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言觚

關燈
○字訓 先贈君曰:刻之為義,刀豎其側,将自戕也;薄之為言,冰承其下,将自陷也。

    有一于此,災必及身,可不戒哉! ○文章有本 傳奇演義,即詩歌紀傳之變而為通俗者,哀豔奇恣,各有專家。

    其文章近于遊戲,大約空中結撰,寄姓氏于有無之間,以征其詭幻,然博考之,皆有所本。

    如《水浒傳》三十六天罡,本于龔聖與之《三十六贊》,其贊首呼保義宋江,終撲天雕李應,《水浒》名号,悉與相符。

    惟易尺八腿劉唐為赤發鬼,易鐵天王晁蓋為托塔天王,則與龔《贊》稍異耳。

    《琵琶記》所稱牛丞相即僧孺。

    僧孺子牛蔚,與同年友鄧敞相善,強以女弟妻之。

    而牛氏甚賢,鄧元配李氏,亦婉順有謙德。

    鄧攜牛氏歸,牛、李二人各以門第年齒相讓,結為姊妹。

    其事本《玉泉子》,作者以歸伯喈,蓋憾其有愧于忠而以不盡孝譏之也。

    古以孝稱者,莫著于王氏,裒祥其首也。

    若夫萬裡尋親,則《滇南恸哭記》,亦系王紳之事,故近時傳奇行世者,兩孝子皆姓王,豈無所本而命意乎。

     ○晝 《坦園通編》雲:孟子去齊宿于晝。

    “晝”當作“畫”,音獲。

    按《史記·田單傳》:聞畫邑人王賢。

    劉熙注:畫,齊西南近邑。

    後漢耿讨張步,進軍畫中,遂攻臨淄拔之。

    即此可證。

    近聞顧氏格軒曰:宰予晝寝,“晝”亦當作“畫”,音話,謂施畫于寝也。

    禮,諸侯畫寝。

    今以士人而用諸侯之制,是欲雕朽木而圬土牆也,侈而且僭矣,故夫子責之。

    不然,宰予為四科之賢,豈有志氣昏惰當晝而寝之事乎? ○格軒雜詠 潘稼堂叙《格軒遺書》曰:其書約有三種,一撰述,二編纂,三評選,皆細書密注,計三十餘帙,可謂富矣,獨其遺詩少傳。

    蓋格軒于詩不苟作,亦不多作。

    餘已錄其《秋燈篇》于《吳觚》,今複得《村居雜詠》,猶可想見其人于架阿空谷之間也。

    其一:“小築聊成隐,衡門繞徑斜。

    每多驚枕鳥,不斷英窗花。

    秋月橫漁艇,春風響緯車。

    苦吟時有得,把酒玩年華。

    ”其二:“震澤東回渚,鲈魚是舊鄉。

    池菰鮮入馔,畦韭剪初香。

    綠樹遮低屋,青苔繡短牆。

    更多堪畫處,漁網挂斜陽。

    ”其三:“綠滿平蕪處,輕風媚柳條。

    蝶衣原自舞,燕語故相招。

    竹裡斜通徑,門前半枕橋。

    喧塵終不染,隔市亦非遙。

    ”其四:“地僻人來罕,機忘鳥自群。

    魚苗能種水,雁字得書雲。

    香靜憑風度,琴幽帶月聞。

    溪邊帆影出,一望已紛紛。

    ”其五:“籬下黃花徑,凝眸直遠天。

    竹深留雉宿,草暖藉牛眠。

    豔倚過牆杏,酣垂出水蓮。

    情唯希種秫,難買傍湖田。

    ”其六:“流水桃花路,來遊可問津。

    指梅酸沁齒,摘芰冷侵唇。

    客見将迎少,書成借貸頻。

    乾坤容嘯傲,我敢任天真。

    ” ○總戎佳論 項城于大海,永曆時予鐵券封伯。

    皇朝質其母而招之,乃始歸命,改授總兵。

    順治中,由滇南還項,椎牛設宴,大會故鄉父老,曰:“向者捐親戚,背井闾,藐是一身,遠遊萬裡;一旦躬擐甲胄,出入戎馬間,兵刃雪飛于前,炮石雷鬥于側,當是時,餘豈複有生之心哉!戰必受傷,傷必重創,甚則洞胸穿腹,自期必死,而卒未嘗死也。

    懦夫弱卒,鋒镝未交,心懷退縮,而枕屍于疆場者不少矣。

    避死者顧反得死,忘生者顧反得生,是有天焉,無容逆計也。

    ”因袒其體遍示坐客,瘢之痕如繡,見者無不驚歎。

    彜陵總兵張忠孝,賢而好文。

    康熙三十一年,餘親家楊允文驚一以中軍守備為其屬,谒張,張必降階握手,備緻謙抑,曰:“君以文章魁天下,緻身戎軒,顧仆何人,而屈君于麾下乎。

    仆固武昌一守城卒耳。

    猶憶少時與亡婦栖止茅舍,歲暮絕糧,丐恩主帥之阍,賜錢二百,易面一鬥。

    将藉為夕餐,而腹枵心棘,趨蹶仆地,鬥面遂失其半。

    歸而告婦,相對垂涕,以為無複伸眉之日也。

    惝恍出門,負暄東牆,偶以柳枝畫土,晃然若有物耀于目者,手坎之,得白金三兩。

    是年進百夫長,家亦小阜。

    今幸聖明拔擢,建牙于茲,而糟糠之侶,久遊泉下,念之未能辄忘。

    仆舉此以告君者,要知困極則亨,理有必然。

    凡人遇小不如意,動生怨尤,此自絕于天耳。

    彼蒼仁而愛人,俟命者乃知天之君子也。

    ”二公雖武人,然其言皆當于理,筆之以為偷生疾貧之鑒。

     ○故友箴言 餘有故友王師石,嘗言:“嘉善丁清惠公為南畿操江時,巡視郭外,偶過刻字店,頤指左右,呼其人來,而肩輿已行。

    閱三日,中軍押一人投之階下,曰‘刻字店主到。

    ’公已忘之,熟視良久,乃曰:‘汝店前所刻扁字,筆畫有訛,呼汝命改耳,無他也。

    ’其人自公呼後,随有夜役鎖至軍府,锒铛周其身,叱咤盈于耳,晝夜不能食息。

    逮其還家也,中人之産,已費其半矣。

    是知慎爾出話,為民上者,尤所宜亟。

    子他日學成而仕,尚其念之。

    ”餘時甫十一歲,已有味乎其言。

    既壯而後,幸叨一命,奉之益恭。

    故餘宰白水,題一聯于後堂雲:“丹毫一點,乃吾民利害攸關。

    須念悖出必将悖入;白日三竿,即爾室公私畢照,莫謂知顯不在知微。

    ”念故友之箴言也。

     ○玉劍訛 《中山狼傳》為宋謝良所著,雖遊戲之筆,當時必有所指而不欲明言,托此以抒憤耳。

    《玉劍尊聞》曰:李獻吉下獄時,劉瑾欲殺之,急,乃書片紙出,謂對山救我。

    家人往告康,康即上馬,馳至瑾門白之,明日即赦出。

    其後獻吉反嫉害對山。

    馬中錫撰《中山狼傳》以刺獻吉。

    夫對山之救獻吉,原非望報于獻吉也,獻吉即有忮忌,何至若中山狼之甚乎?況其文體豐茂,非宋人不辦,馬東田或有憾于獻吉,書此相诮,遂以為撰自東田,《明文英華》仍之,蓋亦未深考矣。

     ○京師竹枝詞 指揮陳铎舊有《京師月令》,其二月雲:“是月也,壁虱出,溝中臭氣上騰,妓靴化為鞋。

    ”都下傳之以資嗢噱。

    近日桐城方爾止有《京師竹枝詞》雲:“清晨旅舍降婵娟,便脫紅裙上炕眠,傍晚起來五個事,一回小曲一筒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