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講 帝王英雄
關燈
小
中
大
&mdash&mdash克倫威爾、拿破侖:近代革命運動
(1840年5月22日 星期五講演)
現在我們來議論英雄的最後一種類型,即我們稱之為帝王的特性。
帝王是衆人的統帥,我們的意志必須服從于他的意志,忠誠地為他獻身,并以此感到幸福。
可以認為他是最重要的偉大人物。
對我們來說,實際上他是集各種人物的英雄品德之大成,舉凡教士、導師以及我們所能想象的一切世俗的或宗教的尊嚴都集中在他一人身上,并使之具體化,以指揮我們,為我們提供經常的實際教導,時時刻刻指引我們應該怎樣行動。
他被人稱為Rex[君主]即管理者,或Roi;我們英國自己稱呼更好,叫他國王King,其詞源是Könning,意即有才能的人。
這方面,有許多深邃疑難的問題值得思索,而且有的是奧秘莫測。
所以,對于其中大多數問題,我們現在必須堅決地不作讨論。
伯克曾說,公正的陪審團審判也許可認為政府的靈魂,一切立法、行政和議會辯論等等,旨在&ldquo使12個公正的人進入陪審席&rdquo〔1〕。
&mdash&mdash因此,我更有理由說:發現能人授予他以能力的象征,即賦予尊嚴、崇拜(值得尊敬的品德)、王權、王位等等,從而他可以切實行使他那種指導者的才能。
&mdash&mdash不論其任務完成好壞,這是世界上一切社會程序必需的事情!議會競選講台上的演說、議會動議、選舉法修正法案〔2〕、法國大革命等等的核心問題,不為别的,就在于此。
一個國家中能發現最有才能的人,把他提到至上的地位,忠誠地崇敬他:這個國家就有了完美的政府,什麼投票箱、議會辯論、選舉、制定憲法以及其他機制都不能對它有所超越。
它就處于完善的境界,是一個理想的國家。
最有才能的人也意味着心地最真誠、最公正、最高尚的人。
他教導人們做的,是最明智、最恰當的,人們在任何地方、任何情況下都應記取的;&mdash&mdash人們應該以非常忠誠感激之情毫不猶豫地照辦!這樣,就政府的調節作用範圍來說,人們的事業和生活,就能安居樂業,這就是政府體制的理想。
唉!我們十分了解,理想的事物絕不可能完全體現在現實中。
理想與現實總是隔着非常大的距離,任何向理想的适度接近,我們應該由衷地感到滿足!正如席勒所說,但願沒有人在我們這個貧困的世界上,過分要求&ldquo用一台準确的天平來衡量現實的貧乏産物&rdquo〔3〕。
那樣的人是不聰明的,人們會把他看作不健全的、牢騷滿腹的蠢人。
然而,另一方面,絕不能忽視理想的事物确實是存在的。
如果認為人們一點也不能接近理想,人類的整個事業就會破滅!這是千真萬确的。
正如沒有一個砌磚工人能砌成一堵絕對垂直的牆來。
無疑,這是不可能的。
一定程度的垂直就可以滿足要求了。
他作為一個砌磚好手,隻能這樣來完成他的任務。
但是,如果他過度偏離垂直線,特别是,如果他把鉛垂線和水平儀撇在一邊不用,一塊接一塊地随手壘磚&mdash&mdash!我想這樣的砌磚工人是要壞事的。
他忘乎所以,但是,萬有引力規律是不會放過他的,他和他所砌的牆就會倒塌,陷入一片混亂中!&mdash&mdash 這就是古往今來的一切造反、法國大革命和社會劇變的來曆。
因為人們讓太無能的人去掌管國家大事!這種人是太低能、太怯懦和太昏庸的人。
人們忘記了必須起用能人的規律,或者說,凡事都有自然必然性支配。
磚塊的壘放,要按其所能,适得其所。
冒充能人的無能之輩,也就是騙子,叫他來掌管世事,&mdash&mdash必然會釀成無可估量的損失和貧困的苦難;千千萬萬不幸的人們伸手要獲取他們在物質上和精神上的必需品,可是他們卻得不到。
&ldquo萬有引力&rdquo,這個自然規律,總要對他們起作用的。
千百萬受苦受難的民衆就會爆發出激進的行為或某種怒潮,猶如砌磚工人一樣;随同他砌的磚牆勢不可擋地陷入了一片緻命的混亂之中!&mdash&mdash 在我國公共圖書館裡,收藏着許多有關&ldquo君權神授&rdquo的著作。
這些著作大約寫于100多年以前,令人惋惜的是,它現在已無人問津,正在風化破碎。
它們遠離塵世的喧擾,在那些圖書樓裡正在悄然消失!同時,我們不應該讓那大堆無用的東西毫無保留地消失掉,隐藏在它們後面,應該有某些精華。
我認為,它确有某種重要的東西,某些真實的東西,對我們和所有的人均有重要意義,值得記取。
如果斷言,隻要從任何人中選取一個能加以控制的人(通過某種控制他的方法),突然給他戴上一頂圓形金冠,并稱他為國王,&mdash&mdash這就直接賦予他神性,因此,他就成為一種神,而且神性使他産生能力和權力,毫無顧忌地去統治人們。
如果是這種做法,&mdash&mdash就讓它在圖書館裡默默地腐爛,我們又何必去管它呢?但是,我卻要指出,主張神權的人所指的是:在帝王、在一切人類權威身上,以及在上帝創造的人們之間所能形成的關系中,确實存在着不是神權就是魔鬼的邪惡,二者必有其一!因為18世紀懷疑論的觀點,認為世界是一部蒸汽機的說法是完全錯誤的。
世界上存在着上帝,而且從一切統治與服從中,從人類一切道德行為中都可以發現上帝的約束力或者是違反上帝約束力的行為。
人與人之間的行為應該以統治和服從為最高的行為道德。
不應服從而服從固然可悲,應服從而不服從同樣可悲!我認為,上帝的律法就是這樣,雖然對人間寫在羊皮紙上的法律可以偏離。
總之,一個人在向另一個人提出的每個要求的核心中存在着不是神權,就是魔鬼的邪惡。
對這個問題的深思,絲毫無損于我們。
這個問題在一切生活關系中都和我們有關,特别是在忠誠與王權這些人們關系的最高方面。
我認為現代人的錯誤在于一切都以私利或貪婪的欺詐作為權衡的準則。
而且,簡言之,在人們任何交往中全然沒有神性,這自然是一種無信仰世紀的說法,其謬誤卻比人們稱帝王有&ldquo神權&rdquo的說法更為可鄙。
我認為,如果能找出一位真正有才幹的人、帝王或能人,那麼,他就有統治的神權。
我們知道,怎樣在某種可以容忍的範圍内去找到他。
而且,一旦把他找到,所有的人都準備承認他的神權。
這正是病态世界在這些時代中,各處尋找的濟世良方!真正的帝王,作為實際生活的引路人,在他身上有某些教皇的品質,&mdash&mdash也是決定産生實際生活活動的精神向導。
所以說,帝王就是教會的首領,這樣的說法,也是有它的道理的。
&mdash&mdash不過,我們就讓産生于死氣沉沉的時代裡的那些有争論的著作沉寂地躺在書架上好了。
要尋找一位能人,卻又不知從什麼途徑着手,确是一件極困難的事情。
這正是我們這些時代中,世人所處的困境。
我們的時代是革命的時代;而且為時已久。
正如我們所見到的,不用鉛錘和水平儀,不顧萬有引力規律的砌磚工人,随同他砌的磚牆已經坍塌翻滾,眼前一片混亂!但是,我們可以這樣想:這個時代的混亂,與其說是從法國大革命開始,不如說它是結局。
更确切地說,它的開端應上溯到三個世紀的路德宗教改革時期。
當時的情形是:仍然被稱作基督教教會本身已經變成騙人的機構了,但是還恬不知恥地假裝為人們贖罪而大發橫财,并且還幹了許多當今已無人所為的違背自然永恒真理的勾當,這正是緻命的弊病之所在。
精神上出了偏差,導緻物質世界越來越混亂。
信仰抛掉了,隻剩下懷疑和無信仰。
建築工人抛棄了水平儀,暗自說道:&ldquo管它什麼地心引力?磚就放在磚上!&rdquo啊!我們許多人,至今仍然對那種說法:即在神創造的人類事業中存在着上帝的真理,一切都不是假象,不是&ldquo權宜之計&rdquo和策略,感到奇特,不理解其中緣由!&mdash&mdash 路德當初迫不得已作出斷言:&ldquo你,這個自封的教皇,你根本不是上帝派來的神父,你不過是&mdash&mdash一個客邁拉〔4〕,我不知道還能用什麼禮貌的語言來稱呼你!&rdquo&mdash&mdash自從那時以後,直到人民激發起來,反對形形色色的客邁拉,在法國皇宮,卡米爾·德穆蘭〔5〕周圍響起呼喊聲:&ldquoAuxarmes〔拿起武器來!〕&rdquo&mdash&mdash我發現了自然的曆史順序。
那駭人聽聞的、像發自地獄般的呼叫聲,卻是一樁重大的事件。
這是又一次民族覺醒者的心聲。
&mdash&mdash它開始于模糊不自覺,好似出自夢魇,出自酣睡中,有某種朦胧的感覺,認為人生是真實的,上帝創造世界,并非出自一種權宜之計和策略!它是地獄般的兇惡,&mdash&mdash确實,因為不如此,他們不會成功。
說它像地獄,因為它既不是天國的事情,又與凡俗不同。
虛假與不真誠必須終止,某種真誠必須開始,不論要付出什麼代價,恐怖的統治,法國大革命的恐怖手段等等,我們必須回歸真理。
這件事本身就是一個真理,我認為,這是地獄之火籠罩着的真理,因為隻有這樣才能實現真理!&mdash&mdash 在英國和其他地方,在相當多的人中流行着一種看法,認為法蘭西民族在當時好像發瘋似的,認為法國大革命是公衆精神錯亂的行為,頓時,法國和世界大部分地區好像變成了瘋人院。
這一事件引起了迅猛的蔓延,但它是一種狂熱和不能實現的事情,&mdash&mdash現在已有幸成為夢幻和圖畫中的事物了!&mdash&mdash對于那些甯靜的哲學家來說,1830年7月的三天〔6〕,必然是一個令人震驚的現象。
法蘭西民族又一次奮起,拿起武器進行你死我活的殊死戰鬥,同樣瘋狂地去完成法國大革命的事業!那些人的子孫們,堅持他們的事業,不但不否認它,而且要完成它,不成功便成仁!對于那些根據&ldquo瘋狂&rdquo的靜止狀态的到來,安排他們生活方式的哲學家來說,沒有比那種現象更為驚人的了。
據說,不幸的普魯士的曆史學家尼布爾教授〔7〕,因此而傷心病倒。
如果我們相信的話,他就是因為這三天革命風暴緻死的!尼布爾之死,無疑不是一種英雄行為,&mdash&mdash比拉辛〔8〕因遭路易十四一次嚴厲的白眼而死,也好不了多少。
在那時,世人已是幾經重大震蕩,也期望着從這三天的革命風暴中挺過來,然後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式!三天的革命風暴向一切平民百姓宣告,以往的法國大革命,看上去瘋狂,卻不是瘋人們一時的沖動,而是我們大家生活的這個世界的真正産物,它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如果能照此認識這個問題,世人就會普遍受益。
确實,如果沒有法國大革命,人們完全不會理解現在這個時代的來龍去脈。
我們要為法國大革命歡呼,正像遭受海難的海員們,在無邊無際、深不見底的海浪中見到堅硬的岩石一樣,感到無比歡欣鼓舞。
法國大革命對那個虛僞枯竭而矯揉造作的時代,正是一部啟示錄,雖然,這是一部令人可怕的啟示錄。
它卻再一次證明自然是受超自然力量支配的,如果不是崇高的神性指引,就是魔鬼作祟。
外表的東西不等于現實,但它必須轉化為現實,否則會激怒世人,把它付之一炬,&mdash&mdash将其化為烏有!貌似有理的東西被戳穿了,墨守成規的俗套被打破了,多少事物已被沖垮。
這一切好似末日審判的号角向所有的人們吹響了。
最早理解它的人是最聰明的人。
經過長期混亂的幾代人早就領會它了,沒有它是不可能有安靜日子的!仍然被衆多矛盾所困惑的真誠的人,隻能在其中耐心等候,耐心努力盡其職責。
反對一切的末日判決原本寫在天上,現在已在塵世公開宣布,明眼人是一目了然的。
無疑,我要說還應該考慮到問題的另一方面,在所有國家中,要解決那些無可阻擋的要求,存在着多麼巨大的困難,而且又是非常緊急,緊急得令人可怕。
&mdash&mdash一個人在當時可以很容易找到比從事長褲漢〔9〕的活動更好的工作! 在我看來,在上述那種環境中,&ldquo英雄崇拜&rdquo成為無比珍貴的事情。
這是現時人們在世上看到的最令人欣慰的事情;因為其中有治理這個世界的永恒希望。
即使人類曾經創造的種種傳統、辦法、信條和社團都消失了,英雄崇拜将依然存在。
英雄必定要降世。
當英雄們來到人間,崇敬英雄就是人們的職責,人們的需要。
英雄像一顆北極星一樣,它能透過層層雲霧塵埃以及形形色色的激流和火災為人們指引方向。
英雄崇拜在法國大革命中的工人和戰士們聽來,感到非常奇特。
他們不崇敬偉人;他們根本不希望、不相信甚至不願意偉人在世上再現!那時,大自然好像變成了陳舊的&ldquo機器&rdquo,不再能造就偉人了。
&mdash&mdash這樣的話,我要告訴大自然,它應該完全放棄這種行當,因為沒有偉人,人們就無法幹事業了。
&mdash&mdash但是,我也不想與&ldquo自由和平等&rdquo的信念進行争論,這種信念認為,明智的偉人是不可能有的,隻要有為數衆多的愚昧小人物就足夠了。
這種觀念在當時的條件下,是很自然的。
&ldquo自由和平等,不再需要權威了。
英雄崇拜,對這樣的權威的崇敬,已被證明是愚昧,它本身就是虛僞的行為,如此而已!人們已經多次受過僞造品的欺騙,現在什麼都不信了。
大量的僞币流入市場,于是人們普遍認為不再有真金存在,&mdash&mdash即使人們沒有金子,人們也能幹得很好&rdquo!我從其中,特别是在那自由、平等的普遍呼聲中,發現了這種觀念。
我認為,在當時的情況下,出現這種觀念是完全自然的。
然而,應該肯定,上述這種觀念不過是虛僞的社會生活向真實轉變中出現的東西,把它當作完全的真理,是非常荒謬的。
&mdash&mdash這全是懷疑主義盲目性的産物,至今它隻是努力要進行觀察。
英雄崇拜是永存的,它無處不在;它不僅表現為忠誠;而是對神的敬仰延伸到實際生活的基層領域。
&ldquo向人俯首&rdquo〔10〕,如果僅僅是一種虛假的動作,就沒有必要這樣作。
其實,這樣做也是英雄崇拜的表現,&mdash&mdash也就是承認我們的同胞身上确實存在某種神性的東西,承認每個被神創造的人,如諾瓦利斯所說,是&ldquo肉體的神啟&rdquo。
那些發明一切文明禮貌從而使生活變得高尚的人,他們就是詩人!禮貌并不是虛僞做作,生活不需要虛假做作。
因此,忠誠和宗教禮拜本身是能做到的事,而且也是不可缺少的東西。
此外,當許許多多後起的英雄們從事相當于革命者的工作,難道人們就不能說所有這些偉人和真誠的人,在本性上是酷愛有序而反對無序的人了嗎?一個真誠的人去從事革命工作,其處境是可悲的。
他貌似無政府主義者。
而且,實際上,确有一種令人痛苦的無政府主義因素在每一步行動上都在阻礙着他,&mdash&mdash然而,他在思想上卻是敵視痛恨無政府主義。
他的使命是使事物有序,每個人都是如此。
他在世上是要把混亂無序的事物變成井然有序。
他是建立事物有序的使者。
實際上,世人的一切工作不都是為了建立有序嗎?木工将粗糙的樹木加工成形,使它成為适合于人們需求的方正有用的東西。
我們大家都是事物無序的天敵。
從事推翻和打碎偶像,對我們大家來說都是一個悲劇;至于對待超越人們的偉人,則更是悲劇了。
因此,人類的一切事業,包括最狂熱的法國長褲漢的激進行為也都是為了,而且是必須為了建立事物秩序而努力奮鬥。
他們中的任何人,即使是最狂熱的人,仍然是時時刻刻都在推進事物的秩序。
他的一生經曆表明:無序意味着瓦解、死亡。
任何混亂的東西總要尋找一個圍繞旋轉的中心。
在人類一定曆史時期中,例如,長褲漢的激進行為終究會産生出像克倫威爾、拿破侖那樣的人物來。
&mdash&mdash令人費解的是,當時英雄崇拜已為衆人所不信,然而,它怎麼又以人們必須信任的方式在實踐中表明了自身的價值。
神的權利,廣義說來,也意味着神的權力!當虛假的陳規陋習土崩瓦解之時,真正新的東西就會意外地顯示出自身不可戰勝的力量。
在動亂的年代裡,眼看王權本身似乎已經終止和廢除,克倫威爾、拿破侖又登上王位。
這些人的經曆正是我們現在要考察的最後一類英雄品質。
這種考察使舊時代的景象在我們面前重現,即國王産生的方式,以及王權本身最初的形成,在這兩個人的曆史中再次展現。
我們英國曆史上有過許多内戰,諸如紅白玫瑰戰争〔11〕、西蒙·德·蒙特福特戰争〔12〕等等,其中很多戰争,并不值得人們注意。
可是清教徒的戰争其意義是沒有其他任何戰争可與倫比的。
我相信大家的真誠直率,一定會指出我的論點之不足。
我把清教徒的戰争看作是構成真正世界史的、具有世界性的重要戰争的又一部分,&mdash&mdash即信仰反對無信仰的戰争!這是注重事物真實本質的人和注重事物外表形式的人之間的鬥争。
有許多人認為,清教徒不過是野蠻的反對崇拜聖像者,是對各種形式粗暴的摧毀者。
但是,較為公正地說,他們是各種不真實形式的痛恨者。
我希望人們懂得怎樣尊重勞德〔13〕和他的國王以及他們。
在我看來,不幸的勞德是軟弱無力的,注定要失敗的。
但他卻不是一個不正直的人,至多也就是個時運不濟的迂夫子。
人們嘲笑他那充滿深情而又讨人喜歡的&ldquo夢想&rdquo和執著。
他像是一個大學導師,一心緻力于各種慣例與校規,他認為那些東西才是世人的命脈。
他這個頑固不化地抱着粗淺觀念的人,沒有擔任校長,卻出乎意料地被安置到國家領導崗位上,去調節最複雜的人際利害關系。
他認為人們應該遵照舊的合适的規章,而且人們也隻有發揚光大這些規章才能得救。
他像一個虛弱的人,戰戰兢兢奮力走向目标,已是自顧不暇,注意不到别人慎重的意見和同情的呼聲。
他隻要求他的師生員工都能恪守他的校規,這是頭等大事。
隻要能達到這一點,就别無所求了。
我說過,他是一個注定要失敗的迂夫子。
他想把世界當作這樣的大學,但世界并非是他想象的那樣。
唉!他不是受到極其嚴厲的判決麼?他犯下的種種過錯,不都受到了可怕的報複了嗎? 強調形式的作用是有價值的。
宗教及其他一切事物自然有其本身的形式。
不論在何處,有形的世界才是适合居住的地方。
我贊揚清教徒的東西并不是不要形式的清教習俗,那些東西是令人可悲的。
&mdash&mdash我所贊揚的隻是使它不可避免發生的精神!一切實體都具有其本身的種種形式,但是形式既有合适的、真正的,也有不真實的、不合适的。
如果我們理解正确的話,我們可以這樣下一個最簡單的定義:圍繞一個實體形成的形式,凡是符合實體實在本性和意圖的形式,就是真實的、好的;而有意識地加于實體的形式,則是壞的。
我請大家認真思考這一點,在一切人類事業中,要在禮儀形式上把真實的和虛僞的區别開來,把誠實莊重與空洞虛飾區分開來。
在各種形式中,必須要有真實性和自然的自發性。
在人們極平常的相會時,如果有人作&ldquo事先寫好講稿的演講&rdquo,這個人不是會令人反感麼?在客廳裡,那種不是實實在在發自内心的假惺惺的虛僞禮節,是人們都不能容忍的東西。
另外,假設現在有某個生命攸關的重大事情,某種超凡之事(如對神的崇拜)影響某人整個心神,由于情緒過分激動而說不出話來,全然不知用什麼語言來表現自身,而甯願保持無形的沉默,不想用任何可能的辦法去表現自己。
&mdash&mdash這時候,若另有一個人裝腔作勢地走來為這個人表現這種感受,我們能說些什麼呢?這種人,&mdash&mdash如果他還能自愛的話,就讓他趕快走開!當有人失去了獨生子,連話也說不出來了,哭得死去活來。
那時,有一個不知趣的人胡攪蠻纏地提出為他舉行希臘式的葬禮運動會!這種愚蠢而無意義的儀式不僅不會被接受,&mdash&mdash而且令人可恨,是不能容忍的事情。
這就是古代先知們所說的&ldquo偶像崇拜&rdquo和對空洞外表的禮拜,它們一定會遭到真誠的人們的唾棄。
我們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理解那些清貧的清教徒的旨意。
勞德用上述他那種方式,獻身于聖凱瑟琳信條的教會,沉溺于鞠躬、手勢、詠歎等等繁瑣禮節,無疑他是墨守其&ldquo校規&rdquo、拘泥于死闆形式的迂夫子,而不是注重事情本質的真誠先知! 清教發覺那種形式是不合理的,于是就無視那種形式,&mdash&mdash我們應該原諒它的說法:甯可不要形式,也比有那種形式好!一個人站在毫無裝飾的講壇上進行布道,除了手裡的《聖經》以外,再沒有什麼繁瑣的禮儀,而且又是一個有真誠心靈的人在向很多有真誠心靈的人們講道。
這樣做,實際上,不就是體現一切教會各種活動的根本宗旨嗎?我認為,最無裝飾的、最原始的實在,也勝過任何虛假的外表,不論它是如何高貴。
此外,凡是真實的東西,總會逐漸有其合适的外表,沒有必要為此擔心,實際上也根本無需擔心。
正如活人總會有衣服,他會為自己找衣服。
不過,人的那套衣服不能僞稱是人&mdash&mdash!&mdash&mdash我們不能用30萬套紅制服&ldquo去打法國人&rdquo,衣服裡面必定要有人!我斷定,外表的東西,實際上不能與實在分離的。
如果外表的東西與實在分離了,&mdash&mdash那麼,人們就會起來反對外表的東西,因為它已成了一種欺騙人的東西!在這裡,表現為勞德和清教徒之間的這種兩方面的對立鬥争,差不多與世界一樣長久。
他們當時在全英國進行了激烈的戰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他們的混亂争論,為我們後人留下了不少後果。
在緊接清教徒之後的那個時代,他們的事業和他們自身還得不到公正的評價。
查理二世〔14〕和他的羅徹斯特〔15〕們就不是能對清教徒作出應有的評價和意義的那種人。
這些可鄙的羅徹斯特之流以及他們迎來的時代,已經忘記人生中還有任何信仰和真理。
清教主義&mdash&mdash像清教領袖的遺骸一樣被吊在絞刑架上示衆。
然而,清教事業本身仍然在繼續實現。
人的一切真正的事業,不論把
帝王是衆人的統帥,我們的意志必須服從于他的意志,忠誠地為他獻身,并以此感到幸福。
可以認為他是最重要的偉大人物。
對我們來說,實際上他是集各種人物的英雄品德之大成,舉凡教士、導師以及我們所能想象的一切世俗的或宗教的尊嚴都集中在他一人身上,并使之具體化,以指揮我們,為我們提供經常的實際教導,時時刻刻指引我們應該怎樣行動。
他被人稱為Rex[君主]即管理者,或Roi;我們英國自己稱呼更好,叫他國王King,其詞源是Könning,意即有才能的人。
這方面,有許多深邃疑難的問題值得思索,而且有的是奧秘莫測。
所以,對于其中大多數問題,我們現在必須堅決地不作讨論。
伯克曾說,公正的陪審團審判也許可認為政府的靈魂,一切立法、行政和議會辯論等等,旨在&ldquo使12個公正的人進入陪審席&rdquo〔1〕。
&mdash&mdash因此,我更有理由說:發現能人授予他以能力的象征,即賦予尊嚴、崇拜(值得尊敬的品德)、王權、王位等等,從而他可以切實行使他那種指導者的才能。
&mdash&mdash不論其任務完成好壞,這是世界上一切社會程序必需的事情!議會競選講台上的演說、議會動議、選舉法修正法案〔2〕、法國大革命等等的核心問題,不為别的,就在于此。
一個國家中能發現最有才能的人,把他提到至上的地位,忠誠地崇敬他:這個國家就有了完美的政府,什麼投票箱、議會辯論、選舉、制定憲法以及其他機制都不能對它有所超越。
它就處于完善的境界,是一個理想的國家。
最有才能的人也意味着心地最真誠、最公正、最高尚的人。
他教導人們做的,是最明智、最恰當的,人們在任何地方、任何情況下都應記取的;&mdash&mdash人們應該以非常忠誠感激之情毫不猶豫地照辦!這樣,就政府的調節作用範圍來說,人們的事業和生活,就能安居樂業,這就是政府體制的理想。
唉!我們十分了解,理想的事物絕不可能完全體現在現實中。
理想與現實總是隔着非常大的距離,任何向理想的适度接近,我們應該由衷地感到滿足!正如席勒所說,但願沒有人在我們這個貧困的世界上,過分要求&ldquo用一台準确的天平來衡量現實的貧乏産物&rdquo〔3〕。
那樣的人是不聰明的,人們會把他看作不健全的、牢騷滿腹的蠢人。
然而,另一方面,絕不能忽視理想的事物确實是存在的。
如果認為人們一點也不能接近理想,人類的整個事業就會破滅!這是千真萬确的。
正如沒有一個砌磚工人能砌成一堵絕對垂直的牆來。
無疑,這是不可能的。
一定程度的垂直就可以滿足要求了。
他作為一個砌磚好手,隻能這樣來完成他的任務。
但是,如果他過度偏離垂直線,特别是,如果他把鉛垂線和水平儀撇在一邊不用,一塊接一塊地随手壘磚&mdash&mdash!我想這樣的砌磚工人是要壞事的。
他忘乎所以,但是,萬有引力規律是不會放過他的,他和他所砌的牆就會倒塌,陷入一片混亂中!&mdash&mdash 這就是古往今來的一切造反、法國大革命和社會劇變的來曆。
因為人們讓太無能的人去掌管國家大事!這種人是太低能、太怯懦和太昏庸的人。
人們忘記了必須起用能人的規律,或者說,凡事都有自然必然性支配。
磚塊的壘放,要按其所能,适得其所。
冒充能人的無能之輩,也就是騙子,叫他來掌管世事,&mdash&mdash必然會釀成無可估量的損失和貧困的苦難;千千萬萬不幸的人們伸手要獲取他們在物質上和精神上的必需品,可是他們卻得不到。
&ldquo萬有引力&rdquo,這個自然規律,總要對他們起作用的。
千百萬受苦受難的民衆就會爆發出激進的行為或某種怒潮,猶如砌磚工人一樣;随同他砌的磚牆勢不可擋地陷入了一片緻命的混亂之中!&mdash&mdash 在我國公共圖書館裡,收藏着許多有關&ldquo君權神授&rdquo的著作。
這些著作大約寫于100多年以前,令人惋惜的是,它現在已無人問津,正在風化破碎。
它們遠離塵世的喧擾,在那些圖書樓裡正在悄然消失!同時,我們不應該讓那大堆無用的東西毫無保留地消失掉,隐藏在它們後面,應該有某些精華。
我認為,它确有某種重要的東西,某些真實的東西,對我們和所有的人均有重要意義,值得記取。
如果斷言,隻要從任何人中選取一個能加以控制的人(通過某種控制他的方法),突然給他戴上一頂圓形金冠,并稱他為國王,&mdash&mdash這就直接賦予他神性,因此,他就成為一種神,而且神性使他産生能力和權力,毫無顧忌地去統治人們。
如果是這種做法,&mdash&mdash就讓它在圖書館裡默默地腐爛,我們又何必去管它呢?但是,我卻要指出,主張神權的人所指的是:在帝王、在一切人類權威身上,以及在上帝創造的人們之間所能形成的關系中,确實存在着不是神權就是魔鬼的邪惡,二者必有其一!因為18世紀懷疑論的觀點,認為世界是一部蒸汽機的說法是完全錯誤的。
世界上存在着上帝,而且從一切統治與服從中,從人類一切道德行為中都可以發現上帝的約束力或者是違反上帝約束力的行為。
人與人之間的行為應該以統治和服從為最高的行為道德。
不應服從而服從固然可悲,應服從而不服從同樣可悲!我認為,上帝的律法就是這樣,雖然對人間寫在羊皮紙上的法律可以偏離。
總之,一個人在向另一個人提出的每個要求的核心中存在着不是神權,就是魔鬼的邪惡。
對這個問題的深思,絲毫無損于我們。
這個問題在一切生活關系中都和我們有關,特别是在忠誠與王權這些人們關系的最高方面。
我認為現代人的錯誤在于一切都以私利或貪婪的欺詐作為權衡的準則。
而且,簡言之,在人們任何交往中全然沒有神性,這自然是一種無信仰世紀的說法,其謬誤卻比人們稱帝王有&ldquo神權&rdquo的說法更為可鄙。
我認為,如果能找出一位真正有才幹的人、帝王或能人,那麼,他就有統治的神權。
我們知道,怎樣在某種可以容忍的範圍内去找到他。
而且,一旦把他找到,所有的人都準備承認他的神權。
這正是病态世界在這些時代中,各處尋找的濟世良方!真正的帝王,作為實際生活的引路人,在他身上有某些教皇的品質,&mdash&mdash也是決定産生實際生活活動的精神向導。
所以說,帝王就是教會的首領,這樣的說法,也是有它的道理的。
&mdash&mdash不過,我們就讓産生于死氣沉沉的時代裡的那些有争論的著作沉寂地躺在書架上好了。
要尋找一位能人,卻又不知從什麼途徑着手,确是一件極困難的事情。
這正是我們這些時代中,世人所處的困境。
我們的時代是革命的時代;而且為時已久。
正如我們所見到的,不用鉛錘和水平儀,不顧萬有引力規律的砌磚工人,随同他砌的磚牆已經坍塌翻滾,眼前一片混亂!但是,我們可以這樣想:這個時代的混亂,與其說是從法國大革命開始,不如說它是結局。
更确切地說,它的開端應上溯到三個世紀的路德宗教改革時期。
當時的情形是:仍然被稱作基督教教會本身已經變成騙人的機構了,但是還恬不知恥地假裝為人們贖罪而大發橫财,并且還幹了許多當今已無人所為的違背自然永恒真理的勾當,這正是緻命的弊病之所在。
精神上出了偏差,導緻物質世界越來越混亂。
信仰抛掉了,隻剩下懷疑和無信仰。
建築工人抛棄了水平儀,暗自說道:&ldquo管它什麼地心引力?磚就放在磚上!&rdquo啊!我們許多人,至今仍然對那種說法:即在神創造的人類事業中存在着上帝的真理,一切都不是假象,不是&ldquo權宜之計&rdquo和策略,感到奇特,不理解其中緣由!&mdash&mdash 路德當初迫不得已作出斷言:&ldquo你,這個自封的教皇,你根本不是上帝派來的神父,你不過是&mdash&mdash一個客邁拉〔4〕,我不知道還能用什麼禮貌的語言來稱呼你!&rdquo&mdash&mdash自從那時以後,直到人民激發起來,反對形形色色的客邁拉,在法國皇宮,卡米爾·德穆蘭〔5〕周圍響起呼喊聲:&ldquoAuxarmes〔拿起武器來!〕&rdquo&mdash&mdash我發現了自然的曆史順序。
那駭人聽聞的、像發自地獄般的呼叫聲,卻是一樁重大的事件。
這是又一次民族覺醒者的心聲。
&mdash&mdash它開始于模糊不自覺,好似出自夢魇,出自酣睡中,有某種朦胧的感覺,認為人生是真實的,上帝創造世界,并非出自一種權宜之計和策略!它是地獄般的兇惡,&mdash&mdash确實,因為不如此,他們不會成功。
說它像地獄,因為它既不是天國的事情,又與凡俗不同。
虛假與不真誠必須終止,某種真誠必須開始,不論要付出什麼代價,恐怖的統治,法國大革命的恐怖手段等等,我們必須回歸真理。
這件事本身就是一個真理,我認為,這是地獄之火籠罩着的真理,因為隻有這樣才能實現真理!&mdash&mdash 在英國和其他地方,在相當多的人中流行着一種看法,認為法蘭西民族在當時好像發瘋似的,認為法國大革命是公衆精神錯亂的行為,頓時,法國和世界大部分地區好像變成了瘋人院。
這一事件引起了迅猛的蔓延,但它是一種狂熱和不能實現的事情,&mdash&mdash現在已有幸成為夢幻和圖畫中的事物了!&mdash&mdash對于那些甯靜的哲學家來說,1830年7月的三天〔6〕,必然是一個令人震驚的現象。
法蘭西民族又一次奮起,拿起武器進行你死我活的殊死戰鬥,同樣瘋狂地去完成法國大革命的事業!那些人的子孫們,堅持他們的事業,不但不否認它,而且要完成它,不成功便成仁!對于那些根據&ldquo瘋狂&rdquo的靜止狀态的到來,安排他們生活方式的哲學家來說,沒有比那種現象更為驚人的了。
據說,不幸的普魯士的曆史學家尼布爾教授〔7〕,因此而傷心病倒。
如果我們相信的話,他就是因為這三天革命風暴緻死的!尼布爾之死,無疑不是一種英雄行為,&mdash&mdash比拉辛〔8〕因遭路易十四一次嚴厲的白眼而死,也好不了多少。
在那時,世人已是幾經重大震蕩,也期望着從這三天的革命風暴中挺過來,然後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式!三天的革命風暴向一切平民百姓宣告,以往的法國大革命,看上去瘋狂,卻不是瘋人們一時的沖動,而是我們大家生活的這個世界的真正産物,它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如果能照此認識這個問題,世人就會普遍受益。
确實,如果沒有法國大革命,人們完全不會理解現在這個時代的來龍去脈。
我們要為法國大革命歡呼,正像遭受海難的海員們,在無邊無際、深不見底的海浪中見到堅硬的岩石一樣,感到無比歡欣鼓舞。
法國大革命對那個虛僞枯竭而矯揉造作的時代,正是一部啟示錄,雖然,這是一部令人可怕的啟示錄。
它卻再一次證明自然是受超自然力量支配的,如果不是崇高的神性指引,就是魔鬼作祟。
外表的東西不等于現實,但它必須轉化為現實,否則會激怒世人,把它付之一炬,&mdash&mdash将其化為烏有!貌似有理的東西被戳穿了,墨守成規的俗套被打破了,多少事物已被沖垮。
這一切好似末日審判的号角向所有的人們吹響了。
最早理解它的人是最聰明的人。
經過長期混亂的幾代人早就領會它了,沒有它是不可能有安靜日子的!仍然被衆多矛盾所困惑的真誠的人,隻能在其中耐心等候,耐心努力盡其職責。
反對一切的末日判決原本寫在天上,現在已在塵世公開宣布,明眼人是一目了然的。
無疑,我要說還應該考慮到問題的另一方面,在所有國家中,要解決那些無可阻擋的要求,存在着多麼巨大的困難,而且又是非常緊急,緊急得令人可怕。
&mdash&mdash一個人在當時可以很容易找到比從事長褲漢〔9〕的活動更好的工作! 在我看來,在上述那種環境中,&ldquo英雄崇拜&rdquo成為無比珍貴的事情。
這是現時人們在世上看到的最令人欣慰的事情;因為其中有治理這個世界的永恒希望。
即使人類曾經創造的種種傳統、辦法、信條和社團都消失了,英雄崇拜将依然存在。
英雄必定要降世。
當英雄們來到人間,崇敬英雄就是人們的職責,人們的需要。
英雄像一顆北極星一樣,它能透過層層雲霧塵埃以及形形色色的激流和火災為人們指引方向。
英雄崇拜在法國大革命中的工人和戰士們聽來,感到非常奇特。
他們不崇敬偉人;他們根本不希望、不相信甚至不願意偉人在世上再現!那時,大自然好像變成了陳舊的&ldquo機器&rdquo,不再能造就偉人了。
&mdash&mdash這樣的話,我要告訴大自然,它應該完全放棄這種行當,因為沒有偉人,人們就無法幹事業了。
&mdash&mdash但是,我也不想與&ldquo自由和平等&rdquo的信念進行争論,這種信念認為,明智的偉人是不可能有的,隻要有為數衆多的愚昧小人物就足夠了。
這種觀念在當時的條件下,是很自然的。
&ldquo自由和平等,不再需要權威了。
英雄崇拜,對這樣的權威的崇敬,已被證明是愚昧,它本身就是虛僞的行為,如此而已!人們已經多次受過僞造品的欺騙,現在什麼都不信了。
大量的僞币流入市場,于是人們普遍認為不再有真金存在,&mdash&mdash即使人們沒有金子,人們也能幹得很好&rdquo!我從其中,特别是在那自由、平等的普遍呼聲中,發現了這種觀念。
我認為,在當時的情況下,出現這種觀念是完全自然的。
然而,應該肯定,上述這種觀念不過是虛僞的社會生活向真實轉變中出現的東西,把它當作完全的真理,是非常荒謬的。
&mdash&mdash這全是懷疑主義盲目性的産物,至今它隻是努力要進行觀察。
英雄崇拜是永存的,它無處不在;它不僅表現為忠誠;而是對神的敬仰延伸到實際生活的基層領域。
&ldquo向人俯首&rdquo〔10〕,如果僅僅是一種虛假的動作,就沒有必要這樣作。
其實,這樣做也是英雄崇拜的表現,&mdash&mdash也就是承認我們的同胞身上确實存在某種神性的東西,承認每個被神創造的人,如諾瓦利斯所說,是&ldquo肉體的神啟&rdquo。
那些發明一切文明禮貌從而使生活變得高尚的人,他們就是詩人!禮貌并不是虛僞做作,生活不需要虛假做作。
因此,忠誠和宗教禮拜本身是能做到的事,而且也是不可缺少的東西。
此外,當許許多多後起的英雄們從事相當于革命者的工作,難道人們就不能說所有這些偉人和真誠的人,在本性上是酷愛有序而反對無序的人了嗎?一個真誠的人去從事革命工作,其處境是可悲的。
他貌似無政府主義者。
而且,實際上,确有一種令人痛苦的無政府主義因素在每一步行動上都在阻礙着他,&mdash&mdash然而,他在思想上卻是敵視痛恨無政府主義。
他的使命是使事物有序,每個人都是如此。
他在世上是要把混亂無序的事物變成井然有序。
他是建立事物有序的使者。
實際上,世人的一切工作不都是為了建立有序嗎?木工将粗糙的樹木加工成形,使它成為适合于人們需求的方正有用的東西。
我們大家都是事物無序的天敵。
從事推翻和打碎偶像,對我們大家來說都是一個悲劇;至于對待超越人們的偉人,則更是悲劇了。
因此,人類的一切事業,包括最狂熱的法國長褲漢的激進行為也都是為了,而且是必須為了建立事物秩序而努力奮鬥。
他們中的任何人,即使是最狂熱的人,仍然是時時刻刻都在推進事物的秩序。
他的一生經曆表明:無序意味着瓦解、死亡。
任何混亂的東西總要尋找一個圍繞旋轉的中心。
在人類一定曆史時期中,例如,長褲漢的激進行為終究會産生出像克倫威爾、拿破侖那樣的人物來。
&mdash&mdash令人費解的是,當時英雄崇拜已為衆人所不信,然而,它怎麼又以人們必須信任的方式在實踐中表明了自身的價值。
神的權利,廣義說來,也意味着神的權力!當虛假的陳規陋習土崩瓦解之時,真正新的東西就會意外地顯示出自身不可戰勝的力量。
在動亂的年代裡,眼看王權本身似乎已經終止和廢除,克倫威爾、拿破侖又登上王位。
這些人的經曆正是我們現在要考察的最後一類英雄品質。
這種考察使舊時代的景象在我們面前重現,即國王産生的方式,以及王權本身最初的形成,在這兩個人的曆史中再次展現。
我們英國曆史上有過許多内戰,諸如紅白玫瑰戰争〔11〕、西蒙·德·蒙特福特戰争〔12〕等等,其中很多戰争,并不值得人們注意。
可是清教徒的戰争其意義是沒有其他任何戰争可與倫比的。
我相信大家的真誠直率,一定會指出我的論點之不足。
我把清教徒的戰争看作是構成真正世界史的、具有世界性的重要戰争的又一部分,&mdash&mdash即信仰反對無信仰的戰争!這是注重事物真實本質的人和注重事物外表形式的人之間的鬥争。
有許多人認為,清教徒不過是野蠻的反對崇拜聖像者,是對各種形式粗暴的摧毀者。
但是,較為公正地說,他們是各種不真實形式的痛恨者。
我希望人們懂得怎樣尊重勞德〔13〕和他的國王以及他們。
在我看來,不幸的勞德是軟弱無力的,注定要失敗的。
但他卻不是一個不正直的人,至多也就是個時運不濟的迂夫子。
人們嘲笑他那充滿深情而又讨人喜歡的&ldquo夢想&rdquo和執著。
他像是一個大學導師,一心緻力于各種慣例與校規,他認為那些東西才是世人的命脈。
他這個頑固不化地抱着粗淺觀念的人,沒有擔任校長,卻出乎意料地被安置到國家領導崗位上,去調節最複雜的人際利害關系。
他認為人們應該遵照舊的合适的規章,而且人們也隻有發揚光大這些規章才能得救。
他像一個虛弱的人,戰戰兢兢奮力走向目标,已是自顧不暇,注意不到别人慎重的意見和同情的呼聲。
他隻要求他的師生員工都能恪守他的校規,這是頭等大事。
隻要能達到這一點,就别無所求了。
我說過,他是一個注定要失敗的迂夫子。
他想把世界當作這樣的大學,但世界并非是他想象的那樣。
唉!他不是受到極其嚴厲的判決麼?他犯下的種種過錯,不都受到了可怕的報複了嗎? 強調形式的作用是有價值的。
宗教及其他一切事物自然有其本身的形式。
不論在何處,有形的世界才是适合居住的地方。
我贊揚清教徒的東西并不是不要形式的清教習俗,那些東西是令人可悲的。
&mdash&mdash我所贊揚的隻是使它不可避免發生的精神!一切實體都具有其本身的種種形式,但是形式既有合适的、真正的,也有不真實的、不合适的。
如果我們理解正确的話,我們可以這樣下一個最簡單的定義:圍繞一個實體形成的形式,凡是符合實體實在本性和意圖的形式,就是真實的、好的;而有意識地加于實體的形式,則是壞的。
我請大家認真思考這一點,在一切人類事業中,要在禮儀形式上把真實的和虛僞的區别開來,把誠實莊重與空洞虛飾區分開來。
在各種形式中,必須要有真實性和自然的自發性。
在人們極平常的相會時,如果有人作&ldquo事先寫好講稿的演講&rdquo,這個人不是會令人反感麼?在客廳裡,那種不是實實在在發自内心的假惺惺的虛僞禮節,是人們都不能容忍的東西。
另外,假設現在有某個生命攸關的重大事情,某種超凡之事(如對神的崇拜)影響某人整個心神,由于情緒過分激動而說不出話來,全然不知用什麼語言來表現自身,而甯願保持無形的沉默,不想用任何可能的辦法去表現自己。
&mdash&mdash這時候,若另有一個人裝腔作勢地走來為這個人表現這種感受,我們能說些什麼呢?這種人,&mdash&mdash如果他還能自愛的話,就讓他趕快走開!當有人失去了獨生子,連話也說不出來了,哭得死去活來。
那時,有一個不知趣的人胡攪蠻纏地提出為他舉行希臘式的葬禮運動會!這種愚蠢而無意義的儀式不僅不會被接受,&mdash&mdash而且令人可恨,是不能容忍的事情。
這就是古代先知們所說的&ldquo偶像崇拜&rdquo和對空洞外表的禮拜,它們一定會遭到真誠的人們的唾棄。
我們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理解那些清貧的清教徒的旨意。
勞德用上述他那種方式,獻身于聖凱瑟琳信條的教會,沉溺于鞠躬、手勢、詠歎等等繁瑣禮節,無疑他是墨守其&ldquo校規&rdquo、拘泥于死闆形式的迂夫子,而不是注重事情本質的真誠先知! 清教發覺那種形式是不合理的,于是就無視那種形式,&mdash&mdash我們應該原諒它的說法:甯可不要形式,也比有那種形式好!一個人站在毫無裝飾的講壇上進行布道,除了手裡的《聖經》以外,再沒有什麼繁瑣的禮儀,而且又是一個有真誠心靈的人在向很多有真誠心靈的人們講道。
這樣做,實際上,不就是體現一切教會各種活動的根本宗旨嗎?我認為,最無裝飾的、最原始的實在,也勝過任何虛假的外表,不論它是如何高貴。
此外,凡是真實的東西,總會逐漸有其合适的外表,沒有必要為此擔心,實際上也根本無需擔心。
正如活人總會有衣服,他會為自己找衣服。
不過,人的那套衣服不能僞稱是人&mdash&mdash!&mdash&mdash我們不能用30萬套紅制服&ldquo去打法國人&rdquo,衣服裡面必定要有人!我斷定,外表的東西,實際上不能與實在分離的。
如果外表的東西與實在分離了,&mdash&mdash那麼,人們就會起來反對外表的東西,因為它已成了一種欺騙人的東西!在這裡,表現為勞德和清教徒之間的這種兩方面的對立鬥争,差不多與世界一樣長久。
他們當時在全英國進行了激烈的戰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他們的混亂争論,為我們後人留下了不少後果。
在緊接清教徒之後的那個時代,他們的事業和他們自身還得不到公正的評價。
查理二世〔14〕和他的羅徹斯特〔15〕們就不是能對清教徒作出應有的評價和意義的那種人。
這些可鄙的羅徹斯特之流以及他們迎來的時代,已經忘記人生中還有任何信仰和真理。
清教主義&mdash&mdash像清教領袖的遺骸一樣被吊在絞刑架上示衆。
然而,清教事業本身仍然在繼續實現。
人的一切真正的事業,不論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