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詩卷二
關燈
小
中
大
之所諱。
案此言代人為文之弊。
〗 穆穆顯(《初學記》作皇。
)妣。
德音徽止。
思齊先(《廣文選》作仙。
誤。
)姑。
志侔姜姒。
(《廣文選》作似。
誤。
)躬此勞瘁。
(《初學記》作瘠。
)鞠予小子。
小子之生。
遭世罔(《初學記》作同。
誤。
)甯。
烈考勤時。
(《類聚》作眸。
誤。
)從之于征。
奄遘不造。
殷(《類聚》作隐。
(憂是嬰。
咨于靡及。
退守祧礻方。
五服荒離。
四國分争。
禍難斯逼。
救死于頸。
嗟我懷歸。
弗克弗逞。
聖善獨勞。
莫慰其情。
春秋代逝。
于茲九齡。
緬彼行路。
焉托予誠。
予誠既否。
委之于天。
庶我顯(章本古文苑作剛。
)妣。
克保遐年。
亹亹惟懼。
心乎如懸。
如何不吊。
早世徂颠。
于存弗養。
于後弗臨。
遺衍在體。
慘痛切心。
形影屍立。
魂爽飛沈。
在昔蓼莪。
哀有馀音。
我之此譬。
憂其獨深。
胡甯視息。
以濟于今。
嚴嚴叢險。
則不可摧。
仰瞻歸雲。
俯聆飄回。
飛焉靡翼。
超焉靡階。
思若流波。
情似坻頹。
詩之作矣。
情以告哀。
(○章本古文苑八。
《廣文選》十五。
《詩紀》十五。
又《類聚》二十作思親詩。
引止、姒、子、生、甯、征、嬰、礻方八韻。
《初學記》十七作思親四言詩。
引止、姒、子、生、甯、征、嬰七韻。
) 【公燕詩】〖《類聚》作公宴會詩。
〗 昊天降豐澤。
百卉挺葳蕤。
涼風撤(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徹。
)蒸暑。
清雲卻炎晖。
高會君子堂。
并坐蔭華榱。
嘉肴充圓方。
旨酒盈金罍。
管弦發徽音。
曲度清且悲。
合坐同所樂。
但愬(《白帖》作訴。
或作覺。
)杯行遲。
常聞詩人語。
不醉且無歸。
今日不極歡。
含情欲待誰。
見眷良不翅。
守分豈能違。
古人有遺言。
君子福所綏。
願我賢主人。
與天享巍巍。
克符周公業。
奕世不可追。
(○《文選》二十。
《詩紀》十五。
又《類聚》三十九引蕤、晖、榱、罍、歸、巍、追七韻。
《白帖》四、五各引一句。
) 【從軍詩五首】〖樂府作從軍行五首。
〗 〖魏志曰:建安二十年三月。
公西征張魯。
魯及五子降。
十二月。
至自南鄭。
是行也。
侍中王粲作五言詩。
以美其事。
○逯案。
五首非一時一地之作。
魏志說示赅。
〗 從軍有苦樂。
但問(李善本《文選》作聞。
六臣本注雲。
善作聞字。
)所從誰。
所從神且武。
焉(魏志注作安。
)得久勞師。
相公征關右。
赫怒震天威。
一舉滅獯虜。
再舉服羌夷。
西收邊地賊。
忽若俯(樂府誤作附。
)拾遺。
陳賞越丘山。
(魏志注作山嶽。
)酒肉逾川坻。
軍中(李善本《文選》作人。
六臣本注雲。
善作人字。
)多饫(《詩紀》作沃。
)饒。
(魏志注作饒饫。
)人馬皆溢肥。
徒行兼乘還。
空出有馀資。
拓地(魏志注作土。
《書鈔》同。
)三千裡。
往返(《類聚》作反。
樂府雲。
一作反。
)速若(魏志注作如。
六臣本《文選》同。
六臣注雲。
善作若字。
樂府作一如。
注雲。
一作若。
《詩紀》作一如。
)飛。
歌舞入邺城。
所願獲無違。
晝(李善本《文選》作盡。
六臣本注雲。
善作盡字。
樂府雲。
一作盡。
)日處(樂府作獻。
注雲。
一作處。
)大朝。
日暮薄言歸。
外參時明政。
内不廢家私。
禽獸憚為犧。
良苗實已揮。
(李善本《文選》注雲。
揮當作輝。
)竅慕負鼎翁。
願厲朽鈍姿。
(李善本《文選》無此二句。
六臣本注雲。
善本無此二句。
)不能效沮溺。
相随把鋤犁。
熟(李善本《文選》作孰。
)覽夫子詩。
信知所言非。
(○《文選》二十七。
《樂府詩集》三十二。
《詩紀》十五。
又魏志武帝紀注引誰、師、威、夷、遺、坻、肥、資、飛、違十韻。
《書鈔》十三引飛一韻。
《類聚》五十九引誰、師、威、肥、資、飛、違七韻。
)涼(《類聚》作原。
樂府雲。
一作源。
案皆涼之訛字。
)風厲秋節。
司典告詳刑。
我君順時發。
桓桓東南征。
泛舟蓋長川。
陳卒被隰埛。
征夫懷親戚。
誰能無戀(《類聚》作此。
樂府同。
注雲。
一作戀。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此。
)情。
拊衿(李善本《文選》作襟。
樂府雲。
一作襟。
)倚舟樯。
眷眷(樂府作眷言。
)思邺城。
哀彼東山人。
喟然感鹳鳴。
日月不安處。
人誰獲恒(李善本《文選》作常。
六臣本注雲。
善作常字。
樂府雲。
一作常。
)甯。
昔人從公旦。
一徂(樂府作征。
)辄三齡。
今我神武師。
暫(樂府作[□]。
注雲。
一作暫。
)往必速平。
棄(樂府作棄。
)餘親睦恩。
輸力竭忠貞。
懼無一夫用。
報我
案此言代人為文之弊。
〗 穆穆顯(《初學記》作皇。
)妣。
德音徽止。
思齊先(《廣文選》作仙。
誤。
)姑。
志侔姜姒。
(《廣文選》作似。
誤。
)躬此勞瘁。
(《初學記》作瘠。
)鞠予小子。
小子之生。
遭世罔(《初學記》作同。
誤。
)甯。
烈考勤時。
(《類聚》作眸。
誤。
)從之于征。
奄遘不造。
殷(《類聚》作隐。
(憂是嬰。
咨于靡及。
退守祧礻方。
五服荒離。
四國分争。
禍難斯逼。
救死于頸。
嗟我懷歸。
弗克弗逞。
聖善獨勞。
莫慰其情。
春秋代逝。
于茲九齡。
緬彼行路。
焉托予誠。
予誠既否。
委之于天。
庶我顯(章本古文苑作剛。
)妣。
克保遐年。
亹亹惟懼。
心乎如懸。
如何不吊。
早世徂颠。
于存弗養。
于後弗臨。
遺衍在體。
慘痛切心。
形影屍立。
魂爽飛沈。
在昔蓼莪。
哀有馀音。
我之此譬。
憂其獨深。
胡甯視息。
以濟于今。
嚴嚴叢險。
則不可摧。
仰瞻歸雲。
俯聆飄回。
飛焉靡翼。
超焉靡階。
思若流波。
情似坻頹。
詩之作矣。
情以告哀。
(○章本古文苑八。
《廣文選》十五。
《詩紀》十五。
又《類聚》二十作思親詩。
引止、姒、子、生、甯、征、嬰、礻方八韻。
《初學記》十七作思親四言詩。
引止、姒、子、生、甯、征、嬰七韻。
) 【公燕詩】〖《類聚》作公宴會詩。
〗 昊天降豐澤。
百卉挺葳蕤。
涼風撤(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徹。
)蒸暑。
清雲卻炎晖。
高會君子堂。
并坐蔭華榱。
嘉肴充圓方。
旨酒盈金罍。
管弦發徽音。
曲度清且悲。
合坐同所樂。
但愬(《白帖》作訴。
或作覺。
)杯行遲。
常聞詩人語。
不醉且無歸。
今日不極歡。
含情欲待誰。
見眷良不翅。
守分豈能違。
古人有遺言。
君子福所綏。
願我賢主人。
與天享巍巍。
克符周公業。
奕世不可追。
(○《文選》二十。
《詩紀》十五。
又《類聚》三十九引蕤、晖、榱、罍、歸、巍、追七韻。
《白帖》四、五各引一句。
) 【從軍詩五首】〖樂府作從軍行五首。
〗 〖魏志曰:建安二十年三月。
公西征張魯。
魯及五子降。
十二月。
至自南鄭。
是行也。
侍中王粲作五言詩。
以美其事。
○逯案。
五首非一時一地之作。
魏志說示赅。
〗 從軍有苦樂。
但問(李善本《文選》作聞。
六臣本注雲。
善作聞字。
)所從誰。
所從神且武。
焉(魏志注作安。
)得久勞師。
相公征關右。
赫怒震天威。
一舉滅獯虜。
再舉服羌夷。
西收邊地賊。
忽若俯(樂府誤作附。
)拾遺。
陳賞越丘山。
(魏志注作山嶽。
)酒肉逾川坻。
軍中(李善本《文選》作人。
六臣本注雲。
善作人字。
)多饫(《詩紀》作沃。
)饒。
(魏志注作饒饫。
)人馬皆溢肥。
徒行兼乘還。
空出有馀資。
拓地(魏志注作土。
《書鈔》同。
)三千裡。
往返(《類聚》作反。
樂府雲。
一作反。
)速若(魏志注作如。
六臣本《文選》同。
六臣注雲。
善作若字。
樂府作一如。
注雲。
一作若。
《詩紀》作一如。
)飛。
歌舞入邺城。
所願獲無違。
晝(李善本《文選》作盡。
六臣本注雲。
善作盡字。
樂府雲。
一作盡。
)日處(樂府作獻。
注雲。
一作處。
)大朝。
日暮薄言歸。
外參時明政。
内不廢家私。
禽獸憚為犧。
良苗實已揮。
(李善本《文選》注雲。
揮當作輝。
)竅慕負鼎翁。
願厲朽鈍姿。
(李善本《文選》無此二句。
六臣本注雲。
善本無此二句。
)不能效沮溺。
相随把鋤犁。
熟(李善本《文選》作孰。
)覽夫子詩。
信知所言非。
(○《文選》二十七。
《樂府詩集》三十二。
《詩紀》十五。
又魏志武帝紀注引誰、師、威、夷、遺、坻、肥、資、飛、違十韻。
《書鈔》十三引飛一韻。
《類聚》五十九引誰、師、威、肥、資、飛、違七韻。
)涼(《類聚》作原。
樂府雲。
一作源。
案皆涼之訛字。
)風厲秋節。
司典告詳刑。
我君順時發。
桓桓東南征。
泛舟蓋長川。
陳卒被隰埛。
征夫懷親戚。
誰能無戀(《類聚》作此。
樂府同。
注雲。
一作戀。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此。
)情。
拊衿(李善本《文選》作襟。
樂府雲。
一作襟。
)倚舟樯。
眷眷(樂府作眷言。
)思邺城。
哀彼東山人。
喟然感鹳鳴。
日月不安處。
人誰獲恒(李善本《文選》作常。
六臣本注雲。
善作常字。
樂府雲。
一作常。
)甯。
昔人從公旦。
一徂(樂府作征。
)辄三齡。
今我神武師。
暫(樂府作[□]。
注雲。
一作暫。
)往必速平。
棄(樂府作棄。
)餘親睦恩。
輸力竭忠貞。
懼無一夫用。
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