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遺恨失吞蜀
關燈
小
中
大
吐、腹瀉失眠、煩躁心悸、氣急貧血,全身浮腫。
但強敵當前,總有一股意志能支撐他不倒,一回到家,他就病倒了。
周瑜将諸葛亮送給他的藥,讓小喬煎熬後服下,效果果然不錯。
每次睡覺前,他都把那藥枕墊在腰下,散出濃濃的草藥味,一股熱力絲絲縷縷地浸入他的腰部,有說不出的舒服。
孔明待我之情,怕是隻有伯符才堪與他相比。
孫權親自來探望周瑜,并嚴令各部屬,軍機要事,一概不許請示他。
然而,周瑜哪裡能清閑得住,無法控制自己不去想伐蜀大計。
他瞞着孫權,将司馬功和甘甯叫到家中。
甘甯是巴郡臨江人,對巴蜀的山川地形、人文風貌十分熟悉。
赤壁之戰一結束,周瑜就把他内定為伐蜀的先鋒官。
夷陵之戰剛完,周瑜就命令他回到吳郡,一面訓練兵馬,一面制訂伐蜀計劃。
“未來的一年,是伐蜀的最佳時機。
曹操在潼關和馬超、韓遂等人的聯軍大戰;劉備羽翼未豐,被我封鎖在荊州南部,又有孫安在他身邊監視,我們已無後顧之憂了。
隻有占據了巴蜀之地,才能對中原大舉用兵,一統天下。
” “都督,巴蜀之地所有英雄人物的性格、才華和人際關系,都被我們調查清楚了,隻等您看過之後,量體裁衣,對症下藥。
”司馬功将一本厚厚的冊子,放在周瑜的面前,“該利用的利用,該招降的招降,該殺的殺。
” 周瑜簡要地翻了翻,十分滿意:“真難為兄弟們了。
” “都督,錢糧也花了不少。
” “這值得,值得。
”周瑜又問甘甯:“陸軍訓練得如何了。
” “兵強馬壯,隻是糧草和辎重尚未備齊,還有都督的病……” 周瑜打斷了他的話:“興霸啊,我的病很快就會痊愈了,千萬不要為了我的病,耽誤了伐蜀大計。
你要注意兩點,一是不要說我得了重病,二是要注意保密,對外就聲稱是伐曹,不能說是伐蜀,切記啊!”接着又轉向司馬功:“至于劉備,他會移駐油口。
伐蜀日期尚未确定之前,我暫且不回江陵,嚴密地監視諸葛亮的一舉一動,你們還要多費心,畢竟光靠孫安是不夠的。
” 司馬功答:“都督不必擔心,劉備雖然勢力大增,但還無法和江東抗衡,何況曹操屯重兵于南陽郡,劉備和曹操是死敵,他不敢輕舉妄動。
” 然而,周瑜尚未拟定進一步的計劃,劉備竟又到京城來了。
這次,他以陪孫夫人回家省親為借口,帶着一些親兵再次來到京城。
諸葛亮則留守油口,并未随侍在側。
與上回劉備、諸葛亮前來拜見的情況不同,這次等周瑜趕赴孫權府邸時,劉備已經先一步達到目的,而且離開了。
周瑜不禁暗暗埋怨小喬:原來居住江陵周府的小喬,從司馬功那裡聽說周瑜将在京城停留一段時間,加上先行返回的仆役透露他身體不是很好,便日夜思想,擔心得食不下咽,最後毅然決然輕裝備車,來到京城找到周瑜,希望留在他身邊好好照顧他。
而她來到京城的日子,恰好是劉備偕同孫夫人省親的這一天。
周瑜忙着招呼小喬,竟錯過面見孫權的先機。
當下周瑜開門見山地問孫權:“劉備說了些什麼?” “他想向我們借地養兵。
”孫權見他神情緊張,不由得也跟着緊張起來。
“借地養兵。
”周瑜一怔。
站在一邊的魯肅說:“是這樣的,劉皇叔移駐油口後,将那裡改名為公安,許多劉表從前的部屬聽聞現任荊州刺史是他,紛紛前來投靠,結果他麾下人數迅速膨脹。
他無法将那些人安排在荊南四郡,公安土地又有限,舍棄那些投靠者更做不出來,隻好趁着帶孫夫人省親的機會,麻煩主公借他一點土地,安排這些劉表的舊部。
” 周瑜眉一揚,冷冷問:“他想借哪裡的土地呢?” 孫權望了一眼魯肅:“我問過了,他說江東土地本屬我們所有,不好借用。
” “那他是想借荊北之地了?”周瑜臉沉下來,“真是高招啊。
” 魯肅急忙道:“劉皇叔說,當初他繼任荊州刺史時,我們曾協定荊南四郡由他指派太守,荊北郡縣則由我們指派官員,名義上他統領整個荊州,實際他能掌控的隻是荊南地區。
但這些是我們私底下的協議,荊州百姓并不曉得。
這次借荊北之地,同樣由我們私底下協議,讓他麾下兵士将領可以分散進駐那些地方,而該處官員仍繼續留任,從表面看,與以前并無二異,既不見‘借地’的情形,荊州百姓同樣也不會曉得。
” “他可真是顧全大局啊,以為自己是荊州刺史,借我們荊北之地就堂而皇之嗎?”周瑜冷冷笑道。
“自古以來,從未聽過有向他人借地養兵的。
”孫權點點頭。
“況且這一借,到哪時還啊?”周瑜悶哼一聲。
“劉皇叔說,等他找到新的根據地足以養兵後,就會立刻歸還我們。
”魯肅忙道。
“子敬,你真相信劉備會還地?荊州物饒民豐,又為軍事重地,他這一借,等于擁有全部荊州,實現了孔明為他規劃成就霸業的第一個步驟,他還要用這個根據地來西進巴蜀,緩圖中原呢!怎麼可能會還我們呢?屆時開口向他們要,無異與虎謀皮。
” “那該怎麼辦?”孫權皺眉問道。
“主公怎麼和他說的?”周瑜反問。
“我沒有立刻答應他,隻說茲事體大,要再考慮幾天。
”孫權無奈道。
周瑜沉吟着,忽然望向魯肅:“你覺得呢?” 魯肅愣一愣,欲言又止。
周瑜見狀,心想:子敬必定傾向借荊北之地給劉備,隻不知他是否已在我來之前和主公說一番道理了。
看主公那個樣子,并不很堅決反對借地一事,這倒令我訝異,主公向來贊同我的建議,怎麼這個攸關江東大業的問題上會如此猶豫不決?莫非是我近日忙着為伐蜀做準備,讓子敬有機會常侍主公身邊,對他說了許多孫劉結盟的好處,使主公對劉備好感倍增?從前我一直将注意力集中在劉備陣營與孔明身上,忽略了子敬這個與子瑜(諸葛亮的兄長諸葛瑾,字子瑜)深交,又與孔明情誼深厚的人物,對孫劉同盟所造成的影響力。
唉,孔明啊孔明,我想出讓劉備做半個荊州刺史,又有孫夫人就近監視的計謀,不料你居然可以回敬我一個“借荊州”,讓我腦筋,不知如何處理。
孫權見周瑜和魯肅都不言語,一時氣氛極為凝重,隻得清清喉嚨。
“你們别擔心,劉皇叔還要在此盤桓數日,我們可以慢慢想對策。
” 周瑜絞盡腦汁思索了兩天,原本就有病的身體更加糟糕。
小喬忙進忙出替他煮熬補品,找大夫,逼着他按時就寝,多多休息。
他腦子卻怎麼也無法停止想東想西,夜晚躺在床上,翻來覆去就是睡不着。
熬到第三天,孫權派人請他過去議事。
魯肅見到他,不禁吓了一跳。
“公瑾,你怎麼臉色如此難看?該不會是舊疾複發了嗎?” “你是江東支柱,我的左右手啊,千萬要好好保重身體。
待會我叫京城幾個名醫過去給你看看。
”孫權也很關心。
“我沒事,還是先解決劉備借地的問題吧。
” 孫權知他脾氣,聞言輕歎氣,緩緩道。
“劉備方才過來說,他明日便回公安了,在回去之前,想問問荊北之地是否願意相借。
” “主公,劉備是亂世枭雄,加上關羽、張飛、趙雲等猛将,以及諸葛亮等謀臣,定不甘久居于我江東之下。
今日他偕孫夫人回家省親,正是大好機會,我們可以一方面與他拖延借地之事,一方面以孫夫人思鄉情切,不太适應荊州生活為理由,在京城為劉備找一個富麗堂皇的宅院,請他暫且在那居住幾個月,其間為他準備美女服侍,帶他四處遊玩,并日日舉辦豪華宴席,讓他沉溺于聲色犬馬當中,消磨他的雄心壯志,另外,假劉備之令,分遣關羽等将駐守荊南與江東的交界處,一來可以分散劉備兵力,二來我們也可就近加以監視。
” 魯肅聞言微蹙眉:“倘若一直留劉皇叔在此,孔明等人必定起疑,說不定還會兵戎相見,兩家同盟極可能從此瓦解。
” “我這樣說吧,如果明日依劉備所願
但強敵當前,總有一股意志能支撐他不倒,一回到家,他就病倒了。
周瑜将諸葛亮送給他的藥,讓小喬煎熬後服下,效果果然不錯。
每次睡覺前,他都把那藥枕墊在腰下,散出濃濃的草藥味,一股熱力絲絲縷縷地浸入他的腰部,有說不出的舒服。
孔明待我之情,怕是隻有伯符才堪與他相比。
孫權親自來探望周瑜,并嚴令各部屬,軍機要事,一概不許請示他。
然而,周瑜哪裡能清閑得住,無法控制自己不去想伐蜀大計。
他瞞着孫權,将司馬功和甘甯叫到家中。
甘甯是巴郡臨江人,對巴蜀的山川地形、人文風貌十分熟悉。
赤壁之戰一結束,周瑜就把他内定為伐蜀的先鋒官。
夷陵之戰剛完,周瑜就命令他回到吳郡,一面訓練兵馬,一面制訂伐蜀計劃。
“未來的一年,是伐蜀的最佳時機。
曹操在潼關和馬超、韓遂等人的聯軍大戰;劉備羽翼未豐,被我封鎖在荊州南部,又有孫安在他身邊監視,我們已無後顧之憂了。
隻有占據了巴蜀之地,才能對中原大舉用兵,一統天下。
” “都督,巴蜀之地所有英雄人物的性格、才華和人際關系,都被我們調查清楚了,隻等您看過之後,量體裁衣,對症下藥。
”司馬功将一本厚厚的冊子,放在周瑜的面前,“該利用的利用,該招降的招降,該殺的殺。
” 周瑜簡要地翻了翻,十分滿意:“真難為兄弟們了。
” “都督,錢糧也花了不少。
” “這值得,值得。
”周瑜又問甘甯:“陸軍訓練得如何了。
” “兵強馬壯,隻是糧草和辎重尚未備齊,還有都督的病……” 周瑜打斷了他的話:“興霸啊,我的病很快就會痊愈了,千萬不要為了我的病,耽誤了伐蜀大計。
你要注意兩點,一是不要說我得了重病,二是要注意保密,對外就聲稱是伐曹,不能說是伐蜀,切記啊!”接着又轉向司馬功:“至于劉備,他會移駐油口。
伐蜀日期尚未确定之前,我暫且不回江陵,嚴密地監視諸葛亮的一舉一動,你們還要多費心,畢竟光靠孫安是不夠的。
” 司馬功答:“都督不必擔心,劉備雖然勢力大增,但還無法和江東抗衡,何況曹操屯重兵于南陽郡,劉備和曹操是死敵,他不敢輕舉妄動。
” 然而,周瑜尚未拟定進一步的計劃,劉備竟又到京城來了。
這次,他以陪孫夫人回家省親為借口,帶着一些親兵再次來到京城。
諸葛亮則留守油口,并未随侍在側。
與上回劉備、諸葛亮前來拜見的情況不同,這次等周瑜趕赴孫權府邸時,劉備已經先一步達到目的,而且離開了。
周瑜不禁暗暗埋怨小喬:原來居住江陵周府的小喬,從司馬功那裡聽說周瑜将在京城停留一段時間,加上先行返回的仆役透露他身體不是很好,便日夜思想,擔心得食不下咽,最後毅然決然輕裝備車,來到京城找到周瑜,希望留在他身邊好好照顧他。
而她來到京城的日子,恰好是劉備偕同孫夫人省親的這一天。
周瑜忙着招呼小喬,竟錯過面見孫權的先機。
當下周瑜開門見山地問孫權:“劉備說了些什麼?” “他想向我們借地養兵。
”孫權見他神情緊張,不由得也跟着緊張起來。
“借地養兵。
”周瑜一怔。
站在一邊的魯肅說:“是這樣的,劉皇叔移駐油口後,将那裡改名為公安,許多劉表從前的部屬聽聞現任荊州刺史是他,紛紛前來投靠,結果他麾下人數迅速膨脹。
他無法将那些人安排在荊南四郡,公安土地又有限,舍棄那些投靠者更做不出來,隻好趁着帶孫夫人省親的機會,麻煩主公借他一點土地,安排這些劉表的舊部。
” 周瑜眉一揚,冷冷問:“他想借哪裡的土地呢?” 孫權望了一眼魯肅:“我問過了,他說江東土地本屬我們所有,不好借用。
” “那他是想借荊北之地了?”周瑜臉沉下來,“真是高招啊。
” 魯肅急忙道:“劉皇叔說,當初他繼任荊州刺史時,我們曾協定荊南四郡由他指派太守,荊北郡縣則由我們指派官員,名義上他統領整個荊州,實際他能掌控的隻是荊南地區。
但這些是我們私底下的協議,荊州百姓并不曉得。
這次借荊北之地,同樣由我們私底下協議,讓他麾下兵士将領可以分散進駐那些地方,而該處官員仍繼續留任,從表面看,與以前并無二異,既不見‘借地’的情形,荊州百姓同樣也不會曉得。
” “他可真是顧全大局啊,以為自己是荊州刺史,借我們荊北之地就堂而皇之嗎?”周瑜冷冷笑道。
“自古以來,從未聽過有向他人借地養兵的。
”孫權點點頭。
“況且這一借,到哪時還啊?”周瑜悶哼一聲。
“劉皇叔說,等他找到新的根據地足以養兵後,就會立刻歸還我們。
”魯肅忙道。
“子敬,你真相信劉備會還地?荊州物饒民豐,又為軍事重地,他這一借,等于擁有全部荊州,實現了孔明為他規劃成就霸業的第一個步驟,他還要用這個根據地來西進巴蜀,緩圖中原呢!怎麼可能會還我們呢?屆時開口向他們要,無異與虎謀皮。
” “那該怎麼辦?”孫權皺眉問道。
“主公怎麼和他說的?”周瑜反問。
“我沒有立刻答應他,隻說茲事體大,要再考慮幾天。
”孫權無奈道。
周瑜沉吟着,忽然望向魯肅:“你覺得呢?” 魯肅愣一愣,欲言又止。
周瑜見狀,心想:子敬必定傾向借荊北之地給劉備,隻不知他是否已在我來之前和主公說一番道理了。
看主公那個樣子,并不很堅決反對借地一事,這倒令我訝異,主公向來贊同我的建議,怎麼這個攸關江東大業的問題上會如此猶豫不決?莫非是我近日忙着為伐蜀做準備,讓子敬有機會常侍主公身邊,對他說了許多孫劉結盟的好處,使主公對劉備好感倍增?從前我一直将注意力集中在劉備陣營與孔明身上,忽略了子敬這個與子瑜(諸葛亮的兄長諸葛瑾,字子瑜)深交,又與孔明情誼深厚的人物,對孫劉同盟所造成的影響力。
唉,孔明啊孔明,我想出讓劉備做半個荊州刺史,又有孫夫人就近監視的計謀,不料你居然可以回敬我一個“借荊州”,讓我腦筋,不知如何處理。
孫權見周瑜和魯肅都不言語,一時氣氛極為凝重,隻得清清喉嚨。
“你們别擔心,劉皇叔還要在此盤桓數日,我們可以慢慢想對策。
” 周瑜絞盡腦汁思索了兩天,原本就有病的身體更加糟糕。
小喬忙進忙出替他煮熬補品,找大夫,逼着他按時就寝,多多休息。
他腦子卻怎麼也無法停止想東想西,夜晚躺在床上,翻來覆去就是睡不着。
熬到第三天,孫權派人請他過去議事。
魯肅見到他,不禁吓了一跳。
“公瑾,你怎麼臉色如此難看?該不會是舊疾複發了嗎?” “你是江東支柱,我的左右手啊,千萬要好好保重身體。
待會我叫京城幾個名醫過去給你看看。
”孫權也很關心。
“我沒事,還是先解決劉備借地的問題吧。
” 孫權知他脾氣,聞言輕歎氣,緩緩道。
“劉備方才過來說,他明日便回公安了,在回去之前,想問問荊北之地是否願意相借。
” “主公,劉備是亂世枭雄,加上關羽、張飛、趙雲等猛将,以及諸葛亮等謀臣,定不甘久居于我江東之下。
今日他偕孫夫人回家省親,正是大好機會,我們可以一方面與他拖延借地之事,一方面以孫夫人思鄉情切,不太适應荊州生活為理由,在京城為劉備找一個富麗堂皇的宅院,請他暫且在那居住幾個月,其間為他準備美女服侍,帶他四處遊玩,并日日舉辦豪華宴席,讓他沉溺于聲色犬馬當中,消磨他的雄心壯志,另外,假劉備之令,分遣關羽等将駐守荊南與江東的交界處,一來可以分散劉備兵力,二來我們也可就近加以監視。
” 魯肅聞言微蹙眉:“倘若一直留劉皇叔在此,孔明等人必定起疑,說不定還會兵戎相見,兩家同盟極可能從此瓦解。
” “我這樣說吧,如果明日依劉備所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