一熱,隻覺得天旋地轉,喉頭不住有血狂湧,便此人事不知。

     ——選自《笑傲江湖》第十七章《傾心》 傷逝 令狐沖見那劍深入半尺,已成緻命之傷,這一拔出來,立即令她氣絕而死,眼見無救,心中大恸,哭了出來,叫道:“小……小師妹!” 嶽靈珊道:“大師哥,你陪在我身邊,那很好。

    平弟……平弟,他去了嗎?”令狐沖咬牙切齒,哭道:“你放心,我一定殺了他,給你報仇。

    ”嶽靈珊道:“不,不!他眼睛看不見,你要殺他,他不能抵擋。

    我……我……我要到媽媽那裡去。

    ”令狐沖道:“好,我送你去見師娘。

    ”盈盈聽她話聲越來越微,命在頃刻,不由得也流下淚來。

     嶽靈珊道:“大師哥,你一直待我很好,我……我對你不起。

    我……我就要死了。

    ”令狐沖垂淚道:“你不會死的,咱們能想法子治好你。

    ”嶽靈珊道:“我……我這裡痛……痛得很。

    大師哥,我求你一件事,你……千萬要答允我。

    ”令狐沖握住她左手,道:“你說,你說,我一定答允。

    ”嶽靈珊歎了口氣,道:“你……你……不肯答允的……而且……也太委屈了你……”聲音越來越低,呼吸也越是微弱。

     令狐沖道:“我一定答允的,你說好了。

    ”嶽靈珊道:“你說什麼?”令狐沖道:“我一定答允的,你要我辦什麼事,我一定給你辦到。

    ”嶽靈珊道:“大師哥,我的丈夫……平弟……他……他……瞎了眼睛……很是可憐……你知道麼?”令狐沖道:“是,我知道。

    ”嶽靈珊道:“他在這世上,孤苦伶仃,大家都欺侮……欺侮他。

    大師哥……我死了之後,請你盡力照顧他,别……别讓人欺侮了他……” 令狐沖一怔,萬想不到林平之毒手殺妻,嶽靈珊命在垂危,竟然還是不能忘情于他。

    令狐沖此時恨不得将林平之抓來,将他千刀萬剮,日後要饒了他性命,也是千難萬難,如何肯去照顧這負心的惡賊? 嶽靈珊緩緩的道:“大師哥,平弟……平弟他不是真的要殺我……他怕我爹爹……他要投靠左冷禅,隻好……隻好刺我一劍……” 令狐沖怒道:“這等自私自利、忘恩負義的惡賊,你……你還念着他?” 嶽靈珊道:“他……他不是存心殺我的,隻不過……隻不過一時失手罷了。

    大師哥……我求求你,求求你照顧他……”月光斜照,映在她臉上,隻見她目光散亂無神,一對眸子渾不如平時的澄澈明亮,雪白的腮上濺着幾滴鮮血,臉上全是求懇的神色。

     令狐沖想起過去十餘年中,和小師妹在華山各處攜手共遊,有時她要自己做什麼事,臉上也曾露出過這般祈懇的神氣,不論這些事多麼艱難,多麼違反自己的心願,可從來沒拒卻過她一次。

    她此刻的求懇之中,卻又充滿了哀傷,她明知自己頃刻間便要死去,再也沒機會向令狐沖要求甚麼,這是最後一次的求懇,也是最迫切的一次求懇。

    霎時之間,令狐沖胸中熱血上湧,明知隻要一答允,今後不但受累無窮,而且要強迫自己做許多絕不願做之事,但眼見嶽靈珊這等哀懇的神色和語氣,當即點頭道:“是了,我答允便是,你放心好了。

    ” 盈盈在旁聽了,忍不住插嘴道:“你……你怎可答允?”嶽靈珊緊緊握着令狐沖的手道:“大師哥,多……多謝你……我……我這可放心……放心了。

    ”她眼中忽然發出光彩,嘴角邊露出微笑,一副心滿意足的模樣。

    令狐沖見到她這等神情,心想:“能見到她這般開心,不論多大的艱難困苦,也值得為她抵受。

    ” 忽然之間,嶽靈珊輕輕唱起歌來。

    令狐沖胸口如受重擊,聽她唱的正是福建山歌,聽到她口中吐出了“姊妹,上山采茶去”的曲調,那是林平之教她的福建山歌。

    當日在思過崖上心痛如絞,便是為了聽到她口唱這山歌。

    她這時又唱了起來,自是想着當日與林平之在華山兩情相悅的甜蜜時光。

     她歌聲越來越低,漸漸松開了抓着令狐沖的手,終于手掌一張,慢慢閉上了眼睛。

    歌聲止歇,也停住了呼吸。

     令狐沖心中一沉,似乎整個世界忽然間都死了,想要放聲大哭,卻又哭不出來。

    他伸出雙手,将嶽靈珊的身子抱了起來,輕輕叫道:“小師妹,小師妹,你别怕!我抱你到你媽媽那裡去,沒有人再欺侮你了。

    ” 盈盈見到他背上殷紅一片,顯是傷口破裂,鮮血不住滲出,衣衫上的血迹越來越大,但當此情景,又不知何勸他才好。

     令狐沖抱着嶽靈珊的屍身,昏昏沉沉的邁出了十餘步,口中隻說:“小師妹,你别怕,别怕!我抱你去見師娘。

    ”突然間雙膝一軟,撲地摔倒,就此人事不知了。

     迷糊之中,耳際聽到幾下丁冬、丁冬的清脆琴聲,跟着琴聲宛轉往複,曲調甚是熟習,聽着說不出的受用。

    他隻覺全身沒半點力氣,連眼皮也不想睜開,隻盼永遠永遠聽着這琴聲不斷。

    琴聲果然絕不停歇的響了下去,聽得一會,令狐沖迷迷糊糊的又睡着了。

     待得二次醒轉,耳中仍是這清幽的琴聲,鼻中更聞到芬芳的花香。

    他慢慢睜開眼來,觸眼盡是花朵,紅花、白花、黃花、紫花,堆滿眼前,心想:“這是什麼地方?”聽得琴聲幾個轉折,正是盈盈常奏的《清心普善咒》,側過頭來,見到盈盈的背影,她坐在地下,正自撫琴。

    他漸漸看清楚了置身之所,似乎是在一個山洞之中,陽光從洞口射進來,自己躺在一堆柔軟的草上。

     令狐沖想要坐起,身下所墊的青草簌簌作聲。

    琴聲嘎然而止,盈盈回過頭來,滿臉都是喜色。

    她慢慢走到令狐沖身畔坐下,凝望着他,臉上愛憐橫溢。

     刹那之間,令狐沖心中充滿了幸福之感,知道自己為嶽靈珊慘死而暈了過去,盈盈将自己救到這山洞中,心中突然又是一陣難過,但逐漸逐漸,從盈盈的眼神中感到了無比溫馨。

    兩人脈脈相對,良久無語。

     令狐沖伸出左手,輕輕撫摸盈盈的手背,忽然間從花香之中,聞到一些烤肉的香氣。

    盈盈拿起一根樹枝,樹枝上穿着一串烤熟了的青蛙,微笑道:“又是焦的!”令狐沖大笑了起來。

    兩人都想到了那日在溪邊捉蛙燒烤的情景。

     兩次吃蛙,中間已經過了無數變故,但終究兩人還是相聚在一起。

     令狐沖笑了幾聲,心中一酸,又掉下淚來。

    盈盈扶着他坐了起來,指着山外一個新墳,低聲道:“嶽姑娘便葬在那裡。

    ”令狐沖含淚道:“多……多謝你了。

    ”盈盈緩緩搖了搖頭,道:“不用多謝。

    各人有各人的緣份,也各有各的業報。

    ”令狐沖心下暗感歉仄,說道:“盈盈,我對小師妹始終不能忘情,盼你不要見怪。

    ” 盈盈道:“我自然不會怪你。

    如果你當真是個浮滑男子,負心薄幸,我也不會這樣看重你了。

    ”低聲道:“我開始……開始對你傾心,便因在洛陽綠竹巷中,隔着竹簾,你跟我說怎樣戀慕你的小師妹。

    嶽姑娘原是個好姑娘,她……她便是和你無緣。

    如果你不是從小和她一塊兒長大,多半她一見你之後,便會喜歡你的。

    ” 令狐沖沉思半晌,搖了搖頭,道:“不會的。

    小師妹崇仰我師父,她喜歡的男子,要像她爹爹那樣端莊嚴肅,沉默寡言。

    我隻是她的遊伴,她從來……從來不尊重我。

    ”盈盈道:“或許你說得對。

    正好林平之就像你師父一樣,一本正經,卻滿肚子都是機心。

    ”令狐沖歎了口氣,道:“小師妹臨死之前,還不信林平之是真的要殺她,還是對他全心相愛,那……那也很好。

    她并不是傷心而死。

    我想過去看看她的墳。

    ” 盈盈扶着他手臂,走出山洞。

     令狐沖見那墳雖以亂石堆成,卻大小石塊錯落有緻,殊非草草,墳前墳後都是鮮花,足見盈盈頗花了一番功夫,心下暗暗感激。

    墳前豎着一根削去了枝葉的樹幹,樹皮上用劍尖刻着幾個字:“華山女俠嶽靈珊姑娘之墓”。

     令狐沖又怔怔的掉下淚來,說道:“小師妹或許喜歡人家叫她林夫人。

    ”盈盈道:“林平之如此無情無義,嶽姑娘泉下有靈,明白了他的歹毒心腸,不會願作林夫人了。

    ”心道:“你不知她和林平之的夫妻有名無實,并不是什麼夫妻。

    ” 令狐沖道:“那也說得是。

    ”隻見四周山峰環抱,處身之所是在一個山谷之中,樹林蒼翠,遍地山花,枝頭啼鳥唱和不絕,是個十分清幽的所在。

    盈盈道:“咱們便在這裡住些時候,一面養傷,一面伴墳。

    ”令狐沖道:“好極了。

    小師妹獨自個在這荒野之地,她就算是鬼,也很膽小的。

    ”盈盈聽他這話甚癡,不由得暗暗歎了口氣。

     兩人便在這翠谷之中住了下來,烤蛙摘果,倒也清靜自在。

    令狐沖所受的隻是外傷,既有恒山派的治傷靈藥,兼之内功深厚,養了二十餘日,傷勢已痊愈了八九。

    盈盈每日教他奏琴,令狐沖本極聰明,潛心練習,進境也是甚速。

     這日清晨起來,隻見嶽靈珊的墳上茁發了幾枚青草的嫩芽,令狐沖怔怔的瞧着這幾枚草芽,心想:“小師妹墳上也生青草了。

    她在墳中,卻又不知如何?” ——選自《笑傲江湖》第三十六回《傷逝》 《笑傲江湖》寫于1967年,正值中國的“文化大革命”高潮之時,由于香港受“文革”波及,左派曾圍攻《明報》,一直關注政治的金庸把對“文革”的思考不自覺地融入到小說之中。

    但該書并非簡單影射“文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