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詩卷七
關燈
小
中
大
七哀詩。
中間略有異同耳。
〗 明月照高樓。
流光正徘徊。
(《宋書》作裴回。
同。
)上有愁思婦。
悲歎有馀哀。
(一解)借問歎者誰。
自雲宕(《宋書》作客。
樂府、本集同。
)子妻。
夫行逾十載。
賤妾常獨栖。
(二解)念君過于渴。
思君劇于饑。
君作(《宋書》作為。
樂府同。
)高山柏。
妾為濁水泥。
(三解)北風行蕭蕭,烈烈入吾耳。
心中念故人。
淚堕不能止。
(四解)浮沉(《宋書》作沉浮)各異路。
會合當何諧。
願作東北風。
吹我入君懷。
(五解)君懷常不開。
賤妾當何依。
恩情中道絕。
流止任東西。
(六解)我欲竟此曲。
此曲悲且長。
今日樂相樂。
别後莫相忘。
(七解樂府雲。
右一曲晉樂所奏。
○《宋書》二十一作楚調怨詩。
《樂府詩集》四十一。
本集六。
《詩紀》十三。
○逯案。
《詩紀》此詩編在樂府部分。
又在詩後注雲。
七哀詩是此篇本辭雲。
然分在兩處。
不易見二者異同。
今以本辭為主。
列奏曲于此。
以示我府奏曲。
不僅增删原詩章節。
即詞句間亦有所更動也。
) 【情詩】 微陰翳陽景。
清風飄我衣。
遊魚潛綠(李善本《文選》作渌。
《類聚》同。
)水。
翔鳥(《類聚》或作鸾。
)薄天飛。
眇眇客行士。
遙(《類聚》作徭。
本集同。
)役不得歸。
始出嚴霜結。
今來白露晞。
(《類聚》或作稀。
)遊子歎黍離。
處(玉台作行。
)者歌式微。
慷慨對嘉賓。
凄怆内傷悲。
(○《文選》二十九。
玉台新詠二作雜詩。
《類聚》二十九作曹植詩。
本集五。
《詩紀》十四。
又《類聚》二十七作雜詩。
引飛、稀二韻。
) 【喜雨詩】 〖太和二年。
大旱。
三麥不收。
百姓分為饑餓。
〗(○《書鈔》百五十六。
) 天覆何彌廣。
苞育此群生。
棄之必憔悴。
惠這則滋榮。
慶雲從北來。
郁述西南征。
時雨中夜降。
長雷周我庭。
嘉種盈(《類聚》作獲。
)膏壤。
登秋畢(本集作必。
)有成。
(○《類聚》二。
本集五。
《詩紀》十四。
) 【詩】 雙鶴俱遨遊。
相失(《初學記》作候。
)東海傍。
雄飛竄北朔。
(《初學記》作翔。
)雌驚(《初學記》作逝。
)赴南湘。
棄我交頸歡。
離别各異(《初學記》作一。
)方。
不惜萬裡道。
但恐天網張。
(○《類聚》九十。
《初學記》十八。
《詩紀》十四。
) 【七步詩】〖《詩紀》雲。
本集不載。
〗 煮豆持作羹。
漉豉(草堂詩箋作菽。
又《世說新語》作叔。
誤。
)以為汁。
萁在釜下(《詩紀》作中。
)然。
豆在釜中泣。
本自(鳴沙類書作是。
《詩紀》同。
)同根生。
相煎何太(鳴沙類書作乃。
)急。
(《詩紀》雲。
一作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世說新語》文學篇。
草堂詩箋三十四别李詩注。
《詩紀》十四。
又鳴沙石室古籍叢殘類書殘卷引泣、急二韻。
) 【離友詩三首】〖并序〗 〖鄉人有夏侯威者。
少有成人之風。
餘尚其為人。
與之昵好。
王師振旅。
送餘于魏邦。
心有眷然。
為之隕涕。
乃作離友之詩。
其辭曰:〗 王旅旋(《類聚》作遊。
本集、《詩紀》同。
)兮背故鄉。
彼君子兮笃人綱。
(本集誤作剛。
)媵餘(《禦覽》作騰駕。
)行兮歸朔方。
馳原隰兮尋舊疆。
車載(本集作載車。
)奔兮以繁骧。
涉浮濟兮泛輕航。
迄魏都兮息蘭房。
展宴好兮惟樂康。
(○《類聚》二十一。
本集二。
《詩紀》十四。
又《禦覽》四百十引鄉、綱、方、疆四韻。
) 涼風肅兮白露滋。
木感氣兮條葉辭。
臨渌水兮登崇(《類聚》作裡。
)基。
折秋華兮采靈芝。
尋永歸兮贈所思。
感離隔兮會無期。
伊郁悒兮情不怡。
(《詩紀》雲。
本集止載前一首。
今考藝文附入。
○《類聚》二十九。
《詩紀》十四。
) 日匿影兮天微陰。
經回路兮造北林。
(《詩紀》雲。
《初學記》載二句雲雲。
當别有一首也。
○《初學記》十八。
《詩紀》十四。
) 【妒詩】 嗟爾同衾。
曾不(《類聚》作弗。
)是志。
甯彼冶容。
安此妒忌。
(○《類聚》三十五。
本集五。
《詩紀》十四。
) 【四言詩】 華屏列曜。
藻帳垂陰。
(○《書鈔》百三十二。
) 【同前】 高談虛論。
問彼道原。
(○《文選》三十拟魏太子邺中集詩注。
) 【離友詩】 靈鑒無私。
(○《文選》二十一張子房詩注。
二十七郊祀歌注。
) 【詩】 身被輕暖。
(○《白帖》四。
) 【詩】 皇考建世業。
餘從征四方。
栉風而沐雨。
萬裡蒙露霜。
劍戟不離手。
铠甲為衣裳。
(○《禦覽》三百三十九。
) 【芙蓉池詩】 逍遙芙蓉池。
翩翩戲輕舟。
南陽(《詩紀》作楊。
)栖雙(本集誤作雙西。
)鹄。
北柳有鳴鸠。
(○《類聚》九。
本集五。
《詩紀》十四。
) 【言志詩】 慶雲未時興。
雲龍潛作魚。
神鸾失其俦。
還從燕雀居。
(○《類聚》二十六作魏陳王曹植詩。
本集五。
《詩紀》十四。
) 【詩】 遊鳥翔故巢。
狐死反邱穴。
我信歸故鄉。
安得憚離别。
(○《書鈔》百五十八。
) 【詩】 君王禮英賢。
不吝千金璧。
從容冰井台。
清池映華薄。
(○吳棫韻補五。
) 【七哀詩】 南方有障氣。
晨鳥不得飛。
(○《文選》二十八苦熱行注。
) 膏沐誰為容。
明鏡暗不治。
(○《文選》三十一拟行行重行行注。
) 【離别詩】 人遠精魂近。
寤寐夢容光。
(○《文選》二十九張茂先情詩注。
) 【詩】 一顧千金重。
何必珠玉錢。
(○《文選》三十和王主簿怨情詩注。
) 【詩】 彈筝奮逸響。
新專用好入神。
(○《書鈔》百十。
) 【述仙詩】 遊将升雲煙。
(○《文選》二十六入華子崗詩注。
) 【詩】 長铗鳴鞘中。
(○《禦覽》三百四十六。
) 【寡婦詩】 高墳郁兮巍巍。
松柏森兮成行。
(○《文選》二十三廬陵王墓下作注。
) 【詩】 秋商氣轉微涼。
(○《書鈔》百五十四。
) ☆楚王曹彪〈彪。
字朱虎。
武帝子。
初封白馬王。
後徙封楚。
〉【答東阿王詩】 盤徑難懷抱。
停駕與君訣。
即車登北路。
永歎尋先轍。
(○《初學記》十八。
)
中間略有異同耳。
〗 明月照高樓。
流光正徘徊。
(《宋書》作裴回。
同。
)上有愁思婦。
悲歎有馀哀。
(一解)借問歎者誰。
自雲宕(《宋書》作客。
樂府、本集同。
)子妻。
夫行逾十載。
賤妾常獨栖。
(二解)念君過于渴。
思君劇于饑。
君作(《宋書》作為。
樂府同。
)高山柏。
妾為濁水泥。
(三解)北風行蕭蕭,烈烈入吾耳。
心中念故人。
淚堕不能止。
(四解)浮沉(《宋書》作沉浮)各異路。
會合當何諧。
願作東北風。
吹我入君懷。
(五解)君懷常不開。
賤妾當何依。
恩情中道絕。
流止任東西。
(六解)我欲竟此曲。
此曲悲且長。
今日樂相樂。
别後莫相忘。
(七解樂府雲。
右一曲晉樂所奏。
○《宋書》二十一作楚調怨詩。
《樂府詩集》四十一。
本集六。
《詩紀》十三。
○逯案。
《詩紀》此詩編在樂府部分。
又在詩後注雲。
七哀詩是此篇本辭雲。
然分在兩處。
不易見二者異同。
今以本辭為主。
列奏曲于此。
以示我府奏曲。
不僅增删原詩章節。
即詞句間亦有所更動也。
) 【情詩】 微陰翳陽景。
清風飄我衣。
遊魚潛綠(李善本《文選》作渌。
《類聚》同。
)水。
翔鳥(《類聚》或作鸾。
)薄天飛。
眇眇客行士。
遙(《類聚》作徭。
本集同。
)役不得歸。
始出嚴霜結。
今來白露晞。
(《類聚》或作稀。
)遊子歎黍離。
處(玉台作行。
)者歌式微。
慷慨對嘉賓。
凄怆内傷悲。
(○《文選》二十九。
玉台新詠二作雜詩。
《類聚》二十九作曹植詩。
本集五。
《詩紀》十四。
又《類聚》二十七作雜詩。
引飛、稀二韻。
) 【喜雨詩】 〖太和二年。
大旱。
三麥不收。
百姓分為饑餓。
〗(○《書鈔》百五十六。
) 天覆何彌廣。
苞育此群生。
棄之必憔悴。
惠這則滋榮。
慶雲從北來。
郁述西南征。
時雨中夜降。
長雷周我庭。
嘉種盈(《類聚》作獲。
)膏壤。
登秋畢(本集作必。
)有成。
(○《類聚》二。
本集五。
《詩紀》十四。
) 【詩】 雙鶴俱遨遊。
相失(《初學記》作候。
)東海傍。
雄飛竄北朔。
(《初學記》作翔。
)雌驚(《初學記》作逝。
)赴南湘。
棄我交頸歡。
離别各異(《初學記》作一。
)方。
不惜萬裡道。
但恐天網張。
(○《類聚》九十。
《初學記》十八。
《詩紀》十四。
) 【七步詩】〖《詩紀》雲。
本集不載。
〗 煮豆持作羹。
漉豉(草堂詩箋作菽。
又《世說新語》作叔。
誤。
)以為汁。
萁在釜下(《詩紀》作中。
)然。
豆在釜中泣。
本自(鳴沙類書作是。
《詩紀》同。
)同根生。
相煎何太(鳴沙類書作乃。
)急。
(《詩紀》雲。
一作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世說新語》文學篇。
草堂詩箋三十四别李詩注。
《詩紀》十四。
又鳴沙石室古籍叢殘類書殘卷引泣、急二韻。
) 【離友詩三首】〖并序〗 〖鄉人有夏侯威者。
少有成人之風。
餘尚其為人。
與之昵好。
王師振旅。
送餘于魏邦。
心有眷然。
為之隕涕。
乃作離友之詩。
其辭曰:〗 王旅旋(《類聚》作遊。
本集、《詩紀》同。
)兮背故鄉。
彼君子兮笃人綱。
(本集誤作剛。
)媵餘(《禦覽》作騰駕。
)行兮歸朔方。
馳原隰兮尋舊疆。
車載(本集作載車。
)奔兮以繁骧。
涉浮濟兮泛輕航。
迄魏都兮息蘭房。
展宴好兮惟樂康。
(○《類聚》二十一。
本集二。
《詩紀》十四。
又《禦覽》四百十引鄉、綱、方、疆四韻。
) 涼風肅兮白露滋。
木感氣兮條葉辭。
臨渌水兮登崇(《類聚》作裡。
)基。
折秋華兮采靈芝。
尋永歸兮贈所思。
感離隔兮會無期。
伊郁悒兮情不怡。
(《詩紀》雲。
本集止載前一首。
今考藝文附入。
○《類聚》二十九。
《詩紀》十四。
) 日匿影兮天微陰。
經回路兮造北林。
(《詩紀》雲。
《初學記》載二句雲雲。
當别有一首也。
○《初學記》十八。
《詩紀》十四。
) 【妒詩】 嗟爾同衾。
曾不(《類聚》作弗。
)是志。
甯彼冶容。
安此妒忌。
(○《類聚》三十五。
本集五。
《詩紀》十四。
) 【四言詩】 華屏列曜。
藻帳垂陰。
(○《書鈔》百三十二。
) 【同前】 高談虛論。
問彼道原。
(○《文選》三十拟魏太子邺中集詩注。
) 【離友詩】 靈鑒無私。
(○《文選》二十一張子房詩注。
二十七郊祀歌注。
) 【詩】 身被輕暖。
(○《白帖》四。
) 【詩】 皇考建世業。
餘從征四方。
栉風而沐雨。
萬裡蒙露霜。
劍戟不離手。
铠甲為衣裳。
(○《禦覽》三百三十九。
) 【芙蓉池詩】 逍遙芙蓉池。
翩翩戲輕舟。
南陽(《詩紀》作楊。
)栖雙(本集誤作雙西。
)鹄。
北柳有鳴鸠。
(○《類聚》九。
本集五。
《詩紀》十四。
) 【言志詩】 慶雲未時興。
雲龍潛作魚。
神鸾失其俦。
還從燕雀居。
(○《類聚》二十六作魏陳王曹植詩。
本集五。
《詩紀》十四。
) 【詩】 遊鳥翔故巢。
狐死反邱穴。
我信歸故鄉。
安得憚離别。
(○《書鈔》百五十八。
) 【詩】 君王禮英賢。
不吝千金璧。
從容冰井台。
清池映華薄。
(○吳棫韻補五。
) 【七哀詩】 南方有障氣。
晨鳥不得飛。
(○《文選》二十八苦熱行注。
) 膏沐誰為容。
明鏡暗不治。
(○《文選》三十一拟行行重行行注。
) 【離别詩】 人遠精魂近。
寤寐夢容光。
(○《文選》二十九張茂先情詩注。
) 【詩】 一顧千金重。
何必珠玉錢。
(○《文選》三十和王主簿怨情詩注。
) 【詩】 彈筝奮逸響。
新專用好入神。
(○《書鈔》百十。
) 【述仙詩】 遊将升雲煙。
(○《文選》二十六入華子崗詩注。
) 【詩】 長铗鳴鞘中。
(○《禦覽》三百四十六。
) 【寡婦詩】 高墳郁兮巍巍。
松柏森兮成行。
(○《文選》二十三廬陵王墓下作注。
) 【詩】 秋商氣轉微涼。
(○《書鈔》百五十四。
) ☆楚王曹彪〈彪。
字朱虎。
武帝子。
初封白馬王。
後徙封楚。
〉【答東阿王詩】 盤徑難懷抱。
停駕與君訣。
即車登北路。
永歎尋先轍。
(○《初學記》十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