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懷金與金簪雪裡埋——薛寶钗“結局” 之早期設計
關燈
小
中
大
《紅樓夢》中的薛寶钗,進京的初意是參加“才人贊善”競選的。後來不知為什麼皇帝老兒“取消”了這次“選美”活動,皇商小姐隻好随母住在賈府内。看來她雖然長得富态美貌,卻沒有進宮侍奉皇上的福份,這恐怕也是“命中注定”了的。
說起“命中注定”,首先,我們不能不想起寶钗的名字和号,乃至她所住的蘅蕪院的“寓意”來。曹雪芹用李義山的《殘夢》詩中“寶钗何日不生塵”命名,不僅含有“寶钗分”的意思,而且還有詩中“怨别離”、“勞獨夢”的意思,都是暗示她将來有離夫之歎。她身邊的幾個丫鬟的名字都與此相關聯。至于說叫“蘅蕪君”之号,正是她早死于寶玉的一證。唐人張泌《妝樓記》中說:“漢武夢李夫人遺蘅蕪香,覺而衣枕香,三月不歇”,既暗示她的“冷香”性格,又寓示她如李夫人一樣早死。那麼,寶钗又是如何死的呢?死于何處呢?這就不由得想起第5回賈寶玉在太虛幻境中看到那本“正冊”
上的圖畫和判詞來。那冊上背面畫的是“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她的判詞也是與林黛玉合着的,一句“可歎停機德”是說這位寶姑娘是一位恪守婦道的好女子,典用“樂羊子妻子事”,脂批已經說明了。她的結局,是“金簪雪裡埋”。據有人說是指她的結局冷漠與凄苦,似乎是為寶姑娘“遮飾”。
十多年前,吳世昌先生有過大膽的推測,她說賈雨村那句“钗于奁内待時飛”,是說賈家敗落後薛寶钗(此時該是寶二奶奶)嫁給了那位流刑千裡之外的賈雨村了。其根據是“钗”即指薛寶钗,“時飛”為賈雨村之表字,所以說“钗”“待時飛”,即是薛寶钗的結局了。吳世老的高論大可商榷。因為《紅樓夢》中說得明明白白,賈雨村是因“思及平生抱負,苦未逢時,乃又搔首對天長歎,複高吟一聯曰:玉在椟中求善價,钗于奁内待時飛。”如果以吳世老的解釋,那麼前一句中的“玉”又指何人?是“賈寶玉”
之王,還是“林黛玉”之玉?“待時飛”是“待”賈雨村,那麼“求善價”又是“求”
的何人?“善價”無論怎樣“諧音”也難于“諧”出個人名來。倘若硬是要諧出個“單”
假(賈),在《紅樓夢》中也找不出的,因為小說中隻寫了一個“單騙人”!
那麼,薛寶钗的結局是否如小說中所寫的,實現了寶二奶奶的“夢想”之後,又懷上了寶玉的苗苗,最後生下個“桂”小子,“蘭桂齊芳,家道複初”呢?我認為也不是。
如今我們看到的結局,恐怕是與“沐皇思延世澤”的設想有關。這是因為:(1)從判詞“金簪雪裡埋”的預示,當是賈家敗落之後,“飛鳥各投林”,薛寶钗無從生計,凍餒而死,時在嚴冬之際,草草掩埋。所謂“金簪”,是“钗”字,指薛寶钗;所謂“雪”,既是諧“薛”音又是實指,即“一堆雪”;所謂“埋”字,即自也、葬也。僅說其結局“冷漠”、“凄苦”,顯然沒有說出“埋”的真意,使“埋”字失去了意義。(2)脂批曾有雲,《紅樓夢》後幾十回中原有“寒冬噎酸齑,雪夜圍破氈”的故事,今本所無。
我以為這條批語為我們讨論“金簪雪裡埋”一句的深遠“寓意”,提供了信息,也可以說是我之所以作如此“推測”的一條根據。
薛寶钗的結局同林黛玉的結局一樣,都寫在“正冊”頭一頁的圖面裡和判詞中。她們二人,一個“上吊”而亡,一個“凍餓”而死,其下場都非常悲慘。所謂“懷金悼玉”,正是曹雪芹對這對少女的悲劇命運的無限同情。
1994年5月13日
胡文彬《魂牽夢萦紅樓情》
doing掃描識别
說起“命中注定”,首先,我們不能不想起寶钗的名字和号,乃至她所住的蘅蕪院的“寓意”來。曹雪芹用李義山的《殘夢》詩中“寶钗何日不生塵”命名,不僅含有“寶钗分”的意思,而且還有詩中“怨别離”、“勞獨夢”的意思,都是暗示她将來有離夫之歎。她身邊的幾個丫鬟的名字都與此相關聯。至于說叫“蘅蕪君”之号,正是她早死于寶玉的一證。唐人張泌《妝樓記》中說:“漢武夢李夫人遺蘅蕪香,覺而衣枕香,三月不歇”,既暗示她的“冷香”性格,又寓示她如李夫人一樣早死。那麼,寶钗又是如何死的呢?死于何處呢?這就不由得想起第5回賈寶玉在太虛幻境中看到那本“正冊”
上的圖畫和判詞來。那冊上背面畫的是“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她的判詞也是與林黛玉合着的,一句“可歎停機德”是說這位寶姑娘是一位恪守婦道的好女子,典用“樂羊子妻子事”,脂批已經說明了。她的結局,是“金簪雪裡埋”。據有人說是指她的結局冷漠與凄苦,似乎是為寶姑娘“遮飾”。
十多年前,吳世昌先生有過大膽的推測,她說賈雨村那句“钗于奁内待時飛”,是說賈家敗落後薛寶钗(此時該是寶二奶奶)嫁給了那位流刑千裡之外的賈雨村了。其根據是“钗”即指薛寶钗,“時飛”為賈雨村之表字,所以說“钗”“待時飛”,即是薛寶钗的結局了。吳世老的高論大可商榷。因為《紅樓夢》中說得明明白白,賈雨村是因“思及平生抱負,苦未逢時,乃又搔首對天長歎,複高吟一聯曰:玉在椟中求善價,钗于奁内待時飛。”如果以吳世老的解釋,那麼前一句中的“玉”又指何人?是“賈寶玉”
之王,還是“林黛玉”之玉?“待時飛”是“待”賈雨村,那麼“求善價”又是“求”
的何人?“善價”無論怎樣“諧音”也難于“諧”出個人名來。倘若硬是要諧出個“單”
假(賈),在《紅樓夢》中也找不出的,因為小說中隻寫了一個“單騙人”!
那麼,薛寶钗的結局是否如小說中所寫的,實現了寶二奶奶的“夢想”之後,又懷上了寶玉的苗苗,最後生下個“桂”小子,“蘭桂齊芳,家道複初”呢?我認為也不是。
如今我們看到的結局,恐怕是與“沐皇思延世澤”的設想有關。這是因為:(1)從判詞“金簪雪裡埋”的預示,當是賈家敗落之後,“飛鳥各投林”,薛寶钗無從生計,凍餒而死,時在嚴冬之際,草草掩埋。所謂“金簪”,是“钗”字,指薛寶钗;所謂“雪”,既是諧“薛”音又是實指,即“一堆雪”;所謂“埋”字,即自也、葬也。僅說其結局“冷漠”、“凄苦”,顯然沒有說出“埋”的真意,使“埋”字失去了意義。(2)脂批曾有雲,《紅樓夢》後幾十回中原有“寒冬噎酸齑,雪夜圍破氈”的故事,今本所無。
我以為這條批語為我們讨論“金簪雪裡埋”一句的深遠“寓意”,提供了信息,也可以說是我之所以作如此“推測”的一條根據。
薛寶钗的結局同林黛玉的結局一樣,都寫在“正冊”頭一頁的圖面裡和判詞中。她們二人,一個“上吊”而亡,一個“凍餓”而死,其下場都非常悲慘。所謂“懷金悼玉”,正是曹雪芹對這對少女的悲劇命運的無限同情。
1994年5月13日
胡文彬《魂牽夢萦紅樓情》
doing掃描識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