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五丈原隕星

關燈
與他對陣,再打開這個錦囊,那時,自有殺魏延的人。

    ” 孔明一一調度了,便昏了過去,一直到晚上才蘇醒過來,連夜表奏後主。

     後主聞奏大驚,急忙命尚書李福當晚就起程到軍中去向孔明問安,并詢問後事。

    李福日夜兼程來到五丈原,入帳見孔明,傳後主之命。

     問安過後,孔明流着眼淚說道:“我不幸在大業未成的半途死去,虛廢了國家大事,得罪于天下。

    我死以後,你們要盡忠盡力,輔佐後主。

    國家以前的制度不要改變,我所用過的人,也不可輕易廢掉。

    我的用兵之法,都已傳授給了姜維,他自會繼承我的遺志,為國出力。

    我命将要終結,得立即給天子上奏遺表了。

    ” 李福聽完了孔明的話,便辭别,匆匆地趕了回去。

     孔明強支病體起來,讓左右的人扶他坐上小車,出寨到各營尋視,感到秋風吹面,徹骨生寒,長歎道:“再也不能臨陣讨賊了!悠悠蒼天,到這裡顯得多麼極遠啊。

    ”歎息了很久,回到帳中,病勢更加沉重,便叫來楊儀吩咐道:“馬岱、王平、廖化、張翼、張嶷等,都是甯死盡忠之士,久經沙場,多負勤勞,完全可以委用。

    我死之後,凡事都要像過去那樣依法而行,要慢慢退兵,不可過急。

    你深通謀略,不必我多囑咐。

    姜維智勇兼備,可以決斷我之後的事。

    ”楊儀哭泣着受命。

     孔明叫取來文房四寶,坐在病榻上手書遺表,以告後主。

     表的意思大概是:伏聞生死有常,難逃定數;死之将至,願盡愚忠。

    臣亮賦性愚拙,遭時艱難,分符擁節,專掌鈞衡,興師北伐,未獲成功。

    何期病入膏肓,命垂旦夕,不久終事陛下,飲恨無窮!伏願陛下,清心寡欲,約己愛民,達孝道于先皇,而仁恩于宇下。

    提拔幽隐,以進賢良;屏斥奸邪,以厚風俗。

    臣家有桑八百株,田五十頃,子孫衣食,自有餘饒。

    至于臣在外任,随身所需,悉仰于官,不别治生産。

    臣死之日,不使内有餘帛,外有餘财,以負陛下也。

     孔明寫完,又囑咐楊儀道:“我死之後,不要發喪。

    可做一個大龛箱,将我的屍體坐着放在龛中,在我口中放七粒米,腳下放一盞明燈。

    軍中像平常那樣安靜,切不要舉哀,則我的将星就不會墜落。

    我軍可令後寨先行,然後一個營一個營地慢慢撤退。

    若是司馬懿來追,你可以布成陣勢,回旗返鼓與他對壘。

    等他來到時,就把我先前所雕的那座木像安在車上,推到兩軍陣前,令大小将士分列左右,一定會把司馬懿給驚走。

    ”楊儀一一領諾。

     這晚,孔明讓人将他扶出帳來,仰觀北鬥,他遠遠地指着一顆星說道:“那便是我的将星。

    ”衆人看去,隻見其色昏暗,搖搖欲墜。

    孔明用劍指星,口中念咒。

    咒語念完,急忙回到帳中,不省人事。

     衆将正在慌亂之間,忽然尚書李福又來了,看到孔明昏絕,已不能講話,便大哭起來道:“我誤了國家大事!”過了一會兒,孔明又醒了過來,睜開眼睛尋視衆人,見李福站在床前,便說道:“我已知先生複來之意。

    ” 李福說道:“我奉天子之命,請問丞相百年後,可任大事的人。

    上次因過于匆忙,忘了谘詢,所以複來。

    ” 孔明道:“我死之後,可任大事的人,蔣公琰比較适宜。

    ” 李福道:“公琰之後,誰可繼承?” 孔明道:“費文偉可繼承。

    ” 李福又問:“文偉之後,誰可繼承?” 孔明不答。

    衆将到近前來看,已經咽了氣。

     時建興十二年八月二十三日,漢丞相諸葛亮病逝于軍中,終年54歲。

     英才過管樂,妙策勝孫吳。

     凜凜出師表,堂堂八陣圖。

     撥亂扶危主,殷勤受托孤。

     如公存盛德,應歎古今無。

     這天夜裡,天愁地慘,月色無光,孔明奄然歸天。

     姜維、楊儀遵孔明之命,不敢舉哀,依孔明遺囑成殓,安置在龛中,令心腹将士三百人守護,然後傳密令,各處營寨悄然無聲,一一撤出。

     卻說司馬懿以為孔明已死,探查到五丈原蜀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