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關燈
小
中
大
的刺人的目光!
窗外響起了一陣巡邏的夜哨的腳步聲,漸漸近了,是兩個從不同方向巡夜的哨兵突然遭遇,發生了誤會,同時撥響槍栓,大聲詢問&ldquo口令&rdquo。
然後,兩個哨兵在談話。
劉思揚想聽他們談的什麼,但太遠了,聽不清楚。
哨兵的腳步聲逐漸遠去,泉水和風還在不息地響。
&ldquo你怎麼不睡覺?&rdquo背後忽然傳來成崗低沉的詢問。
劉思揚的思路被打斷了。
&ldquo我&hellip&hellip睡不着。
&rdquo 鐵鍊锵锵地響,成崗動了一下。
嵌在腳上的鐵鐐,像冰一樣冷而且重。
劉思揚一時看不清他的身影,隻能聽到他淡淡的聲音: &ldquo你在想什麼?&rdquo &ldquo我在想&hellip&hellip&rdquo劉思揚不知道該怎樣回答才能說明此刻的心境,隻簡單地說:&ldquo想渣滓洞的同志們。
&rdquo 成崗不再說話,在鋪位上默默地躺着。
劉思揚獨自坐着,眼睛仍然盯着黑暗的牆壁&hellip&hellip 天亮了,樓上樓下還是靜悄悄的。
劉思揚睜大眼睛,躺在屋角裡,望着房頂上雪白單調的天花闆。
沒有黎明時的歌聲,也沒有熟悉的戰友們讀書的聲音,一點略帶生命氣息的響動都沒有。
山上的澗水,潺潺地流,在這萬籁無聲的清晨,聽得十分清楚。
這裡不像渣滓洞。
這個感覺,昨天一到就産生了,此刻,不但沒有消失,反而更深,更鮮明了。
一年來,他習慣于用渣滓洞人們的眼光,來衡量一切,因而,他感到白公館這個地方,完全不像渣滓洞那樣活躍和充滿鬥争。
甚至,這裡連渣滓洞那種深夜裡激動人心的梆聲也沒有&hellip&hellip 到了放風的時間,劉思揚拖着沉重的鐵鐐,蹒跚走出牢門,希望盡快打量一下這座魔窟的環境。
走到樓欄杆邊,了望了一下四面的高牆,牆上布滿電網,隻能從電網的孔隙中,才望得見遠處的山巒。
高牆中間包圍着一個天井模樣的院壩,除了他們住的這座樓房,在院壩右邊還有一排房子,粗看像平房,細看卻有幾層,有一間門上挂着&ldquo管理室&rdquo的牌子。
管理室旁邊,是條陰森的隧道,通向平房底下黑黝黝的地底。
院子裡有誰栽了幾棵綠色的小樹,幼小、纖弱,那岩石的院壩不能給它們以些許的營養,但這些小樹竟然活着,葉片綠綠的,細小的枝幹,就像從樹上攀折下來,活生生地硬插在岩石上的。
牆頭上,塗滿了反動标語。
劉思揚瞟了一下,什麼&ldquo以三民主義訓練思想,以三民主義規範行動,以三民主義約束言論&rdquo。
還有一些大字:&ldquo統一思想!&rdquo&ldquo以三民主義消滅馬列主義!&rdquo&hellip&hellip 劉思揚不屑再看。
院壩裡,空蕩蕩地,渺無人影。
隔了一陣,才看見,一個瘋瘋癫癫的老頭,無聲無息地在院子裡出現了。
他的頭發雪白,滿臉花白的胡須又濃又密,像刺猬的箭毛一樣遮住臉龐,隻露出一對滞澀的眼睛。
他糊裡糊塗地沿着院壩,用一雙枯黑的腳闆,機械地神經質地獨自跑步&hellip&hellip也許,這個人就是老大哥說過的,那個老瘋子? 又隔了一陣,才看見,幾個骨瘦如柴的人,赤着腳,慢吞吞地也到院子裡來了。
他們似乎隻會按照迂緩的習慣動作,緩緩地散步,眼神灰暗而遲滞,沒有人講話,也沒有人張望。
他們很少擡頭上望,最多,隻用冷冷的目光,微掃一下樓上新來的人。
像根本沒有發現劉思揚似的。
隻有一個稍微年輕點的,提了個瓦盆,在給那幾株小樹灑水,仿佛無意之間,多看了劉思揚一眼,但也隻是多看一眼,再沒有更多的表示。
真是個冰冷的世界。
劉思揚對于鐵窗生活,早已逐漸習慣了。
不管是在二處,或者渣滓洞,他都得到過無數同志式的友愛和關心。
一張字條,幾句鼓勵的話,輕輕的一個微笑,和那些在牢房陰暗角落的牆壁上堅貞的題詞&hellip&hellip都使他感到是和集體生活在一起,免除了冷淡和寂寞。
可是,走進白公館的第一分鐘,那種可怕的寂寞,就開始使他心裡發涼。
此刻他的這種感覺,更沉重了,比成崗帶給他的更加沉重。
這裡的人們面目呆滞,幾乎沒有表情,多年的囚禁生活,似乎使他們失去了歡笑的可能。
同樣是中美合作所裡的集中營,但是,渣滓洞和白公館大不相同。
白公館關的人少些,盡是案情嚴重的人。
他們不是用日、月,而是用年歲來計算時間。
那些蒼白而衰弱的人,許多是被捕了十年八年的,他們被埋在活棺材裡,也許早已喪失了對自由的懷念。
也許,這裡有黨的組織?但是劉思揚無法相信,這裡能出現渣滓洞那樣狂熱的鬥争。
劉思揚冷靜地觀察着,過了幾天,他進一步發現白公館集中營情況的複雜。
這兒關的人不多,但什麼樣的人都有。
住在成崗和劉思揚隔壁的有兩個人。
一個叫黃以聲,身材魁偉,是國民黨東北軍的軍長,特務稱他&ldquo黃先生&rdquo,生活受優待,很少和人講話,成天靠着欄杆,或者邁着機械的軍人步伐,在走廊上走來走去。
走到盡頭就來一個立正動作,再向後轉,再機械地前進。
他喂着兩隻貓,一大一小,散步時,溺愛地把貓抱在懷裡,輕輕地叫&ldquo乖乖,乖乖&rdquo。
劉思揚沒有和他講過話,大概成崗和他也沒有往來。
隻是前兩天,一隻小貓不見了,他四處尋找之後,偶然走過窗前,才對成崗和劉思揚說了一句話,問他們看見了他的小貓沒有。
黃以聲身邊,時常出現一個又瘦又小的孩子,孩子的身子特别細弱,卻長了一個圓圓的頭。
這是誰的孩子,怎麼出現在集中營裡?孩子穿得破破爛爛的,長着一雙聰明誘人的眼睛,不像是特務的小孩。
每天,這孩子都帶着書,晃着一個大腦袋,到黃以聲房間裡去。
劉思揚見過這孩子幾次,那個奇怪的孩子并沒有被劉思揚的鐵鐐驚跑,相反地,孩子靠近一步,抓住門上的鐵條,踮起腳尖,把又大又圓的腦袋,伸進了風門,大膽地問他: &ldquo你是從渣滓洞來的?&rdquo 劉思揚深深地驚詫了,這孩子怎麼知道他的底細? &ldquo你看你嘛,&rdquo小孩笑了,小手摸着下巴。
&ldquo胡子好長喲! 你在渣滓洞起碼關過大半年!&rdquo 劉思揚摸摸自己滿腮的胡須,完全被孩子的判斷迷惑住了。
&ldquo二天我來找你們耍,黃伯伯要我背書了。
&rdquo孩子說完,便跑向黃以聲的牢房。
到了門口,沒有忙着敲門,卻回頭朝劉思揚說了一句令人無法理解的話:&ldquo成崗是我的朋友!&rdquo 還有一個更古怪的家夥,是個五十來歲的老頭,走路時駝着背,踮起腳,一搖一擺。
他是黃埔軍校三期畢業生,蔣介石過去的侍衛隊長;原來是個紅得發紫的人,後來不知道為什麼有人說他想謀殺&ldquo老頭子&rdquo①,馬上被抓起來,打成了殘廢。
這侍衛隊長,已經關了十四五年,是白公館最老的&ldquo政治犯&rdquo之一,也許&ldquo老頭子&rdquo有一天還要用他,所以一直受着看守人員的優待。
他的消息靈通,一天到晚和看守人員靠在樓欄杆邊吹牛。
碰着成崗和劉思揚出來放風,也要踱攏來扯上幾句閑話,感慨一番。
那些看守員說他是&ldquo相命專家&rdquo,他也吹噓自己精通&ldquo麻衣神相&rdquo,到處找人看相,解說手掌上的紋路。
這幾晚上,他為看守員算命到得意之際,哈哈大笑,雖然隔了牆壁,也聽得到他那枭鳥一般的怪笑。
住在樓上的,差不多都是受特殊優待的&ld
然後,兩個哨兵在談話。
劉思揚想聽他們談的什麼,但太遠了,聽不清楚。
哨兵的腳步聲逐漸遠去,泉水和風還在不息地響。
&ldquo你怎麼不睡覺?&rdquo背後忽然傳來成崗低沉的詢問。
劉思揚的思路被打斷了。
&ldquo我&hellip&hellip睡不着。
&rdquo 鐵鍊锵锵地響,成崗動了一下。
嵌在腳上的鐵鐐,像冰一樣冷而且重。
劉思揚一時看不清他的身影,隻能聽到他淡淡的聲音: &ldquo你在想什麼?&rdquo &ldquo我在想&hellip&hellip&rdquo劉思揚不知道該怎樣回答才能說明此刻的心境,隻簡單地說:&ldquo想渣滓洞的同志們。
&rdquo 成崗不再說話,在鋪位上默默地躺着。
劉思揚獨自坐着,眼睛仍然盯着黑暗的牆壁&hellip&hellip 天亮了,樓上樓下還是靜悄悄的。
劉思揚睜大眼睛,躺在屋角裡,望着房頂上雪白單調的天花闆。
沒有黎明時的歌聲,也沒有熟悉的戰友們讀書的聲音,一點略帶生命氣息的響動都沒有。
山上的澗水,潺潺地流,在這萬籁無聲的清晨,聽得十分清楚。
這裡不像渣滓洞。
這個感覺,昨天一到就産生了,此刻,不但沒有消失,反而更深,更鮮明了。
一年來,他習慣于用渣滓洞人們的眼光,來衡量一切,因而,他感到白公館這個地方,完全不像渣滓洞那樣活躍和充滿鬥争。
甚至,這裡連渣滓洞那種深夜裡激動人心的梆聲也沒有&hellip&hellip 到了放風的時間,劉思揚拖着沉重的鐵鐐,蹒跚走出牢門,希望盡快打量一下這座魔窟的環境。
走到樓欄杆邊,了望了一下四面的高牆,牆上布滿電網,隻能從電網的孔隙中,才望得見遠處的山巒。
高牆中間包圍着一個天井模樣的院壩,除了他們住的這座樓房,在院壩右邊還有一排房子,粗看像平房,細看卻有幾層,有一間門上挂着&ldquo管理室&rdquo的牌子。
管理室旁邊,是條陰森的隧道,通向平房底下黑黝黝的地底。
院子裡有誰栽了幾棵綠色的小樹,幼小、纖弱,那岩石的院壩不能給它們以些許的營養,但這些小樹竟然活着,葉片綠綠的,細小的枝幹,就像從樹上攀折下來,活生生地硬插在岩石上的。
牆頭上,塗滿了反動标語。
劉思揚瞟了一下,什麼&ldquo以三民主義訓練思想,以三民主義規範行動,以三民主義約束言論&rdquo。
還有一些大字:&ldquo統一思想!&rdquo&ldquo以三民主義消滅馬列主義!&rdquo&hellip&hellip 劉思揚不屑再看。
院壩裡,空蕩蕩地,渺無人影。
隔了一陣,才看見,一個瘋瘋癫癫的老頭,無聲無息地在院子裡出現了。
他的頭發雪白,滿臉花白的胡須又濃又密,像刺猬的箭毛一樣遮住臉龐,隻露出一對滞澀的眼睛。
他糊裡糊塗地沿着院壩,用一雙枯黑的腳闆,機械地神經質地獨自跑步&hellip&hellip也許,這個人就是老大哥說過的,那個老瘋子? 又隔了一陣,才看見,幾個骨瘦如柴的人,赤着腳,慢吞吞地也到院子裡來了。
他們似乎隻會按照迂緩的習慣動作,緩緩地散步,眼神灰暗而遲滞,沒有人講話,也沒有人張望。
他們很少擡頭上望,最多,隻用冷冷的目光,微掃一下樓上新來的人。
像根本沒有發現劉思揚似的。
隻有一個稍微年輕點的,提了個瓦盆,在給那幾株小樹灑水,仿佛無意之間,多看了劉思揚一眼,但也隻是多看一眼,再沒有更多的表示。
真是個冰冷的世界。
劉思揚對于鐵窗生活,早已逐漸習慣了。
不管是在二處,或者渣滓洞,他都得到過無數同志式的友愛和關心。
一張字條,幾句鼓勵的話,輕輕的一個微笑,和那些在牢房陰暗角落的牆壁上堅貞的題詞&hellip&hellip都使他感到是和集體生活在一起,免除了冷淡和寂寞。
可是,走進白公館的第一分鐘,那種可怕的寂寞,就開始使他心裡發涼。
此刻他的這種感覺,更沉重了,比成崗帶給他的更加沉重。
這裡的人們面目呆滞,幾乎沒有表情,多年的囚禁生活,似乎使他們失去了歡笑的可能。
同樣是中美合作所裡的集中營,但是,渣滓洞和白公館大不相同。
白公館關的人少些,盡是案情嚴重的人。
他們不是用日、月,而是用年歲來計算時間。
那些蒼白而衰弱的人,許多是被捕了十年八年的,他們被埋在活棺材裡,也許早已喪失了對自由的懷念。
也許,這裡有黨的組織?但是劉思揚無法相信,這裡能出現渣滓洞那樣狂熱的鬥争。
劉思揚冷靜地觀察着,過了幾天,他進一步發現白公館集中營情況的複雜。
這兒關的人不多,但什麼樣的人都有。
住在成崗和劉思揚隔壁的有兩個人。
一個叫黃以聲,身材魁偉,是國民黨東北軍的軍長,特務稱他&ldquo黃先生&rdquo,生活受優待,很少和人講話,成天靠着欄杆,或者邁着機械的軍人步伐,在走廊上走來走去。
走到盡頭就來一個立正動作,再向後轉,再機械地前進。
他喂着兩隻貓,一大一小,散步時,溺愛地把貓抱在懷裡,輕輕地叫&ldquo乖乖,乖乖&rdquo。
劉思揚沒有和他講過話,大概成崗和他也沒有往來。
隻是前兩天,一隻小貓不見了,他四處尋找之後,偶然走過窗前,才對成崗和劉思揚說了一句話,問他們看見了他的小貓沒有。
黃以聲身邊,時常出現一個又瘦又小的孩子,孩子的身子特别細弱,卻長了一個圓圓的頭。
這是誰的孩子,怎麼出現在集中營裡?孩子穿得破破爛爛的,長着一雙聰明誘人的眼睛,不像是特務的小孩。
每天,這孩子都帶着書,晃着一個大腦袋,到黃以聲房間裡去。
劉思揚見過這孩子幾次,那個奇怪的孩子并沒有被劉思揚的鐵鐐驚跑,相反地,孩子靠近一步,抓住門上的鐵條,踮起腳尖,把又大又圓的腦袋,伸進了風門,大膽地問他: &ldquo你是從渣滓洞來的?&rdquo 劉思揚深深地驚詫了,這孩子怎麼知道他的底細? &ldquo你看你嘛,&rdquo小孩笑了,小手摸着下巴。
&ldquo胡子好長喲! 你在渣滓洞起碼關過大半年!&rdquo 劉思揚摸摸自己滿腮的胡須,完全被孩子的判斷迷惑住了。
&ldquo二天我來找你們耍,黃伯伯要我背書了。
&rdquo孩子說完,便跑向黃以聲的牢房。
到了門口,沒有忙着敲門,卻回頭朝劉思揚說了一句令人無法理解的話:&ldquo成崗是我的朋友!&rdquo 還有一個更古怪的家夥,是個五十來歲的老頭,走路時駝着背,踮起腳,一搖一擺。
他是黃埔軍校三期畢業生,蔣介石過去的侍衛隊長;原來是個紅得發紫的人,後來不知道為什麼有人說他想謀殺&ldquo老頭子&rdquo①,馬上被抓起來,打成了殘廢。
這侍衛隊長,已經關了十四五年,是白公館最老的&ldquo政治犯&rdquo之一,也許&ldquo老頭子&rdquo有一天還要用他,所以一直受着看守人員的優待。
他的消息靈通,一天到晚和看守人員靠在樓欄杆邊吹牛。
碰着成崗和劉思揚出來放風,也要踱攏來扯上幾句閑話,感慨一番。
那些看守員說他是&ldquo相命專家&rdquo,他也吹噓自己精通&ldquo麻衣神相&rdquo,到處找人看相,解說手掌上的紋路。
這幾晚上,他為看守員算命到得意之際,哈哈大笑,雖然隔了牆壁,也聽得到他那枭鳥一般的怪笑。
住在樓上的,差不多都是受特殊優待的&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