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物觚
關燈
小
中
大
○石長
揚州江郢上家中庭有石,苔藓乍開,繭栗徐湧,察而視之,日有加焉,郢上名為瑞石。
有賦之者曰:“如人累善,惟不覺而常增;似物迎年,非有培而自益。
”雉城錢霏玉未顯時,其父墓在吳興,地極褊小,棺後有石如筍,止高尺許。
霏玉官日尊,石亦漸長。
至山東巡撫罷歸,是石高已八尺,亦可謂瑞石矣。
○{鞏手}畫 王秋山工為{鞏手}畫,凡人物、樓台、山水、花木,俱于紙上用指甲及細針{鞏手}出,較紙高止分許,大劈小襯,吮粉研朱,設色濃淡,布境淺深,無不一一法古名繪,其技絕神,無有能傳之者。
紅豆詞人賦《沁園春》贈之曰:“天壤王郎,具天下才,而巧若斯。
向邊生腕裡,撇開彩筆;薛娘針下,碎襞靈絲。
綴就成春,呼來欲活,展卷同驚未有奇。
真奇也,比千秋圖畫,高一分兒。
相逢别具襟期,看湖海風流一笑時。
愛談兵席上,公髯如戟;銜觞燭底,人醉如泥。
技至此乎,誰為是者?長嘯翻疑不是伊。
何疑爾,疑紅窗金剪,另有蛾眉。
” ○奇觚 長興朱羲人,好古之士也,築一精室,名“鸠柴”,列于室者,酒籌、韻葉、茗碗、食箸,多取諸竹木自然之質。
其最異為瘿觚。
觚之屬凡十具:一日西母觞,合之則一巨桃,分之二桃而殊形也;一曰醉綠天,形肖蕉;一曰高士觚,形肖梧;其次曰古錦囊,曰洞庭波,曰鑒湖冠,曰鲸濤,曰露珠明,曰一卷書。
參差輪,名肖其形,用以觞客,洵稱奇器。
其室名亦質而新。
○塔影 松江城内舊有四塔:曰普照,曰延恩,曰超果,曰興聖。
夏監運家在四塔之東,而小室内有一塔影,長五尺許,倒懸于西壁上,不知何來。
昆山徐大司寇宅亦在城内,宅後新築忄詹園,園中樓榭參差,桂竹蓊荟,屏蔽重重。
又去山尚五六裡,而山上塔影,乃于園西偏小池見之,藻波峰石間,宛然小浮圖在焉,因即池上構軒曰塔影軒。
其園中之他池與他園之池則無此,皆理之不可曉者。
○谄虎 山東萊州戈二者,村野人也,依山而居。
一日采薪荒岡,腥風乍起,轉盼間遇一斑斓猛虎,懼而伏地。
虎以唇含其頸,竟不齧噬,銜二衣領,逾嶺兩重,置于山溝。
溝中落葉積四五尺,虎以足開葉,藏二于内,仍以葉覆,眈視良久而逝。
二度虎去已遠,從葉出,四望溝旁,适有大樹,亟援以上,隐身高枝。
縛薪之繩,猶在腰也,更解繩自縛于樹,使不易堕。
遙見前虎背負一獸。
遍體斑文,狀亦類虎,而馬頭獨角,負之矩步緩行,若輿卒之舁貴人者。
漸近葉溝下而坐之,将獻二以供其飽。
忽失二所在,驚惶戰栗,屈足前跪,獸怒以角觸虎額去,虎腦潰而死。
二乃下樹脫歸。
按獸屬有名六者,如馬,黑尾,一角,鋸齒,能食虎豹,戈二所見,殆所謂六者欤?夫戈二之為虎攫也,虎欲以二享也,全其膚骨而不敢傷,密其庋藏而不使出,于是俯身為輿,畫溝為俎,以餍其欲,虎之谄,可謂至矣。
而莫賞其勞,反責其詐,卒之兇名揚而膻體裂,行谄不效,乃以緻敗。
天下之得失,固有出于意外者乎。
○桃核舫 姑蘇金老,貌甚樸而有刻棘镂塵之巧,其最異者,用桃核一枚,雕為東坡遊舫。
舫之形上穹下坦,前舒後奮,中則方倉,四圍左右,各有花紋。
短窗二,可能開阖。
啟窗而觀:一幾,三椅,巾袍而多髯者為東坡;坐而倚窗外望,禅衣冠坐對東坡而俯于幾者為佛印師;幾上縱橫列三十二牌,若欲搜抹者然;少年隅坐,橫洞箫而吹者,則相從之客也。
舫首童子一,旁置茶铛,童子平頭短襦,右手執扇,伛而火。
舫尾老翁,椎髻芒鞋,邪立搖橹。
外而柁篙篷纜之屬,無不具也。
舷檻檐幕之形,無不周也。
細測其體,大不過兩指甲耳。
康熙三十七年春,江南巡撫宋公家藏一器,左側窗敗,無有能修治者,聞金老名,贈銀十餅,使完之。
金老曰:“此亦我手制也。
世間同我目力,同我心思,然思巧而氣不靜,氣靜而神不完,與無巧同。
我有四子,唯行三者稍傳我法,而未得其精,況他人乎!” ○大甑灣 東安、西甯與羅定州三接壤之間,群山盤郁,瑤僮屯聚。
前朝陳倫進兵開複,即于其地設立墟場。
墟上建一社壇,壇前小河,彙而為潭,潭廣畝許,水深不可測,名大甑灣。
環墟二十餘村,每歲二八月丁後一日,各村長幼鹹集,約二百
有賦之者曰:“如人累善,惟不覺而常增;似物迎年,非有培而自益。
”雉城錢霏玉未顯時,其父墓在吳興,地極褊小,棺後有石如筍,止高尺許。
霏玉官日尊,石亦漸長。
至山東巡撫罷歸,是石高已八尺,亦可謂瑞石矣。
○{鞏手}畫 王秋山工為{鞏手}畫,凡人物、樓台、山水、花木,俱于紙上用指甲及細針{鞏手}出,較紙高止分許,大劈小襯,吮粉研朱,設色濃淡,布境淺深,無不一一法古名繪,其技絕神,無有能傳之者。
紅豆詞人賦《沁園春》贈之曰:“天壤王郎,具天下才,而巧若斯。
向邊生腕裡,撇開彩筆;薛娘針下,碎襞靈絲。
綴就成春,呼來欲活,展卷同驚未有奇。
真奇也,比千秋圖畫,高一分兒。
相逢别具襟期,看湖海風流一笑時。
愛談兵席上,公髯如戟;銜觞燭底,人醉如泥。
技至此乎,誰為是者?長嘯翻疑不是伊。
何疑爾,疑紅窗金剪,另有蛾眉。
” ○奇觚 長興朱羲人,好古之士也,築一精室,名“鸠柴”,列于室者,酒籌、韻葉、茗碗、食箸,多取諸竹木自然之質。
其最異為瘿觚。
觚之屬凡十具:一日西母觞,合之則一巨桃,分之二桃而殊形也;一曰醉綠天,形肖蕉;一曰高士觚,形肖梧;其次曰古錦囊,曰洞庭波,曰鑒湖冠,曰鲸濤,曰露珠明,曰一卷書。
參差輪,名肖其形,用以觞客,洵稱奇器。
其室名亦質而新。
○塔影 松江城内舊有四塔:曰普照,曰延恩,曰超果,曰興聖。
夏監運家在四塔之東,而小室内有一塔影,長五尺許,倒懸于西壁上,不知何來。
昆山徐大司寇宅亦在城内,宅後新築忄詹園,園中樓榭參差,桂竹蓊荟,屏蔽重重。
又去山尚五六裡,而山上塔影,乃于園西偏小池見之,藻波峰石間,宛然小浮圖在焉,因即池上構軒曰塔影軒。
其園中之他池與他園之池則無此,皆理之不可曉者。
○谄虎 山東萊州戈二者,村野人也,依山而居。
一日采薪荒岡,腥風乍起,轉盼間遇一斑斓猛虎,懼而伏地。
虎以唇含其頸,竟不齧噬,銜二衣領,逾嶺兩重,置于山溝。
溝中落葉積四五尺,虎以足開葉,藏二于内,仍以葉覆,眈視良久而逝。
二度虎去已遠,從葉出,四望溝旁,适有大樹,亟援以上,隐身高枝。
縛薪之繩,猶在腰也,更解繩自縛于樹,使不易堕。
遙見前虎背負一獸。
遍體斑文,狀亦類虎,而馬頭獨角,負之矩步緩行,若輿卒之舁貴人者。
漸近葉溝下而坐之,将獻二以供其飽。
忽失二所在,驚惶戰栗,屈足前跪,獸怒以角觸虎額去,虎腦潰而死。
二乃下樹脫歸。
按獸屬有名六者,如馬,黑尾,一角,鋸齒,能食虎豹,戈二所見,殆所謂六者欤?夫戈二之為虎攫也,虎欲以二享也,全其膚骨而不敢傷,密其庋藏而不使出,于是俯身為輿,畫溝為俎,以餍其欲,虎之谄,可謂至矣。
而莫賞其勞,反責其詐,卒之兇名揚而膻體裂,行谄不效,乃以緻敗。
天下之得失,固有出于意外者乎。
○桃核舫 姑蘇金老,貌甚樸而有刻棘镂塵之巧,其最異者,用桃核一枚,雕為東坡遊舫。
舫之形上穹下坦,前舒後奮,中則方倉,四圍左右,各有花紋。
短窗二,可能開阖。
啟窗而觀:一幾,三椅,巾袍而多髯者為東坡;坐而倚窗外望,禅衣冠坐對東坡而俯于幾者為佛印師;幾上縱橫列三十二牌,若欲搜抹者然;少年隅坐,橫洞箫而吹者,則相從之客也。
舫首童子一,旁置茶铛,童子平頭短襦,右手執扇,伛而火。
舫尾老翁,椎髻芒鞋,邪立搖橹。
外而柁篙篷纜之屬,無不具也。
舷檻檐幕之形,無不周也。
細測其體,大不過兩指甲耳。
康熙三十七年春,江南巡撫宋公家藏一器,左側窗敗,無有能修治者,聞金老名,贈銀十餅,使完之。
金老曰:“此亦我手制也。
世間同我目力,同我心思,然思巧而氣不靜,氣靜而神不完,與無巧同。
我有四子,唯行三者稍傳我法,而未得其精,況他人乎!” ○大甑灣 東安、西甯與羅定州三接壤之間,群山盤郁,瑤僮屯聚。
前朝陳倫進兵開複,即于其地設立墟場。
墟上建一社壇,壇前小河,彙而為潭,潭廣畝許,水深不可測,名大甑灣。
環墟二十餘村,每歲二八月丁後一日,各村長幼鹹集,約二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