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英雄救美

關燈
1 河東解池的早春。

    春寒料峭,湖上碧波蕩漾,時有微風吹來,使人感到有些涼意。

     杜秀娘在池旁織補魚網,秦宜祿在後面蹑手蹑腳地走過來,捂住了她的眼睛,問道: “我是誰?” “宜祿哥!放手!” “怎麼,聽出我的聲音來了?” “隻有你才有這種聲音,真煩死人了!” “你不喜歡這聲音?” “男子漢,就要有男子漢的氣魄,說話要像洪鐘大呂,铿锵有力,誰喜歡你這男不男女不女的聲音,軟綿綿,輕悠悠的多沒勁!” “所以你才不喜歡我,喜歡長生,是嗎?” 秀娘聽了這話,腼腆地說: “你們這些臭男人,我誰也不喜歡!” “算了吧!你的心事我還不知道?!不要騙人了。

    ” “誰騙人了?你和長生哥都是我爹的弟子,你們都是我的師兄,我一視同仁,不分伯仲。

    ” “你這是真話?” “怎麼不是真話?” “那我就放心了。

    ” “你放的什麼心?” “秀娘,我的心思你還不知道?我太喜歡你了,我為你神魂颠倒,我怕……” “怕什麼?” “怕長生把你奪去。

    可是,那長生,一介莽夫耳,有什麼了不起的?家道中落,生活拮據,能給你什麼幸福?” “師哥,你不要在背後說别人的壞話好不好?我就是不喜歡你這種脾氣!你若是這麼說,我可要說幾句公道話了。

    是的,長生是一介莽漢,可是他是個堂堂的大男人,剛強壯烈,敢作敢為。

    何況他跟我爹爹學了幾年,在學識和武功方面都大有長進。

    論學識,他讀完了五經,特别是把《春秋左傳》讀得爛熟,重要的地方可以朗朗上口;論武功,擊劍使矛都能得心應手,人稱有萬夫不當的功力……” “可是,他畢竟是一個漁夫!” “漁夫又怎樣?比你這善于趨炎附勢的解縣小吏低氣,是不是?眼下世道混濁,懷才不遇的大有人在。

    按《周易》來說,長生哥正應在潛龍勿用的氣運上,可一旦風雲際會,時來運轉,不是也可以出現飛龍上天之兆嗎?” 秦宜祿見話不投機,覺得很尴尬。

    他打着口哨,望了望湖面,又望了望秀娘身後那幢簡陋的茅屋,搭讪地問道: “師父進城賣魚還沒有回來?” “沒有。

    他老人家是和長生哥一同走的,已經過了大半天了,大概師徒二人又到酒館去喝酒了。

    他老人家有病,不宜喝酒,可是就改不了這毛病。

    ” 兩個人又說了一陣閑話,不覺日已偏西,秦宜祿和秀娘話不投機,無精打采地走開了。

     湖面上有歌聲傳來,一葉小舟破浪而出,須發斑白的杜浩坐在船上,身材魁梧,體格健壯的關羽劃着槳,師徒二人共同吟唱着: 生逢亂世兮,志難伸; 解池操網兮,作漁人。

     沽來美酒兮,烹魚鮮; 月照船頭兮,醉且吟。

     …… 小船靠岸,關羽扶師父下了船。

    秀娘見爹爹喝得酩酊大醉,酒氣熏人,臉色紅暈,走路趔趔趄趄的。

    她扶爹爹進屋上床後,責怪關羽說:“長生哥,臨走時我怎麼囑咐你了?你怎麼不提醒他,讓他喝成這個樣子?他老人家有病啊!” 關羽說:“我怎麼沒提醒他?可是他不聽啊!這也難怪,今天他心裡特别高興,就多喝了幾杯。

    你猜,他為什麼這麼高興?” “我猜不出。

    也許……是魚賣了好價錢?” “不,是為了我們倆的事。

    ” “我們倆又怎麼了?” 關羽看了看床上的師父,見他似乎是睡着了,便小聲對秀娘說: “師父說,他已經和我的爹娘商量好了,最近就給我倆把喜事辦了。

    ” 秀娘一聽這話,臉色馬上變得一片紅暈。

    躺在床上的老人似乎聽到了這些話,嚯地坐了起來,用醉醺醺的語氣說: “老漢今年60多歲了,膝下無兒,隻有這一個女兒。

    她娘過世太早,撇下我們父女二人相依為命。

    今後就把她的終身托付給你了,你要好好待她。

    老漢一生清貧,家無長物,賴以傳家者,唯書與劍耳。

    經過我幾年的教導,你已知書習劍,文武兼備,足以安身立命了。

    雖說眼下潛龍未顯,将來終有出頭露臉之日,做一番經國濟民的事業……” 秀娘不好意思的扶爹爹躺下,對他說: “爹,你喝多了,睡吧!别說了。

    ” 老人躺下以後,還是不斷地絮叨着。

    過了片刻,聲音漸趨微弱,接下來便鼾聲大作了。

    關羽和秀娘望着老人的睡态,都會意地笑了。

    然後二人手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