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詩卷八

關燈
隋書蕭琮傳。

    ) 【隋末江東童謠】 〖長短經曰:大唐武德二年。

    王充殺越王侗於洛陽。

    僭稱尊号。

    隋氏滅矣。

    注雲。

    今茲三月。

    江東童謠曰雲雲。

    江都西有鼓城村。

    村有彭城水。

    上引其水入西閣之下。

    果於此被執。

    〗 江水保泠泠。

    楊柳何青青。

    人今正好樂。

    已複戍彭城。

    (○古謠諺三十六引長短經四。

    又雲。

    按王充即王世充。

    唐人避太宗諱。

    省去世字。

    所謂上者。

    指炀帝而言。

    今茲三月。

    乃恭帝義甯二年之三月。

    即炀帝之大業十四年。

    至五月改元武德。

    蓋追叙上一年之事也。

    ) 【大業長白山謠】 長白山前知世郎。

    純著紅羅綿背裆。

    長槊侵天半。

    輪刀耀日光。

    上山吃獐鹿。

    下山吃牛羊。

    忽聞官軍至。

    提刀向前蕩。

    譬如遼東死。

    斬頭何所傷。

    (○古今風謠。

    )  【諺語】 【長安為崔弘度屈突蓋語】 〖隋《書》曰:弘度素貴。

    禦下嚴急。

    動行撫罰。

    吏人?氣。

    聞其聲莫不戰栗。

    時有屈突蓋。

    為武侯骠騎。

    亦嚴刻。

    長安為之語曰:〗 甯飲三升(北史作鬥。

    )醋。

    (隋書作酢。

    古通。

    )不見崔弘(《禦覽》作恒。

    )度。

    甯炙(北史作茹。

    《禦覽》同。

    )三鬥艾。

    不逢屈突蓋。

    (○隋書崔弘度傳。

    北史崔弘度傳。

    《禦覽》四百九十二。

    《詩紀》百二十九作長安謠。

    ) 【相州百姓為樊叔略語】 〖隋《書》曰:叔略以功進封清鄉縣公。

    拜汴京刺史。

    高祖受禅。

    進爵安定郡公。

    邺都俗薄。

    号曰難化。

    朝廷以叔略所在著稱。

    遷相州刺史。

    政為當時第一。

    上降玺書褒美之。

    賜物三百段。

    栗五百石。

    班示天下。

    百姓為之語曰:〗 智無窮清鄉公。

    上下正。

    樊安定。

    (○隋書樊叔略傳。

    《詩紀》百二十九作樊安定歌。

    ) 【時人為劉?鄭譯語】 〖隋《書》曰:高祖以?有定策之功。

    拜上大将軍。

    封黃國公。

    與沛國公鄭譯皆為心膂。

    前後賞賜钜萬。

    出入以甲士自衛。

    朝野傾矚。

    稱為黃沛。

    時人為之語曰:〗 劉?牽前。

    鄭譯推後。

    (○隋書劉?傳。

    ) 【長孫平引鄙諺】 〖隋《書》曰:時有人告大都督邴紹非毀朝廷為愦愦者。

    上怒。

    将斬之。

    平進谏曰:願陛下宏山海之量。

    鄙諺曰雲雲。

    此言雖小。

    可以喻大。

    〗 不癡不聾。

    未(北史作不。

    )堪(北史無堪字。

    )作大家翁。

    (○隋書長孫平傳。

    北史長孫平傳。

    《禦覽》二百十八。

    ) 【幽州為盧昌衡盧思道語】 〖隋《書》曰:昌衡小字龍子。

    博涉經史。

    工草行書。

    從弟思道。

    小字釋奴。

    宗中俱稱英妙。

    故幽州為之語曰:〗  盧家千裡。

    釋奴龍子。

    (○隋書盧昌衡傳) 【時人為保妥蕭?語】 〖隋《書》曰:妥少機警。

    以技巧事湘東王。

    後知其聰明。

    召為誦書左右。

    時蘭陵蕭?亦有隽才。

    住青楊巷。

    妥住白楊頭。

    時人為之語曰:〗  世有兩隽。

    白楊何妥。

    青楊蕭?。

    (○隋書何妥傳。

    北史何妥傳。

    《禦覽》四百九十五。

    )  【時人為崔亻キ李若語】 〖隋《書》曰:武城崔亻キ與頓丘李若俱見稱重。

    時人為之語曰:〗 京師灼灼。

    崔亻キ李若。

    (○隋書崔亻キ傳。

    《詩紀》百二十九作崔李歌。

    ) 【南土人為牡蛎語】 〖南越志曰:南土謂蛎為?豪。

    甲為牡蛎。

    合澗中圓蛎。

    土人重之。

    語曰:〗 得合澗一蛎。

    雖不足豪。

    亦足以高。

    (○《禦覽》九百四十二。

    )  【邺下為釋靈裕語】 〖續高僧傳曰:釋靈裕精爽宏贍。

    理相兼通。

    故邺下諺曰:〗 衍法師伏道不伏俗。

    裕法師道俗俱伏。

    (○續高僧傳釋靈裕傳。

    ) 【譚公府中為裴鏡民語】 〖李百藥隋故益州總管府司馬裴君碑銘曰:君諱鏡民。

    字君倩。

    河東聞喜人也。

    晉蕩公為其諸子精選府寮。

    辟為譚公大将軍記室。

    府中為其語曰:〗 令德日新裴鏡民。

    (○全唐文百四十三。

    ) 【劉炫引諺論政敝】 〖隋《書》曰:古人委任責成。

    歲終考其殿最。

    案不重校。

    文不繁悉。

    府史之任。

    掌要目而已。

    今之文簿。

    恒慮覆治。

    鍛煉若其不密。

    萬裡追證。

    百年舊案。

    故諺雲雲雲。

    古今不同。

    若此之相懸也。

    事繁政敝。

    職此之由。

    〗 老吏抱案死。

    (○隋書劉炫傳。

    ) 【時人為庫狄士文語】 〖隋《書》曰:庫狄士文。

    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