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關燈
湯阿英望着陶阿毛的寬厚的背影迅速消逝在門外的弄堂裡,轉過臉來,注意巧珠雙手捧着那個橡皮小火輪和那個沒有打開的小包,不曉得裡面包的是啥物事。

    她走過去,打開一看,是花花綠綠的糖果,吃驚地指着對張學海說: “你看,還有一包糖哩!” “啊……”張學海驚異地應了一聲。

     “明天你帶到廠裡還給他。

    ” “算了吧。

    ”他不介意地說。

     “怎能算了呢?”她見他那樣毫不在乎的神情,心裡有點急了,聲音也變得嚴峻了,一定要他明天帶到廠裡還給陶阿毛,講得很慢,幾乎是一個字一個字講出來的,語調十分肯定。

     他這時候才意識到問題有些嚴重了。

    剛才當着陶阿毛的面,是他要巧珠收下的,他明天自己哪能又送回去呢?這點東西,在陶阿毛說來,不過是點小意思;他和陶阿毛過去的交往,收下也沒有啥了不起。

    他說出的話,哪能好意思收回?不但叫陶阿毛下不了台,自己也抹不過面子,難道在家他做主收下這點小玩意都不行嗎?想起平時他說出啥意見一般都得到湯阿英的尊重,這點小事更不在話下了。

    他嚴肅起來,認真對她說: “已經收下了,東西也不多,又是給巧珠的,退回去,反而見外了。

     “我沒有同意收下。

    ” “我同意的。

    ” “那你給我退還給他。

    ” “說出去的話,哪能好意思收回?” “你不退,我明天帶到廠裡退給他。

    ” 他見湯阿英絲毫沒有讓步的意思,東西由她去退,更叫他沒有面子,說不定她和陶阿毛鬧僵了,影響他和陶阿毛的關系。

    他的語調也變得有點嚴厲了。

     “你不能退,我這點主還不能做嗎?” “不是你不能做主,過去有些事我不是聽你的意見嗎?這件事可不能依你。

    ” “為啥?” “你不想想,陶阿毛從來沒到我們家來過,為啥今天來呢?” “他早就講要上我們家來白相,今天廠禮拜,他就來了,有啥稀奇呢?” “來了,為啥還要帶禮物來呢?” “他喜歡小孩,買點小禮物給巧珠,也是人之常情,有啥大驚小怪的?” “為啥對我們忽然這麼親熱呢?” “過去不大熟,在保全部一道做生活久了,慢慢熟了,比過去親熱些,你為啥這樣多心眼呢?” “不是我多心眼,是你沒心眼。

    ” “我沒心眼,”她一句話把他說得跳了起來,火冒三丈,瞪着眼睛,臉紅脖子粗,氣呼呼地說,“我就是沒心眼,又哪能?”“沒心眼,”她并不生氣,也不焦急,慢條斯理地說,“那就長個心眼。

    ” “我就不長,”他的聲音越來越高,生氣地說。

     巧珠奶奶見他們兩個人,像是針尖對麥芒,你來我往,刀對刀來槍對槍,誰也不讓,怕再鬧下去,弄得大家别别扭扭,家裡不和,便在一旁調解道: “這點小事體,也值得這麼大吵大嚷,大家省一句,少說點,不就完了嗎?” 張學海沒有吭氣,顯然同意巧珠奶奶的意見,想平息這場風波。

    湯阿英不讓步,她堅持自己的意見: “這不是小事體,要講講清楚才好。

    ” “我看不出有啥了不起的地方,陶師傅來串門子,好心好意帶點東西給巧珠,有啥不對的?” 巧珠對于娘和爹的争吵,迷惑不解。

    她不曉得這位陌生的陶伯伯和廠裡的事,聽奶奶一說,覺得有道理,但沒言語,低下頭,盯着手裡的小火輪和糖,不曉得怎麼是好。

     “奶奶,你曉得陶師傅是啥人?”湯阿英聽出巧珠奶奶的話裡的意思,顯然是幫助她的兒子。

    湯阿英曉得巧珠奶奶不了解陶阿毛的情況,并不怪她,解釋道,“解放前,他在我們廠裡當過國民黨反動派的僞工會的副理事長,這種人的禮物,我們能随便收嗎?” “那是工人選的。

    ”他辯解地說。

     “誰選的?我就沒選他。

    ” “可是别人投了他的票。

    ” “那還不是他想法運動的。

    ” “你看見了嗎?” “我聽人家講的。

    ” “誰講的?” “秦媽媽。

    ” “秦媽媽?”他暗暗吃了一驚,湯阿英曉得的事體比他還多。

    秦媽媽是共産黨員,在廠裡的威信非常之高,隻要秦媽媽站出來一說話,工人沒有不贊成擁護的,因為秦媽媽處處想到工人階級的利益,句句說到工人的心裡。

    秦媽媽說的,沒有一個錯。

    可是他又不甘心服輸,說,“我問秦媽媽去!” “為啥說到我頭上來了?”秦媽媽邁着穩重的步伐,從門外走了進來,笑嘻嘻地對大家望了一眼,驚詫地問道:“大好的廠禮拜,小兩口子在屋裡吵啥?” 湯阿英把争吵的經過說了一遍,理直氣壯地說: “請秦媽媽評評理,看誰的意見對。

    ” “好嚜,聽秦媽媽的。

    ”他也盼望聽聽秦媽媽的意見。

     “我倒想聽聽你們兩人的意見。

    ”秦媽媽沒有立即表示自己的看法。

    她剛才在屋裡,聽巧珠奶奶的草棚棚裡講話的聲音越來越高,語調也有些激昂,你一言我一語,針鋒相對。

    她以為出了啥事體,就關心地走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