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關燈


    她聽了湯阿英的叙述,早就有了自己的看法,但希望他們進一步展開各自的論點,把思想暴露出來,才能真正解決矛盾。

     “要是别的工人送點小東西給巧珠也沒有啥,可是陶阿毛就不同了……” 張學海不等湯阿英說完,就怒氣沖沖地質問: “陶阿毛有啥不同?他不也是工人嗎?” “我沒說他不是工人,可是他給國民黨反動派做過事。

    ” “不就是當過國民黨反動派僞工會的副理事長嗎?” “就是這個。

    ” “他也不是國民黨員,和僞理事長還有矛盾哩,兩人一吵架,就幾天不說話。

    ” “這點我也曉得,隻是偶爾吵架,不是天天吵架,平常他們兩人相處的也不錯,僞工會的事,都是他們兩人一道做的。

    ” “犯了錯誤,還不準人家改嗎?” “誰曉得他改了沒有呢?” “你不曉得,就斷定人家一定沒改嗎?” “也不能武斷說他改了呀!” “你不能把人家看扁了。

    ” “也不能随随便便說人家好。

    ” “照你這麼說,在一個車間做生活,和他不往來,連軋個朋友也不行,就算正确了嗎?” “話不是這麼講,要看啥人。

    ” “你看人總是多心多眼,疑神疑鬼,要是别人對你這個态度,你心裡高興嗎?” “我沒有給反動派做過事,也不怕别人猜疑。

    不是我愛猜疑别人,軋朋友也要有個選擇,遇人遇事都要仔細想想。

    ” “又是你說的對,你一貫正确!”張學海心裡不服,嘴上卻說不出道理,忍不住又要光火了,他辯解地說,“陶阿毛送巧珠一點小玩意,我看不出有啥壞意的地方,你卻講出一篇大道理,和你這樣的人往來,真不容易!” “随便和陶阿毛往來,總歸不對。

    ” “有啥不對?” 秦媽媽看他們兩人的嗓子又高了起來,湯阿英雖然不動聲色,但是張學海的耳根子又漲紅起來了。

    她認為該她說話的辰光了: “你們兩人别吵,聽我說兩句,好哦?” 湯阿英早就盼望秦媽媽說話了,張學海自然也沒有意見。

    巧珠奶奶不了解他們兩人今天為啥誰也不讓,希望秦媽媽排解開,她好帶巧珠上街買菜,趕回來做中飯,不能再耽誤時間了。

    巧珠更想早點放下手裡的小火輪和糖,她不懂為啥這麼一點東西引起那麼大的風波,鬧得爹和娘争論不休,真想把東西扔掉,免得家裡不和睦,也好跟奶奶早點上街去白相。

     “陶阿毛這個人麼,在解放前能當上我們廠裡的僞工會副理事長,自然不簡單。

    僞理事長是個國民黨員,這條走狗當然不會代表我們工人階級的利益。

    陶阿毛是僞副理事長,辦起事來要聽僞理事長的。

    他們兩人有矛盾是事實,也經常吵得幾天不說話,不過,他們兩人有些事還是一緻的。

    陶阿毛說他是傀儡,僞理事長要排擠他出工會,這也不完全是假話,但是陶阿毛究竟是個啥人,誰也沒有摸清楚。

    ”秦媽媽說到這裡,停了停,在回想過去僞工會的一些鬥争。

    的确,誰也沒有摸清楚陶阿毛的底細。

    僞工會理事長确實想排擠陶阿毛,一方面固然因為陶阿毛在工人當中有一定的威信和影響,另一方面陶阿毛不買他的賬,因為陶阿毛有陶阿毛的靠山,他也是國民黨反動派特地派到廠裡來的,不但工人當中沒有一個人曉得,就連僞理事長也不曉得他的底細。

    同時陶阿毛善于僞裝,在工人面前經常表現自己,用虛假的現象去迷惑部分工人的眼睛。

    秦媽媽想起往日那些錯綜複雜的鬥争,使人眼花缭亂,不容易立刻看出内在的真象。

    她說,“古話說的好,知人知面不知心,未可全抛一片心。

    對于陶阿毛這樣的人,還要繼續留心觀察,和他在一個車間做生活,當然不能不往來,就是軋朋友,目前還不能深交。

    上海雖然解放了,但敵人不會死心的,階級鬥争更沒有結束,以後的鬥争也許更複雜更激烈。

    阿英因為陶阿毛當過僞副理事長,對他不滿,這樣樸素的階級感情是寶貴的。

    陶阿毛可能有問題,也可能沒有啥大問題,要觀察,要調查研究,不能主觀斷定他是啥樣的人。

    毛主席說,不能冤枉一個好人,也不能漏掉一個壞人。

    我們辦啥事體,都要實事求是。

    ” 張學海聽秦媽媽擺事實講道理,像是把一團沒頭沒尾的亂麻,暫時理出個頭緒來,分析得頭頭是道,令人信服,使他的眼睛把撲朔迷離的現象看得清清楚楚了。

    他邊聽邊點頭同意。

    湯阿英更是完全贊成。

    巧珠奶奶也沒有不同的意見。

    巧珠把手上的小火輪往床上一放,一雙聰明的眼睛征求娘的意見: “娘,我不要這個。

    ” “要不要明天帶到廠裡退還給他?”張學海主動提出來,問秦媽媽。

     “既然收下了,突然又退回去,也不好,以後和他往來,多留心一點就行了。

    ” 湯阿英深深敬佩秦媽媽分析有理,處理得當,不再堅持自己的意見,笑着說: “學海,你聽見了嗎?不是我對人多心眼,你和人往來,不要沒心眼。

    ” “總是你對!”他嘴上雖說沒有完全同意,但他内心感到湯阿英看人看事确是比他高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