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 意亂情迷
關燈
小
中
大
兵荒馬亂,處處殘破,也不以為意。
他這次前赴襄陽,鬧了個大敗而歸,見到忽必烈時不免臉上無光,心中隻在籌思如何遮掩,見兩個道士坐着吃飯,自是毫不理會。
就在此時,飯鋪外突然一陣大亂,一群蒙古官兵沖了進來,一見尹趙二人,呼叱叫嚷,便來擒拿。
尹志平見法王座位近門,若是向外奪路,經過他身畔,隻怕他出手幹預,低聲說道,“從後門逃走!”伸手将一張方桌一推,忽朗朗一聲響,碗碟湯水打成一地,兩人躍起身來,奔向後門。
尹志平将要沖到後堂,回頭一瞥,隻見法王拿着酒杯,低眉沉吟,對店中這番大亂似乎視而不見,心中一喜:“他不出手便好。
”突然眼前黑影一閃,那西域矮子躍了過來,左手連晃,舉拐杖向尹趙肩頭各擊一下。
尹志平與趙志敬從未見過此人,但見他身法快捷,出手悍猛,立即沉肩閃躍。
尼摩星出杖落空,“咦”的一聲,見這兩個道士居然并非庸手,倒也有些詫異,左杖着地撐住,右手拐杖舉起,自外向内回擊,阻住了二人的去路。
二道雙劍齊出,左右分刺,要将他迫退,奪路外闖。
尼摩星武功雖較尹趙二道為高,但雙腿斷折不久,元氣大傷未複,一手揮杖與二道動手,另一拐杖必須支地,數招一過,已然不支。
法王緩步上前,眼見趙志敬劍尖刺到,直指尼摩星前胸,尼摩星舉杖擋架,尹志平長劍已抵他右脅。
這一劍招數極是狠辣,尼摩星非棄杖後躍不可。
法王大步跨上,正好尼摩星身子躍起,便伸左臂托在他臀下,将他抱了起來,右手按上他手臂。
其時他拐杖與趙志敬的長劍尚未分離,法王的内力從杖上傳将過去,趙志敬隻覺右臂劇震,半邊胸口發熱,當的一聲,長劍落地。
尼摩星内力不足,變招卻是奇速,一見趙志敬長劍脫手,立即回轉拐杖,已與尹志平長劍粘住。
法王又在尼摩星臂上一按,尹志平有趙志敬前車之鑒,立即運力反擊,豈知法王的内力亦剛亦柔,喀的一響,長劍斷折,手中隻剩下半截斷劍。
法王輕輕将尼摩星放下,雙手外分,搭在尹趙二人肩頭,笑道:“兩位素不相識,何須動武?如此身手,已是中土第一流劍士,且請坐下談談如何?”他出手并無淩厲之态,但雙手這麼一搭,二道竟自閃避不了,隻覺登時有千斤之力壓在肩頭,沉重無比,惟有急運内力相抗,哪裡還敢答話? 隻怕張口後内息松了,自肩至腰的骨骼都要被他壓斷。
這時沖進來的蒙古官兵已在四周圍住,領頭的将官是個千戶,識得法王是蒙古護國法師,四大王忽必烈對他極為倚重,當即上前行禮,說道:“國師爺,這兩個道人偷盜軍馬,毆打官兵,多蒙國師爺出手……”他話未說完,向尹志平連看數眼,突然問道,“這位可是尹志平尹道爺?”尹志平點了點頭,卻不認得那人是誰。
法王将搭在他肩頭的手略略一松,稍減下壓之力,心想:“這兩個道士不過四十歲左右,内功居然如此精純,倒也不易。
”那蒙古千戶笑道:“尹道爺不認識我了麼?十九年前,咱們曾一同在花刺子模沙漠中烤黃羊吃,我叫薩多。
” 尹志平仔細一瞧,喜道:“啊,不錯,不錯!你留了大胡子,我不認得你啦!”薩多笑道:“小人東西南北奔馳了幾萬裡,頭發胡子都花白了,道爺的相貌可沒大變啊。
怪不得成吉恩汗說你們修道之士都是神仙。
”轉頭向法王道:“國師爺,這位道爺從前到過西域,是成吉思汗請了去的,說起來都是自己人。
”法王點了點頭,收手離開二人肩頭。
當年成吉思汗邀請丘處機前赴西域相見,咨以長生延壽之術。
丘處機萬裡西遊,帶了一十九名弟子随侍,尹志平是門下大弟子,自在其内。
成吉思汗派了二百軍馬供奉衛護丘處機諸人。
那時薩多隻是一名小卒,也在這二百人之内,是以識得尹志平。
他轉戰四方二十年,積功升為千戶,不意忽然在此與他相遇,心中極是歡喜,當下命飯鋪中夥計快做酒飯,自己末座相陪,對尹志平好生相敬,那盜馬毆官之事自是一笑而罷。
薩多詢問丘處機與其餘十八弟子安好,說起少年時的舊事,不由得虬髯戟張,豪态橫生。
法王也曾聽過丘處機的名頭,知他是全真派第一高手,眼見尹趙二人武功不弱,心想全真派劍術内功果然名不虛傳,自己此番幸得一出手便制了先機,否則當真動手,卻也須二三十招之後方能取勝。
突然間門口人影一閃,進來一個白衣少女。
法王、尼摩星、尹趙二道心中都是一凜,進來的正是小龍女。
這中間隻有尼摩星心無芥蒂,大聲道:“絕情谷的新娘子,你好啊!”小龍女微微颔首,在角落裡一張小桌旁坐了,對衆人不再理睬,向店伴低聲吩咐了幾句,命他做一份口蘑素面。
尹趙二人臉上一陣青、一陣白,大是惴惴不安。
法王也怕楊過随後而來,他生平無所畏懼,就隻怕楊龍二人雙劍合璧的“玉女素心劍法”。
三人各懷心事,不再說話,隻是大嚼飯菜。
尹趙二人此時早已吃飽,但如突然默不作聲,不免惹人疑心,隻得吃個不停,好使嘴巴不空。
薩多卻是興高采烈,問道:“尹道長,你見過我們四王子麼?”尹志平搖了搖頭。
薩多道:“忽必烈王爺是拖雷四王爺的第四位公子,英明仁厚,軍中人人擁戴。
小将正要去禀報軍情,兩位道爺若無要事在身,便請同去一見如何?”尹志平心不在焉,又搖了搖頭。
趙志敬心念一動,問法王道:“大師也是去拜見四王子麼?”法王道:“是啊!四王子真乃當今人傑,兩位不可不見。
”趙志敬喜道:“好,我們随大師與薩多将軍同去便是。
”伸手桌下在尹志平腿上一拍,向他使個眼色。
薩多大喜,連說:“好極,好極!” 尹志平的機智才幹本來遠在趙志敬之上,但一見了小龍女,登時迷迷糊糊,神不守舍,過了好一陣子,才明白趙志敬的用意,他是要借法王相護,以便逃過小龍女的追殺。
各人匆匆用罷飯菜,相偕出店,上馬而行。
法王見楊過并未現身,放下了心,暗想:“全真教是中原武林的一大宗派,若能籠絡上了以為蒙古之助,實是奇功一件。
明日見了王爺,也有個交代。
”當下言語中對尹趙二人着意接納。
此時天色漸黑,衆人馳了一陣,隻聽背後蹄聲得得,回過頭來,隻見小龍女騎了一匹驢子遙遙跟随在後。
法王心中發毛,暗想:“單她一人決不是我對手,何以竟敢如此大膽,跟随不舍?莫非楊過那小子在暗中埋伏麼?” 他與尹趙二道初次相交,唯恐稍有挫折,堕了威風,當下隻作不知。
衆人馳了半夜,到了一座林中。
薩多命随行軍士下鞍歇馬,各人坐在樹底休息。
隻見小龍女下了驢子,與衆人相隔十餘丈,坐在林邊。
她越是行動詭秘,法王越是持重,不敢冒然出手。
趙志敬見尼摩星曾與小龍女招呼,不知她與法王有何瓜葛,不敢向她多望一眼。
”歇了半個時辰,衆人上馬再行,出得林後,隻聽蹄聲隐隐,小龍女又自後跟來。
直至天明,小龍女始終隔開數十丈,跟随在後。
這時來到一處空曠平原,法王縱目眺望,四下裡并無人影,心中毒念陡起:“我生平縱橫無敵,來到中原,卻接連敗在小龍女和楊過那小子雙劍合璧之下。
今日她對我緊追不舍,定無善意,我何不出其不意的驟下殺手,将她斃了?她便有幫手趕到,也已不及救援。
此女一死,世間無人再能制我。
” 他心念已決,正要勒馬停步,忽聽得前面玎玲、玎玲的傳來幾下駝鈴聲,數裡外塵頭大起,一彪人馬迎頭奔來。
法王好生懊悔:“若知她的後援此刻方到,我早就該下手了。
”忽聽薩多“咦”的一聲,叫道:“奇怪!”法王見對面奔來的是四頭駱駝,右首第一頭駱駝背上豎着一面大旗,旗杆上七叢白毛迎風飄揚,正是忽必烈的帥纛,但遠遠望去,駱駝背上卻無人乘坐。
薩多道:“王爺來了!”縱馬迎上,馳到離駱駝相隔半裡之外,滾鞍下馬,恭恭敬敬的站在道旁。
法王心想:”既是王爺未此,可不便殺這女子了。
”他自重身份,若被忽必烈見他下手殺一孤身少女,不免受其輕視,當下緩緩馳近,但見四頭駱駝之間懸空坐着一人。
那人白須白眉,笑容可掬,竟是周伯通。
隻聽他遠遠說道:“好啊,好啊,大和尚、黑矮子,咱們又在這裡相會,還有這個嬌嬌滴滴的小姑娘也來啦。
”法王心中奇怪,此人花樣百出,又怎能懸空而坐?待得雙方又近了些,這才看清,原來四頭駱駝之間幾條繩子結成一網,周伯通便坐在繩網之上。
周伯通向來不去重陽宮,與馬钰、丘處機諸人也極少往來。
因此尹志平與趙志敬與他并不相識。
他們雖曾聽師父說起過有這麼一位獨往獨來、遊戲人間的師叔祖,但久未聽到他的消息,多半已不在人世,此刻相見,均未想到是他。
當年嘉興煙雨樓大戰,周伯通趕到時已是濃霧漫,人人目不見物,尹志平雖曾聞其聲,卻始終未見到他一面。
法王雙眉微皺,心想此人武功奇妙,極不好惹,問道:“王爺在後面麼?” 周伯通向後一指,笑道:“過去三四十裡,便是他的王帳。
大和尚,我勸你此刻還是别去為妙。
”法王道:”為甚麼?”周伯通道:“他正在大發脾氣,你這一去,隻怕他要砍掉你的光頭。
”法王愠道:“胡說八道!王爺為甚麼發脾氣?”周伯通指着豎在駱駝背上的王旗,笑道:“王爺的王旗給我偷了來,他幹麼不發脾氣?”法王一怔,問道:“你偷了王旗來幹麼?”周伯通道:“你識得郭靖麼?”法王點點頭道:“怎麼?”周伯通笑道:“他是我的結義兄弟。
咱哥兒倆有十多年不見啦,我牽記得緊,這便要瞧瞧去。
他在襄陽城跟蒙古人打仗,我就偷了蒙古王爺的王旗,給他送一份大禮。
” 法王猛吃一驚,暗想此事可十分糟糕,襄陽城攻打不下,連王旗也給敵人搶了去,這個臉可丢得大了,非得想個法兒将旗子奪回不可。
隻見周伯通一聲呼喝,四頭駱駝十六隻蹄子翻騰而起,一陣風般向西馳去,遠遠繞了個圈子,這才奔回。
王旗在風中張開,獵獵作響。
周伯通站直身子,手握四缰,平野奔馳,大旗翻卷,宛然是大将軍八面威風。
但見他得意非凡,奔到臨近,“得兒”一聲,四頭駱駝登時站定,想是他手勁厲害,勒得四駝不得不聽指揮。
周伯通笑道:“大和尚,我這些駱駝好不好?”法王大拇指一豎,贊道:“好得很,佩服之至!”心中卻在尋思如何奪回王旗。
周伯通左手一揮,笑道:“大和尚、小姑娘,老頑童去也!” 尹志平與趙志敬聽到“老頑童”三字,脫口呼道:“師叔祖?”一齊翻鞍下馬。
尹志平道:“這位是全真派的周老前輩麼?”周伯通雙眼骨碌碌的亂轉,道:“哼,怎麼?小道士快磕頭罷。
” 尹趙二人本要行禮,聽他說話古裡古怪,卻不由得一怔,生怕拜錯了人。
周伯通問道:“你們是哪個牛鼻子的門下?”尹志平恭恭敬敬的答道:“趙志敬是玉陽子王道長門下,弟子尹志平是長春子丘道長門下。
”周伯通道,“哼,全真教的小道士一代不如一代,瞧你們也不是甚麼好腳色。
”突然雙腳一踢,兩隻鞋子分向二人面門飛去。
尹志平眼看鞋子飛下來的力道并不勁急,便在臉上打中一下,也不礙事,不敢失了禮數,仍是躬身行禮,趙志敬卻伸手去接。
哪知兩隻鞋子飛到二人面前三尺之處突然折回。
趙志敬一手抓空,眼見左鞋飛向右邊,右鞋飛向左邊,繞了一個圈子,在空中交叉而過,回到周伯通身前,周伯通伸出雙腳,套進鞋中。
這一下雖是遊戲行徑,但若非具有極深厚的内力,決不能将兩隻鞋子踢得如此恰到好處。
金輪法王與尼摩星曾在忽必烈營帳中見過他飛戟擲人、半途而堕的把戲,這飛鞋倒回的功夫其理相同,隻是踢出時足尖上加了一點回勁,因此見了也不怎麼驚異。
但趙志敬伸手抓了個空,卻不禁大為駭服,憑他武功,便有極厲害的暗器射來,也能随手接過,百不失一,豈知一隻緩緩飛來的破爛鞋子竟會抓不到手,當下再無懷疑,跟着尹志平拜倒,說道:“弟子趙志敬叩見師叔祖。
” 周伯通哈哈大笑,說道:“丘處機與王處一眼界太低,盡收些不成器的弟子?罷了,罷了,誰要你們磕頭?”大叫一聲:“沖鋒!”四頭駱駝豎耳揚尾,發足便奔。
法王飛身下馬,”身形晃處,已擋在駱駝前面,叫道:“且慢!”雙掌分别按在一頭駱駝前額。
四頭駱駝正自向前急沖,破他這麼一按,竟然倒退兩步。
周伯通大怒,喝道:“大和尚,你要打架不成?老頑童十多年沒逢對手,拳頭發癢,來來來,咱們便來鬥幾個回合。
”他生平好武,但近年來武功越練越強,要找尋對手實是艱難無比,他知法王身手了得,正可陪自己過招,說
他這次前赴襄陽,鬧了個大敗而歸,見到忽必烈時不免臉上無光,心中隻在籌思如何遮掩,見兩個道士坐着吃飯,自是毫不理會。
就在此時,飯鋪外突然一陣大亂,一群蒙古官兵沖了進來,一見尹趙二人,呼叱叫嚷,便來擒拿。
尹志平見法王座位近門,若是向外奪路,經過他身畔,隻怕他出手幹預,低聲說道,“從後門逃走!”伸手将一張方桌一推,忽朗朗一聲響,碗碟湯水打成一地,兩人躍起身來,奔向後門。
尹志平将要沖到後堂,回頭一瞥,隻見法王拿着酒杯,低眉沉吟,對店中這番大亂似乎視而不見,心中一喜:“他不出手便好。
”突然眼前黑影一閃,那西域矮子躍了過來,左手連晃,舉拐杖向尹趙肩頭各擊一下。
尹志平與趙志敬從未見過此人,但見他身法快捷,出手悍猛,立即沉肩閃躍。
尼摩星出杖落空,“咦”的一聲,見這兩個道士居然并非庸手,倒也有些詫異,左杖着地撐住,右手拐杖舉起,自外向内回擊,阻住了二人的去路。
二道雙劍齊出,左右分刺,要将他迫退,奪路外闖。
尼摩星武功雖較尹趙二道為高,但雙腿斷折不久,元氣大傷未複,一手揮杖與二道動手,另一拐杖必須支地,數招一過,已然不支。
法王緩步上前,眼見趙志敬劍尖刺到,直指尼摩星前胸,尼摩星舉杖擋架,尹志平長劍已抵他右脅。
這一劍招數極是狠辣,尼摩星非棄杖後躍不可。
法王大步跨上,正好尼摩星身子躍起,便伸左臂托在他臀下,将他抱了起來,右手按上他手臂。
其時他拐杖與趙志敬的長劍尚未分離,法王的内力從杖上傳将過去,趙志敬隻覺右臂劇震,半邊胸口發熱,當的一聲,長劍落地。
尼摩星内力不足,變招卻是奇速,一見趙志敬長劍脫手,立即回轉拐杖,已與尹志平長劍粘住。
法王又在尼摩星臂上一按,尹志平有趙志敬前車之鑒,立即運力反擊,豈知法王的内力亦剛亦柔,喀的一響,長劍斷折,手中隻剩下半截斷劍。
法王輕輕将尼摩星放下,雙手外分,搭在尹趙二人肩頭,笑道:“兩位素不相識,何須動武?如此身手,已是中土第一流劍士,且請坐下談談如何?”他出手并無淩厲之态,但雙手這麼一搭,二道竟自閃避不了,隻覺登時有千斤之力壓在肩頭,沉重無比,惟有急運内力相抗,哪裡還敢答話? 隻怕張口後内息松了,自肩至腰的骨骼都要被他壓斷。
這時沖進來的蒙古官兵已在四周圍住,領頭的将官是個千戶,識得法王是蒙古護國法師,四大王忽必烈對他極為倚重,當即上前行禮,說道:“國師爺,這兩個道人偷盜軍馬,毆打官兵,多蒙國師爺出手……”他話未說完,向尹志平連看數眼,突然問道,“這位可是尹志平尹道爺?”尹志平點了點頭,卻不認得那人是誰。
法王将搭在他肩頭的手略略一松,稍減下壓之力,心想:“這兩個道士不過四十歲左右,内功居然如此精純,倒也不易。
”那蒙古千戶笑道:“尹道爺不認識我了麼?十九年前,咱們曾一同在花刺子模沙漠中烤黃羊吃,我叫薩多。
” 尹志平仔細一瞧,喜道:“啊,不錯,不錯!你留了大胡子,我不認得你啦!”薩多笑道:“小人東西南北奔馳了幾萬裡,頭發胡子都花白了,道爺的相貌可沒大變啊。
怪不得成吉恩汗說你們修道之士都是神仙。
”轉頭向法王道:“國師爺,這位道爺從前到過西域,是成吉思汗請了去的,說起來都是自己人。
”法王點了點頭,收手離開二人肩頭。
當年成吉思汗邀請丘處機前赴西域相見,咨以長生延壽之術。
丘處機萬裡西遊,帶了一十九名弟子随侍,尹志平是門下大弟子,自在其内。
成吉思汗派了二百軍馬供奉衛護丘處機諸人。
那時薩多隻是一名小卒,也在這二百人之内,是以識得尹志平。
他轉戰四方二十年,積功升為千戶,不意忽然在此與他相遇,心中極是歡喜,當下命飯鋪中夥計快做酒飯,自己末座相陪,對尹志平好生相敬,那盜馬毆官之事自是一笑而罷。
薩多詢問丘處機與其餘十八弟子安好,說起少年時的舊事,不由得虬髯戟張,豪态橫生。
法王也曾聽過丘處機的名頭,知他是全真派第一高手,眼見尹趙二人武功不弱,心想全真派劍術内功果然名不虛傳,自己此番幸得一出手便制了先機,否則當真動手,卻也須二三十招之後方能取勝。
突然間門口人影一閃,進來一個白衣少女。
法王、尼摩星、尹趙二道心中都是一凜,進來的正是小龍女。
這中間隻有尼摩星心無芥蒂,大聲道:“絕情谷的新娘子,你好啊!”小龍女微微颔首,在角落裡一張小桌旁坐了,對衆人不再理睬,向店伴低聲吩咐了幾句,命他做一份口蘑素面。
尹趙二人臉上一陣青、一陣白,大是惴惴不安。
法王也怕楊過随後而來,他生平無所畏懼,就隻怕楊龍二人雙劍合璧的“玉女素心劍法”。
三人各懷心事,不再說話,隻是大嚼飯菜。
尹趙二人此時早已吃飽,但如突然默不作聲,不免惹人疑心,隻得吃個不停,好使嘴巴不空。
薩多卻是興高采烈,問道:“尹道長,你見過我們四王子麼?”尹志平搖了搖頭。
薩多道:“忽必烈王爺是拖雷四王爺的第四位公子,英明仁厚,軍中人人擁戴。
小将正要去禀報軍情,兩位道爺若無要事在身,便請同去一見如何?”尹志平心不在焉,又搖了搖頭。
趙志敬心念一動,問法王道:“大師也是去拜見四王子麼?”法王道:“是啊!四王子真乃當今人傑,兩位不可不見。
”趙志敬喜道:“好,我們随大師與薩多将軍同去便是。
”伸手桌下在尹志平腿上一拍,向他使個眼色。
薩多大喜,連說:“好極,好極!” 尹志平的機智才幹本來遠在趙志敬之上,但一見了小龍女,登時迷迷糊糊,神不守舍,過了好一陣子,才明白趙志敬的用意,他是要借法王相護,以便逃過小龍女的追殺。
各人匆匆用罷飯菜,相偕出店,上馬而行。
法王見楊過并未現身,放下了心,暗想:“全真教是中原武林的一大宗派,若能籠絡上了以為蒙古之助,實是奇功一件。
明日見了王爺,也有個交代。
”當下言語中對尹趙二人着意接納。
此時天色漸黑,衆人馳了一陣,隻聽背後蹄聲得得,回過頭來,隻見小龍女騎了一匹驢子遙遙跟随在後。
法王心中發毛,暗想:“單她一人決不是我對手,何以竟敢如此大膽,跟随不舍?莫非楊過那小子在暗中埋伏麼?” 他與尹趙二道初次相交,唯恐稍有挫折,堕了威風,當下隻作不知。
衆人馳了半夜,到了一座林中。
薩多命随行軍士下鞍歇馬,各人坐在樹底休息。
隻見小龍女下了驢子,與衆人相隔十餘丈,坐在林邊。
她越是行動詭秘,法王越是持重,不敢冒然出手。
趙志敬見尼摩星曾與小龍女招呼,不知她與法王有何瓜葛,不敢向她多望一眼。
”歇了半個時辰,衆人上馬再行,出得林後,隻聽蹄聲隐隐,小龍女又自後跟來。
直至天明,小龍女始終隔開數十丈,跟随在後。
這時來到一處空曠平原,法王縱目眺望,四下裡并無人影,心中毒念陡起:“我生平縱橫無敵,來到中原,卻接連敗在小龍女和楊過那小子雙劍合璧之下。
今日她對我緊追不舍,定無善意,我何不出其不意的驟下殺手,将她斃了?她便有幫手趕到,也已不及救援。
此女一死,世間無人再能制我。
” 他心念已決,正要勒馬停步,忽聽得前面玎玲、玎玲的傳來幾下駝鈴聲,數裡外塵頭大起,一彪人馬迎頭奔來。
法王好生懊悔:“若知她的後援此刻方到,我早就該下手了。
”忽聽薩多“咦”的一聲,叫道:“奇怪!”法王見對面奔來的是四頭駱駝,右首第一頭駱駝背上豎着一面大旗,旗杆上七叢白毛迎風飄揚,正是忽必烈的帥纛,但遠遠望去,駱駝背上卻無人乘坐。
薩多道:“王爺來了!”縱馬迎上,馳到離駱駝相隔半裡之外,滾鞍下馬,恭恭敬敬的站在道旁。
法王心想:”既是王爺未此,可不便殺這女子了。
”他自重身份,若被忽必烈見他下手殺一孤身少女,不免受其輕視,當下緩緩馳近,但見四頭駱駝之間懸空坐着一人。
那人白須白眉,笑容可掬,竟是周伯通。
隻聽他遠遠說道:“好啊,好啊,大和尚、黑矮子,咱們又在這裡相會,還有這個嬌嬌滴滴的小姑娘也來啦。
”法王心中奇怪,此人花樣百出,又怎能懸空而坐?待得雙方又近了些,這才看清,原來四頭駱駝之間幾條繩子結成一網,周伯通便坐在繩網之上。
周伯通向來不去重陽宮,與馬钰、丘處機諸人也極少往來。
因此尹志平與趙志敬與他并不相識。
他們雖曾聽師父說起過有這麼一位獨往獨來、遊戲人間的師叔祖,但久未聽到他的消息,多半已不在人世,此刻相見,均未想到是他。
當年嘉興煙雨樓大戰,周伯通趕到時已是濃霧漫,人人目不見物,尹志平雖曾聞其聲,卻始終未見到他一面。
法王雙眉微皺,心想此人武功奇妙,極不好惹,問道:“王爺在後面麼?” 周伯通向後一指,笑道:“過去三四十裡,便是他的王帳。
大和尚,我勸你此刻還是别去為妙。
”法王道:”為甚麼?”周伯通道:“他正在大發脾氣,你這一去,隻怕他要砍掉你的光頭。
”法王愠道:“胡說八道!王爺為甚麼發脾氣?”周伯通指着豎在駱駝背上的王旗,笑道:“王爺的王旗給我偷了來,他幹麼不發脾氣?”法王一怔,問道:“你偷了王旗來幹麼?”周伯通道:“你識得郭靖麼?”法王點點頭道:“怎麼?”周伯通笑道:“他是我的結義兄弟。
咱哥兒倆有十多年不見啦,我牽記得緊,這便要瞧瞧去。
他在襄陽城跟蒙古人打仗,我就偷了蒙古王爺的王旗,給他送一份大禮。
” 法王猛吃一驚,暗想此事可十分糟糕,襄陽城攻打不下,連王旗也給敵人搶了去,這個臉可丢得大了,非得想個法兒将旗子奪回不可。
隻見周伯通一聲呼喝,四頭駱駝十六隻蹄子翻騰而起,一陣風般向西馳去,遠遠繞了個圈子,這才奔回。
王旗在風中張開,獵獵作響。
周伯通站直身子,手握四缰,平野奔馳,大旗翻卷,宛然是大将軍八面威風。
但見他得意非凡,奔到臨近,“得兒”一聲,四頭駱駝登時站定,想是他手勁厲害,勒得四駝不得不聽指揮。
周伯通笑道:“大和尚,我這些駱駝好不好?”法王大拇指一豎,贊道:“好得很,佩服之至!”心中卻在尋思如何奪回王旗。
周伯通左手一揮,笑道:“大和尚、小姑娘,老頑童去也!” 尹志平與趙志敬聽到“老頑童”三字,脫口呼道:“師叔祖?”一齊翻鞍下馬。
尹志平道:“這位是全真派的周老前輩麼?”周伯通雙眼骨碌碌的亂轉,道:“哼,怎麼?小道士快磕頭罷。
” 尹趙二人本要行禮,聽他說話古裡古怪,卻不由得一怔,生怕拜錯了人。
周伯通問道:“你們是哪個牛鼻子的門下?”尹志平恭恭敬敬的答道:“趙志敬是玉陽子王道長門下,弟子尹志平是長春子丘道長門下。
”周伯通道,“哼,全真教的小道士一代不如一代,瞧你們也不是甚麼好腳色。
”突然雙腳一踢,兩隻鞋子分向二人面門飛去。
尹志平眼看鞋子飛下來的力道并不勁急,便在臉上打中一下,也不礙事,不敢失了禮數,仍是躬身行禮,趙志敬卻伸手去接。
哪知兩隻鞋子飛到二人面前三尺之處突然折回。
趙志敬一手抓空,眼見左鞋飛向右邊,右鞋飛向左邊,繞了一個圈子,在空中交叉而過,回到周伯通身前,周伯通伸出雙腳,套進鞋中。
這一下雖是遊戲行徑,但若非具有極深厚的内力,決不能将兩隻鞋子踢得如此恰到好處。
金輪法王與尼摩星曾在忽必烈營帳中見過他飛戟擲人、半途而堕的把戲,這飛鞋倒回的功夫其理相同,隻是踢出時足尖上加了一點回勁,因此見了也不怎麼驚異。
但趙志敬伸手抓了個空,卻不禁大為駭服,憑他武功,便有極厲害的暗器射來,也能随手接過,百不失一,豈知一隻緩緩飛來的破爛鞋子竟會抓不到手,當下再無懷疑,跟着尹志平拜倒,說道:“弟子趙志敬叩見師叔祖。
” 周伯通哈哈大笑,說道:“丘處機與王處一眼界太低,盡收些不成器的弟子?罷了,罷了,誰要你們磕頭?”大叫一聲:“沖鋒!”四頭駱駝豎耳揚尾,發足便奔。
法王飛身下馬,”身形晃處,已擋在駱駝前面,叫道:“且慢!”雙掌分别按在一頭駱駝前額。
四頭駱駝正自向前急沖,破他這麼一按,竟然倒退兩步。
周伯通大怒,喝道:“大和尚,你要打架不成?老頑童十多年沒逢對手,拳頭發癢,來來來,咱們便來鬥幾個回合。
”他生平好武,但近年來武功越練越強,要找尋對手實是艱難無比,他知法王身手了得,正可陪自己過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