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粵觚下
關燈
小
中
大
僧自究病噎,百藥不效,臨殁謂其徒曰:“我毒罹此患,胸臆必有物為祟,逝後剖去殓我,我感之入地矣。
”其徒如教,得一骨如簪,收置經案,久相傳示。
閱歲适有戎帥寓寺,從者殺鵝,未斷其喉,偶見此骨,取以挑刺,鵝血噴發,而骨遂消減。
自究之徒亦病噎,因悟鵝血可治,數飲遂愈。
遍以此方授人,無不驗者。
明太祖破陳友諒詩,兵環其城,寺中忽開異花,兵去而萎,寺名“獻花”以此。
○俺達縱暴 俺達公之信,尚王可喜之長子也,酗酒嗜殺,壺樽杯與弓刀矛戟之屬,随其所至,必兼攜以行,坐則辄飲,飲醉則必殺人。
深宮靜室,無以解酲,即引佩刀刺其侍者,雖寵仆豔姬,瘢滿體。
性喜蓄狗,築狗房,設狗監監之,下隸以健兒數十人,閱旬必縱之出府,所過屠肆,例應各給豕肉飼之,街中人狗塞途,行者辟易。
一夕聞有哄聲,亟呼監往視,監遇狗而奔,不敢複往。
之信大怒,命左右割監肉啖狗,肉盡而止。
又取民間子十五以下為把竿之戲,二竿長丈,以為之,砻節瑩皮,其光可鑒,教之攀緣上下,盤舞竿頭,之信把盞觀笑為樂。
其習技未熟者,多至颠殒,或穿腹折肢,恬不介意。
○跛金 金光字公絢,浙江義烏人,知書,有權略。
尚可喜從遼陽入關,得光甚喜,置之幕下,凡有計議,必咨于光而後行。
然光頗自負,意不欲屈人下,乘間潛逃。
可喜遣健卒追還,抉其足筋,令不可走,而禮愛益加,于是跛金之名遂著。
順治中,可喜入粵,進爵平南王。
其長子俺達公之信,酗酒暴逆。
王之宮監,适有事于公所,偶值其醉,忽指監曰:“汝腹何大也,此中必有奇寶,我欲開視之。
”以匕首刺監腹,應刃而斃。
王之堂官王化者,年已六十餘,盛夏苦暑,袒而立于庭,之信憎其年老,笑謂化曰:“汝須眉太白,我當黑之。
”遂縛化曝烈日中,自巳至酉,百計求免,始得脫。
王大忿恚,呼之信杖之三十,而專恣益甚。
光因乘間言:“俺達公剛而多虐,勇而寡仁,若以嗣位,必不利于社稷,請廢而立次子固山。
”王深然其說,因循猶豫,終未即行。
光窺王無廢立意,恐謀洩見疑,遂曲順之信所為,凡鑿山開礦,煮海鬻鹽,遣列郡之稅使,通外洋之賈舶,無不從光擘畫。
以是藩府之富,幾甲天下,而光之富亦拟于王。
丙辰二月,鄭錦下東莞,馬雄入南海,趙天元、謝厥扶俱以舟師迎降。
之信計無所出,乃殺光以辭于敵,謂向之抗衡上國,久持弗下者,皆此人之為也,遂納款僞周。
時可喜屏居舊府,聞之,深悔不用光言,以速光之死,流涕太息者累月,不久亦殁。
○禍兆斬頭 康熙丙辰二月,尚之信約衆謀逆,送印僞周,自稱暫管輔德将軍。
次年丁巳五月,反正歸朝,自稱暫管平南親王。
識者謂其前後兩銜,俱以“暫”字冠首,于義為“斬頭”,禍形已兆,宜天誅之難逭也。
○僞牍谕降 泉州人江幾,少年無賴,逾牆竊人婦,堕地傷足而跛,共呼“拐子”,海中鄭氏之黨也;受僞命為将軍,聚衆邵武山間,蔓延衢、信。
其所領卒,皆裹頭露足,輕捷善走,峭壁百丈,攀緣如飛,頻出摽掠,官兵莫能誰何。
時吳留村公開府八閩,計欲谕降,而以未得通使為憂。
江右有翁韬、郭國祚,因相與謀作吳公僞牍,既成,步行三百餘裡,越壑逾岩,抵其賬下。
江發書怒,将殺之。
僞總兵高茂方谏曰:“将軍雄據險要,勒兵數萬,水戰凫輕,山鬥猿捷,而馳驟平原,非其長也。
況地無千裡之饒,糧無一年之積,出則勢不能遠,守則師無所資,其能久乎?許之猶不失我富貴。
”江是其言,遂釋二人歸,然納款之期,猶豫未決。
韬與國祚徑造吳公轅門,請見言機密事。
公命延入,因抵掌陳江幾可撫狀,且權宜擅假公書,罪應死。
公聞之大喜曰:“壯士,可用也。
”立作手劄,擇标下之有幹略者,偕以行。
先是茂方力勸幾,幾已心動,至是遂率其所部僞官百員衆七萬餘人出降。
吳公奏聞于朝,各與爵賞有差。
康熙辛未,吳山瞿修齡在吳撫軍幕,親見國祚,年止二十餘,美如冠玉,乃能深探賊巢,直登憲府,負荊、飛之勇,成連、賈之功,可謂奇矣。
男蕙蔔識曰:庚寅夏五,蕙寓羊城,有持副帥郭公刺以《觚剩》為請,惠攜谒焉,羽扇流風,令人欽挹。
揖蕙而言曰:“予即《粵觚》中所載《僞牍谕降》之郭某也,片紙功名,謬辱先公采拾,幸矣。
惜乎予不及見公,而未得盡為公所知者。
予自江賊既撫,成功不居,負勇莫試,改名世耀,應選翹關,拔任千夫長。
值台灣未靖,師駐泉州,距彭湖三十六島,勢阻險要,師不克進。
金門總
”其徒如教,得一骨如簪,收置經案,久相傳示。
閱歲适有戎帥寓寺,從者殺鵝,未斷其喉,偶見此骨,取以挑刺,鵝血噴發,而骨遂消減。
自究之徒亦病噎,因悟鵝血可治,數飲遂愈。
遍以此方授人,無不驗者。
明太祖破陳友諒詩,兵環其城,寺中忽開異花,兵去而萎,寺名“獻花”以此。
○俺達縱暴 俺達公之信,尚王可喜之長子也,酗酒嗜殺,壺樽杯與弓刀矛戟之屬,随其所至,必兼攜以行,坐則辄飲,飲醉則必殺人。
深宮靜室,無以解酲,即引佩刀刺其侍者,雖寵仆豔姬,瘢滿體。
性喜蓄狗,築狗房,設狗監監之,下隸以健兒數十人,閱旬必縱之出府,所過屠肆,例應各給豕肉飼之,街中人狗塞途,行者辟易。
一夕聞有哄聲,亟呼監往視,監遇狗而奔,不敢複往。
之信大怒,命左右割監肉啖狗,肉盡而止。
又取民間子十五以下為把竿之戲,二竿長丈,以為之,砻節瑩皮,其光可鑒,教之攀緣上下,盤舞竿頭,之信把盞觀笑為樂。
其習技未熟者,多至颠殒,或穿腹折肢,恬不介意。
○跛金 金光字公絢,浙江義烏人,知書,有權略。
尚可喜從遼陽入關,得光甚喜,置之幕下,凡有計議,必咨于光而後行。
然光頗自負,意不欲屈人下,乘間潛逃。
可喜遣健卒追還,抉其足筋,令不可走,而禮愛益加,于是跛金之名遂著。
順治中,可喜入粵,進爵平南王。
其長子俺達公之信,酗酒暴逆。
王之宮監,适有事于公所,偶值其醉,忽指監曰:“汝腹何大也,此中必有奇寶,我欲開視之。
”以匕首刺監腹,應刃而斃。
王之堂官王化者,年已六十餘,盛夏苦暑,袒而立于庭,之信憎其年老,笑謂化曰:“汝須眉太白,我當黑之。
”遂縛化曝烈日中,自巳至酉,百計求免,始得脫。
王大忿恚,呼之信杖之三十,而專恣益甚。
光因乘間言:“俺達公剛而多虐,勇而寡仁,若以嗣位,必不利于社稷,請廢而立次子固山。
”王深然其說,因循猶豫,終未即行。
光窺王無廢立意,恐謀洩見疑,遂曲順之信所為,凡鑿山開礦,煮海鬻鹽,遣列郡之稅使,通外洋之賈舶,無不從光擘畫。
以是藩府之富,幾甲天下,而光之富亦拟于王。
丙辰二月,鄭錦下東莞,馬雄入南海,趙天元、謝厥扶俱以舟師迎降。
之信計無所出,乃殺光以辭于敵,謂向之抗衡上國,久持弗下者,皆此人之為也,遂納款僞周。
時可喜屏居舊府,聞之,深悔不用光言,以速光之死,流涕太息者累月,不久亦殁。
○禍兆斬頭 康熙丙辰二月,尚之信約衆謀逆,送印僞周,自稱暫管輔德将軍。
次年丁巳五月,反正歸朝,自稱暫管平南親王。
識者謂其前後兩銜,俱以“暫”字冠首,于義為“斬頭”,禍形已兆,宜天誅之難逭也。
○僞牍谕降 泉州人江幾,少年無賴,逾牆竊人婦,堕地傷足而跛,共呼“拐子”,海中鄭氏之黨也;受僞命為将軍,聚衆邵武山間,蔓延衢、信。
其所領卒,皆裹頭露足,輕捷善走,峭壁百丈,攀緣如飛,頻出摽掠,官兵莫能誰何。
時吳留村公開府八閩,計欲谕降,而以未得通使為憂。
江右有翁韬、郭國祚,因相與謀作吳公僞牍,既成,步行三百餘裡,越壑逾岩,抵其賬下。
江發書怒,将殺之。
僞總兵高茂方谏曰:“将軍雄據險要,勒兵數萬,水戰凫輕,山鬥猿捷,而馳驟平原,非其長也。
況地無千裡之饒,糧無一年之積,出則勢不能遠,守則師無所資,其能久乎?許之猶不失我富貴。
”江是其言,遂釋二人歸,然納款之期,猶豫未決。
韬與國祚徑造吳公轅門,請見言機密事。
公命延入,因抵掌陳江幾可撫狀,且權宜擅假公書,罪應死。
公聞之大喜曰:“壯士,可用也。
”立作手劄,擇标下之有幹略者,偕以行。
先是茂方力勸幾,幾已心動,至是遂率其所部僞官百員衆七萬餘人出降。
吳公奏聞于朝,各與爵賞有差。
康熙辛未,吳山瞿修齡在吳撫軍幕,親見國祚,年止二十餘,美如冠玉,乃能深探賊巢,直登憲府,負荊、飛之勇,成連、賈之功,可謂奇矣。
男蕙蔔識曰:庚寅夏五,蕙寓羊城,有持副帥郭公刺以《觚剩》為請,惠攜谒焉,羽扇流風,令人欽挹。
揖蕙而言曰:“予即《粵觚》中所載《僞牍谕降》之郭某也,片紙功名,謬辱先公采拾,幸矣。
惜乎予不及見公,而未得盡為公所知者。
予自江賊既撫,成功不居,負勇莫試,改名世耀,應選翹關,拔任千夫長。
值台灣未靖,師駐泉州,距彭湖三十六島,勢阻險要,師不克進。
金門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