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詩卷四
關燈
小
中
大
急兮西頹。
守長夜兮思君。
(《詩紀》雲。
一作君思。
)魂一夕兮九乖。
怅延伫兮仰視。
星月随兮天回。
徒引領兮入房。
竅自憐兮孤栖。
願從君兮終沒。
愁何可兮久懷。
(○《類聚》三十四。
《詩紀》十二。
) 【令詩】 〖漢獻帝傳曰:太史丞許芝條上魏王代漢圖谶。
王令曰:昔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
以服事殷。
公旦履天子之籍。
聽天下之斷。
終然複子明辟。
吾雖德不及二聖。
吾敢忘高山景行之義哉。
吾作詩雲雲。
庶欲守此辭以自終。
卒不虛言也。
〗 喪亂悠悠過紀。
白骨從橫萬裡。
哀哀下民靡恃。
吾将以(魏志注作佐。
)時整理。
複子明辟緻仕。
(○《三國志》文帝紀注引獻帝傳禅代衆事。
《詩紀》十二。
) 【夏日詩】 夏時饒溫(詩乘作清。
)和。
避暑就清涼。
比(《禦覽》作北。
詩乘同。
)坐高閣下。
延賓作名倡。
弦歌随風厲。
吐羽含徵商。
嘉肴重疊來。
珍果在一傍。
棋局縱橫陳。
博弈合雙揚。
巧拙更勝負。
歡美樂人腸。
從朝至日夕。
安知夏節長。
(○《詩紀》十二。
又《初學記》十五作魏文帝詩。
引倡、商二韻。
《禦覽》二十三作魏文帝詩。
引涼、倡、傍、揚、腸、長六韻。
) 【見挽船士兄弟辭别詩】〖樂府作折楊柳行。
〗 郁郁河邊樹。
青青野田草。
舍(樂府誤作合。
)我故鄉客。
将适萬裡道。
妻子牽衣袂。
抆(《初學記》作落。
樂府作收。
)淚沾懷抱。
還附幼童子。
顧托兄與嫂。
辭訣未及終。
嚴駕一何早。
負笮引文舟。
(《書鈔》作舡行。
)飽渴常不飽。
(《書鈔》作食。
)誰令爾貧賤。
咨嗟何所道。
(○《樂府詩集》三十七作謝靈運折楊柳行。
《書鈔》百三十八作魏文帝詩。
引食一韻。
《初學記》十八作魏文帝見挽船士兄弟辭别詩。
引道、抱二韻。
《白帖》六作魏文帝詩。
引将适千裡道。
妻子牽衣袂兩句。
○逯案。
《樂府詩集》作謝靈運詩。
然其思想情調。
語言風格皆不類。
《樂府詩集》折楊柳行。
魏文一篇。
謝兩篇。
前後次列。
亦或後世刊寫已有竄亂。
今依《書鈔》、《初學記》、《白帖》等作魏文帝詩。
而于謝詩亦分著此篇。
) 【詩】 行行遊且獵。
且獵路南隅。
彎我烏号弓。
騁我纖骊駒。
走者貫鋒镝。
伏者值(《禦覽》誤作饑。
)戈殳。
白日未及移。
手獲三十馀。
(○《禦覽》三百五十三。
) 【詩】 巾車出(《初學記》作中。
誤。
)邺宮。
校獵東橋津。
重罝施(《初學記》作結。
)密網。
{罒/幹}筚飄如雲。
彎弓忽高馳。
一發連雙麕。
(○《類聚》九十五。
《詩紀》十二。
又《初學記》二十二引津、雲二韻。
《禦覽》九百七引津、麕二韻。
) 蜘蛛網戶牖。
野草當階生。
(○《文選》二十九雜詩注引魏文帝詩。
三十直學省愁卧詩注引上一句。
) 酒人獻三清。
絲中(當作竹。
)列南廂。
(○鳴沙石室古籍業殘類書殘卷宴樂類。
) 王韓獨何人。
翺翔随天塗。
(○《文選》二十八前緩歌聲注。
) 回頭四向望。
眼中無故人。
(○《文選》二十五答張士然詩注。
) 絹绡白如雪。
輕華比蟬翼。
(○《白帖》二。
) 畫舸覆堤。
(○唐語林二。
) 蘭芷生兮芙蓉披。
(○《文選》三十一雜詩注。
) 【東閣詩】 高山吐慶雲。
(○《文選》三十一雜體詩注。
) 【歌】〖《詩紀》作古歌銅雀詞。
編在漢詩。
〗 長安城西(《禦覽》或作南。
)雙(《文選》注雙上多有字。
)員(《文選》注作圓。
)阙。
(雙員阙。
《三輔黃圖》作有雙阙。
寰宇記同。
)上有一(《三輔黃圖》無一字。
寰宇記同。
《禦覽》或同。
)雙銅雀。
(《禦覽》雀下或有宿字。
《詩紀》同。
)一鳴五谷生。
(《三輔黃圖》作成。
寰宇記同。
)再鳴五谷熟。
(○《三輔黃圖》二引作古歌。
《書鈔》百五十六引作魏文帝歌詞。
《文選》五十六石阙銘注作魏文帝歌。
《禦覽》三十五作古歌詞。
百七十九作魏文帝歌。
《詩紀》七。
○逯案。
此歌《書鈔》等書數引。
皆作魏文帝。
今從之。
編入本卷。
) ☆甄皇後〈甄皇後。
本袁紹中子袁熙妻。
魏武破紹。
文産時為太子。
納為夫人。
生明帝。
〉【塘上行】 蒲生我池中。
其(《類聚》作蒲。
)葉何(《文選》注作葉何一。
)離離。
傍能行仁義。
莫若妾自知。
衆口铄(《類聚》作爍。
)黃金。
使君生别離。
念君去我時。
獨愁常苦悲。
想見君顔色。
感結傷心脾。
念君常苦悲。
夜夜不能寐。
莫以豪賢(《類聚》作毫發。
)故。
棄捐素所愛。
莫以魚肉賤。
棄捐(韻補作捐棄。
)蔥與薤。
莫以麻枲賤。
棄捐菅(《類聚》作管。
樂府同。
)與蒯。
出亦複苦愁。
入亦複苦愁。
邊地多悲風。
樹木何??。
(玉台作修修。
樂府、風雅翼同。
)從軍(樂府作君。
)緻獨樂。
延年壽千秋。
(○玉台新詠二。
《樂府詩集》三十五作魏武帝。
風雅翼補遺下。
《詩紀》十二。
又《文選》二十八塘上行注引離一韻。
《類聚》四十一作魏文帝甄皇後塘上行。
引離、知、離、愛、薤、蒯六韻。
又韻補四作魏文帝。
引悲、薤二韻。
○逯案。
樂府以此篇為魏武塘上行本辭。
今從玉台作甄後詞。
又出亦複苦愁以下六句。
乃樂人增入之曲。
必非甄後之作也。
) 蒲生我池中。
蒲生我池中。
其葉何離離。
傍能行人(《宋書》作儀。
)儀。
莫能縷自知。
衆口铄黃金。
使君生别離。
(樂府誤作離别。
一解)念君去我時。
念君去我時。
獨愁常苦悲。
想見君顔色。
感結傷心脾。
今悉夜夜愁不寐。
(二解)莫用豪賢故。
莫用豪賢故。
棄捐素所愛。
莫用魚肉貴。
棄捐蔥與薤。
莫用麻枲賤。
棄捐菅與蒯。
(三解)倍恩者苦枯。
倍恩者苦枯。
蹶船常苦沒。
教君安息定。
慎莫緻倉卒。
念與君一共離别。
變當何時共坐複相對。
(四解)出亦複苦愁。
入亦複苦愁。
邊地多悲風。
樹木何蕭蕭。
今日樂相樂。
延年壽千秋。
(五解樂府雲。
右一曲晉樂所奏。
○《宋書》樂志、《樂府詩集》三十五并作魏武帝。
《詩紀》十二。
○逯案。
《文選》陸機塘上行題下李善注引歌錄曰:塘上行古詞或曰甄皇後造。
又樂府解題曰:前志雲。
晉樂奏魏武帝蒲生篇。
而諸集錄皆雲其詞甄後所作。
今依諸集錄附此。
)
守長夜兮思君。
(《詩紀》雲。
一作君思。
)魂一夕兮九乖。
怅延伫兮仰視。
星月随兮天回。
徒引領兮入房。
竅自憐兮孤栖。
願從君兮終沒。
愁何可兮久懷。
(○《類聚》三十四。
《詩紀》十二。
) 【令詩】 〖漢獻帝傳曰:太史丞許芝條上魏王代漢圖谶。
王令曰:昔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
以服事殷。
公旦履天子之籍。
聽天下之斷。
終然複子明辟。
吾雖德不及二聖。
吾敢忘高山景行之義哉。
吾作詩雲雲。
庶欲守此辭以自終。
卒不虛言也。
〗 喪亂悠悠過紀。
白骨從橫萬裡。
哀哀下民靡恃。
吾将以(魏志注作佐。
)時整理。
複子明辟緻仕。
(○《三國志》文帝紀注引獻帝傳禅代衆事。
《詩紀》十二。
) 【夏日詩】 夏時饒溫(詩乘作清。
)和。
避暑就清涼。
比(《禦覽》作北。
詩乘同。
)坐高閣下。
延賓作名倡。
弦歌随風厲。
吐羽含徵商。
嘉肴重疊來。
珍果在一傍。
棋局縱橫陳。
博弈合雙揚。
巧拙更勝負。
歡美樂人腸。
從朝至日夕。
安知夏節長。
(○《詩紀》十二。
又《初學記》十五作魏文帝詩。
引倡、商二韻。
《禦覽》二十三作魏文帝詩。
引涼、倡、傍、揚、腸、長六韻。
) 【見挽船士兄弟辭别詩】〖樂府作折楊柳行。
〗 郁郁河邊樹。
青青野田草。
舍(樂府誤作合。
)我故鄉客。
将适萬裡道。
妻子牽衣袂。
抆(《初學記》作落。
樂府作收。
)淚沾懷抱。
還附幼童子。
顧托兄與嫂。
辭訣未及終。
嚴駕一何早。
負笮引文舟。
(《書鈔》作舡行。
)飽渴常不飽。
(《書鈔》作食。
)誰令爾貧賤。
咨嗟何所道。
(○《樂府詩集》三十七作謝靈運折楊柳行。
《書鈔》百三十八作魏文帝詩。
引食一韻。
《初學記》十八作魏文帝見挽船士兄弟辭别詩。
引道、抱二韻。
《白帖》六作魏文帝詩。
引将适千裡道。
妻子牽衣袂兩句。
○逯案。
《樂府詩集》作謝靈運詩。
然其思想情調。
語言風格皆不類。
《樂府詩集》折楊柳行。
魏文一篇。
謝兩篇。
前後次列。
亦或後世刊寫已有竄亂。
今依《書鈔》、《初學記》、《白帖》等作魏文帝詩。
而于謝詩亦分著此篇。
) 【詩】 行行遊且獵。
且獵路南隅。
彎我烏号弓。
騁我纖骊駒。
走者貫鋒镝。
伏者值(《禦覽》誤作饑。
)戈殳。
白日未及移。
手獲三十馀。
(○《禦覽》三百五十三。
) 【詩】 巾車出(《初學記》作中。
誤。
)邺宮。
校獵東橋津。
重罝施(《初學記》作結。
)密網。
{罒/幹}筚飄如雲。
彎弓忽高馳。
一發連雙麕。
(○《類聚》九十五。
《詩紀》十二。
又《初學記》二十二引津、雲二韻。
《禦覽》九百七引津、麕二韻。
) 蜘蛛網戶牖。
野草當階生。
(○《文選》二十九雜詩注引魏文帝詩。
三十直學省愁卧詩注引上一句。
) 酒人獻三清。
絲中(當作竹。
)列南廂。
(○鳴沙石室古籍業殘類書殘卷宴樂類。
) 王韓獨何人。
翺翔随天塗。
(○《文選》二十八前緩歌聲注。
) 回頭四向望。
眼中無故人。
(○《文選》二十五答張士然詩注。
) 絹绡白如雪。
輕華比蟬翼。
(○《白帖》二。
) 畫舸覆堤。
(○唐語林二。
) 蘭芷生兮芙蓉披。
(○《文選》三十一雜詩注。
) 【東閣詩】 高山吐慶雲。
(○《文選》三十一雜體詩注。
) 【歌】〖《詩紀》作古歌銅雀詞。
編在漢詩。
〗 長安城西(《禦覽》或作南。
)雙(《文選》注雙上多有字。
)員(《文選》注作圓。
)阙。
(雙員阙。
《三輔黃圖》作有雙阙。
寰宇記同。
)上有一(《三輔黃圖》無一字。
寰宇記同。
《禦覽》或同。
)雙銅雀。
(《禦覽》雀下或有宿字。
《詩紀》同。
)一鳴五谷生。
(《三輔黃圖》作成。
寰宇記同。
)再鳴五谷熟。
(○《三輔黃圖》二引作古歌。
《書鈔》百五十六引作魏文帝歌詞。
《文選》五十六石阙銘注作魏文帝歌。
《禦覽》三十五作古歌詞。
百七十九作魏文帝歌。
《詩紀》七。
○逯案。
此歌《書鈔》等書數引。
皆作魏文帝。
今從之。
編入本卷。
) ☆甄皇後〈甄皇後。
本袁紹中子袁熙妻。
魏武破紹。
文産時為太子。
納為夫人。
生明帝。
〉【塘上行】 蒲生我池中。
其(《類聚》作蒲。
)葉何(《文選》注作葉何一。
)離離。
傍能行仁義。
莫若妾自知。
衆口铄(《類聚》作爍。
)黃金。
使君生别離。
念君去我時。
獨愁常苦悲。
想見君顔色。
感結傷心脾。
念君常苦悲。
夜夜不能寐。
莫以豪賢(《類聚》作毫發。
)故。
棄捐素所愛。
莫以魚肉賤。
棄捐(韻補作捐棄。
)蔥與薤。
莫以麻枲賤。
棄捐菅(《類聚》作管。
樂府同。
)與蒯。
出亦複苦愁。
入亦複苦愁。
邊地多悲風。
樹木何??。
(玉台作修修。
樂府、風雅翼同。
)從軍(樂府作君。
)緻獨樂。
延年壽千秋。
(○玉台新詠二。
《樂府詩集》三十五作魏武帝。
風雅翼補遺下。
《詩紀》十二。
又《文選》二十八塘上行注引離一韻。
《類聚》四十一作魏文帝甄皇後塘上行。
引離、知、離、愛、薤、蒯六韻。
又韻補四作魏文帝。
引悲、薤二韻。
○逯案。
樂府以此篇為魏武塘上行本辭。
今從玉台作甄後詞。
又出亦複苦愁以下六句。
乃樂人增入之曲。
必非甄後之作也。
) 蒲生我池中。
蒲生我池中。
其葉何離離。
傍能行人(《宋書》作儀。
)儀。
莫能縷自知。
衆口铄黃金。
使君生别離。
(樂府誤作離别。
一解)念君去我時。
念君去我時。
獨愁常苦悲。
想見君顔色。
感結傷心脾。
今悉夜夜愁不寐。
(二解)莫用豪賢故。
莫用豪賢故。
棄捐素所愛。
莫用魚肉貴。
棄捐蔥與薤。
莫用麻枲賤。
棄捐菅與蒯。
(三解)倍恩者苦枯。
倍恩者苦枯。
蹶船常苦沒。
教君安息定。
慎莫緻倉卒。
念與君一共離别。
變當何時共坐複相對。
(四解)出亦複苦愁。
入亦複苦愁。
邊地多悲風。
樹木何蕭蕭。
今日樂相樂。
延年壽千秋。
(五解樂府雲。
右一曲晉樂所奏。
○《宋書》樂志、《樂府詩集》三十五并作魏武帝。
《詩紀》十二。
○逯案。
《文選》陸機塘上行題下李善注引歌錄曰:塘上行古詞或曰甄皇後造。
又樂府解題曰:前志雲。
晉樂奏魏武帝蒲生篇。
而諸集錄皆雲其詞甄後所作。
今依諸集錄附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