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赤壁烈焰
關燈
小
中
大
顔,驚喜不已。
“孔明,快進來。
” 隻見諸葛亮仍是一身儒服,手持羽扇,神情從容不迫。
“今夜造訪,正為此而來,想與公瑾商議。
” 周瑜歎息:“方才提出火攻之計乃公覆,但我認為實際上有困難。
” “願聞其祥。
”諸葛亮微笑一如既往。
“早年我離家四處雲遊,曾見一個弱女子放火燒了一座村莊,造成傷亡數百,深知這火的厲害,若能巧妙用在作戰上,無疑是百萬雄師。
但兵法雲:行火必有因,煙火必有具。
發火有時,起火有日。
要天時地利人和,才有可能将火攻效用發揮到極緻。
何為天時,即指必須氣候幹燥,風力強大,以助長火勢;所謂地利,即指敵軍位置必須在順風處,讓火在上風頭燃起,一發不可收拾;所謂人和,即指需要有能夠在敵軍内部或近敵軍處引火的人,讓我軍得以潛伏伺機,形成裡應外合之勢,當火起兵慌之際,趁亂襲擊,如此方能一舉而擊潰曹軍,大獲全勝。
可惜———” 周瑜說到這裡,又忍不住搖頭歎息:“雖然如今是冬季,氣候幹燥,風力強大,但曹軍在江北,我們在江南,依這風向看,我們恰恰位于下風處,倘若引火,勢必延燒過來,屆時逃命都來不及,如何趁機發動攻擊?再則,據密探回報,曹營防備極為森嚴,尤其曹操身經百戰,對于火攻認識頗深,面對這樣天幹物燥的時節,特别在意防火工作,想要派人潛入他們那裡放火,簡直不可能。
面對這樣僅有天時而地不利人不和的狀況,如何采取火攻之計啊。
” 諸葛亮淡淡一笑:“公瑾所言甚是,然而,如果可以解決地不利人不和的問題,你是否有絕對把握一舉而擊潰曹軍?我們的機會不多了,以目前情勢看,下一場與曹操的争戰,很可能是此役的最後一次。
” “如果可以順利地使用火攻,我有絕對必勝的把握。
”周瑜倒是很有自信。
“那好,”諸葛亮也露出自信的笑容:“我有辦法解決地不利人不和的問題,讓公瑾可以順利使用火攻。
” 周瑜瞪大了眼睛,有些不可置信。
“其實如何引火的問題,集思廣益倒也可能想出好辦法。
我們暗中研制出一種會爆炸的火,能把曹操的戰船點燃成熊熊大火。
” “會爆炸的火?這可從未聽說過。
” 周瑜把諸葛亮拉進了大帳中,将《周異參同契》拿給諸葛亮看。
“天地間的自然之力,威力大且能随意控制的,隻是火。
所以,我對火很偏愛。
我受了這本書的啟發,試着研制會爆炸的火,功夫不負苦心人,半年前終于研制出來。
把硫磺、木炭、硝石、麻油等放在一艘船上,點燃之後,順風而下,撞到曹軍的戰船,就會劇烈的振蕩,發生爆炸,就像幾百支火箭一齊射中曹軍的戰船。
這半年沒有大的戰事,我一直未用。
” 諸葛亮看了好一會兒,拍手稱妙,驚問:“公謹,你是如何想到的?” “這世上除了聖賢之書,還有許多匠人撰寫的書,記載的都是奇巧之術,往往被人所忽視。
” 周瑜見諸葛亮眼睛雪亮,愛不釋手,就從書箱裡挑出幾本送給他:“這是複本,我随軍時帶在身邊。
家裡還有正本。
” 諸葛亮如獲至寶:“來而不往非禮也,公謹,你等着,我也送你兩本書。
”他飛快地去而複返,“這本是《星象際》,這本傳說是姜太公撰寫的《日月曆》。
天人是相互感應的,天地間的萬物也是如此,隻要會觀星象,就不難預測出風雨輪回。
公謹,你聰慧過人,看過之後就能預測到何時刮風,何時降雨。
六日之後,必起東南風。
” 周瑜眼睛一亮:“六日之後,必起東南風?” “天文地理,我都略懂一二。
這幾日夜觀星像,發現月有薄暈,且将行至箕、壁、翼、轸四星宿間,。
” 周瑜的心都快跳出來了,他相信諸葛亮的每句話都不會是虛言,但還是問:“賢弟,這關系到江東和劉皇叔的存亡大計,可不能有戲言啊。
” 諸葛亮哈哈大笑:“若有半句虛言,軍法從事。
” 周瑜高興過後,突然想到什麼,臉色又黯淡下來。
“即使有老天爺的幫忙,要如何點燃曹軍戰船,并且讓它們延燒得一發不可收拾,仍是個棘手的問題。
” 黃蓋聽了,立即說。
“如果要讓曹軍戰船延燒得一發不可收拾,我倒有辦法。
” “什麼辦法?”周瑜忙問。
“我們可以設法讓曹軍戰船首尾相接,如此一來,隻要一艘着火,火勢很快就會蔓延擴散,燒得一發不可收拾。
”黃蓋顯得有些得意。
“此法很值得一試。
”周瑜稱贊道。
“這是我在想出火攻之計後,連帶想出的辦法。
”黃着笑道。
“然則要如何讓曹軍戰船首尾聲相接呢?”諸葛亮沉吟道。
“這個問題我可以解決。
”周瑜淡淡一笑。
“既然如此,那我也獻上一計。
”諸葛亮點點頭:“我們可以派人在六日後詐降曹軍,如此便能帶領幾艘裝備柴薪、淋滿膏油的蒙沖,大搖大擺往他們戰船而去,屆時點燃蒙沖做為引信,保證萬無一失。
” “我曾經在兵書上看到過一種火攻法,即用網捕捉從城内飛出的雀鳥,然後在他們腳上綁幾顆中空的杏子,杏子填塞火引,待黃昏時将雀鳥釋放,雀鳥返回城内窩巢,火引便會點燃窩巢及其所在的樹木或房屋等物,由此以星星之火而成燎原之勢。
你的詐降燒船法,頗有這種‘雀杏法’的味道呢!” “但曹操生性之疑,找誰詐降好呢?”黃蓋瞪眼問。
周瑜沉默一會兒,突然轉臉望向黃蓋。
“這就有勞公覆了。
” “詐降一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既然火攻之計是黃老将軍提出來的,必定可以勝任。
”諸葛亮也表示贊同。
“我是一路跟随兩位先主公而來的老臣,告訴曹操說要歸降,他有可能相信嗎?”黃蓋有些猶豫。
“凡是必有原委,隻要能将歸降的前因後果合理化,曹操自然就不疑有他。
” “都督有何妙計?”黃蓋好奇地問。
周瑜聞言,突然避席行禮。
“隻是必須得罪公覆,還望見諒。
” “您這不是折煞我了?快别這麼說。
”黃蓋慌忙扶起周瑜。
“如果我猜得不錯,公瑾可是要用‘苦肉計’”諸葛亮在一旁淡淡笑道。
“知我者,孔明也。
”周瑜撫掌大笑。
兩天後,小喬偕同父親喬玄來營區探望周瑜。
周瑜顯得有些疲憊,臉色也不太好看。
小喬特意熬了鮮魚湯,他一口都沒品嘗,反倒皺眉埋怨起來。
“如今戰事吃緊,這裡豈是你們來的地方?我節制孫劉聯軍,要被人知道妻子和嶽父跑到營中探望,成何體統?” 小喬見自己特地趕來相陪,卻遭周瑜潑了一盆冷水,頓時覺得又委屈又氣憤。
“我們是聽了前幾日孫劉聯軍打了一場慘勝的仗,江東水軍損失頗大,小喬擔心你,堅持過來看看,我拗不過她,又怕她不懂事,惹出什麼亂子,才跟着一道過來,我們知道你近日為着軍務心情不好,等你喝完鮮魚湯,我們馬上就離開,不會給你添麻煩的。
”喬玄連忙打圓場。
周瑜歎了口氣,也覺得自己方才失言。
“近日忙着修複補給的工作,還要應付有二心的将領,常常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唉!” “有二心的将領?”喬玄頗為驚訝。
“前幾日那一戰,我命公覆留守中軍大營,并負責指揮救助傷兵及受損戰船,可沒想到,事後他居然十分不滿,仗着自己三朝元老的身份地位,四處放話,說如果當初我能派他為先鋒攻打曹軍,就不是慘勝的局面,末了還怪我力勸主公聯劉抗曹,簡直是螳臂擋車,陷江東于危難,陷主公于不義———他這樣诋毀我,教我如何領兵作戰?” “難怪我和小喬從營口一路走來,不時聽到有人談論公覆。
”喬玄若有所思。
周瑜長歎一聲,搖頭苦惱道。
“赤壁開戰前,主公曾召開幾次會議讨論該聯劉抗曹或歸降曹操,當時公覆未曾發表意見,我以為他心裡支持聯劉抗曹,隻是礙于主降派氣盛,故而謹言慎行,未料原來卻是牆頭草,專門見風使舵。
” 喬玄見周瑜臉色憔悴,不複當初領軍進駐赤壁時那麼雄姿英發,指揮若定的氣勢,突然十分感慨,想勸說什麼,卻又不知如何開口。
小喬覺得氣氛太過沉悶,忙把帶來的鮮魚湯放在案上,敦促周瑜趁熱吃了。
“你可是孫劉聯軍的統帥呢,要在這時候病倒,那後果真不堪設想。
” 周瑜默默地喝完鮮魚湯,外頭一個兵士進來提醒他,巡營時間到了。
喬玄見狀連忙拉着小喬,就要告辭。
周瑜頓了頓,道:“唔,既然你們千裡迢迢來這裡,不如随我走趟營區,回頭也好給主公帶個訊息,讓他了解目前江東水軍大營的狀況。
”遂領着喬玄父女步出主營帳,四處巡視。
三人一路默默走着,不久經過一處港澳,喬玄發現這裡的戰船排列整齊,頭尾皆以粗鐵鍊相系,上頭兵士正在操練,于是多看了幾眼。
一旁的周瑜見狀,解釋道。
“由于上回那一戰失去不少水兵弟兄,這幾日又從各地征調新兵進來,為能讓這些多半是山野樵農的新兵盡早熟悉水戰,所以将部分戰船首尾以粗鐵鍊相系,這樣一來即使在波濤洶湧的江面上行走,也如履平地,不用擔心無法适應船行時的颠簸。
”說着,周瑜特地帶喬玄父女登上那些戰船,體驗一下。
喬玄發現正如周瑜所言,覺得十分有趣,忍不住啧啧稱奇。
送走喬玄父女的當晚,司馬功前來密見。
“都督,一切如您所料,寄居喬公處的華戰,果然在他們回去後,立即向喬公仔細詢問了關于您以及整個江東水軍大營的狀況,并且馬上修書一封派員送去曹操那裡。
” “那麼,接下來就看公覆的表現了。
”周瑜點點頭。
第二天,周瑜方才要用早膳,便聽見黃蓋在帳外大聲叫罵。
“周公瑾,你究竟還要坑害多少百姓才甘心?主公與整個江東都要葬送在你手裡了。
” 周瑜臉色沉下來,皺眉吩咐撤去早膳,并傳令将帳外咆哮的黃蓋帶進來問話。
黃蓋不等周瑜開口,又是一陣辱罵,說他少年得志,隻因為與孫策結拜,又是孫堅的義子,就目中無人,一意孤行,如今江東水軍損失慘重,卻不悔悟,仍招兵買馬,積極備戰,簡單是草菅人命,不識時機,愚蠢至極。
周瑜等他數落過後,才冷冷道。
“我尊敬你是從義父起兵當初一路跟随,東征西讨的老臣,一直忍耐遷就,沒想到你竟得寸進尺,壞我軍令,難道不怕我以動搖軍心論斬嗎?” “我這是為主公與江東百姓安危着想,就算會被你斬首,還是要說到底。
” “你是有恃無恐,以為我不敢殺你。
”周瑜冷冷一笑。
“我所言句句屬實,何罪之有?”黃蓋也針鋒相對。
周瑜聞言再也按捺不住,抓起案上一支令牌,往地上狠地一扔,怒對左右侍衛道。
“把這個叛徒給我拉出去斬了。
” 左右侍衛驚愣當場,不知是否該上前抓住黃蓋。
周瑜見他們沒有動作,又大喝一聲。
“杵在那裡幹什麼?還不快去?” 兩個侍衛如夢初醒,趕緊,上前将黃蓋綁住,就要往帳外推。
此間聞訊趕來的魯肅、韓當、周泰等人趕緊擠進營帳,并擋在出口處。
“公覆,快給都督賠罪吧。
”魯肅忐忑不安地對黃蓋說。
黃蓋悶哼一聲,倨傲地将頭偏向一邊不言語。
周瑜見狀簡直要氣瘋,顫抖着右手,按在腰際劍柄上,恨不能當場拔劍刺向黃蓋。
“都督,請念在公覆跟随兩位先主公多年,沒功勞也有苦勞的份上,從輕發落吧。
” “都督,公覆好歹也統領江東兵士多年,素來愛戴下屬,愛護百姓,倘若将他斬首,恐造成軍心浮動,民心離散,請您千萬三思啊。
” 周瑜臉色難看至極,沉默半晌,突然仰天長嘯,仿佛要将内心的仰悶全部吐出來,末了深深吸口氣,又長長籲了出來,冷冷道。
“今天看在諸位的面上,姑且不與你計較,然而死罪可免,活罪難逃。
”說完,周瑜轉身對侍衛道:“傳令下去,将黃蓋重打五十軍棍,解送回後方讓主公發落。
” 魯、韓、周三人聞言,忍不住想再勸阻:“都督———” “這幾日軍心有些浮動,絕對是受到他胡言亂語的影響,再不鐵腕處理,不等曹軍來打我們就先潰散了。
” 于是,黃蓋被拉出帳外重責五十軍棍。
雖然行刑士兵暗中手下留情,但年邁的他依舊被打得皮開肉綻,鮮血淋漓。
與黃蓋交情頗深的程普不好當場出面,悄悄派員送些金創藥過去,并找來一輛馬車,連夜護衛他出水軍大營,直往後方孫權所在而去。
黃蓋在孫權安排下,暫住一處僻靜宅院養傷。
從喬玄處得知此消息的華戰,特地帶着補品前往探視。
“我與先生素不相識,不知先生此來為什麼事啊?” “在下華戰,乃喬玄先生故舊,素聞黃老将軍為江東孫家的三朝元老,既愛戴兵士,也愛戴百姓,故仰慕已久。
昨日聽說您為孫将軍與江東百姓安危,向周都督請願,不料卻遭責罰,所以特來探望,并為您打打氣。
”華戰陪笑道。
“我都被打成這樣,還強押回後方,對于主公與江東百姓,恐怕也無能為力了。
”黃蓋苦笑道。
華戰湊上前,壓低聲音。
“在下來自北方,曾聽聞當今丞相的事功,黃老将軍您既然有歸降之間,何不趁此機會前往曹營,相信定可獲得重用。
” “我黃某雖認為此刻該降,但主公抗曹心意堅定,我又豈能做出背叛江東的事情來!”黃蓋聞言,卻有些動怒。
華戰笑了笑,從懷裡掏出一方巾帕,上頭密密麻麻寫着許多字,道。
“這是丞相送給您的一首詩,他說您看了以後,自然就會明白。
” 黃蓋接過巾帕,發現上頭題作《短歌行》: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
“孔明,快進來。
” 隻見諸葛亮仍是一身儒服,手持羽扇,神情從容不迫。
“今夜造訪,正為此而來,想與公瑾商議。
” 周瑜歎息:“方才提出火攻之計乃公覆,但我認為實際上有困難。
” “願聞其祥。
”諸葛亮微笑一如既往。
“早年我離家四處雲遊,曾見一個弱女子放火燒了一座村莊,造成傷亡數百,深知這火的厲害,若能巧妙用在作戰上,無疑是百萬雄師。
但兵法雲:行火必有因,煙火必有具。
發火有時,起火有日。
要天時地利人和,才有可能将火攻效用發揮到極緻。
何為天時,即指必須氣候幹燥,風力強大,以助長火勢;所謂地利,即指敵軍位置必須在順風處,讓火在上風頭燃起,一發不可收拾;所謂人和,即指需要有能夠在敵軍内部或近敵軍處引火的人,讓我軍得以潛伏伺機,形成裡應外合之勢,當火起兵慌之際,趁亂襲擊,如此方能一舉而擊潰曹軍,大獲全勝。
可惜———” 周瑜說到這裡,又忍不住搖頭歎息:“雖然如今是冬季,氣候幹燥,風力強大,但曹軍在江北,我們在江南,依這風向看,我們恰恰位于下風處,倘若引火,勢必延燒過來,屆時逃命都來不及,如何趁機發動攻擊?再則,據密探回報,曹營防備極為森嚴,尤其曹操身經百戰,對于火攻認識頗深,面對這樣天幹物燥的時節,特别在意防火工作,想要派人潛入他們那裡放火,簡直不可能。
面對這樣僅有天時而地不利人不和的狀況,如何采取火攻之計啊。
” 諸葛亮淡淡一笑:“公瑾所言甚是,然而,如果可以解決地不利人不和的問題,你是否有絕對把握一舉而擊潰曹軍?我們的機會不多了,以目前情勢看,下一場與曹操的争戰,很可能是此役的最後一次。
” “如果可以順利地使用火攻,我有絕對必勝的把握。
”周瑜倒是很有自信。
“那好,”諸葛亮也露出自信的笑容:“我有辦法解決地不利人不和的問題,讓公瑾可以順利使用火攻。
” 周瑜瞪大了眼睛,有些不可置信。
“其實如何引火的問題,集思廣益倒也可能想出好辦法。
我們暗中研制出一種會爆炸的火,能把曹操的戰船點燃成熊熊大火。
” “會爆炸的火?這可從未聽說過。
” 周瑜把諸葛亮拉進了大帳中,将《周異參同契》拿給諸葛亮看。
“天地間的自然之力,威力大且能随意控制的,隻是火。
所以,我對火很偏愛。
我受了這本書的啟發,試着研制會爆炸的火,功夫不負苦心人,半年前終于研制出來。
把硫磺、木炭、硝石、麻油等放在一艘船上,點燃之後,順風而下,撞到曹軍的戰船,就會劇烈的振蕩,發生爆炸,就像幾百支火箭一齊射中曹軍的戰船。
這半年沒有大的戰事,我一直未用。
” 諸葛亮看了好一會兒,拍手稱妙,驚問:“公謹,你是如何想到的?” “這世上除了聖賢之書,還有許多匠人撰寫的書,記載的都是奇巧之術,往往被人所忽視。
” 周瑜見諸葛亮眼睛雪亮,愛不釋手,就從書箱裡挑出幾本送給他:“這是複本,我随軍時帶在身邊。
家裡還有正本。
” 諸葛亮如獲至寶:“來而不往非禮也,公謹,你等着,我也送你兩本書。
”他飛快地去而複返,“這本是《星象際》,這本傳說是姜太公撰寫的《日月曆》。
天人是相互感應的,天地間的萬物也是如此,隻要會觀星象,就不難預測出風雨輪回。
公謹,你聰慧過人,看過之後就能預測到何時刮風,何時降雨。
六日之後,必起東南風。
” 周瑜眼睛一亮:“六日之後,必起東南風?” “天文地理,我都略懂一二。
這幾日夜觀星像,發現月有薄暈,且将行至箕、壁、翼、轸四星宿間,。
” 周瑜的心都快跳出來了,他相信諸葛亮的每句話都不會是虛言,但還是問:“賢弟,這關系到江東和劉皇叔的存亡大計,可不能有戲言啊。
” 諸葛亮哈哈大笑:“若有半句虛言,軍法從事。
” 周瑜高興過後,突然想到什麼,臉色又黯淡下來。
“即使有老天爺的幫忙,要如何點燃曹軍戰船,并且讓它們延燒得一發不可收拾,仍是個棘手的問題。
” 黃蓋聽了,立即說。
“如果要讓曹軍戰船延燒得一發不可收拾,我倒有辦法。
” “什麼辦法?”周瑜忙問。
“我們可以設法讓曹軍戰船首尾相接,如此一來,隻要一艘着火,火勢很快就會蔓延擴散,燒得一發不可收拾。
”黃蓋顯得有些得意。
“此法很值得一試。
”周瑜稱贊道。
“這是我在想出火攻之計後,連帶想出的辦法。
”黃着笑道。
“然則要如何讓曹軍戰船首尾聲相接呢?”諸葛亮沉吟道。
“這個問題我可以解決。
”周瑜淡淡一笑。
“既然如此,那我也獻上一計。
”諸葛亮點點頭:“我們可以派人在六日後詐降曹軍,如此便能帶領幾艘裝備柴薪、淋滿膏油的蒙沖,大搖大擺往他們戰船而去,屆時點燃蒙沖做為引信,保證萬無一失。
” “我曾經在兵書上看到過一種火攻法,即用網捕捉從城内飛出的雀鳥,然後在他們腳上綁幾顆中空的杏子,杏子填塞火引,待黃昏時将雀鳥釋放,雀鳥返回城内窩巢,火引便會點燃窩巢及其所在的樹木或房屋等物,由此以星星之火而成燎原之勢。
你的詐降燒船法,頗有這種‘雀杏法’的味道呢!” “但曹操生性之疑,找誰詐降好呢?”黃蓋瞪眼問。
周瑜沉默一會兒,突然轉臉望向黃蓋。
“這就有勞公覆了。
” “詐降一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既然火攻之計是黃老将軍提出來的,必定可以勝任。
”諸葛亮也表示贊同。
“我是一路跟随兩位先主公而來的老臣,告訴曹操說要歸降,他有可能相信嗎?”黃蓋有些猶豫。
“凡是必有原委,隻要能将歸降的前因後果合理化,曹操自然就不疑有他。
” “都督有何妙計?”黃蓋好奇地問。
周瑜聞言,突然避席行禮。
“隻是必須得罪公覆,還望見諒。
” “您這不是折煞我了?快别這麼說。
”黃蓋慌忙扶起周瑜。
“如果我猜得不錯,公瑾可是要用‘苦肉計’”諸葛亮在一旁淡淡笑道。
“知我者,孔明也。
”周瑜撫掌大笑。
兩天後,小喬偕同父親喬玄來營區探望周瑜。
周瑜顯得有些疲憊,臉色也不太好看。
小喬特意熬了鮮魚湯,他一口都沒品嘗,反倒皺眉埋怨起來。
“如今戰事吃緊,這裡豈是你們來的地方?我節制孫劉聯軍,要被人知道妻子和嶽父跑到營中探望,成何體統?” 小喬見自己特地趕來相陪,卻遭周瑜潑了一盆冷水,頓時覺得又委屈又氣憤。
“我們是聽了前幾日孫劉聯軍打了一場慘勝的仗,江東水軍損失頗大,小喬擔心你,堅持過來看看,我拗不過她,又怕她不懂事,惹出什麼亂子,才跟着一道過來,我們知道你近日為着軍務心情不好,等你喝完鮮魚湯,我們馬上就離開,不會給你添麻煩的。
”喬玄連忙打圓場。
周瑜歎了口氣,也覺得自己方才失言。
“近日忙着修複補給的工作,還要應付有二心的将領,常常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唉!” “有二心的将領?”喬玄頗為驚訝。
“前幾日那一戰,我命公覆留守中軍大營,并負責指揮救助傷兵及受損戰船,可沒想到,事後他居然十分不滿,仗着自己三朝元老的身份地位,四處放話,說如果當初我能派他為先鋒攻打曹軍,就不是慘勝的局面,末了還怪我力勸主公聯劉抗曹,簡直是螳臂擋車,陷江東于危難,陷主公于不義———他這樣诋毀我,教我如何領兵作戰?” “難怪我和小喬從營口一路走來,不時聽到有人談論公覆。
”喬玄若有所思。
周瑜長歎一聲,搖頭苦惱道。
“赤壁開戰前,主公曾召開幾次會議讨論該聯劉抗曹或歸降曹操,當時公覆未曾發表意見,我以為他心裡支持聯劉抗曹,隻是礙于主降派氣盛,故而謹言慎行,未料原來卻是牆頭草,專門見風使舵。
” 喬玄見周瑜臉色憔悴,不複當初領軍進駐赤壁時那麼雄姿英發,指揮若定的氣勢,突然十分感慨,想勸說什麼,卻又不知如何開口。
小喬覺得氣氛太過沉悶,忙把帶來的鮮魚湯放在案上,敦促周瑜趁熱吃了。
“你可是孫劉聯軍的統帥呢,要在這時候病倒,那後果真不堪設想。
” 周瑜默默地喝完鮮魚湯,外頭一個兵士進來提醒他,巡營時間到了。
喬玄見狀連忙拉着小喬,就要告辭。
周瑜頓了頓,道:“唔,既然你們千裡迢迢來這裡,不如随我走趟營區,回頭也好給主公帶個訊息,讓他了解目前江東水軍大營的狀況。
”遂領着喬玄父女步出主營帳,四處巡視。
三人一路默默走着,不久經過一處港澳,喬玄發現這裡的戰船排列整齊,頭尾皆以粗鐵鍊相系,上頭兵士正在操練,于是多看了幾眼。
一旁的周瑜見狀,解釋道。
“由于上回那一戰失去不少水兵弟兄,這幾日又從各地征調新兵進來,為能讓這些多半是山野樵農的新兵盡早熟悉水戰,所以将部分戰船首尾以粗鐵鍊相系,這樣一來即使在波濤洶湧的江面上行走,也如履平地,不用擔心無法适應船行時的颠簸。
”說着,周瑜特地帶喬玄父女登上那些戰船,體驗一下。
喬玄發現正如周瑜所言,覺得十分有趣,忍不住啧啧稱奇。
送走喬玄父女的當晚,司馬功前來密見。
“都督,一切如您所料,寄居喬公處的華戰,果然在他們回去後,立即向喬公仔細詢問了關于您以及整個江東水軍大營的狀況,并且馬上修書一封派員送去曹操那裡。
” “那麼,接下來就看公覆的表現了。
”周瑜點點頭。
第二天,周瑜方才要用早膳,便聽見黃蓋在帳外大聲叫罵。
“周公瑾,你究竟還要坑害多少百姓才甘心?主公與整個江東都要葬送在你手裡了。
” 周瑜臉色沉下來,皺眉吩咐撤去早膳,并傳令将帳外咆哮的黃蓋帶進來問話。
黃蓋不等周瑜開口,又是一陣辱罵,說他少年得志,隻因為與孫策結拜,又是孫堅的義子,就目中無人,一意孤行,如今江東水軍損失慘重,卻不悔悟,仍招兵買馬,積極備戰,簡單是草菅人命,不識時機,愚蠢至極。
周瑜等他數落過後,才冷冷道。
“我尊敬你是從義父起兵當初一路跟随,東征西讨的老臣,一直忍耐遷就,沒想到你竟得寸進尺,壞我軍令,難道不怕我以動搖軍心論斬嗎?” “我這是為主公與江東百姓安危着想,就算會被你斬首,還是要說到底。
” “你是有恃無恐,以為我不敢殺你。
”周瑜冷冷一笑。
“我所言句句屬實,何罪之有?”黃蓋也針鋒相對。
周瑜聞言再也按捺不住,抓起案上一支令牌,往地上狠地一扔,怒對左右侍衛道。
“把這個叛徒給我拉出去斬了。
” 左右侍衛驚愣當場,不知是否該上前抓住黃蓋。
周瑜見他們沒有動作,又大喝一聲。
“杵在那裡幹什麼?還不快去?” 兩個侍衛如夢初醒,趕緊,上前将黃蓋綁住,就要往帳外推。
此間聞訊趕來的魯肅、韓當、周泰等人趕緊擠進營帳,并擋在出口處。
“公覆,快給都督賠罪吧。
”魯肅忐忑不安地對黃蓋說。
黃蓋悶哼一聲,倨傲地将頭偏向一邊不言語。
周瑜見狀簡直要氣瘋,顫抖着右手,按在腰際劍柄上,恨不能當場拔劍刺向黃蓋。
“都督,請念在公覆跟随兩位先主公多年,沒功勞也有苦勞的份上,從輕發落吧。
” “都督,公覆好歹也統領江東兵士多年,素來愛戴下屬,愛護百姓,倘若将他斬首,恐造成軍心浮動,民心離散,請您千萬三思啊。
” 周瑜臉色難看至極,沉默半晌,突然仰天長嘯,仿佛要将内心的仰悶全部吐出來,末了深深吸口氣,又長長籲了出來,冷冷道。
“今天看在諸位的面上,姑且不與你計較,然而死罪可免,活罪難逃。
”說完,周瑜轉身對侍衛道:“傳令下去,将黃蓋重打五十軍棍,解送回後方讓主公發落。
” 魯、韓、周三人聞言,忍不住想再勸阻:“都督———” “這幾日軍心有些浮動,絕對是受到他胡言亂語的影響,再不鐵腕處理,不等曹軍來打我們就先潰散了。
” 于是,黃蓋被拉出帳外重責五十軍棍。
雖然行刑士兵暗中手下留情,但年邁的他依舊被打得皮開肉綻,鮮血淋漓。
與黃蓋交情頗深的程普不好當場出面,悄悄派員送些金創藥過去,并找來一輛馬車,連夜護衛他出水軍大營,直往後方孫權所在而去。
黃蓋在孫權安排下,暫住一處僻靜宅院養傷。
從喬玄處得知此消息的華戰,特地帶着補品前往探視。
“我與先生素不相識,不知先生此來為什麼事啊?” “在下華戰,乃喬玄先生故舊,素聞黃老将軍為江東孫家的三朝元老,既愛戴兵士,也愛戴百姓,故仰慕已久。
昨日聽說您為孫将軍與江東百姓安危,向周都督請願,不料卻遭責罰,所以特來探望,并為您打打氣。
”華戰陪笑道。
“我都被打成這樣,還強押回後方,對于主公與江東百姓,恐怕也無能為力了。
”黃蓋苦笑道。
華戰湊上前,壓低聲音。
“在下來自北方,曾聽聞當今丞相的事功,黃老将軍您既然有歸降之間,何不趁此機會前往曹營,相信定可獲得重用。
” “我黃某雖認為此刻該降,但主公抗曹心意堅定,我又豈能做出背叛江東的事情來!”黃蓋聞言,卻有些動怒。
華戰笑了笑,從懷裡掏出一方巾帕,上頭密密麻麻寫着許多字,道。
“這是丞相送給您的一首詩,他說您看了以後,自然就會明白。
” 黃蓋接過巾帕,發現上頭題作《短歌行》: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