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詩卷七
關燈
小
中
大
。
歎息通雞鳴。
反側不能寐。
逍遙于前庭。
踟蹰(玉台作歭[止屠]。
)還入房。
肅肅帷幕聲。
搴帷更攝帶。
撫節(玉台作弦。
)彈鳴(玉台作素。
)筝。
慷慨有馀音。
要妙悲且清。
收淚長歎息。
何以負神靈。
招搖待霜露。
何必春夏成。
晚獲為良實。
願君且安甯。
(○玉台新詠二。
《詩紀》十三。
又《禦覽》九百七十作棄妻詩。
引青、鳴二韻。
) 【遊仙詩】 人生不滿百。
戚戚(本集作歲歲。
《廣文選》同。
《詩紀》雲。
一作歲歲。
)少歡娛。
意欲奮(本集誤作舊。
)六翮。
排霧陵紫虛。
蟬蛻同松喬。
翻迹登鼎湖。
翺翔九天上。
騁辔遠行遊。
東觀扶桑曜。
西臨弱水流。
北極登玄(《詩紀》作玄天。
注雲。
一作登玄。
)渚。
南翔陟丹邱。
(○《類聚》七十八。
本集六。
《廣文選》九。
《詩紀》十四。
) 【雜詩七首】 高台多悲風。
朝日照北林。
之子在萬裡。
江湖迥(本集作回。
)且深。
方舟安可極。
離思故難任。
孤雁飛南遊。
過庭長哀吟。
翹思慕遠人。
願欲托遺音。
形影忽不見。
翩翩傷我心。
(○《文選》二十九。
本集五。
《詩紀》十四。
) 轉蓬離本根。
飄飖(草堂詩箋作飄飄。
合璧事類同。
)随長(本集作長随。
)風。
何意回(六臣本文《文選》注雲。
五臣作迥。
)飚舉。
吹我入雲中。
高高上(《禦覽》作高上高。
)無極。
天路安可(六臣本《文選》注雲。
善作何字。
)窮。
類此遊客(《類聚》作流宕。
《禦覽》同。
合璧事類誤作流嚴。
《文選》注作客遊。
)子。
捐(《詩紀》誤作損。
)軀遠從戎。
毛褐不掩形。
薇藿常不充。
去去莫複道。
沈憂令人老。
(○《文選》二十九。
《類聚》八十二。
本集五。
文章正宗二十九。
合璧事類别集五十六。
《詩紀》十四。
又《文選》三十一效古詩注引風、戎二韻。
草堂詩箋五贈李詩注引風一韻。
十五遣興詩注引風一韻。
《禦覽》九百九十七作曹植詩。
引風、中、窮、戎四韻。
) 西北有織婦。
绮缟何缤紛。
明晨秉機杼。
日昃(《類聚》作晏。
《禦覽》作暮。
)不成文。
太息終長夜。
悲嘯入青雲。
妾身守(本集作入。
)空閨。
(玉台作房。
《類聚》同。
)良人行從(《類聚》作從行。
)軍。
自期三年歸。
今已曆九春。
飛(玉台作孤。
《類聚》同。
)鳥繞樹翔。
?敫々鳴索群。
願為南流景。
馳光見我君。
(○《文選》二十九。
玉台新詠二。
《類聚》三十二。
本集五。
文章正宗二十九。
《詩紀》十四。
又《禦覽》八百十六引紛、文二韻。
) 南國(《白帖》作北方。
)有佳人。
容華若桃李。
朝遊江北(《類聚》作海。
)岸。
夕宿潇湘(玉台作湘川。
)沚。
(李善本《文選》作日夕宿湘沚。
對床夜語同。
)時俗(本集誤作宿。
)薄朱顔。
誰為發皓齒。
俯仰歲将暮。
榮曜難(《類聚》作甯。
)久恃。
(○《文選》二十九。
玉台新詠二。
《類聚》十八。
本集五。
文章正宗二十九。
又《類聚》二十六作阮籍詠懷詩。
引李、沚、齒三韻。
《白帖》七引李一韻。
範唏文對床夜事一引沚一韻。
)仆夫早嚴駕。
吾将遠行(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行遠。
)遊。
(本集作吾行将遠遊。
)遠遊欲河之。
吳國為我仇。
将騁萬裡塗。
東路安足由。
江介多悲風。
淮泗馳急流。
願欲一輕濟。
惜哉無方舟。
閑(《詩紀》作間。
)居非吾志。
甘心赴國憂。
(○《文選》二十九。
本集五。
文章正宗二十九。
詩經十四。
) 飛觀百馀尺。
臨牖禦(本集作仰。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仰。
)棂軒。
遠望周千裡。
朝夕見平原。
烈士多悲心。
小人媮(本集作偷。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偷。
)自閑。
(《詩紀》作間。
)國仇亮不塞。
甘心思喪元。
拊劍西南望。
思欲赴太山。
(《文選》注此句上有我心常怫郁一句。
)弦急悲聲發。
聆我慷慨言。
(○《文選》二十九。
本集五。
《詩紀》十四。
又《文選》二十責躬詩注引我心何怫郁。
思欲赴太山二句。
○逯案。
《文選》注所引二句。
辭義貫注。
當為一聊。
據此拊劍西南望句下至少尚缺一句。
《文選》此詩蓋節錄也。
) 攬衣出中閨。
逍遙步兩楹。
間房何寂寞。
(《類聚》作寥。
本集同。
)綠草被階庭。
空室(《類聚》作穴。
本集、《廣文選》同。
《詩紀》雲。
一作穴。
)自生風。
百鳥翩(玉台作翔。
)南征。
春思安可忘。
憂戚(玉台作[□]。
)與我(《類聚》作君。
本集、《廣文選》同。
)并。
佳人在遠道。
妾身單且茕。
(玉台作獨單茕。
是。
)歡會難再遇。
(本集作逢。
《廣文選》同。
并注一作遇。
)芝蘭(玉台作蘭芝。
《廣文選》同。
)不重榮。
人皆棄舊愛。
君豈若平生。
寄松為女蘿。
依水如浮萍。
赍(玉台作束。
)身奉衿帶。
朝夕不堕(本集誤作憤。
)傾。
倘終顧盻恩。
(玉台作倘願終盻眄。
《詩紀》雲。
一作倘能終顧盻。
)永副我中情。
(○玉台新詠二。
《類聚》三十二。
本集五。
《廣文選》十五。
《詩紀》十四。
) 【雜詩】 悠悠遠行客。
去家千馀裡。
出亦無所之。
入亦無所止。
浮雲翳日光。
悲風動地起。
(本集作起動地。
○《類聚》二十七。
本集五。
《詩紀》十四。
) 【雜詩】 美玉生盤石。
寶劍出龍淵。
帝王臨朝服。
秉此威百蠻。
曆刀不見貴。
雜糅刀刃間。
(○《書鈔》百二十二。
) 【七哀詩】〖《詩紀》雲。
玉台作雜詩。
樂府作怨歌行本辭。
〗 明月照高樓。
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婦。
悲歡有馀哀。
借問歎者誰。
言(《類聚》作雲。
)是宕(《文選》作客。
玉台、《類聚》、樂府、本集、文章正宗同。
)子妻。
君行逾十年。
孤妾常獨栖。
君若(《白帖》作為。
《禦覽》同。
)清路塵。
妾若(《白帖》作作。
又作為。
《禦覽》作為。
)濁水泥。
浮沉各異勢。
會合何時諧。
願為西南風。
長逝(《類聚》作遊。
)入君懷。
君懷良(玉台作時。
《類聚》、樂府同。
)不開。
賤妾(玉台作妾心。
《類聚》、樂府同。
)當(《類聚》作将。
)何依。
(○《文選》三十三。
玉台新詠二作雜詩。
《類聚》三十二作曹植詩。
《樂府詩集》四十一作怨詩行本辭。
文章正宗二十九。
本集五。
《詩紀》十四。
又《白帖》一、六、《禦覽》三十七并作古詩。
引泥一韻。
) 【怨詩行】 〖《詩紀》雲。
即
歎息通雞鳴。
反側不能寐。
逍遙于前庭。
踟蹰(玉台作歭[止屠]。
)還入房。
肅肅帷幕聲。
搴帷更攝帶。
撫節(玉台作弦。
)彈鳴(玉台作素。
)筝。
慷慨有馀音。
要妙悲且清。
收淚長歎息。
何以負神靈。
招搖待霜露。
何必春夏成。
晚獲為良實。
願君且安甯。
(○玉台新詠二。
《詩紀》十三。
又《禦覽》九百七十作棄妻詩。
引青、鳴二韻。
) 【遊仙詩】 人生不滿百。
戚戚(本集作歲歲。
《廣文選》同。
《詩紀》雲。
一作歲歲。
)少歡娛。
意欲奮(本集誤作舊。
)六翮。
排霧陵紫虛。
蟬蛻同松喬。
翻迹登鼎湖。
翺翔九天上。
騁辔遠行遊。
東觀扶桑曜。
西臨弱水流。
北極登玄(《詩紀》作玄天。
注雲。
一作登玄。
)渚。
南翔陟丹邱。
(○《類聚》七十八。
本集六。
《廣文選》九。
《詩紀》十四。
) 【雜詩七首】 高台多悲風。
朝日照北林。
之子在萬裡。
江湖迥(本集作回。
)且深。
方舟安可極。
離思故難任。
孤雁飛南遊。
過庭長哀吟。
翹思慕遠人。
願欲托遺音。
形影忽不見。
翩翩傷我心。
(○《文選》二十九。
本集五。
《詩紀》十四。
) 轉蓬離本根。
飄飖(草堂詩箋作飄飄。
合璧事類同。
)随長(本集作長随。
)風。
何意回(六臣本文《文選》注雲。
五臣作迥。
)飚舉。
吹我入雲中。
高高上(《禦覽》作高上高。
)無極。
天路安可(六臣本《文選》注雲。
善作何字。
)窮。
類此遊客(《類聚》作流宕。
《禦覽》同。
合璧事類誤作流嚴。
《文選》注作客遊。
)子。
捐(《詩紀》誤作損。
)軀遠從戎。
毛褐不掩形。
薇藿常不充。
去去莫複道。
沈憂令人老。
(○《文選》二十九。
《類聚》八十二。
本集五。
文章正宗二十九。
合璧事類别集五十六。
《詩紀》十四。
又《文選》三十一效古詩注引風、戎二韻。
草堂詩箋五贈李詩注引風一韻。
十五遣興詩注引風一韻。
《禦覽》九百九十七作曹植詩。
引風、中、窮、戎四韻。
) 西北有織婦。
绮缟何缤紛。
明晨秉機杼。
日昃(《類聚》作晏。
《禦覽》作暮。
)不成文。
太息終長夜。
悲嘯入青雲。
妾身守(本集作入。
)空閨。
(玉台作房。
《類聚》同。
)良人行從(《類聚》作從行。
)軍。
自期三年歸。
今已曆九春。
飛(玉台作孤。
《類聚》同。
)鳥繞樹翔。
?敫々鳴索群。
願為南流景。
馳光見我君。
(○《文選》二十九。
玉台新詠二。
《類聚》三十二。
本集五。
文章正宗二十九。
《詩紀》十四。
又《禦覽》八百十六引紛、文二韻。
) 南國(《白帖》作北方。
)有佳人。
容華若桃李。
朝遊江北(《類聚》作海。
)岸。
夕宿潇湘(玉台作湘川。
)沚。
(李善本《文選》作日夕宿湘沚。
對床夜語同。
)時俗(本集誤作宿。
)薄朱顔。
誰為發皓齒。
俯仰歲将暮。
榮曜難(《類聚》作甯。
)久恃。
(○《文選》二十九。
玉台新詠二。
《類聚》十八。
本集五。
文章正宗二十九。
又《類聚》二十六作阮籍詠懷詩。
引李、沚、齒三韻。
《白帖》七引李一韻。
範唏文對床夜事一引沚一韻。
)仆夫早嚴駕。
吾将遠行(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行遠。
)遊。
(本集作吾行将遠遊。
)遠遊欲河之。
吳國為我仇。
将騁萬裡塗。
東路安足由。
江介多悲風。
淮泗馳急流。
願欲一輕濟。
惜哉無方舟。
閑(《詩紀》作間。
)居非吾志。
甘心赴國憂。
(○《文選》二十九。
本集五。
文章正宗二十九。
詩經十四。
) 飛觀百馀尺。
臨牖禦(本集作仰。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仰。
)棂軒。
遠望周千裡。
朝夕見平原。
烈士多悲心。
小人媮(本集作偷。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偷。
)自閑。
(《詩紀》作間。
)國仇亮不塞。
甘心思喪元。
拊劍西南望。
思欲赴太山。
(《文選》注此句上有我心常怫郁一句。
)弦急悲聲發。
聆我慷慨言。
(○《文選》二十九。
本集五。
《詩紀》十四。
又《文選》二十責躬詩注引我心何怫郁。
思欲赴太山二句。
○逯案。
《文選》注所引二句。
辭義貫注。
當為一聊。
據此拊劍西南望句下至少尚缺一句。
《文選》此詩蓋節錄也。
) 攬衣出中閨。
逍遙步兩楹。
間房何寂寞。
(《類聚》作寥。
本集同。
)綠草被階庭。
空室(《類聚》作穴。
本集、《廣文選》同。
《詩紀》雲。
一作穴。
)自生風。
百鳥翩(玉台作翔。
)南征。
春思安可忘。
憂戚(玉台作[□]。
)與我(《類聚》作君。
本集、《廣文選》同。
)并。
佳人在遠道。
妾身單且茕。
(玉台作獨單茕。
是。
)歡會難再遇。
(本集作逢。
《廣文選》同。
并注一作遇。
)芝蘭(玉台作蘭芝。
《廣文選》同。
)不重榮。
人皆棄舊愛。
君豈若平生。
寄松為女蘿。
依水如浮萍。
赍(玉台作束。
)身奉衿帶。
朝夕不堕(本集誤作憤。
)傾。
倘終顧盻恩。
(玉台作倘願終盻眄。
《詩紀》雲。
一作倘能終顧盻。
)永副我中情。
(○玉台新詠二。
《類聚》三十二。
本集五。
《廣文選》十五。
《詩紀》十四。
) 【雜詩】 悠悠遠行客。
去家千馀裡。
出亦無所之。
入亦無所止。
浮雲翳日光。
悲風動地起。
(本集作起動地。
○《類聚》二十七。
本集五。
《詩紀》十四。
) 【雜詩】 美玉生盤石。
寶劍出龍淵。
帝王臨朝服。
秉此威百蠻。
曆刀不見貴。
雜糅刀刃間。
(○《書鈔》百二十二。
) 【七哀詩】〖《詩紀》雲。
玉台作雜詩。
樂府作怨歌行本辭。
〗 明月照高樓。
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婦。
悲歡有馀哀。
借問歎者誰。
言(《類聚》作雲。
)是宕(《文選》作客。
玉台、《類聚》、樂府、本集、文章正宗同。
)子妻。
君行逾十年。
孤妾常獨栖。
君若(《白帖》作為。
《禦覽》同。
)清路塵。
妾若(《白帖》作作。
又作為。
《禦覽》作為。
)濁水泥。
浮沉各異勢。
會合何時諧。
願為西南風。
長逝(《類聚》作遊。
)入君懷。
君懷良(玉台作時。
《類聚》、樂府同。
)不開。
賤妾(玉台作妾心。
《類聚》、樂府同。
)當(《類聚》作将。
)何依。
(○《文選》三十三。
玉台新詠二作雜詩。
《類聚》三十二作曹植詩。
《樂府詩集》四十一作怨詩行本辭。
文章正宗二十九。
本集五。
《詩紀》十四。
又《白帖》一、六、《禦覽》三十七并作古詩。
引泥一韻。
) 【怨詩行】 〖《詩紀》雲。
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