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言觚
關燈
小
中
大
錫,黃壤賦屢捐。
巍巍唯帝德,丕冒本如天。
”二章雲:“敷文凝定命,奮武訖方隅。
跋扈殲三孽,披猖蹶一夫。
才當收,即已靖萑苻。
海國雲沈艦,天山月挂弧。
式圍真有截,咨牧正無虞。
共仰垂衣治,淳風葉瑞圖。
”三章雲:“正朔通魚海,輿圖拓象胥。
豈期遺小醜,尚敢極恣睢。
負險營區脫,憑遐樹拂廬。
诏曾馳博望,名每竊扶餘。
蠶食侵藩部,鸱張震裡闾。
安民行一怒,中外有甯居。
”四章雲:“帳殿神居迥,戎衣睿慮長。
韋珠作服,鞞奉玉為裝。
蓄衆仁無敵,勝殘武獨揚。
旌旃林蔽影,組練日流光。
魚麗成前列,龍韬運上方。
軍容分左右,黃钺在中央。
”五章雲:“貞蔔師行吉,狂知賊勢微。
自違雞犬詛,遂失虎狼威。
乍遇朱旗合,何當赤羽飛。
倒戈膏染锷,積甲藓生衣。
路有千辎委,人無六騎歸。
渠魁亡可待,蚤已決神機。
”六章雲:“嘉歲逢柔兆,仁聲浃狄。
載驅勤展辂,衆望慰揚霓。
亻禁亻未陳歌合,蒲萄飲齊。
系嬰收乳[b206],納赆上文犀。
驿絡投青海,欹斜舞白題。
垂恩行大赍,天外醒群迷。
”七章雲:“金钅享諧雅奏,玉帳啟高雯。
兩屆芳春節,三占絕塞雲。
長征輕險阻,勝略重憂勤。
駭浪平浮馬,危峰遠缒軍。
枯源泉自湧,凍澤草能薰。
瑞應由誠感,群神仰大君。
”八章雲:“大武張皇地,洪勳赫濯時。
山形規聚米,士氣鼓行糜。
寇自歸連尹,威猶斬郅支。
傾心輸,流唱息胭脂。
溢路聯冠,充闾擁旄倪。
天街迎萬乘,歌舞着班師。
”九章雲:“銮發秦川永,龍回晉水清。
睿情周隐,朗鑒肅票彡纓。
兵白天河洗,功因月成。
三農安礻發衤,一宿落槍。
大漠煙何峻,周行砥似平。
無窮宵旰意,浩蕩及蒼生。
”十章雲:“三靈環黼座,萬壽進箫韶。
廷集瞻雲頌,衢盈擊壤謠。
祖功分栉沐,天德共鈞陶。
銀漢奎章麗,金瓯甸宇遙。
池開非舞駿,門辟更詢荛。
自昔聞恭己,尊光獨聖朝。
”韓學士見而歎曰:“我輩當焚硯矣。
”是時上在暢春苑,奏進稱旨者加秩有差。
其文書以葉金之箋,韬以文錦之帶,而各镌姓名銜職于牙簽以束之。
一帙之備,所費多金,裝潢善手,獲利頗厚。
○曹娥碑辨 華州王山史著有《山志》一書,其《曹娥碑辨》曰:“《世說新語》載魏武與楊修解曹娥碑事,注雲:曹娥墓在上虞。
魏武未嘗至上虞,是矣;即蔡中郎避難在吳,亦并未嘗至越也。
今按《典略》雲:魏文為世子,經陳太丘墓,見碑題曰‘黃絹幼婦,外孫齋臼’,思之不解。
楊德祖答曰:‘陳實之墓,蔡邕之辭,鐘繇之書,絕妙好辭也。
’與《世說新語》大異。
餘嘗謂此皆後人傳會之說,必無之事也。
或又謂當時有兩蔡邕,皆字伯喈,一陳留人,即中郎;一上虞人,以孝行舉,終隐不仕,乃辨柯亭之竹,撰孝娥之碑者也。
事固有巧合者,遂緻傳訛耳。
” ○家國同慨 元僧雪庵《題三山萬歲峰》詩雲:“一沼曾教役萬民,一峰曾使九州貧。
江山假設方成就,真個江山已屬人。
”近有缙紳周姓者,緻政家居,見其子日事營造,口占四語示之雲:“塊塊黃砂石,錠錠雪花銀。
老夫歸天後,依舊與他人。
”家國之理,雖大小各殊,而無德以居之,勞民傷财,轉瞬易主,同一可慨也。
○西溟書 姜西溟臨王廙帖贻餘,題其後雲:“王廙字仲将,其書真學元常,草法伯英。
廙乃右軍之叔,而傳書法于右軍者也。
然右軍雖雲出藍,不如仲将多矣。
”又題餘《述哀》詩後雲:“嘗怪子美有東郡趨庭之句,而不聞蓼莪之悲,豈逸之耶?得此補之。
”二意皆前人所未發。
西溟逝矣,覽其遺墨,不勝凄然。
存此以志故人之感。
○棉村麗句 尚栎山之子玉藻,号棉村,康熙辛巳以事暫假出京,題其《遊七星岩》詩于素箑,晤餘高明官舍,詩曰:“誰鑿雲根一罅開,青排古木翠鋪苔。
倒籠日月疑無地,深貯煙霞忽有台。
星鬥象從岩畔挂,鼓鐘聲向窟中來。
浮生如寄幾回到,又被猿啼聒耳哀。
”餘見其年姿韶令,辭筆超警,延之根青閣,索觀舊篇。
次日,以所作來示,片紙零書,琳琅觸目。
《詠燕》雲:“雨昏南浦飛偏急,簾卷東風晝正長。
”《茉莉》雲:“枕畔夢回羅帳月,鬓邊香綻玉钗風。
”《紙鸢》雲:“毛骨已輕歸不去,雲霄雖近到無因。
”《梅花紙帳》雲:“風煙縱少何曾隔,雨露雖多總未沾。
”《美人病》雲:“竊去始憐靈藥誤,瘦來終愛舞腰纖。
”《夢》雲:“五更酒醒人歸後,三月莺啼花落時。
”《醒》雲:“重門夜靜梨花雨,孤館春寒柳絮風。
”《白鹦鹉》雲:“挂當玉樹春難辨,栖向瓊樓夜不知。
”非神拟西昆者,無此麗以則也。
○詩聖 古來詩材之富,無若老杜,詩律之細,亦無若老杜。
而律細于屬對之工見之:“風蝶勤依槳,江鷗懶避船”,“煙花山際重,舟楫浪前輕”,對以闆為工也;“沈牛答雲雨,如馬戒舟航”,“竹葉于人既無分,菊花從此不須開”,對以活為工也;“側塞被徑花,飄委墀柳”,“卑枝低結子,接葉暗巢莺”,以疊韻相對為工也;“羁栖愁裡見,二十四回明”,“白狗黃牛峽,朝雲暮雨祠”,以沓字自對為工也;“西嶺纡村北,南江繞舍東”,以四方合兩句對為工也;“遙拱北辰纏寇盜,欲傾東海洗乾坤。
邊塞西番最充斥,衣冠南渡多崩奔”,以四方分四句對為工也;“媛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勸客駝蹄羹,霜橙壓香橘”,以隔句對為工也;“神女峰娟妙,昭君宅有無,曲留明怨惜,夢盡失歡娛”,以下句對申上句對為工也。
老耽詩律細,非即孔子之“從心所欲不逾矩”乎?此之謂“詩聖”。
○脫換法 “樂行不如苦住,富客不如貧主”,本佛經語,而高季迪《悲歌》則曰:“貧少不如富老,美遊不如惡歸。
”“寄愁天上,埋憂地下”,本仲長統語,而陳卧子《秋懷》則曰:“不信有天常自醉,最憐無地可埋憂。
”是知不論何語,一經脫換,便
巍巍唯帝德,丕冒本如天。
”二章雲:“敷文凝定命,奮武訖方隅。
跋扈殲三孽,披猖蹶一夫。
才當收,即已靖萑苻。
海國雲沈艦,天山月挂弧。
式圍真有截,咨牧正無虞。
共仰垂衣治,淳風葉瑞圖。
”三章雲:“正朔通魚海,輿圖拓象胥。
豈期遺小醜,尚敢極恣睢。
負險營區脫,憑遐樹拂廬。
诏曾馳博望,名每竊扶餘。
蠶食侵藩部,鸱張震裡闾。
安民行一怒,中外有甯居。
”四章雲:“帳殿神居迥,戎衣睿慮長。
韋珠作服,鞞奉玉為裝。
蓄衆仁無敵,勝殘武獨揚。
旌旃林蔽影,組練日流光。
魚麗成前列,龍韬運上方。
軍容分左右,黃钺在中央。
”五章雲:“貞蔔師行吉,狂知賊勢微。
自違雞犬詛,遂失虎狼威。
乍遇朱旗合,何當赤羽飛。
倒戈膏染锷,積甲藓生衣。
路有千辎委,人無六騎歸。
渠魁亡可待,蚤已決神機。
”六章雲:“嘉歲逢柔兆,仁聲浃狄。
載驅勤展辂,衆望慰揚霓。
亻禁亻未陳歌合,蒲萄飲齊。
系嬰收乳[b206],納赆上文犀。
驿絡投青海,欹斜舞白題。
垂恩行大赍,天外醒群迷。
”七章雲:“金钅享諧雅奏,玉帳啟高雯。
兩屆芳春節,三占絕塞雲。
長征輕險阻,勝略重憂勤。
駭浪平浮馬,危峰遠缒軍。
枯源泉自湧,凍澤草能薰。
瑞應由誠感,群神仰大君。
”八章雲:“大武張皇地,洪勳赫濯時。
山形規聚米,士氣鼓行糜。
寇自歸連尹,威猶斬郅支。
傾心輸,流唱息胭脂。
溢路聯冠,充闾擁旄倪。
天街迎萬乘,歌舞着班師。
”九章雲:“銮發秦川永,龍回晉水清。
睿情周隐,朗鑒肅票彡纓。
兵白天河洗,功因月成。
三農安礻發衤,一宿落槍。
大漠煙何峻,周行砥似平。
無窮宵旰意,浩蕩及蒼生。
”十章雲:“三靈環黼座,萬壽進箫韶。
廷集瞻雲頌,衢盈擊壤謠。
祖功分栉沐,天德共鈞陶。
銀漢奎章麗,金瓯甸宇遙。
池開非舞駿,門辟更詢荛。
自昔聞恭己,尊光獨聖朝。
”韓學士見而歎曰:“我輩當焚硯矣。
”是時上在暢春苑,奏進稱旨者加秩有差。
其文書以葉金之箋,韬以文錦之帶,而各镌姓名銜職于牙簽以束之。
一帙之備,所費多金,裝潢善手,獲利頗厚。
○曹娥碑辨 華州王山史著有《山志》一書,其《曹娥碑辨》曰:“《世說新語》載魏武與楊修解曹娥碑事,注雲:曹娥墓在上虞。
魏武未嘗至上虞,是矣;即蔡中郎避難在吳,亦并未嘗至越也。
今按《典略》雲:魏文為世子,經陳太丘墓,見碑題曰‘黃絹幼婦,外孫齋臼’,思之不解。
楊德祖答曰:‘陳實之墓,蔡邕之辭,鐘繇之書,絕妙好辭也。
’與《世說新語》大異。
餘嘗謂此皆後人傳會之說,必無之事也。
或又謂當時有兩蔡邕,皆字伯喈,一陳留人,即中郎;一上虞人,以孝行舉,終隐不仕,乃辨柯亭之竹,撰孝娥之碑者也。
事固有巧合者,遂緻傳訛耳。
” ○家國同慨 元僧雪庵《題三山萬歲峰》詩雲:“一沼曾教役萬民,一峰曾使九州貧。
江山假設方成就,真個江山已屬人。
”近有缙紳周姓者,緻政家居,見其子日事營造,口占四語示之雲:“塊塊黃砂石,錠錠雪花銀。
老夫歸天後,依舊與他人。
”家國之理,雖大小各殊,而無德以居之,勞民傷财,轉瞬易主,同一可慨也。
○西溟書 姜西溟臨王廙帖贻餘,題其後雲:“王廙字仲将,其書真學元常,草法伯英。
廙乃右軍之叔,而傳書法于右軍者也。
然右軍雖雲出藍,不如仲将多矣。
”又題餘《述哀》詩後雲:“嘗怪子美有東郡趨庭之句,而不聞蓼莪之悲,豈逸之耶?得此補之。
”二意皆前人所未發。
西溟逝矣,覽其遺墨,不勝凄然。
存此以志故人之感。
○棉村麗句 尚栎山之子玉藻,号棉村,康熙辛巳以事暫假出京,題其《遊七星岩》詩于素箑,晤餘高明官舍,詩曰:“誰鑿雲根一罅開,青排古木翠鋪苔。
倒籠日月疑無地,深貯煙霞忽有台。
星鬥象從岩畔挂,鼓鐘聲向窟中來。
浮生如寄幾回到,又被猿啼聒耳哀。
”餘見其年姿韶令,辭筆超警,延之根青閣,索觀舊篇。
次日,以所作來示,片紙零書,琳琅觸目。
《詠燕》雲:“雨昏南浦飛偏急,簾卷東風晝正長。
”《茉莉》雲:“枕畔夢回羅帳月,鬓邊香綻玉钗風。
”《紙鸢》雲:“毛骨已輕歸不去,雲霄雖近到無因。
”《梅花紙帳》雲:“風煙縱少何曾隔,雨露雖多總未沾。
”《美人病》雲:“竊去始憐靈藥誤,瘦來終愛舞腰纖。
”《夢》雲:“五更酒醒人歸後,三月莺啼花落時。
”《醒》雲:“重門夜靜梨花雨,孤館春寒柳絮風。
”《白鹦鹉》雲:“挂當玉樹春難辨,栖向瓊樓夜不知。
”非神拟西昆者,無此麗以則也。
○詩聖 古來詩材之富,無若老杜,詩律之細,亦無若老杜。
而律細于屬對之工見之:“風蝶勤依槳,江鷗懶避船”,“煙花山際重,舟楫浪前輕”,對以闆為工也;“沈牛答雲雨,如馬戒舟航”,“竹葉于人既無分,菊花從此不須開”,對以活為工也;“側塞被徑花,飄委墀柳”,“卑枝低結子,接葉暗巢莺”,以疊韻相對為工也;“羁栖愁裡見,二十四回明”,“白狗黃牛峽,朝雲暮雨祠”,以沓字自對為工也;“西嶺纡村北,南江繞舍東”,以四方合兩句對為工也;“遙拱北辰纏寇盜,欲傾東海洗乾坤。
邊塞西番最充斥,衣冠南渡多崩奔”,以四方分四句對為工也;“媛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勸客駝蹄羹,霜橙壓香橘”,以隔句對為工也;“神女峰娟妙,昭君宅有無,曲留明怨惜,夢盡失歡娛”,以下句對申上句對為工也。
老耽詩律細,非即孔子之“從心所欲不逾矩”乎?此之謂“詩聖”。
○脫換法 “樂行不如苦住,富客不如貧主”,本佛經語,而高季迪《悲歌》則曰:“貧少不如富老,美遊不如惡歸。
”“寄愁天上,埋憂地下”,本仲長統語,而陳卧子《秋懷》則曰:“不信有天常自醉,最憐無地可埋憂。
”是知不論何語,一經脫換,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