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拜名士南陽逢對手 “月旦評”神駿得天書

關燈
刹那問,司馬懿看到對方眼中掠過一道閃光,而自己也瞬間有一種莫名的感覺。

    已經走過去了,他不禁又回頭看去,那後生恰也蓦然扭過身來。

    四目相對,似乎又,問電光石火般的一擊。

    二人都不好意思的互相點了點頭。

     司馬懿強按住一顆膨膨狂跳的心,走向前去,向許名士深施一禮。

     一許助手持胡須,朗聲發問:“是河内司馬懿嗎?” 司馬懿忙答:“學生正是河内司馬懿。

    ” 許劭見他神情緊張,長揖不起,笑道:。

    ‘不必拘禮。

    坐下說話。

    ” 他待司馬懿謙恭地跪坐下後,問:“年庚幾何?” 司馬懿:“虛度二十春秋。

    學生久慕先生大名……”望雲霓。

    今日敬上仙莊,得瞻尊顔,三生有幸。

    ”他不知怎麼搞的,回答了先生問話後,竟情不自禁地又冒出一段欽敬之詞。

     許助聽了,立刻變了臉色,道:“小小年紀,怎學得如此俗語套話,令人聽了肉麻。

    老朽忠耿秉直,推薦榆揚,評人論事,決不虛言诳語,也不喜歡别人戴高帽。

    ” 司馬懿惶惑萬分,忙辯解道:“先生教誨,如醍醐灌頂。

     方才所言,實是學生心中激動,脫口而出。

    ” “好了。

    ”許勁擺擺手。

    “你家祖上世代為官,崔大人、楊大人信上俱已寫明。

    但凡官宦子弟,有三種情況:一是纨绔于弟,一是昏愚不可教,一是濟世賢才。

    看來你不會是前兩種。

    對于前兩種,老朽會嗤之以鼻,贈他一句學會做人再來’。

    現在老朽問你話,你要從實講來。

    ” “懇請恩師教誨。

    ” 許劭微閉雙目,問:“你平日讀的什麼書?最愛讀什麼書?” “學生熟讀四書五經,略精左氏春秋。

    最愛讀的是武略之書,尤以《孫子兵法》為最,每日必誦一遍。

    ” 許勁猛地睜開眼,問:“嗅,你也愛讀《孫子兵法》廣司馬懿見先生感興趣,便滔滔不絕他說:“學生不才,竊以為《孫子兵法》不僅講的是用兵韬略,也是大丈夫生身處世的要旨,經國濟世的妙方。

    讀之,可不滞不闆,不蠢不傻,不愚不昧。

    否則,當今朝廷陵替,綱紀崩摧,天下大亂,群雄四起,不懂兵法戰略,怎能成就報國為民之大業?” 許助目露精光,有些喜歡這個敢言直說的年輕人。

    他要司馬懿談談春秋戰國的王霸大略。

    司馬懿談講品評,切中要旨,且引古評今,頗有宏論。

    直聽得許劭連連點頭。

     “你可認得方才離去的青年?” 司馬懿如實回答:“學生不曾認得。

    不過,卻有一見如故之感。

    ” 許勁奇怪地:“當真不認!這就奇了。

    方才的青年,複姓諸葛名亮字孔明,南陽人氏。

    和你這河内學子回答的一模一樣。

    你說奇不奇?” 司馬懿半信半疑。

    我與那後生素昧平生,相隔千裡,怎麼會談吐相同?天下竟有如此奇事。

     許勁不無惋惜他說:“可惜。

    老夫對特别喜愛的門生,往往要依其人品才學贈送一雅号。

    我已經送諸葛亮南陽一卧龍之贊語。

    前日又有新野龐統為鳳雛。

    如今你來晚一步,該評說你個什麼好呢?”許劭頗費躊躇地擰眉思索。

     司馬懿一旁心中如揣個兔子。

    他急切地等着恩師的評說。

    他自信不比卧龍後生遜色。

    他惋惜自己來晚一步,又慶幸哥哥的安排,使自己能夠拜谒結交當今以識人善斷著稱的許名士;同時也使自己大開了眼界,一時間,學到了三年五年學不到的見識。

    眼下,許名士就要對自己下評語了,這評語将會對自己今後的仕進和事業産生巨大的影響呀!半晌,許劭眉頭舒展,道:“‘天馬行空,獨往獨來’!從你的喜好和志向看,你胸懷大志,腹有良謀,具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你這一輩子将在戰馬上度過。

    你會在戰馬上成就大業。

    我就送你個雅号“神駿”吧。

    ” 司馬懿聞聽大喜,忙道:“謝先生厚愛。

    學生不才,謹記教誨,不懈進取。

    ”許劭鄭重他說:“你聰明大略,博學多聞,實為當今奇才。

    老朽還有一言相贈,請謹記。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虛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論天下之事;潛其心,觀天下之理;定其心,應天下之變。

    若以此道修身養性,則能逢兇化吉,前程無量。

    ” 司馬懿一字一句聽着,記着,刻骨銘心。

     旁聽的學生中有人噴噴驚歎:“今日開了眼界,大漢出了兩位奇才。

    ” 兩位奇才!話音傳到司馬懿耳中,他既興奮又不安。

    興奮的是受到許名士的好評。

    不安的是另一位奇才諸葛亮,他竟捷足先登,摘走了卧龍之雅号。

    自己家鄉有個清風嶺,本來自己應該是清風嶺上一卧龍的,可如今晚來一步。

    神駿稍遜卧龍一籌,豈不可惜可歎! 他怎知,世事滄桑,皆有定數。

    命運安排他倆在這兒碰面,使他們文成為各報其主的生死對手,在三國紛争的戰火烽煙中演繹出一段段神奇的故事。

    此是後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