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詩卷十
關燈
小
中
大
賦注引李一韻。
) 天馬出西北。
由來從東道。
春秋非有托。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訖。
)富貴焉常保。
清露被臯蘭。
(《初學記》作蘭臯。
)凝霜沾野草。
朝為媚(本集作美。
《詩紀》雲。
五臣作美。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美。
草堂詩箋作美。
)少年。
夕暮成(草堂詩箋作為。
)醜老。
自非王子晉。
誰能常美好。
(○本集下。
《文選》二十三。
文章正宗二十九。
藝文《類聚》二十六。
《詩紀》十九。
又《初學記》二引草、老二韻。
草堂詩箋十四遣興詩注引老一韻。
) 平生少年時。
輕薄好弦歌。
西遊鹹陽中。
趙李相經過。
娛樂未終極。
白日忽蹉跎。
(《文選》作[□□]。
)驅馬複來歸。
反顧望三河。
黃金百镒(李善本《文選》作溢。
六臣本《文選》注雲。
善作溢字。
案溢通鑒。
)盡。
資用常苦(《類聚》作若。
)多。
北臨太行道。
失路将如何。
(○本集下。
《文選》二十三。
《類聚》二十六。
《詩紀》十九。
) 昔聞東陵瓜。
近在青門外。
連畛(李善本《文選》作轸。
文章正宗同。
)距(《水經注》作拒。
《禦覽》作短。
)阡陌。
子母(《禦覽》作母子。
)相鈎(李善本《文選》作拘。
《類聚》、《禦覽》同。
《水經注》作鈎。
《初學記》同。
)帶。
(《白帖》誤作蒂。
)五色曜朝日。
嘉賓四面會。
膏火自煎熬。
多财為患害。
布衣可終身。
寵祿豈足賴。
(○本集下。
《文選》二十三。
文章正宗二十九。
《詩紀》十九。
又《水經注》十九引外、帶二韻。
《類聚》八十七作晉阮籍詩。
引外、帶、會三韻。
《初學記》二十八作阮籍詩。
引外、帶二韻。
《白帖》三十作阮籍瓜詩。
引蒂一韻。
《禦覽》九百七十八作阮籍詩。
引外、帶二韻。
) 炎暑惟茲夏。
三旬将欲移。
芳樹垂綠葉。
青(《文選》作清。
)雲自逶迤。
四時更代謝。
日月遞參差。
(《文選》作差馳。
本集同。
又注。
一作參差。
)徘徊空堂上。
忉怛莫我知。
願睹卒歡好。
不見悲别離。
(○本集下。
《文選》二十三。
《詩紀》十九。
) 灼灼西隤(六臣本《文選》作頹。
注雲。
善作隤。
)日。
馀光照我衣。
回風吹四壁。
寒鳥相因依。
周周尚銜羽。
蛩蛩亦念饑。
如何當路子。
磬折忘所歸。
豈為誇譽(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與字。
)名。
憔悴使心悲。
(本集雲。
一作非。
)甯與燕雀翔。
(古今黃主作辯)不随黃鹄飛。
黃鹄遊四海。
中路将安歸。
(○本集下。
《文選》二十三。
文章正宗二十九。
詩經十九。
又群書校補、古今五引飛、歸二韻。
) 步(《水經注》作朝。
)出上東門。
北(《水經注》作遙。
《白帖》同。
)望首陽岑。
下有采薇士。
上有嘉樹林。
良辰在何許。
凝霜(《初學記》作雪。
)沾衣襟。
寒風振山岡。
玄雲起重陰。
鳴雁飛南征。
鶗窸(一作鶗鴃)發哀音。
素質遊(本集雲。
一作繇。
六臣本《文選》作由。
)商聲。
凄怆傷我心。
(○本集下。
《文選》二十三。
《類聚》二十六。
文章正宗二十九。
《詩紀》十九。
又《水經注》十六引岑一韻。
《初學記》三引衿、陰二韻。
《白帖》三作魏阮籍詩。
引岑、林二韻。
) 北裡多奇舞。
(《文選》注作亻舞。
)濮上有微音。
輕薄閑遊(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遊閑。
)子。
俯仰乍浮沉。
捷徑從狹路。
黾勉趨(《文選》作趣。
)荒淫。
焉見王子喬。
乘雲翔鄧林。
獨有延年術。
可以(《類聚》作用。
六臣《文選》注雲。
五臣作用。
《詩紀》雲。
五臣作用。
)慰我(本集作吾。
)心。
(○本集下。
《文選》二十三。
《詩紀》十九。
又《類聚》二十六引音、沉、林、心四韻。
《文選》五十四辯命論注引一句。
) 湛湛長江水。
上有楓樹林。
臯蘭被徑路。
青骊逝骎骎。
遠望令人悲。
春氣(本集作風。
)感我心。
三楚多秀士。
朝雲進荒淫。
朱華振芬芳。
高蔡相追尋。
一為黃雀哀。
淚(《文選》作涕。
)下誰能禁。
(○本集下。
《文選》二十三。
《詩紀》十九。
) 昔日繁華子。
安陵與龍陽。
夭夭桃李花。
(《類聚》作華。
)灼灼有輝光。
悅怿(《類聚》作澤。
)若九春。
磬(《類聚》作罄。
)折似秋霜。
流盻(玉台作眄。
《類聚》同。
)發姿媚。
(玉台作媚姿。
)言笑吐芬芳。
攜手等歡愛。
宿昔同衣(玉台作衾。
《類聚》同。
)裳。
願為雙飛鳥。
比翼共翺翔。
丹青著明誓。
永世(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千載字。
)不相忘。
(○本集下。
《文選》二十三。
玉台新詠二。
《詩紀》十九。
又《類聚》三十三作魏阮籍詩。
引陽、光、霜、芳、裳五韻。
) 登高臨四野。
北望青山阿。
松柏翳岡岑。
飛鳥鳴相過。
感慨懷辛酸。
怨毒常苦多。
李公悲東門。
蘇子狹三河。
求仁自得仁。
豈複歎咨嗟。
(○本集下。
《文選》二十三。
《詩紀》十九。
) 開秋兆(《禦覽》作肇。
)涼氣。
蟠蟀鳴床帷。
感物懷殷憂。
悄悄(《禦覽》作消然。
)令心悲。
多言焉所告。
繁辭将訴誰。
微風吹羅袂。
明月耀清晖。
晨雞鳴高樹。
命駕起旋歸。
(○本集下。
《文選》二十三。
《詩紀》十九。
又《禦覽》九百四十九作阮籍詩。
引帷、悲二韻。
) 昔年十四五。
志尚好詩書。
(《文選》作書詩。
《類聚》同。
)被褐懷珠玉。
顔闵相與期。
開軒(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都字。
)臨四野。
登高望(六臣本《文選》作有。
注雲。
善作望。
)所思。
丘墓蔽山岡。
萬代(《類聚》作世。
本集雲。
一作世。
)同一時。
千秋萬《類聚》作百。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百字。
)歲後。
榮名安所之。
乃悟(《詩紀》雲。
《文選》作誤。
案李善本《文選》作誤。
六臣本《文選》注雲。
善作誤字。
)羨門子。
噭噭令(本集、《文選》并作今。
)自嗤。
(李善本《文選》作蚩。
六臣本《文選》注雲。
善作蚩字。
○本集下。
《文選》二十三。
《詩紀》十九。
又《類聚》二十六引詩、期、思、時、之五韻。
) 徘徊蓬池上。
還顧望(環宇記作回首。
)大梁。
綠(《類聚》作渌。
)水揚洪波。
曠野莽(《類聚》作[氵奔]。
)茫茫。
走獸交橫馳。
飛鳥相(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自字。
)随翔。
是時鹑火中。
日月正相望。
朔風厲嚴寒。
陰氣下微霜。
羁(六臣本《文選》作□)旅無俦(《文選》作疇。
)匹。
俯仰懷哀傷。
小人計其功。
君子道其常。
豈惜終憔悴。
詠言著斯章。
(○本集下。
《文選》二十三。
《詩紀》十九。
又《類聚》二十六引梁、茫二韻。
太平環宇記一引梁一韻。
) 獨坐空堂上。
誰可與歡(本集作親。
)者。
出(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山字。
)門臨永路。
不見行車馬。
登高望九州。
悠悠分曠野。
孤鳥西北飛。
離獸東南下。
日暮思親友。
晤言用自寫。
(○本集下。
《文選》二十三。
《詩紀》十九。
) 懸車在西南。
羲和将欲傾。
流光耀四海。
忽忽至夕冥。
朝為鹹池晖。
蒙汜受其榮。
豈知(《詩紀》雲集作放。
)窮達士。
一死不再生。
視彼桃李花。
誰能久熒熒。
君子在何許。
歎息(本集雲。
一作昵世。
《詩紀》雲。
集作曠世。
)未合并。
瞻仰景山松。
可以慰吾情。
(○本集下。
風雅翼選詩三。
《廣文選》九。
《詩紀》十九。
) 西方有佳人。
皎若白(《禦覽》或作皎皎如。
)日(《禦覽》或作素。
)光。
被服纖羅衣。
左右佩雙璜。
(《類聚》作佩雙珰。
禦鑒或同。
或作佩雙璜。
)修容耀姿美。
順風振微芳。
登高眺所思。
舉袂當(本集雲。
一作向。
《詩紀》雲。
集作向。
)朝陽。
寄顔雲霄間。
揮袖淩虛翔。
飄遙恍惚中。
流
) 天馬出西北。
由來從東道。
春秋非有托。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訖。
)富貴焉常保。
清露被臯蘭。
(《初學記》作蘭臯。
)凝霜沾野草。
朝為媚(本集作美。
《詩紀》雲。
五臣作美。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美。
草堂詩箋作美。
)少年。
夕暮成(草堂詩箋作為。
)醜老。
自非王子晉。
誰能常美好。
(○本集下。
《文選》二十三。
文章正宗二十九。
藝文《類聚》二十六。
《詩紀》十九。
又《初學記》二引草、老二韻。
草堂詩箋十四遣興詩注引老一韻。
) 平生少年時。
輕薄好弦歌。
西遊鹹陽中。
趙李相經過。
娛樂未終極。
白日忽蹉跎。
(《文選》作[□□]。
)驅馬複來歸。
反顧望三河。
黃金百镒(李善本《文選》作溢。
六臣本《文選》注雲。
善作溢字。
案溢通鑒。
)盡。
資用常苦(《類聚》作若。
)多。
北臨太行道。
失路将如何。
(○本集下。
《文選》二十三。
《類聚》二十六。
《詩紀》十九。
) 昔聞東陵瓜。
近在青門外。
連畛(李善本《文選》作轸。
文章正宗同。
)距(《水經注》作拒。
《禦覽》作短。
)阡陌。
子母(《禦覽》作母子。
)相鈎(李善本《文選》作拘。
《類聚》、《禦覽》同。
《水經注》作鈎。
《初學記》同。
)帶。
(《白帖》誤作蒂。
)五色曜朝日。
嘉賓四面會。
膏火自煎熬。
多财為患害。
布衣可終身。
寵祿豈足賴。
(○本集下。
《文選》二十三。
文章正宗二十九。
《詩紀》十九。
又《水經注》十九引外、帶二韻。
《類聚》八十七作晉阮籍詩。
引外、帶、會三韻。
《初學記》二十八作阮籍詩。
引外、帶二韻。
《白帖》三十作阮籍瓜詩。
引蒂一韻。
《禦覽》九百七十八作阮籍詩。
引外、帶二韻。
) 炎暑惟茲夏。
三旬将欲移。
芳樹垂綠葉。
青(《文選》作清。
)雲自逶迤。
四時更代謝。
日月遞參差。
(《文選》作差馳。
本集同。
又注。
一作參差。
)徘徊空堂上。
忉怛莫我知。
願睹卒歡好。
不見悲别離。
(○本集下。
《文選》二十三。
《詩紀》十九。
) 灼灼西隤(六臣本《文選》作頹。
注雲。
善作隤。
)日。
馀光照我衣。
回風吹四壁。
寒鳥相因依。
周周尚銜羽。
蛩蛩亦念饑。
如何當路子。
磬折忘所歸。
豈為誇譽(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與字。
)名。
憔悴使心悲。
(本集雲。
一作非。
)甯與燕雀翔。
(古今黃主作辯)不随黃鹄飛。
黃鹄遊四海。
中路将安歸。
(○本集下。
《文選》二十三。
文章正宗二十九。
詩經十九。
又群書校補、古今五引飛、歸二韻。
) 步(《水經注》作朝。
)出上東門。
北(《水經注》作遙。
《白帖》同。
)望首陽岑。
下有采薇士。
上有嘉樹林。
良辰在何許。
凝霜(《初學記》作雪。
)沾衣襟。
寒風振山岡。
玄雲起重陰。
鳴雁飛南征。
鶗窸(一作鶗鴃)發哀音。
素質遊(本集雲。
一作繇。
六臣本《文選》作由。
)商聲。
凄怆傷我心。
(○本集下。
《文選》二十三。
《類聚》二十六。
文章正宗二十九。
《詩紀》十九。
又《水經注》十六引岑一韻。
《初學記》三引衿、陰二韻。
《白帖》三作魏阮籍詩。
引岑、林二韻。
) 北裡多奇舞。
(《文選》注作亻舞。
)濮上有微音。
輕薄閑遊(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遊閑。
)子。
俯仰乍浮沉。
捷徑從狹路。
黾勉趨(《文選》作趣。
)荒淫。
焉見王子喬。
乘雲翔鄧林。
獨有延年術。
可以(《類聚》作用。
六臣《文選》注雲。
五臣作用。
《詩紀》雲。
五臣作用。
)慰我(本集作吾。
)心。
(○本集下。
《文選》二十三。
《詩紀》十九。
又《類聚》二十六引音、沉、林、心四韻。
《文選》五十四辯命論注引一句。
) 湛湛長江水。
上有楓樹林。
臯蘭被徑路。
青骊逝骎骎。
遠望令人悲。
春氣(本集作風。
)感我心。
三楚多秀士。
朝雲進荒淫。
朱華振芬芳。
高蔡相追尋。
一為黃雀哀。
淚(《文選》作涕。
)下誰能禁。
(○本集下。
《文選》二十三。
《詩紀》十九。
) 昔日繁華子。
安陵與龍陽。
夭夭桃李花。
(《類聚》作華。
)灼灼有輝光。
悅怿(《類聚》作澤。
)若九春。
磬(《類聚》作罄。
)折似秋霜。
流盻(玉台作眄。
《類聚》同。
)發姿媚。
(玉台作媚姿。
)言笑吐芬芳。
攜手等歡愛。
宿昔同衣(玉台作衾。
《類聚》同。
)裳。
願為雙飛鳥。
比翼共翺翔。
丹青著明誓。
永世(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千載字。
)不相忘。
(○本集下。
《文選》二十三。
玉台新詠二。
《詩紀》十九。
又《類聚》三十三作魏阮籍詩。
引陽、光、霜、芳、裳五韻。
) 登高臨四野。
北望青山阿。
松柏翳岡岑。
飛鳥鳴相過。
感慨懷辛酸。
怨毒常苦多。
李公悲東門。
蘇子狹三河。
求仁自得仁。
豈複歎咨嗟。
(○本集下。
《文選》二十三。
《詩紀》十九。
) 開秋兆(《禦覽》作肇。
)涼氣。
蟠蟀鳴床帷。
感物懷殷憂。
悄悄(《禦覽》作消然。
)令心悲。
多言焉所告。
繁辭将訴誰。
微風吹羅袂。
明月耀清晖。
晨雞鳴高樹。
命駕起旋歸。
(○本集下。
《文選》二十三。
《詩紀》十九。
又《禦覽》九百四十九作阮籍詩。
引帷、悲二韻。
) 昔年十四五。
志尚好詩書。
(《文選》作書詩。
《類聚》同。
)被褐懷珠玉。
顔闵相與期。
開軒(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都字。
)臨四野。
登高望(六臣本《文選》作有。
注雲。
善作望。
)所思。
丘墓蔽山岡。
萬代(《類聚》作世。
本集雲。
一作世。
)同一時。
千秋萬《類聚》作百。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百字。
)歲後。
榮名安所之。
乃悟(《詩紀》雲。
《文選》作誤。
案李善本《文選》作誤。
六臣本《文選》注雲。
善作誤字。
)羨門子。
噭噭令(本集、《文選》并作今。
)自嗤。
(李善本《文選》作蚩。
六臣本《文選》注雲。
善作蚩字。
○本集下。
《文選》二十三。
《詩紀》十九。
又《類聚》二十六引詩、期、思、時、之五韻。
) 徘徊蓬池上。
還顧望(環宇記作回首。
)大梁。
綠(《類聚》作渌。
)水揚洪波。
曠野莽(《類聚》作[氵奔]。
)茫茫。
走獸交橫馳。
飛鳥相(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自字。
)随翔。
是時鹑火中。
日月正相望。
朔風厲嚴寒。
陰氣下微霜。
羁(六臣本《文選》作□)旅無俦(《文選》作疇。
)匹。
俯仰懷哀傷。
小人計其功。
君子道其常。
豈惜終憔悴。
詠言著斯章。
(○本集下。
《文選》二十三。
《詩紀》十九。
又《類聚》二十六引梁、茫二韻。
太平環宇記一引梁一韻。
) 獨坐空堂上。
誰可與歡(本集作親。
)者。
出(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山字。
)門臨永路。
不見行車馬。
登高望九州。
悠悠分曠野。
孤鳥西北飛。
離獸東南下。
日暮思親友。
晤言用自寫。
(○本集下。
《文選》二十三。
《詩紀》十九。
) 懸車在西南。
羲和将欲傾。
流光耀四海。
忽忽至夕冥。
朝為鹹池晖。
蒙汜受其榮。
豈知(《詩紀》雲集作放。
)窮達士。
一死不再生。
視彼桃李花。
誰能久熒熒。
君子在何許。
歎息(本集雲。
一作昵世。
《詩紀》雲。
集作曠世。
)未合并。
瞻仰景山松。
可以慰吾情。
(○本集下。
風雅翼選詩三。
《廣文選》九。
《詩紀》十九。
) 西方有佳人。
皎若白(《禦覽》或作皎皎如。
)日(《禦覽》或作素。
)光。
被服纖羅衣。
左右佩雙璜。
(《類聚》作佩雙珰。
禦鑒或同。
或作佩雙璜。
)修容耀姿美。
順風振微芳。
登高眺所思。
舉袂當(本集雲。
一作向。
《詩紀》雲。
集作向。
)朝陽。
寄顔雲霄間。
揮袖淩虛翔。
飄遙恍惚中。
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