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詩卷十

關燈
☆阮籍〈籍。

    字嗣宗。

    陳留尉氏人。

    司空記室?之子。

    曆太尉司馬懿從事中郎、散騎常侍等。

    正元初。

    封關内侯。

    尋遷步兵校尉。

    景元四年卒。

    有集十三卷。

    〉【詠懷詩十三首】 〖黃節曰:阮步兵詠懷詩五言八十二首。

    餘已為之注。

    其四言詠懷詩十三首。

    據近人丁福保所編《全三國詩》雲:按讀書敏求記謂阮嗣宗詠懷詩行世本。

    惟五言詩八十首。

    朱子儋取家藏舊本刊于存馀堂。

    多四言詠懷十三首雲雲。

    餘曆訪海上藏書家。

    都無朱子儋本。

    今所存四言詩僅三首耳。

    據丁氏之言。

    則僅存天地、月明、清風三首。

    餘說未見朱子儋本。

    惟舊藏潘璁本。

    乃明崇祯間翻嘉靖刻者。

    有嘉靖癸卯陳德文序。

    有崇祯丁醜潘璁序。

    分上下兩卷。

    四言詩十三首。

    其一至三與丁氏刻同。

    其四至十三。

    則丁氏所未見者。

    意與朱子儋本必無大異。

    或且潘本在朱本之前也。

    因并取而注釋之。

    注有見于五言詩内者不重出。

    逯案。

    潘本、朱本阮集今皆不易見。

    即用黃氏所校潘本比勘之。

    〗 天地絪缊。

    (《類聚》作煙熅。

    )元精代序。

    清了曜靈。

    和風(《類聚》作氣。

    )容與。

    明日映天。

    甘露被宇。

    蓊郁高松。

    猗那長楚。

    草蟲哀鳴。

    鸧鹒振羽。

    感時興思。

    企首延伫。

    于赫帝朝。

    伊衡作輔。

    才非允文。

    器非經武。

    适彼沅湘。

    托分(《類聚》作介。

    )漁父。

    優哉遊哉。

    爰居爰處。

    (○本集下。

    《詩紀》十九。

    又《類聚》二十六引序、與、輔、武、父、處六韻。

    ) 月明星稀。

    天高氣(《類聚》作地。

    )寒。

    桂旗翠旌。

    佩玉鳴鸾。

    濯纓醴泉。

    被服蕙蘭。

    思從二女。

    适彼湘沅。

    靈幽聽微。

    (《詩紀》雲。

    一作遠。

    )誰觀玉顔。

    灼灼春華。

    綠葉含丹。

    日月逝矣。

    惜爾華繁。

    (○本集下。

    《詩紀》十九。

    又藝文《類聚》二十六引寒一韻。

    ) 清風肅肅。

    修夜漫漫。

    嘯歌傷懷。

    獨寐寤言。

    臨觞拊膺。

    對食忘餐。

    世無萱草。

    令我哀歎。

    鳴鳥求友。

    谷風刺愆。

    重華登庸。

    帝命凱元。

    鮑子傾蓋。

    仲父佐桓。

    回濱嗟虞。

    敢不希顔。

    志存明規。

    匪慕彈冠。

    我心伊何。

    其方若蘭。

    (○本集上。

    《詩紀》十九。

    又《類聚》二十六引言、餐、歎三韻。

    ) 陽精炎赫。

    卉木蕭森。

    谷風扇暑。

    密雲重陰。

    激電震光。

    迅雷遺音。

    零雨降集。

    飄溢北林。

    泛泛輕舟。

    載浮載沉。

    感往悼來。

    懷古傷今。

    生年有命。

    時過慮深。

    何用寫思。

    嘯歌長吟。

    誰能秉志。

    如玉如金。

    處哀不傷。

    在樂不淫。

    恭承明訓。

    以慰我心。

    (○本集上。

    ) 立象昭回。

    陰陽攸經。

    秋風夙厲。

    白露宵零。

    修林凋殒。

    茂草收榮。

    良時忽邁。

    朝日西傾。

    有始有終。

    誰能久盈。

    太微開塗。

    三辰垂精。

    峨峨群龍。

    躍奮紫庭。

    鱗分委瘁。

    時高路清。

    爰潛爰默。

    韬影隐形。

    願保今日。

    永符修齡。

    (○同上) 玑衡運速。

    四節佚宣。

    冬日凄忄希。

    玄雲蔽天。

    素冰彌澤。

    白雪依山。

    □□逝往。

    譬彼流川。

    人誰不設。

    (案當作沒。

    )貴使名全。

    大道夷敞。

    蹊徑争先。

    玄黃塵垢。

    紅紫光鮮。

    嗟我孔父。

    聖懿(原注一作意。

    )通玄。

    非義之榮。

    忽若塵煙。

    雖無靈德。

    願潛于淵。

    (○同上) 朝雲四集。

    日夕布散。

    素景垂光。

    明星有爛。

    肅肅翔鸾。

    雍雍鳴雁。

    今我不樂。

    歲月其晏。

    姜叟毗周。

    子房翼漢。

    應期佐命。

    庸勳靜亂。

    身用功顯。

    德以名贊。

    世無曩事。

    器非時幹。

    委命有□。

    承天無怨。

    (原注。

    一作委命承天。

    無尤無怨。

    )嗟爾君子。

    胡為永歎。

    (○同上) 日月隆光。

    克鑒天聰。

    三後臨朝。

    (原注。

    一作軒。

    )二八登庸。

    升我俊髦。

    黜彼頑兇。

    太上立德。

    其次立功。

    仁風廣被。

    玄化潛通。

    幸遭盛明。

    睹此時雍。

    栖遲衡門。

    唯志所從。

    出處殊塗。

    俯仰異容。

    瞻歎古烈。

    思邁高蹤。

    嘉此箕山。

    忽彼虞龍。

    (○同上) 登高望遠。

    周覽八隅。

    山川悠邈。

    長路乖殊。

    鹹皮《墨子》。

    懷此楊朱。

    抱影鹄立。

    企首踟蹰。

    仰瞻翔鳥。

    俯視遊魚。

    丹林雲霏。

    綠葉風舒。

    造化絪縕,。

    萬物紛敷。

    大則不足。

    約則有馀。

    何用養志。

    守以沖虛。

    猶願異世。

    萬載同符。

    (○同上) 微微我徒。

    秩秩大猷。

    研精典素。

    思心淹留。

    乃命仆夫。

    興言出遊。

    浩浩洪川。

    泛泛楊舟。

    仰瞻景曜。

    俯視波流。

    日月東遷。

    景曜西幽。

    寒往暑來。

    四節代周。

    繁華茂春。

    密葉殒秋。

    盛年衰邁。

    忽焉若浮。

    逍遙逸豫。

    與世無尤。

    (○同上)  我徂北林。

    遊彼河濱。

    仰攀瑤幹。

    俯視素綸。

    隐鳳栖翼。

    潛龍躍鱗。

    幽光韬影。

    體化應神。

    君子邁德。

    處約思純。

    貨殖招譏。

    箪瓢稱仁。

    夷叔采薇。

    清高遠震。

    齊景千驷。

    為此埃塵。

    嗟爾後進。

    茂茲人倫。

    荜門圭窦。

    謂之道真。

    (○同上) 華容豔色。

    曠世特彰。

    妖冶殊麗。

    婉若清揚。

    鬒發娥眉。

    綿邈流光。

    藻采绮靡。

    從風遺芳。

    回首悟精。

    魂射飛揚。

    君子克己。

    心吉冰霜。

    泯泯亂昏。

    在昔二王。

    瑤台璇室。

    長夜金梁。

    殷氏放夏。

    周翦纣商。

    于戲後昆。

    可為悲傷。

    (○同上)  晨風掃塵。

    朝雨灑路。

    飛驷龍騰。

    哀鳴外顧。

    攬辔按策。

    進退有(原注。

    一作止應。

    )度。

    樂往哀來。

    怅然心悟。

    念彼恭人。

    眷眷懷顧。

    日月運往。

    歲聿雲暮。

    嗟餘幼人。

    既頑且固。

    豈不志遠。

    才難企慕。

    命非金石。

    身輕朝露。

    焉知(《禦覽》作得。

    )松喬。

    頤神太素。

    逍遙區外。

    登我年祚。

    (○本集上。

    又《禦覽》一作阮籍詩。

    引素、祚二韻。

    ) 【詠懷詩八十二首】 〖《詩紀》雲。

    阮嗣宗集傳之既久。

    頗存僞阙。

    世之較錄者往往肆為補綴。

    作者之旨。

    淆亂其焉。

    今以諸本參校。

    其義稍優者為正文。

    互異者分注于下。

    其舊有阙文疑字而今本竄益者。

    廓其傍。

    俟再考正。

    〗夜中(秘府論作中夜。

    )不能寐。

    (《初學記》或作寝。

    )起坐彈鳴琴。

    薄帷鑒(李善本《文選》作鑒。

    同。

    )明月。

    清風吹我襟。

    (《文選》作衿。

    《類聚》、《初學記》、《禦覽》、文章正宗同。

    )孤鴻号外野。

    翔(李善本《文選》作朔。

    六臣本注雲。

    善作朔字。

    文章正宗作朔。

    )鳥鳴(《類聚》作歸。

    )北林。

    徘徊将何見。

    憂思獨傷心。

    (○本集下。

    《文選》二十三。

    《類聚》二十六。

    文章正宗二十九。

    《詩紀》十九。

    又文鏡秘府論南卷引琴、襟、林三韻。

    《初學記》一引琴、衿二韻。

    《禦覽》七百引衿一韻。

    )二妃遊江濱。

    逍遙(六臣本《文選》誤作道。

    )順(玉台作從。

    《類聚》同。

    )風翔。

    交甫懷(玉台作解。

    )佩環。

    (《文選》作環佩。

    玉台、《類聚》同。

    《初學記》作玉佩。

    《禦覽》同。

    )婉娈(《類聚》作娩。

    )有芬芳。

    猗(《類聚》作绮。

    《初學記》作倚。

    )靡情歡愛。

    千載(《類聚》作歲。

    )不相忘。

    傾城迷下蔡。

      容好(《類聚》作華。

    )結中(《初學記》作衷。

    )腸。

    感激生憂思。

    萱(李善本《文選》作谖。

    玉台作護。

    文章正宗同。

    )草樹蘭房。

    膏(玉台作蘭。

    )沐為誰施。

    其雨怨朝陽。

    如何金石(玉台誤作磐。

    )交。

    一旦更離傷。

    (○本集下。

    《文選》二十三。

    玉台新詠二。

    文章正宗二十九。

    《詩紀》十九。

    又《類聚》十八作魏阮籍詩。

    引翔、芳、忘、腸、房五韻。

    《初學記》十九作阮籍詩。

    引翔、芳、腸三韻及翔、芳、忘、腸、房五韻。

    《禦覽》三百八十一引翔、芳二韻。

    ) 嘉樹(事類賦作木。

    )下成蹊。

    東園桃與李。

    秋風吹飛藿。

    零落從此始。

    繁華有憔悴。

    堂上生荊杞。

    驅馬舍之去。

    去上西山趾。

    一身不自保。

    何況戀妻子。

    凝霜被野草。

    歲暮亦雲已。

    (○本集下。

    《文選》二十三。

    文章正宗二十九。

    《詩紀》十九。

    藝文《類聚》二十六。

    又事類賦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