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身世經曆的獨特性(1)
關燈
小
中
大
問題的關鍵,還是曹雪芹本人的身世經曆有其特殊性,他的家族的曆史有其特殊性。
曹雪芹本人身世經曆的特殊性,首先在于我們對他的身世經曆知道得太少。
1921年以前,很多人并不知道或者說還不能确定《紅樓夢》的作者是曹雪芹。
書中第一回胪列書名一段文字,有“後因曹雪芹于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删五次”的記載,隻說“披閱”和“增删”,沒有指明就是曹雪芹所作。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紅樓夢》首次排版印行時,程偉元在卷首寫道:“《紅樓夢》小說本名《石頭記》,作者相傳不一,究未知出自何人,惟書内記雪芹曹先生删改數過。
”參見《紅樓夢卷》第一冊,第31頁。
采取的是阙疑的态度。
嘉慶刊本《绮樓重夢》的作者蘭臯居士則說:“《紅樓夢》一書,不知誰氏所作。
”②分别見《紅樓夢卷》第一冊,第45頁、第53頁。
讷山人于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為《增補紅樓夢》寫序,也認為“《紅樓夢》一書,不知作自何人,或曰曹雪芹之手筆也,姑弗深考”②。
即使有的記載對曹雪芹是《紅樓夢》的作者持比較肯定的态度,也是輾轉相傳,沒有真憑實據。
而且曹雪芹為誰,大都“不盡知也”西清,《桦葉述聞》,《紅樓夢卷》第一冊,第13頁。
。
有的說雪芹是曹寅的孫子,有的記載又說是曹寅的兒子。
袁枚在《随園詩話》中說: 康熙間,曹楝亭為江甯織造,每出,擁八驺,必攜書一本,觀玩不辍。
人問:“公何好學?”曰:“非也。
我非地方官,而百姓見我必起立,我心不安,故借此遮目耳。
”素與江甯太守陳鵬年不相中,及陳獲罪,乃密疏薦陳,人以此重之。
其子雪芹撰《紅樓夢》一部,備記風月繁華之盛。
袁枚:《随園詩話》(上)卷二,第42頁,人民文學出版社1960年尗坎校點本。
袁枚生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卒于嘉慶三年(1798年),和曹雪芹同時略晚,曾任江甯知縣,他辭官後蔔居的小倉山也在江甯,照說記載應該是可靠的。
然而卻大成問題。
把雪芹說成是曹寅的兒子固屬弄錯輩分,《随園詩話》的另一版本稱大觀園就是他們家的随園道光四年(1824年)刊本《随園詩話》,在“其子雪芹撰《紅樓夢》一部,備記風月繁華之盛”後面,有“中有所謂大觀園者,即餘之随園也”一段文字,參見一粟編《紅樓夢卷》第一冊,第13頁。
,也是以訛傳訛。
《棗窗閑筆》的作者裕瑞說:“聞前輩姻戚有與之交好者。
其人身胖頭廣而色黑,善談吐,風雅遊戲,觸境生春。
聞其奇談娓娓然,令人終日不倦,是以其書絕妙盡緻。
參見《紅樓夢卷》
曹雪芹本人身世經曆的特殊性,首先在于我們對他的身世經曆知道得太少。
1921年以前,很多人并不知道或者說還不能确定《紅樓夢》的作者是曹雪芹。
書中第一回胪列書名一段文字,有“後因曹雪芹于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删五次”的記載,隻說“披閱”和“增删”,沒有指明就是曹雪芹所作。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紅樓夢》首次排版印行時,程偉元在卷首寫道:“《紅樓夢》小說本名《石頭記》,作者相傳不一,究未知出自何人,惟書内記雪芹曹先生删改數過。
”參見《紅樓夢卷》第一冊,第31頁。
采取的是阙疑的态度。
嘉慶刊本《绮樓重夢》的作者蘭臯居士則說:“《紅樓夢》一書,不知誰氏所作。
”②分别見《紅樓夢卷》第一冊,第45頁、第53頁。
讷山人于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為《增補紅樓夢》寫序,也認為“《紅樓夢》一書,不知作自何人,或曰曹雪芹之手筆也,姑弗深考”②。
即使有的記載對曹雪芹是《紅樓夢》的作者持比較肯定的态度,也是輾轉相傳,沒有真憑實據。
而且曹雪芹為誰,大都“不盡知也”西清,《桦葉述聞》,《紅樓夢卷》第一冊,第13頁。
。
有的說雪芹是曹寅的孫子,有的記載又說是曹寅的兒子。
袁枚在《随園詩話》中說: 康熙間,曹楝亭為江甯織造,每出,擁八驺,必攜書一本,觀玩不辍。
人問:“公何好學?”曰:“非也。
我非地方官,而百姓見我必起立,我心不安,故借此遮目耳。
”素與江甯太守陳鵬年不相中,及陳獲罪,乃密疏薦陳,人以此重之。
其子雪芹撰《紅樓夢》一部,備記風月繁華之盛。
袁枚:《随園詩話》(上)卷二,第42頁,人民文學出版社1960年尗坎校點本。
袁枚生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卒于嘉慶三年(1798年),和曹雪芹同時略晚,曾任江甯知縣,他辭官後蔔居的小倉山也在江甯,照說記載應該是可靠的。
然而卻大成問題。
把雪芹說成是曹寅的兒子固屬弄錯輩分,《随園詩話》的另一版本稱大觀園就是他們家的随園道光四年(1824年)刊本《随園詩話》,在“其子雪芹撰《紅樓夢》一部,備記風月繁華之盛”後面,有“中有所謂大觀園者,即餘之随園也”一段文字,參見一粟編《紅樓夢卷》第一冊,第13頁。
,也是以訛傳訛。
《棗窗閑筆》的作者裕瑞說:“聞前輩姻戚有與之交好者。
其人身胖頭廣而色黑,善談吐,風雅遊戲,觸境生春。
聞其奇談娓娓然,令人終日不倦,是以其書絕妙盡緻。
參見《紅樓夢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