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七回 賽金花周旋内外 李傳相勞卒病死
關燈
小
中
大
書記杉木杉被戕,中國須用優榮之典,緻謝日本政一府。
(四)各國人民墳墓,有被污辱開掘之處,由中國建立碑碣。
(五)軍一火及專為制造軍一火之材料,公禁入口二年。
(六)中國允賠償各國公私損失,計一百五十兆銀兩,分三十九年還清,年息四厘,如期本息兩清。
(七)劃使館附近地界,駐兵保衛。
界内不許華人雜居(八)大沽炮台削平。
(九)由京師至海道,擇要屯駐西兵。
(十)華民此後,如有肇亂情事,立罪該地方長官,不得借端開脫,并張貼永禁軍民仇外之谕。
(十一)修改通商行船條約。
(十二)改總理各事務衙門全權。
這十二條大綱,聯軍方面是不肯再讓步的了,西太後也隻得照準。
誰知這時,又出了一個枝節。
那德國公使克林德的夫人,因他丈夫被害,便到了中國,要求捕拿兇首,抵罪以報夫仇。
瓦德西又幫她抗議。
李鴻章因事隔半年,兇首遠遁,如何能捉得到,便要求瓦德西不必再生枝節,交涉數次,瓦德西均不能通融辦理。
李鴻章便出一張告示懸賞五千元,緝拿原兇。
布告貼出不久,有一自稱姓恩名海的出首,此人乃正是白旗滿洲五甲喇人,本職護軍校,曾在神機營霆字槍隊,充當摩音章京,那天德國公使克林德,由總理衙門回來,坐着一乘綠呢大橋,後面還有一乘轎子裡面也坐着一個外國人,并沒看見是那一個人那兩乘轎子走到東單牌樓煤渣胡同東口,在這東口外有座協尉官廳,鄰近都紮着軍隊,全是神機營的新舊隊伍。
那時恩海帶着兵勇,也在廳旁駐紮。
克林德的轎子由北往南走着,這邊駐紮的軍隊,多有看着外國人,就動公憤的,全站在甬路兩旁,嘈雜談論,人聲不免喧嘩。
不料克林德誤會了,突由轎子裡镗的一聲,放開了手槍。
那槍子從轎内飛出,打傷一個行人。
衆人一大動公憤,有指着轎子罵的,有開槍要打的。
恩海那時也動了憤怒,就對衆兵說道:“現在皇帝已下了上谕,與外國宣戰,外國便是我們的敵國了,可況克林德,不但不避開,反敢開槍傷人,他既先行挑戰,我亦可以格殺勿論。
” 恩海說罷,就開槍打去,将克林德打死。
轎夫扔下轎子就跑。
克林德的一屍一身,跌出轎外,兵勇将他的一屍一首,拉到煤渣胡同東口,牆一陰一之下,後來聽說,已被地面協尉掩埋了。
克林德打死之後,後面那乘轎的洋人,由轎内跳下來,逃入東口,乘機走了。
現在李中堂因瓦德西捉拿兇首,恩海恐和議又因此決裂。
故不能不挺身而出,情願為國為民犧牲一性一命。
并有克林德當日行兇的手槍一一柄一,被恩海拾得,收藏至今,一并呈案候訊。
李鴻章聞報之後,立刻派董昌審問一番,供招相符。
又驗過克林德的手槍,便将恩海押在優待室内,派董昌去見瓦德西,報告一切,瓦德西要求會審。
董昌回報李鴻章,李鴻章也答應了。
第二天瓦德西派了兩位武官,陪着克林德的夫人來到辦事處。
與德國武官會審一次,前後供辭相同,瓦德西也無話可說了,便請将恩海判處死刑。
李鴻章也照準了,于是賢良寺又開和議,讨論了一日,就将辛亥條約簽押,李鴻章要求瓦德西撤兵,瓦德西與各國使權代表,亦要求實行條約。
其中懲戒禍首一節,出斬的人犯,在北京執行的有啟秀、徐顧煜等。
在西安正法的有載瀾、剛毅、趙舒翹等。
端王遣戍新疆。
其他凡參與義和一團一的朝臣,多半削職,諸事辦妥,瓦德西帶兵出了京城。
仍将賽金花送到天津,依依不舍的分别了。
臨别前,瓦德西贈了兩萬銀子與賽金花為紀念。
後來賽金花便嫁了一個江西人,名叫魏斯吳的,這是後話,不必多贅。
且說那一天,瓦德西撤兵之前,要求先樹立克林德紀念公碑。
擇定地點,在東西單兩牌樓之間,石碑樹好,瓦德西又要求砍決恩海,為克林德報仇。
刑部因恩海這時已被押在德國兵營,便将恩海要過來。
即于是日上午,押赴克林德紀念碑之下,由那桐緻祭克林德。
已華。
那桐宣讀上谕,舉行石碑落成禮。
時已正午,恩海又當衆宣布他殺死克林德的過去事實,真是義氣淩天,詞充理足,說完了就伸頭就戮。
各國人民都拍了照片而散。
恩海被斬的那一天,李鴻章便郁郁不樂,終日感歎。
幸而和議已成,各國軍隊,陸續退去李鴻章便會同奕匡等,将各種情形,詳細具奏,懇請兩宮,刻日回銮。
太後上谕照準,忽然李鴻章因勞成病,病勢極為沉重。
奕匡請了許多大夫,替他醫治,亦是藥石一浪一投,毫無效驗。
不上十天,竟一命嗚呼,溘然死逝了。
李鴻章死的那一天,清晨起來,一精一神尚不十分萎頓。
并且到簽押房辦理些公事,又拟一個電奏的稿子。
便覺得頭昏目眩,忙到書房休息,想起秘書最得力的膀背徐壽彭來。
那時徐壽彭,也正在病中。
李鴻章正要派人去詢問病狀,忽見近侍段芝貴跑進報道:“回報中堂的話,徐壽彭徐大人在今早上吐了一口血,到午間,就去世了。
” 李鴻章聞報,心中悲痛,竟緻不起。
李鴻章死逝之後,上谕下來,贈太傅,晉封一等侯,入祀賢良祠,賜谥文忠,命其已經述襲封侯爵,除各省曾經建功地方,許立專祠外,并準在京建立壽祠,他在西總布胡同的住宅改建為李公祠。
正是和議勉成喪國體蓋棺論定待他年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四)各國人民墳墓,有被污辱開掘之處,由中國建立碑碣。
(五)軍一火及專為制造軍一火之材料,公禁入口二年。
(六)中國允賠償各國公私損失,計一百五十兆銀兩,分三十九年還清,年息四厘,如期本息兩清。
(七)劃使館附近地界,駐兵保衛。
界内不許華人雜居(八)大沽炮台削平。
(九)由京師至海道,擇要屯駐西兵。
(十)華民此後,如有肇亂情事,立罪該地方長官,不得借端開脫,并張貼永禁軍民仇外之谕。
(十一)修改通商行船條約。
(十二)改總理各事務衙門全權。
這十二條大綱,聯軍方面是不肯再讓步的了,西太後也隻得照準。
誰知這時,又出了一個枝節。
那德國公使克林德的夫人,因他丈夫被害,便到了中國,要求捕拿兇首,抵罪以報夫仇。
瓦德西又幫她抗議。
李鴻章因事隔半年,兇首遠遁,如何能捉得到,便要求瓦德西不必再生枝節,交涉數次,瓦德西均不能通融辦理。
李鴻章便出一張告示懸賞五千元,緝拿原兇。
布告貼出不久,有一自稱姓恩名海的出首,此人乃正是白旗滿洲五甲喇人,本職護軍校,曾在神機營霆字槍隊,充當摩音章京,那天德國公使克林德,由總理衙門回來,坐着一乘綠呢大橋,後面還有一乘轎子裡面也坐着一個外國人,并沒看見是那一個人那兩乘轎子走到東單牌樓煤渣胡同東口,在這東口外有座協尉官廳,鄰近都紮着軍隊,全是神機營的新舊隊伍。
那時恩海帶着兵勇,也在廳旁駐紮。
克林德的轎子由北往南走着,這邊駐紮的軍隊,多有看着外國人,就動公憤的,全站在甬路兩旁,嘈雜談論,人聲不免喧嘩。
不料克林德誤會了,突由轎子裡镗的一聲,放開了手槍。
那槍子從轎内飛出,打傷一個行人。
衆人一大動公憤,有指着轎子罵的,有開槍要打的。
恩海那時也動了憤怒,就對衆兵說道:“現在皇帝已下了上谕,與外國宣戰,外國便是我們的敵國了,可況克林德,不但不避開,反敢開槍傷人,他既先行挑戰,我亦可以格殺勿論。
” 恩海說罷,就開槍打去,将克林德打死。
轎夫扔下轎子就跑。
克林德的一屍一身,跌出轎外,兵勇将他的一屍一首,拉到煤渣胡同東口,牆一陰一之下,後來聽說,已被地面協尉掩埋了。
克林德打死之後,後面那乘轎的洋人,由轎内跳下來,逃入東口,乘機走了。
現在李中堂因瓦德西捉拿兇首,恩海恐和議又因此決裂。
故不能不挺身而出,情願為國為民犧牲一性一命。
并有克林德當日行兇的手槍一一柄一,被恩海拾得,收藏至今,一并呈案候訊。
李鴻章聞報之後,立刻派董昌審問一番,供招相符。
又驗過克林德的手槍,便将恩海押在優待室内,派董昌去見瓦德西,報告一切,瓦德西要求會審。
董昌回報李鴻章,李鴻章也答應了。
第二天瓦德西派了兩位武官,陪着克林德的夫人來到辦事處。
與德國武官會審一次,前後供辭相同,瓦德西也無話可說了,便請将恩海判處死刑。
李鴻章也照準了,于是賢良寺又開和議,讨論了一日,就将辛亥條約簽押,李鴻章要求瓦德西撤兵,瓦德西與各國使權代表,亦要求實行條約。
其中懲戒禍首一節,出斬的人犯,在北京執行的有啟秀、徐顧煜等。
在西安正法的有載瀾、剛毅、趙舒翹等。
端王遣戍新疆。
其他凡參與義和一團一的朝臣,多半削職,諸事辦妥,瓦德西帶兵出了京城。
仍将賽金花送到天津,依依不舍的分别了。
臨别前,瓦德西贈了兩萬銀子與賽金花為紀念。
後來賽金花便嫁了一個江西人,名叫魏斯吳的,這是後話,不必多贅。
且說那一天,瓦德西撤兵之前,要求先樹立克林德紀念公碑。
擇定地點,在東西單兩牌樓之間,石碑樹好,瓦德西又要求砍決恩海,為克林德報仇。
刑部因恩海這時已被押在德國兵營,便将恩海要過來。
即于是日上午,押赴克林德紀念碑之下,由那桐緻祭克林德。
已華。
那桐宣讀上谕,舉行石碑落成禮。
時已正午,恩海又當衆宣布他殺死克林德的過去事實,真是義氣淩天,詞充理足,說完了就伸頭就戮。
各國人民都拍了照片而散。
恩海被斬的那一天,李鴻章便郁郁不樂,終日感歎。
幸而和議已成,各國軍隊,陸續退去李鴻章便會同奕匡等,将各種情形,詳細具奏,懇請兩宮,刻日回銮。
太後上谕照準,忽然李鴻章因勞成病,病勢極為沉重。
奕匡請了許多大夫,替他醫治,亦是藥石一浪一投,毫無效驗。
不上十天,竟一命嗚呼,溘然死逝了。
李鴻章死的那一天,清晨起來,一精一神尚不十分萎頓。
并且到簽押房辦理些公事,又拟一個電奏的稿子。
便覺得頭昏目眩,忙到書房休息,想起秘書最得力的膀背徐壽彭來。
那時徐壽彭,也正在病中。
李鴻章正要派人去詢問病狀,忽見近侍段芝貴跑進報道:“回報中堂的話,徐壽彭徐大人在今早上吐了一口血,到午間,就去世了。
” 李鴻章聞報,心中悲痛,竟緻不起。
李鴻章死逝之後,上谕下來,贈太傅,晉封一等侯,入祀賢良祠,賜谥文忠,命其已經述襲封侯爵,除各省曾經建功地方,許立專祠外,并準在京建立壽祠,他在西總布胡同的住宅改建為李公祠。
正是和議勉成喪國體蓋棺論定待他年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