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講 先知英雄

關燈
穆罕默德:伊斯蘭教 (1840年5月8日 星期五講演) 我們從北歐斯堪的納維亞人的異教的早期原始時代,進而論述另一個截然不同民族的宗教新紀元,即阿拉伯人的伊斯蘭教。

    這是一個巨大的變化。

    它标志着世界環境和人們思想發生了多麼巨大的變化和進步! 現在,英雄已不再被信奉者視為神,而是一個受神啟示的人,即先知。

    這是英雄崇拜的第二個階段。

    我們可以說,第一個階段即最古老的英雄崇拜階段,已經一去不複返了,在世界曆史上一個人不論多麼偉大,再不會被他的信奉者尊崇為神。

    不僅如此,我們還可以合理地提問:難道過去有些人真的會把他們親眼目睹的身邊人當作神、當作這個世界的創造主嗎?恐怕是不會的;一般隻是他們記憶中或曾經見過的某個人。

    但是,即便如此,也沒有人相信了。

    從此以後,再不會把偉人當作神了。

     把偉大人物視為神,這曾是一個極為無知的錯誤。

    然而,我們要說,認識什麼樣的人是偉人,或者說,怎樣評價他和承認他,這在任何時代都是困難的。

    一個時代的曆史中最顯著的特征,就是接受偉大人物的方式。

    憑人們确實的直覺會感到在偉大人物身上總有某些神一般的東西。

    但是,他們是否把他當作神、當作先知或者其他什麼,這倒是一個重大的問題。

    根據人們對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通過這個小小的窗口,我們可以了解這些人精神境界的真實心靈。

    從本質上說,偉大人物産生于大自然之手,本是同一回事。

    說得明白些,像奧丁、路德、約翰遜和彭斯這些偉人原是同一個素材,僅僅是因為世人對他們的接受方式不同和他們顯示的形象不同,從而使他們出現如此千差萬别的差異。

    人們對奧丁的崇拜使我們驚訝,&mdash&mdash他們拜倒在這位偉人面前,使自己陷入對他熱愛和敬慕的狂熱狀态,并由衷地認為他是上天來客,是神!這種方式是極不完美的。

    但是我們迎接偉人,例如對待彭斯那樣,能夠說是很完美嗎?上蒼把最珍貴的禮物,即我們稱之為&ldquo天才&rdquo的人物降臨人間,實際上,這種人的靈魂是帶着神的旨意從天上下凡的,&mdash&mdash可是人們卻把他當作一種可以一時取樂的爆竹給浪費了,使它煙飛灰滅,化為烏有。

    如此對待偉人,我認為也不能說是非常完美的!如果從實質上看,人們會發現,我們對待彭斯,比起斯堪的納維亞人的崇拜方式本身,是更醜陋的現象,它顯示出人類的崇拜方式更加可悲的不完美特點。

    對于偉人完全盲目地沉浸在愛戴和敬慕的狂熱狀态,并非好事。

    但是,同樣盲目地,而且是非理性地目空一切的冷漠,恐怕情況更壞!&mdash&mdash對英雄的崇拜總是不斷變化的,各個時代有不同的形态,但是任何時代都難于做得盡善盡美。

    實際上,人們可以說,時代的所有任務的核心就是要把這件事做好。

     我們現在選定穆罕默德〔1〕作為讨論的課題,并非因為他是一個最著名的先知,而是我們可以暢所欲言地論述他。

    他不是一個最真實的先知,但我确實認為他是一位真實的先知。

    再則,我打算盡量公正地介紹他的一切優點,而不必擔心我們中間的任何人會成為穆罕默德的信徒。

    讓我們盡量了解他對于這個世界意味着什麼,這樣,這個世界過去和現在對于他意味着什麼的問題,就能迎刃而解了。

    所以,這是我們弄清他的真谛的途徑。

    關于穆罕默德,有一種流言,說他是一個富有心計的騙子、謊言的化身,認為他的宗教不過是自我吹噓和愚昧行為的混合物。

    現在,這種說法實際上開始令人難以信服了。

    強加在他身上的這些謊言,即使本意是好的,對我們自己卻是不光彩的。

    波科克〔2〕曾經問格勞秀斯〔3〕:傳說一隻受過訓養的鴿子從穆罕默德的耳朵裡啄豌豆,并認為它是向他口授指命的天使,這有沒有根據?格勞秀斯回答說沒有根據!現在該是清除這些謊言的時候了。

    這個人的言論,1200年以來,至今已是一億八千萬人的人生指南。

    這一億八千萬人和我們一樣,都是上帝創造的。

    當今,人數更多的上帝兒女相信穆罕默德之道,勝過相信其他任何人之道。

    我們豈能設想如此衆多的上帝兒女作為自己生死依據的,竟是那種可悲的精神花招?對我來說,是決不會作出這樣的假設。

    我也不會輕信那些傳說的。

    如果世界上騙術能如此發展和受到支持,那麼人們就會完全喪失認識這個世界的能力了。

     唉,這樣的說法實在太拙劣了。

    如果我們想要獲得關于上帝真正創造的某種知識,那就應該徹底不信它們!它們是懷疑時代的産物,标志着最可悲的精神麻木和人們靈魂的實際死亡。

    我認為,在這個世界上從未傳播過更加不受上帝啟示的理論。

    一個虛僞的人豈能創立一種宗教?是啊,他連一座磚房都無法建立起來!因為,如果他不懂也不能切實掌握灰漿的比例、燒黏土的火候以及其他操作程序,他就不會建成房屋,留下的隻是一堆廢物。

    它就不可能經曆十二個世紀,并接納一億八千萬人,它馬上就倒塌了。

    人必須使自身順乎自然界的各種法則,在與大自然和萬物真理的交流中必須真誠,否則自然界會回答他:不,絕對不!似是而非的東西因其貌似有理而具有欺騙性,&mdash&mdash哎喲&mdash&mdash像卡格裡奧斯特羅〔4〕那類人,甚至一些有社會影響的領袖人物,就靠他們的騙術飛黃騰達一時。

    這就像是他們制造一種僞鈔,經其卑鄙之手流通出去。

    受害的是别人,而不是他們。

    這樣的話,大自然就會憤怒,就會發生法國大革命和其他類似的革命,以極真誠的聲音宣稱那些都是僞鈔。

     但是對偉人,特别是穆罕默德,我敢斷言,說他不真誠是令人難以置信的。

    在我看來,真誠是偉人和他的一切言行的根基。

    如果不以真誠作為首要條件,不是我所說的真誠的人,就不會有米拉波〔5〕、拿破侖、彭斯和克倫威爾,就沒有能夠有所成就的人。

    應該說,真誠,即一種深沉的、崇高而純粹的真誠,是各種不同英雄人物的首要特征。

    真誠并不是自封的。

    噢!不是。

    那種自封的真誠,實際上是非常卑劣的,&mdash&mdash是膚淺而有意識的自我吹噓,主要是自命不凡。

    偉人的真誠是他自己無法言傳的東西,也是他沒有意識到的東西。

    而且,我認為,與其說他意識到真誠,不如說他意識到不真誠。

    因為誰能時刻準确無誤地按照真理法則行事?不會的。

    因此,偉人決不會自誇真誠,甚至他也不會問自己是否真誠。

    更确切地說,他的真誠并非取決于他自身,是不以他的意志為轉移的!這個重要事實對他是重要的。

    雖然他想自由翺翔,但他不能擺脫現實世界對他的嚴厲約束。

    他的思想這樣受現實的制約,這首先就是偉大的基點。

    對他來說,這個世界無論是令人畏懼或驚歎,都像生與死那樣真實。

    即使所有的人都忘記了這個真理而生活在虛幻之中,但是他不能忘記。

    他眼前時刻閃耀着這種光輝形象,這是千真萬确,無可否認的!我希望大家把這作為我關于偉人的首要定義。

    小人物也會有真誠,所有上帝創造的人都有這種素質,但是,對偉人來說,真誠是不可缺少的。

     這樣的人,就是我們稱之為原本的人,他直接生活在我們中間。

    他作為神秘莫測的上帝派遣的使者,帶着信息來到人間,我們可以稱他為詩人、先知和神。

    &mdash&mdash我們從不同方面都能感到他所說的話與衆不同。

    他的話直接來自萬物的内在事實;他每天與之交往時置身其中,而且必須置身其中。

    傳說不能對他掩蓋真相,即使他是未經思索、無目的地不幸聽信了那些傳說,但它仍在他眼前閃耀其光輝。

    實在地說,他的言論不是一種&ldquo天啟&rdquo嗎?&mdash&mdash除此以外,我們還能稱它什麼呢?他來自世界的核心,他是萬物主要實在的一部分。

    上帝已經作了許多啟示,這個人難道不也是上帝作出的最近的、最新的啟示嗎?上帝的靈感賦予他以知性,人們必須首先聽從他的話。

     因此,我們絕不認為這位穆罕默德是虛構的和戲劇性的人物,也不能把他想象為卑鄙的、有意識的、野心勃勃的陰謀家。

    他傳遞的天啟雖不甚精練,卻是真實的,是來自玄妙深處一種真誠而混雜的聲音。

    這個人在塵世間的言論和他的所作所為都是真實的,不是虛幻與幻影,而是從大自然本身的深處升起的強烈的生命火團。

    它遵循世界的創造者的旨意照亮世界。

    如果沒有充分證據,即使是穆罕默德的某些缺點、不完美以至于不真誠,都不能推翻有關他的首要事實。

     總之,我們把缺點看得太過分了,以至使枝節問題掩蓋了事情的真相。

    什麼是缺點呢?我認為,最大的缺點是意識不到缺點。

    人們知道,《聖經》的讀者對此理解尤為深刻。

    《聖經》中誰是&ldquo遵行上帝旨意&rdquo的人〔6〕呢?是希伯來王大衛,此人罪行累累,邪惡至極,無以複加。

    于是,不信教的人就會嘲笑并指責:這就是你們所說的遵行上帝旨意的人嗎?應該指出,這種嘲笑,在我看來,太膚淺了。

    如果撇開人生内心深處的東西,如懊悔、誘惑、真誠和常受挫折的不懈的鬥争,那麼談論那些缺點、人生的表面細節又有什麼意義呢?&ldquo人不能支配自己的一生〔7〕。

    &rdquo對一個人來說,在一切行為中,忏悔不是最神聖的嗎?我認為,最大的過失,莫過于那種妄自尊大的不承認會有錯誤的意識,&mdash&mdash這種意識意味着沒有生命。

    内心中有了這種意識,就使人們與真誠、謙恭和事實相背離,從而喪失生機。

    這樣的人就&ldquo純潔&rdquo得像無生命的幹沙一樣純潔。

    我認為大衛的生平,如他在那些《詩篇》〔8〕中叙述那樣,是人世間道德奮進與鬥争的最好象征。

    凡是真誠的人都會從中看到一個真誠人的靈魂追求善與至善的忠誠鬥争。

    要鬥争就會有挫折,痛苦的挫折會使人受到全面的摧殘,然而鬥争不會止息,含着眼淚和悔恨,向着不可動搖的目标又重新戰鬥。

    人性本是不幸的!說實在的,在人生的路程上,不總是有&ldquo一連串的失敗嗎?&rdquo這是不可避免的。

    在這人生的艱難環境中,必須奮力前進,有時遇到挫折,深受損害,也要含着眼淚和忏悔,忍着巨大的悲痛,重新振作,更加奮力向前。

    隻要他的鬥争是忠貞不渝的,這是全部問題的關鍵。

    如果他的思想是真誠的,我們就應該容忍許多不良的細微末節。

    因為這些枝節并不能說明什麼問題。

    我相信,錯誤地評價穆罕默德的缺點,即使确是缺點,糾纏在這些細節上,就不可能認清他的真面目。

    我們應将這些枝節問題撇開,肯定他确實做出了真實的事業,公正地研究他的業績是什麼,或可能是什麼。

     穆罕默德出身其中的阿拉伯人确是一個引人矚目的民族。

    他們的鄉土本身令人注目,适宜這樣的民族居住。

    那裡有難以攀登的荒涼石山,遼闊的、可怕的大沙漠,其間穿插着狹長的美麗草原。

    哪裡有水,哪裡就是滿目青翠,一片美景;随處可見芬芳的灌木叢、棗椰樹和乳香樹。

    想一想那遠到天邊的荒涼沙漠,像沙海那樣空曠與寂靜,把那些可以居住的地方分隔開來。

    人們在那裡孤獨地生活,與世隔絕,隻能與日月相伴。

    白天,烈日照射大地,發出令人難以忍受的光芒,夜晚,一望無際的深邃天空,群星璀璨。

    這種地方,隻有手腳勤勞、感情深沉的民族才能适應。

    阿拉伯人的性格,具有最敏捷、最活躍而又善于思辨和最富于熱情的素質。

    波斯人被稱為東方的法蘭西人;我們把阿拉伯人稱為東方的意大利人。

    這是一個富有天賦的高貴民族,一個具有樸素的強烈感情,并能以鋼鐵般的意志克制自己感情的民族,這正是高尚思想和天才人物的特色。

    粗犷的貝杜因人〔9〕,歡迎陌生人到他的帳篷裡作客,就好像陌生人完全有權享受那裡的一切;即使是其最仇恨的敵人,也會宰馬駒款待,按照教規熱情招待三天,就正正派派地送他一程;&mdash&mdash然後,又按照另一神聖的教規,盡可能将他殺死。

    這個民族是言行一緻,不尚空談,沉默寡言。

    但是,一旦談起話來,卻又雄辯滔滔,才華橫溢,确是一個誠實和真摯的民族。

    衆所周知,他們與猶太人有血緣關系;然而,他們既有猶太人那種極度嚴肅認真的精神,又有非猶太人那種優雅和才華橫溢的風度,似乎将二者合而為一。

    早在穆罕默德時代以前,他們就曾舉行&ldquo賽詩會&rdquo。

    塞爾〔10〕說,在阿拉伯半島南部的奧卡德,每年有定期的集市,每當收市之後,詩人們就進行有獎競賽,&mdash&mdash普通老百姓則聚集傾聽。

     這些阿拉伯人顯示出一種猶太人的特性,它是許多或者說是一切高尚特性的集中體現:即我們所謂的宗教虔誠。

    自古以來,他們按照自己的見解成為熱誠的崇拜者。

    他們像古也門人一樣崇拜星辰,崇拜許多自然界事物&mdash&mdash把這些自然現象視為大自然創造者的象征和直接顯現。

    這當然是荒謬的,但卻不盡然。

    在某種意義上,凡上帝的善行,至今仍然是上帝的象征。

    如我極力主張的,我們不是仍然把這種象征作為依據,去認識自然萬物中某種不可窮盡的意義,即我們所謂的&ldquo富有詩意的美&rdquo嗎?一個人之所以成為詩人,并獲得榮譽,就因為他做到這一點,從而說出或歌頌充滿詩意的美&mdash&mdash這就是一種淡化了的崇拜。

    這些阿拉伯人有衆多的先知,作為其各個部落的導師,各自按照自己的見解行事。

    但是,實際上,我們不是已經有了古代的明顯而有力的證據表明,在這些樸實而富有思想的民族中間存在着虔誠和高貴的素質嗎?聖經的評論家們似乎同意,《約伯記》就是以世界的這個地區為背景寫成的。

    我認為,除了書中各種觀點以外,這是迄今文字創作中最優秀的作品之一。

    确實,人們會感到,這書好像不是希伯來人寫的,其中充滿着崇高的普濟思想,不同于高尚的愛國主義或宗派主義。

    這是一部崇高的經典,是所有人的經典。

    這部經典,對人類在塵世的命運以及上帝與人交往的方式這個争論不休的問題作了最早、最古老的陳述。

    它那行雲流水般的種種描述,其可貴之處在于它的真誠、質樸、史詩般的旋律與和諧的甯靜。

    它有洞察一切的目光,溫和而善解人意的心靈。

    它在各方面都是如此的真實,有洞察世界萬物的真實目光,不論是物質現象還是精神現象,全都如此。

    例如,其中說:這馬&mdash&mdash&ldquo頸上飛舞的骠毛,是你替它披上的嗎?&rdquo〔11〕又說:&mdash&mdash&ldquo它向擲過來的短槍發出冷笑&rdquo!〔12〕這樣生動的描述,可以說是空前的。

    它有莊嚴的悲傷,崇高的和諧,仿佛發自人類心底的最古老贊美詩的旋律,&mdash&mdash顯得如此柔和與寬廣,像夏日的午夜,又像是茫茫大海和燦爛的群星!我以為,這樣的描述,在《聖經》或其他文學著作裡是無可比拟的。

    &mdash&mdash 在崇拜偶像的阿拉伯人中,一個最古老的共同崇拜物是那塊黑石〔13〕,至今仍保存在麥加的克爾白〔14〕。

    狄奧多羅斯·西庫魯斯〔15〕曾準确地提及克爾白是當時最古老、最負盛名的聖殿,即在公元前約半個世紀時。

    西爾弗斯特·德·薩西〔16〕認為,那塊黑石很可能是一塊隕石。

    在那種情況下,就可能有人看到它從天空掉下來!落在現在的滲滲泉〔17〕旁邊。

    那座克爾白神殿就建立在這兩者之間。

    無論何地,泉水都是極為美麗動人的東西,象征着生命從堅實的大地中湧現出來,&mdash&mdash特别是那些幹旱炎熱的地區更為如此,水是生存的首要條件。

    滲滲泉因滲滲的噴泉聲而得名。

    他們認為這口泉水井是夏甲攜她兒子以實瑪利在曠野發現的〔18〕。

    那塊隕石和泉水井至今仍被視為聖物,并有克爾白聖殿建在那裡,已有幾千年了。

    那座克爾白聖殿,真是神奇的文物!它披着蘇丹每年呈送的黑布外罩,至今仍然屹立着,&ldquo高27腕尺&rdquo〔19〕,呈環形,有兩個圓石柱,殿内彩燈成行,有種種精緻的裝飾品,在當今的夜晚,它仍是燈火輝煌,&mdash&mdash與群星共閃爍。

    這是一座最古老的遺物,是所有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