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詩卷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十。
又《書鈔》百十作曹植詩引神一韻。
又《類聚》三十九引陳、神、申、塵、津、辛六韻。
○逯案。
此詩《書鈔》引作曹植詩。
當有所據。
詩品謂古詩舊疑是曹王所著。
為說與《書鈔》合。
) 西北有高樓。
上與浮雲齊。
交(《禦覽》作文。
)疏結绮窗。
阿閣三重階。
上有弦歌聲。
音響一何悲。
誰能為此曲。
無乃杞梁妻。
清商随風發。
中曲正徘徊。
一彈再三歎。
慷慨有馀哀。
不惜歌者苦。
但傷知音稀。
(《文選》注作希。
)願為雙鴻鹄。
(《文選》作鳴鶴。
六臣本注雲。
五臣作鴻鹄。
《詩紀》雲。
善作鳴鶴。
又文武注作鳴鳥。
)奮翅起高飛。
(《文選》二十九。
玉台一作枚乘詩。
文章正宗二十九。
《詩紀》十。
又《文選》十八琴賦注引希一韻。
二十送應氏詩注引飛一韻。
又《禦覽》百八十八引階一韻。
) 涉江采芙蓉。
蘭澤多芳草。
采之欲(事文《類聚》作與。
)遺誰。
所思(《禦覽》作思之。
)在遠道。
還顧望舊鄉。
長路漫浩浩。
同心而離居。
憂傷以(《類聚》作已。
事文《類聚》、合璧事類同。
)終老。
(《文選》二十九。
玉台新詠一作枚乘詩。
《類聚》二十九。
文章正宗二十九。
《詩紀》十。
又《禦覽》九百九十九引草、道二韻。
) 明月皎夜光。
促織鳴東壁。
玉衡指孟冬。
衆星何曆曆。
白露沾野草。
時節忽複易。
秋蟬鳴樹間。
玄鳥逝安适。
昔我同門友。
高舉振六翮。
不念攜手好。
棄我如遺迹。
南箕北有鬥。
牽牛不負轭。
良無盤(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磐。
文鏡秘府作磐。
)石固。
虛名複何益。
(《文選》二十九。
文鏡秘府論西卷。
《詩紀》十。
○逯案。
《文選》二十六謝靈運道路憶山中詩注雲。
古樂府有明月皎夜光。
) 冉冉孤生竹。
結根泰山阿。
與君為(《白帖》作結。
)新婚。
兔(玉台、樂府作菟。
下同。
)絲附女蘿。
兔絲生有時。
夫婦會有宜。
千進遠結婚。
悠悠隔山陂。
(合璧事類作南山。
)思君令人老。
軒車來何遲。
傷彼蕙蘭花。
含英揚光輝。
過時而不采。
将随秋草萎。
君亮(《廣文選》作亮君。
)執高節。
賤妾亦(《文選》注作拟。
)何為。
(《文選》二十九。
玉台新詠一。
《樂府詩集》七十四。
事文《類聚》後十三。
合璧事類六十。
《廣文選》十二。
《詩紀》十。
又《文選》二十六古意贈王中書詩注引一句。
《白帖》六引蘿一韻。
○《詩紀》原注。
文心雕龍曰:孤竹一篇。
傅毅之辭。
逯案。
此詩《樂府詩集》作古辭。
事文《類聚》及《合璧事類》引作《古樂府》。
) 庭中(玉台作前。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前。
)有奇樹。
綠葉(事文《類聚》誤作緣藥。
)發華滋。
攀條折其榮。
将以遺所思。
馨香盈懷袖。
路遠莫緻之。
此物(李善本《文選》注雲。
物或為榮。
)何足貴。
(李善本《文選》作貢。
注雲。
貢或作貴。
又事文《類聚》誤作責。
)但感别經(事文《類聚》作今。
)時。
(《文選》二十九。
玉台新詠一作枚乘詩。
《類聚》二十九。
文章正宗二十九。
《事文類聚》别集二十五。
《合璧事類續集》四十六。
《詩紀》十。
) 迢迢(玉燭寶典作苕苕。
)牽牛星。
皎皎(玉燭寶典作膠々。
《類聚》同。
)河漢女。
纖纖擢(玉燭寶典作濯。
《類聚》、《白帖》或作濯。
)素手。
劄劄(《初學記》作軋軋。
《禦覽》或同。
)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
泣涕零(《白帖》作漣。
)如雨。
河漢清且淺。
相去複(玉燭寶典作讵。
《類聚》、事文《類聚》并同。
《禦覽》或作讵。
《書鈔》作知。
)幾許。
盈盈一水間。
脈脈(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々。
)不得語。
(《文選》二十九。
玉台新詠一作枚乘詩。
玉燭寶典七月孟秋弟七。
《類聚》四。
《初學記》四。
《禦覽》三十一。
文章正宗二十九。
事文《類聚》前集十。
《詩紀》十。
又《書鈔》百五十、《禦覽》八并引許、雨二韻。
《類聚》六十五引女、杼二韻。
《白帖》二引一句。
《白帖》二十二引杼、雨二韻。
○逯案。
孫志祖《文選考異》曰:毛本[□見]々不得語。
何雲。
[?見]從見從[□]。
亦可通。
從月則乖其意。
廣韻[?莫]字下箋引此作[□莫]々不得語。
志祖案。
《說文》目部[□]字注。
[□]則視也。
徐锴《系傳》引[□]々不得語雲雲,知此句五臣本作[□]々者是。
) 回(《禦覽》作驅。
)車駕言邁。
(《類聚》作驅車遠行役。
)悠悠涉長道。
四顧何茫茫。
(《禦覽》作芒芒。
)東風搖百草。
所遇無故物。
焉得不速老。
盛衰各有時。
立身苦不早。
人生非金石。
豈能長壽考。
奄忽随物化。
榮名以為寶。
(○《文選》二十九。
文章正宗二十九。
《詩紀》十。
又《類聚》二十七引道、草、老三韻。
《禦覽》百九十五引道一韻。
又九百九十四引道、草二韻。
) 東城高且長。
逶迤自相屬。
回(《詩紀》作回。
)風動地起。
秋草萋已綠。
四時更變化。
歲暮一何速。
晨風懷苦心。
蟋蟀傷局促。
蕩滌放情(《詩紀》誤作?。
)志。
何為自結束。
燕趙多佳人。
美者顔如玉。
被服羅裳衣。
(《禦覽》作衣裳。
草堂詩箋同。
當戶理清曲。
音響一何(《文選》注作何太。
)悲。
弦急知柱促。
馳情整巾(李善本《文選》作中。
玉台、《文選》注同。
)帶。
沉吟聊踯躅。
思(《禦覽》作願。
)為雙飛燕。
銜泥巢君屋。
(○《文選》二十九。
玉台新詠一作枚乘詩。
《詩紀》十。
又《文選》二十四贈秀才入軍詩注引一句。
又二十九雜詩注引促一韻。
《禦覽》三百八十一引玉、曲、促、屋四韻。
草堂詩箋四麗人行注作古樂府。
引一句。
) 驅車上東門。
遙望郭北(《類聚》作北郭。
)墓。
白楊何蕭蕭。
松柏夾廣路。
下有陳(樂府作凍。
)死人。
杳杳即長暮。
潛寐(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寐潛。
)黃泉下。
千載永不(《類聚》作不覺。
)寤。
浩浩陰陽移。
年命如朝露。
人生忽如寄。
壽無金石固。
萬歲更相送。
賢聖(李善本《文選》作聖賢。
)莫能度。
服食求神仙。
多為藥所誤。
(合璧事類作忄吳。
)不如飲美酒。
被服纨與素。
(辨正論引此下有寄語後世人。
道士慎莫作二句。
○《文選》二十九。
《樂府詩集》六十一作驅車上東門行。
合璧事類六十七作古樂府。
《廣文選》十二作驅詩上東門行。
《詩紀》十。
又僧法琳辨正論此誤、素、作三韻。
《類聚》四十一作古驅車上東門行。
引墓、路、暮、寤、露、誤、素七韻。
) 去者日以(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已。
《類聚》作已。
)疏。
來(李善本《文選》作生。
《類聚》同。
)者日以(《類聚》作已。
)親。
出郭門直視。
但見丘與墳。
古墓犁為田。
松柏摧為薪。
白楊多悲風。
蕭肅愁殺人。
思還故裡闾。
欲歸道無因。
(○《文選》二十九。
《類聚》四十作古墟墓詩。
合璧事類六十七作古樂府。
《詩紀》十。
) 生年(《文選》注作人生。
《禦覽》同。
)不滿百。
常懷千歲憂。
晝短苦夜長。
何不秉燭遊。
為樂當及時。
何能待來茲。
愚者愛惜費。
但為後世嗤。
仙(六臣本《文選》雲。
善作小。
)人王子喬。
難可與(六臣本《文選》雲。
五臣作以。
)等期。
(○《文選》二十九。
《詩紀》十。
又《文選》三十五七命注引憂一韻。
《白帖》四引遊一韻。
《禦覽》八百七十引憂、遊二韻。
○逯案。
《文選》二十六河陽縣作注引古《詩》曰:人生年不滿百。
人年二字當有一衍文。
) 凜凜歲雲暮。
蝼蛄夕(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多。
玉台作多。
)鳴悲。
涼風率已厲。
遊子寒無衣。
錦衾遺洛浦。
同袍與我違。
獨宿累長夜。
夢想見容輝。
良人惟古歡。
枉駕惠前綏。
願得常巧笑。
攜手同車歸。
既來不須臾。
又不處重闱。
亮無晨風翼。
焉能(玉台作得。
)淩(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陵。
)風飛。
眄睐以适意。
引領遙相睎。
(六臣本《文選》注雲。
善無此二句。
)徙倚懷感傷。
垂涕沾雙扉。
(○《文選》二十九。
玉台新詠一。
《詩紀
又《書鈔》百十作曹植詩引神一韻。
又《類聚》三十九引陳、神、申、塵、津、辛六韻。
○逯案。
此詩《書鈔》引作曹植詩。
當有所據。
詩品謂古詩舊疑是曹王所著。
為說與《書鈔》合。
) 西北有高樓。
上與浮雲齊。
交(《禦覽》作文。
)疏結绮窗。
阿閣三重階。
上有弦歌聲。
音響一何悲。
誰能為此曲。
無乃杞梁妻。
清商随風發。
中曲正徘徊。
一彈再三歎。
慷慨有馀哀。
不惜歌者苦。
但傷知音稀。
(《文選》注作希。
)願為雙鴻鹄。
(《文選》作鳴鶴。
六臣本注雲。
五臣作鴻鹄。
《詩紀》雲。
善作鳴鶴。
又文武注作鳴鳥。
)奮翅起高飛。
(《文選》二十九。
玉台一作枚乘詩。
文章正宗二十九。
《詩紀》十。
又《文選》十八琴賦注引希一韻。
二十送應氏詩注引飛一韻。
又《禦覽》百八十八引階一韻。
) 涉江采芙蓉。
蘭澤多芳草。
采之欲(事文《類聚》作與。
)遺誰。
所思(《禦覽》作思之。
)在遠道。
還顧望舊鄉。
長路漫浩浩。
同心而離居。
憂傷以(《類聚》作已。
事文《類聚》、合璧事類同。
)終老。
(《文選》二十九。
玉台新詠一作枚乘詩。
《類聚》二十九。
文章正宗二十九。
《詩紀》十。
又《禦覽》九百九十九引草、道二韻。
) 明月皎夜光。
促織鳴東壁。
玉衡指孟冬。
衆星何曆曆。
白露沾野草。
時節忽複易。
秋蟬鳴樹間。
玄鳥逝安适。
昔我同門友。
高舉振六翮。
不念攜手好。
棄我如遺迹。
南箕北有鬥。
牽牛不負轭。
良無盤(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磐。
文鏡秘府作磐。
)石固。
虛名複何益。
(《文選》二十九。
文鏡秘府論西卷。
《詩紀》十。
○逯案。
《文選》二十六謝靈運道路憶山中詩注雲。
古樂府有明月皎夜光。
) 冉冉孤生竹。
結根泰山阿。
與君為(《白帖》作結。
)新婚。
兔(玉台、樂府作菟。
下同。
)絲附女蘿。
兔絲生有時。
夫婦會有宜。
千進遠結婚。
悠悠隔山陂。
(合璧事類作南山。
)思君令人老。
軒車來何遲。
傷彼蕙蘭花。
含英揚光輝。
過時而不采。
将随秋草萎。
君亮(《廣文選》作亮君。
)執高節。
賤妾亦(《文選》注作拟。
)何為。
(《文選》二十九。
玉台新詠一。
《樂府詩集》七十四。
事文《類聚》後十三。
合璧事類六十。
《廣文選》十二。
《詩紀》十。
又《文選》二十六古意贈王中書詩注引一句。
《白帖》六引蘿一韻。
○《詩紀》原注。
文心雕龍曰:孤竹一篇。
傅毅之辭。
逯案。
此詩《樂府詩集》作古辭。
事文《類聚》及《合璧事類》引作《古樂府》。
) 庭中(玉台作前。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前。
)有奇樹。
綠葉(事文《類聚》誤作緣藥。
)發華滋。
攀條折其榮。
将以遺所思。
馨香盈懷袖。
路遠莫緻之。
此物(李善本《文選》注雲。
物或為榮。
)何足貴。
(李善本《文選》作貢。
注雲。
貢或作貴。
又事文《類聚》誤作責。
)但感别經(事文《類聚》作今。
)時。
(《文選》二十九。
玉台新詠一作枚乘詩。
《類聚》二十九。
文章正宗二十九。
《事文類聚》别集二十五。
《合璧事類續集》四十六。
《詩紀》十。
) 迢迢(玉燭寶典作苕苕。
)牽牛星。
皎皎(玉燭寶典作膠々。
《類聚》同。
)河漢女。
纖纖擢(玉燭寶典作濯。
《類聚》、《白帖》或作濯。
)素手。
劄劄(《初學記》作軋軋。
《禦覽》或同。
)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
泣涕零(《白帖》作漣。
)如雨。
河漢清且淺。
相去複(玉燭寶典作讵。
《類聚》、事文《類聚》并同。
《禦覽》或作讵。
《書鈔》作知。
)幾許。
盈盈一水間。
脈脈(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々。
)不得語。
(《文選》二十九。
玉台新詠一作枚乘詩。
玉燭寶典七月孟秋弟七。
《類聚》四。
《初學記》四。
《禦覽》三十一。
文章正宗二十九。
事文《類聚》前集十。
《詩紀》十。
又《書鈔》百五十、《禦覽》八并引許、雨二韻。
《類聚》六十五引女、杼二韻。
《白帖》二引一句。
《白帖》二十二引杼、雨二韻。
○逯案。
孫志祖《文選考異》曰:毛本[□見]々不得語。
何雲。
[?見]從見從[□]。
亦可通。
從月則乖其意。
廣韻[?莫]字下箋引此作[□莫]々不得語。
志祖案。
《說文》目部[□]字注。
[□]則視也。
徐锴《系傳》引[□]々不得語雲雲,知此句五臣本作[□]々者是。
) 回(《禦覽》作驅。
)車駕言邁。
(《類聚》作驅車遠行役。
)悠悠涉長道。
四顧何茫茫。
(《禦覽》作芒芒。
)東風搖百草。
所遇無故物。
焉得不速老。
盛衰各有時。
立身苦不早。
人生非金石。
豈能長壽考。
奄忽随物化。
榮名以為寶。
(○《文選》二十九。
文章正宗二十九。
《詩紀》十。
又《類聚》二十七引道、草、老三韻。
《禦覽》百九十五引道一韻。
又九百九十四引道、草二韻。
) 東城高且長。
逶迤自相屬。
回(《詩紀》作回。
)風動地起。
秋草萋已綠。
四時更變化。
歲暮一何速。
晨風懷苦心。
蟋蟀傷局促。
蕩滌放情(《詩紀》誤作?。
)志。
何為自結束。
燕趙多佳人。
美者顔如玉。
被服羅裳衣。
(《禦覽》作衣裳。
草堂詩箋同。
當戶理清曲。
音響一何(《文選》注作何太。
)悲。
弦急知柱促。
馳情整巾(李善本《文選》作中。
玉台、《文選》注同。
)帶。
沉吟聊踯躅。
思(《禦覽》作願。
)為雙飛燕。
銜泥巢君屋。
(○《文選》二十九。
玉台新詠一作枚乘詩。
《詩紀》十。
又《文選》二十四贈秀才入軍詩注引一句。
又二十九雜詩注引促一韻。
《禦覽》三百八十一引玉、曲、促、屋四韻。
草堂詩箋四麗人行注作古樂府。
引一句。
) 驅車上東門。
遙望郭北(《類聚》作北郭。
)墓。
白楊何蕭蕭。
松柏夾廣路。
下有陳(樂府作凍。
)死人。
杳杳即長暮。
潛寐(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寐潛。
)黃泉下。
千載永不(《類聚》作不覺。
)寤。
浩浩陰陽移。
年命如朝露。
人生忽如寄。
壽無金石固。
萬歲更相送。
賢聖(李善本《文選》作聖賢。
)莫能度。
服食求神仙。
多為藥所誤。
(合璧事類作忄吳。
)不如飲美酒。
被服纨與素。
(辨正論引此下有寄語後世人。
道士慎莫作二句。
○《文選》二十九。
《樂府詩集》六十一作驅車上東門行。
合璧事類六十七作古樂府。
《廣文選》十二作驅詩上東門行。
《詩紀》十。
又僧法琳辨正論此誤、素、作三韻。
《類聚》四十一作古驅車上東門行。
引墓、路、暮、寤、露、誤、素七韻。
) 去者日以(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已。
《類聚》作已。
)疏。
來(李善本《文選》作生。
《類聚》同。
)者日以(《類聚》作已。
)親。
出郭門直視。
但見丘與墳。
古墓犁為田。
松柏摧為薪。
白楊多悲風。
蕭肅愁殺人。
思還故裡闾。
欲歸道無因。
(○《文選》二十九。
《類聚》四十作古墟墓詩。
合璧事類六十七作古樂府。
《詩紀》十。
) 生年(《文選》注作人生。
《禦覽》同。
)不滿百。
常懷千歲憂。
晝短苦夜長。
何不秉燭遊。
為樂當及時。
何能待來茲。
愚者愛惜費。
但為後世嗤。
仙(六臣本《文選》雲。
善作小。
)人王子喬。
難可與(六臣本《文選》雲。
五臣作以。
)等期。
(○《文選》二十九。
《詩紀》十。
又《文選》三十五七命注引憂一韻。
《白帖》四引遊一韻。
《禦覽》八百七十引憂、遊二韻。
○逯案。
《文選》二十六河陽縣作注引古《詩》曰:人生年不滿百。
人年二字當有一衍文。
) 凜凜歲雲暮。
蝼蛄夕(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多。
玉台作多。
)鳴悲。
涼風率已厲。
遊子寒無衣。
錦衾遺洛浦。
同袍與我違。
獨宿累長夜。
夢想見容輝。
良人惟古歡。
枉駕惠前綏。
願得常巧笑。
攜手同車歸。
既來不須臾。
又不處重闱。
亮無晨風翼。
焉能(玉台作得。
)淩(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陵。
)風飛。
眄睐以适意。
引領遙相睎。
(六臣本《文選》注雲。
善無此二句。
)徙倚懷感傷。
垂涕沾雙扉。
(○《文選》二十九。
玉台新詠一。
《詩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