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寶》出版後和我怎樣寫這本書(代序)
關燈
小
中
大
、害過怕,也決不能叫不識字,學寫書的困難難住了、吓倒了。
要拿出在戰場上消滅敵人那種勁頭兒,來戰勝學文化、寫書的種種困難。
&rdquo我堅信,用保爾寫書的精神,有&ldquo鐵梁磨繡針,功到自然成&rdquo及&ldquo愚公移山&rdquo的決心,我一定能把《高玉寶》這部書寫出來,并把它寫好。
一年寫不出來,我寫兩年。
兩年寫不出來,我寫五年、十年,什麼困難也壓不倒我。
當時,我本來想先學識字再寫書,可是創作的激情不允許。
我要寫的人和事,象潮水一樣,在心裡翻騰,等不得我學了字再寫。
那麼,我不會寫字,又怎麼寫書呢?我想出一個笨辦法來,把不會寫的字全用各種圖形畫和符号來代替文字寫書。
如:日本鬼子的&ldquo鬼&rdquo字不會寫,我就畫個可怕的鬼臉來代替。
蔣介石的&ldquo蔣&rdquo字不會寫,我就根據他是秃頭的特征,畫個蔣光頭。
&ldquo群&rdquo字不會寫,我畫一些小圈圈代替。
&ldquo殺&rdquo字不會寫,我先畫一個人頭,然後,再在這頭上畫把刀,就是殺人的意思。
&ldquo哭&rdquo字不會寫,先畫一個人臉,然後在這臉上點幾個小點兒,我一看就知是書裡的&ldquo哭&rdquo字。
最難的是,有很多字無法用圖形畫和符号來表示字意,我隻好畫一些小圈圈空起來,等我學了字,再添到那圈圈裡。
我就這樣艱難地學字和寫小說。
為快點把書寫出來,我在行軍作戰中犧牲了一切休息時間。
有時,部隊在行軍路上臨時休息的一點時間,我也坐在路邊上寫一兩句話。
在部隊追擊敵人、解放廣西時,我是軍郵員。
為使部隊當天看到報紙、文件,戰士能早一點看到家信,我每天背着書稿,騎着馬,跑前跑後地為進軍的部隊送信件和報紙。
不幸的是,部隊在廣西追擊白崇禧,我可愛的大紅馬,在過險峻的大山時摔死了。
馬摔死後,我這軍郵員的工作就更艱難了。
每天要比同志們格外走很多路,累極了。
但我還是戰勝了很多困難,很好地完成了軍郵員的任務。
廣西解放以後,我們部隊繼續在山區裡剿匪,仍然沒有時間寫書。
我隻好見縫插針地寫。
這時,我已經寫出好幾章書稿了。
我們部隊在炎熱的南方,每天頂着高溫連續行軍作戰,真是人困馬乏,累得幾乎都走不動路了。
就是這樣,我也沒有間斷寫作。
艱苦的寫作,把我累得吐了血。
但我終于戰勝了種種困難,僅用一年零五個月的時間,寫出二十多萬字的自傳體長篇小說《高玉寶》草稿,1951年1月28日,在廣東潮州烏羊市落筆。
(《高玉寶》的手稿,後來被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收藏。
)在總政文化部首長和解放軍文藝社領導、編輯的關懷、幫助下,在老作家荒草同志的具體指導下,我每天加班加點,廢寝忘食,反複修改書稿。
《解放軍文藝》把我改出的書稿全部連載了。
1955年4月20日,中國青年出版社首次出版了我的《高玉寶》。
這部書能夠問世,同廣大讀者見面,對在舊社會出生的我來說,真是一場夢想。
但這夢想,隻有在中國共産黨和毛主席領導的新中國才能實現。
幾十年的美好時光雖然逝去了,但我永遠不忘黨和毛主席,不忘新中國對我這文盲戰士的教育、培養,不忘所有幫助過我的領導和同志,及關懷我的國内外讀者和朋友。
今特在此感謝當年鼓勵我寫書的遲志遠股長、教我學文化的單奇同志、幫我抄寫書稿的尚振範文書、及親自指導我修改書稿的老作家荒草同志,解放軍文藝社在九十年代第二春,再次又出版我的《高玉寶》,在此深表謝意。
不少讀者希望了解《高玉寶》出版之後和我的創作情況。
1962年,我大學畢業後又回部隊工作至今。
本想有了文化多寫些作品,但由于種種原因,及風雲之年的坎坷,使我失去了很好的創作時光。
但,我并沒因此停筆。
我一直堅持到部隊、工廠、礦山、農村去向人民群衆學習,在人民群衆中生活。
這些年來,我除了寫出兩部六十多萬字待修改的長篇小說《春豔》和《我是一個兵》之外,還發表一些短篇小說、散文、詩歌、報告文學、民間故事、文章等。
為寫好《高玉寶》續集我曾步行幾百裡路,到我參加遼沈戰役、打過仗的地方:鞍山、遼陽、義縣、錦州、塔山等地體驗生活,訪問參加這一戰役的戰友和當地群衆,已寫出八十多萬字《高玉寶》續集書稿,正待出版中。
一個人,雖然不能青春永駐,但隻要有蓬勃向上的精神,就會永遠年輕,為人民多做些有益的工作。
我是個普通一兵,沒能為黨和人民做更多的工作。
回頭想一想,我的前半生,隻盡心盡力做了三件事:一是,參軍四十多年來,不打任何折扣地完成黨交給我的任務;二是,寫書,絕大部分是用業餘時間寫作;三是,走向社會,教育下一代。
親愛的讀者們,寫作是很苦的,但一切道路都是人走出來的。
隻要你認定一條路,路再長、再艱險,也要毫不動搖地走下去,事業總會成功,創作也是這樣!我要在陽光的照耀下,沿着我和主人公玉寶的生活道路,向着美好的未來奮進!要在我後半生的寶貴時光中,繼續到人民生活中紮根、學習,發奮創作,力争再為讀者奉獻出好作品。
作者
要拿出在戰場上消滅敵人那種勁頭兒,來戰勝學文化、寫書的種種困難。
&rdquo我堅信,用保爾寫書的精神,有&ldquo鐵梁磨繡針,功到自然成&rdquo及&ldquo愚公移山&rdquo的決心,我一定能把《高玉寶》這部書寫出來,并把它寫好。
一年寫不出來,我寫兩年。
兩年寫不出來,我寫五年、十年,什麼困難也壓不倒我。
當時,我本來想先學識字再寫書,可是創作的激情不允許。
我要寫的人和事,象潮水一樣,在心裡翻騰,等不得我學了字再寫。
那麼,我不會寫字,又怎麼寫書呢?我想出一個笨辦法來,把不會寫的字全用各種圖形畫和符号來代替文字寫書。
如:日本鬼子的&ldquo鬼&rdquo字不會寫,我就畫個可怕的鬼臉來代替。
蔣介石的&ldquo蔣&rdquo字不會寫,我就根據他是秃頭的特征,畫個蔣光頭。
&ldquo群&rdquo字不會寫,我畫一些小圈圈代替。
&ldquo殺&rdquo字不會寫,我先畫一個人頭,然後,再在這頭上畫把刀,就是殺人的意思。
&ldquo哭&rdquo字不會寫,先畫一個人臉,然後在這臉上點幾個小點兒,我一看就知是書裡的&ldquo哭&rdquo字。
最難的是,有很多字無法用圖形畫和符号來表示字意,我隻好畫一些小圈圈空起來,等我學了字,再添到那圈圈裡。
我就這樣艱難地學字和寫小說。
為快點把書寫出來,我在行軍作戰中犧牲了一切休息時間。
有時,部隊在行軍路上臨時休息的一點時間,我也坐在路邊上寫一兩句話。
在部隊追擊敵人、解放廣西時,我是軍郵員。
為使部隊當天看到報紙、文件,戰士能早一點看到家信,我每天背着書稿,騎着馬,跑前跑後地為進軍的部隊送信件和報紙。
不幸的是,部隊在廣西追擊白崇禧,我可愛的大紅馬,在過險峻的大山時摔死了。
馬摔死後,我這軍郵員的工作就更艱難了。
每天要比同志們格外走很多路,累極了。
但我還是戰勝了很多困難,很好地完成了軍郵員的任務。
廣西解放以後,我們部隊繼續在山區裡剿匪,仍然沒有時間寫書。
我隻好見縫插針地寫。
這時,我已經寫出好幾章書稿了。
我們部隊在炎熱的南方,每天頂着高溫連續行軍作戰,真是人困馬乏,累得幾乎都走不動路了。
就是這樣,我也沒有間斷寫作。
艱苦的寫作,把我累得吐了血。
但我終于戰勝了種種困難,僅用一年零五個月的時間,寫出二十多萬字的自傳體長篇小說《高玉寶》草稿,1951年1月28日,在廣東潮州烏羊市落筆。
(《高玉寶》的手稿,後來被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收藏。
)在總政文化部首長和解放軍文藝社領導、編輯的關懷、幫助下,在老作家荒草同志的具體指導下,我每天加班加點,廢寝忘食,反複修改書稿。
《解放軍文藝》把我改出的書稿全部連載了。
1955年4月20日,中國青年出版社首次出版了我的《高玉寶》。
這部書能夠問世,同廣大讀者見面,對在舊社會出生的我來說,真是一場夢想。
但這夢想,隻有在中國共産黨和毛主席領導的新中國才能實現。
幾十年的美好時光雖然逝去了,但我永遠不忘黨和毛主席,不忘新中國對我這文盲戰士的教育、培養,不忘所有幫助過我的領導和同志,及關懷我的國内外讀者和朋友。
今特在此感謝當年鼓勵我寫書的遲志遠股長、教我學文化的單奇同志、幫我抄寫書稿的尚振範文書、及親自指導我修改書稿的老作家荒草同志,解放軍文藝社在九十年代第二春,再次又出版我的《高玉寶》,在此深表謝意。
不少讀者希望了解《高玉寶》出版之後和我的創作情況。
1962年,我大學畢業後又回部隊工作至今。
本想有了文化多寫些作品,但由于種種原因,及風雲之年的坎坷,使我失去了很好的創作時光。
但,我并沒因此停筆。
我一直堅持到部隊、工廠、礦山、農村去向人民群衆學習,在人民群衆中生活。
這些年來,我除了寫出兩部六十多萬字待修改的長篇小說《春豔》和《我是一個兵》之外,還發表一些短篇小說、散文、詩歌、報告文學、民間故事、文章等。
為寫好《高玉寶》續集我曾步行幾百裡路,到我參加遼沈戰役、打過仗的地方:鞍山、遼陽、義縣、錦州、塔山等地體驗生活,訪問參加這一戰役的戰友和當地群衆,已寫出八十多萬字《高玉寶》續集書稿,正待出版中。
一個人,雖然不能青春永駐,但隻要有蓬勃向上的精神,就會永遠年輕,為人民多做些有益的工作。
我是個普通一兵,沒能為黨和人民做更多的工作。
回頭想一想,我的前半生,隻盡心盡力做了三件事:一是,參軍四十多年來,不打任何折扣地完成黨交給我的任務;二是,寫書,絕大部分是用業餘時間寫作;三是,走向社會,教育下一代。
親愛的讀者們,寫作是很苦的,但一切道路都是人走出來的。
隻要你認定一條路,路再長、再艱險,也要毫不動搖地走下去,事業總會成功,創作也是這樣!我要在陽光的照耀下,沿着我和主人公玉寶的生活道路,向着美好的未來奮進!要在我後半生的寶貴時光中,繼續到人民生活中紮根、學習,發奮創作,力争再為讀者奉獻出好作品。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