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寶》出版後和我怎樣寫這本書(代序)
關燈
小
中
大
了,他們非常高興,說他們長大了,要到中國看看你,看看很美很美的中國。
&rdquo 香港的《新晚報》,在1971年曾發表趙華的一篇文章,題為&ldquo高玉寶和他的文章&rdquo。
他在文章中說:&ldquo&hellip&hellip高玉寶的作品給我十分深刻的印象。
十幾年前,我讀過他寫的《半夜雞叫》和《孫家屯的哭聲》&hellip&hellip内容又充實又真切,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都流露着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
它沒有雕鑿,沒有堆砌,從頭到尾都那麼緊湊,甚至可以說是精煉的。
由于它有厚實的生活基礎,樸實的寫術,也有聲有色,如扣人心弦,令人深深地感動,讀過之後,長久不會忘懷。
&hellip&hellip高玉寶學文化的精神和他文藝創作上所表現的巨大毅力,對于千千萬萬投入文化學習熱潮中的工農兵,是一個很大鼓舞力量。
他的創作,對于知識分子也有很大的啟示:生活是一片大海,你想描繪生活,首先就要認識生活,投入生活的大海裡,去識水性,你才能運用自如。
如果沒有生活,沒有那份感情,即使有生花妙筆,寫出來也是空洞的、幹巴巴的,毫無味道。
&rdquo 當初我寫書,隻是為了教育自己和後人,不忘舊社會的苦難,不忘國内外反動派對中國人民的殘害,根本沒想,書寫成出版後,會在國内外引起這樣大的反響,使我深受鼓舞。
蘇聯的語言博士費德林,曾在蘇聯《文學報》上,撰文介紹了我和我寫的《高玉寶》。
日本著名作家、我的朋友新島淳良,不僅到中國來訪問我,為日本人民翻譯了我的長篇小說《高玉寶》,還特意為我的書寫了很長的後記,并附上我給日本朋友和讀者的一封信。
這位日本朋友在他的後記中寫道:&ldquo&hellip&hellip作為日本讀者如何讀這部小說呢?我認為,應先思考一下,這部小說雖然出現了日本人,但不是日本的好人,他們都是一些欺壓貧苦中國人民的壞蛋。
作為日本人看到這樣的話是會難受的,可能看到這樣的話、這樣的故事,不想讀下去也是正常的。
有的日本人可能會說這部書裡寫的是謊言。
但是,作者這裡所寫的事,比起日本軍國主義者在中國實際上幹的壞事還差得遠。
&hellip&hellip日本軍國主義者在中國殺害了五百多萬人,有老人、婦女,即使是兒童也被殺害。
現在中國人民為了兩國人民的友好,雖然說:&lsquo過去的事情就過去了吧!&rsquo但我認為,日本人民必須記住過去日本軍國主義者的罪行。
對于我們來說,象《高玉寶》這樣的小說,是告訴我們,日本軍國主義者是如何可惡。
為使日本人民了解日本軍國主義者在中國的罪行,所以,我把這部小說一字不漏,全部翻譯了,連把日本人寫為&lsquo鬼&rsquo的話,也照樣翻譯了。
這樣做,是為了使我們的祖國日本,不再變成軍國主義,不再變成被稱為&lsquo鬼&rsquo那樣的日本人。
為了造就一個和平的日本,我認為大家要一起努力&hellip&hellip&rdquo 還有幾位日本朋友,用不同版本翻譯出版了《高玉寶》。
并來信說,要來看看新中國和我小時候的住處孫家屯。
美國有位叫柯爾美的學者,多次來信問我,你一個文盲戰士,是怎樣奇迹般地寫出長篇小說《高玉寶》成為作家的?我回信告訴這位美國朋友:&ldquo沒有共産黨和新中國對我的培育,我是創造不出這個奇迹的。
我的成長,隻是新中國成長起來千千萬萬勞動人民子弟中的一個。
&rdquo 解放軍文藝社在這次出版《高玉寶》之前,來信問我,重新出版這部書,是否還修改?我考慮,這本書寫于戰争年代的1949年,當時,我才是剛二十出頭的文盲戰士,年歲又小,也不懂什麼文學創作,對生活、社會及對共産黨領導中國革命的艱難路程,都體驗不深。
四十二年後的今天,再回過頭來回想舊社會人民在三座大山重壓下的苦難生活及我所經曆過的坎坷道路,再看看我在四十年代末寫的《高玉寶》,覺得很有必要修改,有必要再充實一些有血、有肉的生活,把人物和生活寫得更深刻一些。
我已寫出八十多萬字的《高玉寶》&ldquo續集&rdquo。
我想,修改後的《高玉寶》會與&ldquo續集&rdquo銜接的更好,讀者也會喜歡。
但這次出版的時間緊迫,來不及修改,隻好再找機會。
時光流逝的真快,一晃兒,我已在文學生涯的道路上走了四十二年。
四十多年來,一代代的青少年和讀者,不斷給我寫信來,問我是怎樣學文化寫出這部書的。
今借解放軍文藝社重新出版《高玉寶》之機,再向關心我的廣大讀者,說說我這個當年的文盲戰士,是怎樣在行軍作戰中克服種種困難學文化,又是怎樣戰勝不識字及克服各種困難寫出這部書的。
我寫的《高玉寶》,最早于1951年在解放軍文藝上連載。
廣大青少年和讀者讀了以後,紛紛給我寫信,一封封信象雪花兒一樣飛來。
有時,我一天接到二百多封信。
多年來,廣大青少年和讀者的來信,已裝滿了三大木箱子。
來信者,都說我刻苦學文化,寫出了書怎樣光榮,要向我學習。
可是,我是個放豬娃、當童工、勞
&rdquo 香港的《新晚報》,在1971年曾發表趙華的一篇文章,題為&ldquo高玉寶和他的文章&rdquo。
他在文章中說:&ldquo&hellip&hellip高玉寶的作品給我十分深刻的印象。
十幾年前,我讀過他寫的《半夜雞叫》和《孫家屯的哭聲》&hellip&hellip内容又充實又真切,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都流露着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
它沒有雕鑿,沒有堆砌,從頭到尾都那麼緊湊,甚至可以說是精煉的。
由于它有厚實的生活基礎,樸實的寫術,也有聲有色,如扣人心弦,令人深深地感動,讀過之後,長久不會忘懷。
&hellip&hellip高玉寶學文化的精神和他文藝創作上所表現的巨大毅力,對于千千萬萬投入文化學習熱潮中的工農兵,是一個很大鼓舞力量。
他的創作,對于知識分子也有很大的啟示:生活是一片大海,你想描繪生活,首先就要認識生活,投入生活的大海裡,去識水性,你才能運用自如。
如果沒有生活,沒有那份感情,即使有生花妙筆,寫出來也是空洞的、幹巴巴的,毫無味道。
&rdquo 當初我寫書,隻是為了教育自己和後人,不忘舊社會的苦難,不忘國内外反動派對中國人民的殘害,根本沒想,書寫成出版後,會在國内外引起這樣大的反響,使我深受鼓舞。
蘇聯的語言博士費德林,曾在蘇聯《文學報》上,撰文介紹了我和我寫的《高玉寶》。
日本著名作家、我的朋友新島淳良,不僅到中國來訪問我,為日本人民翻譯了我的長篇小說《高玉寶》,還特意為我的書寫了很長的後記,并附上我給日本朋友和讀者的一封信。
這位日本朋友在他的後記中寫道:&ldquo&hellip&hellip作為日本讀者如何讀這部小說呢?我認為,應先思考一下,這部小說雖然出現了日本人,但不是日本的好人,他們都是一些欺壓貧苦中國人民的壞蛋。
作為日本人看到這樣的話是會難受的,可能看到這樣的話、這樣的故事,不想讀下去也是正常的。
有的日本人可能會說這部書裡寫的是謊言。
但是,作者這裡所寫的事,比起日本軍國主義者在中國實際上幹的壞事還差得遠。
&hellip&hellip日本軍國主義者在中國殺害了五百多萬人,有老人、婦女,即使是兒童也被殺害。
現在中國人民為了兩國人民的友好,雖然說:&lsquo過去的事情就過去了吧!&rsquo但我認為,日本人民必須記住過去日本軍國主義者的罪行。
對于我們來說,象《高玉寶》這樣的小說,是告訴我們,日本軍國主義者是如何可惡。
為使日本人民了解日本軍國主義者在中國的罪行,所以,我把這部小說一字不漏,全部翻譯了,連把日本人寫為&lsquo鬼&rsquo的話,也照樣翻譯了。
這樣做,是為了使我們的祖國日本,不再變成軍國主義,不再變成被稱為&lsquo鬼&rsquo那樣的日本人。
為了造就一個和平的日本,我認為大家要一起努力&hellip&hellip&rdquo 還有幾位日本朋友,用不同版本翻譯出版了《高玉寶》。
并來信說,要來看看新中國和我小時候的住處孫家屯。
美國有位叫柯爾美的學者,多次來信問我,你一個文盲戰士,是怎樣奇迹般地寫出長篇小說《高玉寶》成為作家的?我回信告訴這位美國朋友:&ldquo沒有共産黨和新中國對我的培育,我是創造不出這個奇迹的。
我的成長,隻是新中國成長起來千千萬萬勞動人民子弟中的一個。
&rdquo 解放軍文藝社在這次出版《高玉寶》之前,來信問我,重新出版這部書,是否還修改?我考慮,這本書寫于戰争年代的1949年,當時,我才是剛二十出頭的文盲戰士,年歲又小,也不懂什麼文學創作,對生活、社會及對共産黨領導中國革命的艱難路程,都體驗不深。
四十二年後的今天,再回過頭來回想舊社會人民在三座大山重壓下的苦難生活及我所經曆過的坎坷道路,再看看我在四十年代末寫的《高玉寶》,覺得很有必要修改,有必要再充實一些有血、有肉的生活,把人物和生活寫得更深刻一些。
我已寫出八十多萬字的《高玉寶》&ldquo續集&rdquo。
我想,修改後的《高玉寶》會與&ldquo續集&rdquo銜接的更好,讀者也會喜歡。
但這次出版的時間緊迫,來不及修改,隻好再找機會。
時光流逝的真快,一晃兒,我已在文學生涯的道路上走了四十二年。
四十多年來,一代代的青少年和讀者,不斷給我寫信來,問我是怎樣學文化寫出這部書的。
今借解放軍文藝社重新出版《高玉寶》之機,再向關心我的廣大讀者,說說我這個當年的文盲戰士,是怎樣在行軍作戰中克服種種困難學文化,又是怎樣戰勝不識字及克服各種困難寫出這部書的。
我寫的《高玉寶》,最早于1951年在解放軍文藝上連載。
廣大青少年和讀者讀了以後,紛紛給我寫信,一封封信象雪花兒一樣飛來。
有時,我一天接到二百多封信。
多年來,廣大青少年和讀者的來信,已裝滿了三大木箱子。
來信者,都說我刻苦學文化,寫出了書怎樣光榮,要向我學習。
可是,我是個放豬娃、當童工、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