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詩卷十一

關燈
]。

    (○風雅逸篇五引類要。

    琴操補遺。

    《書鈔》一百六。

    ○逯案。

    琴操補遺。

    又據《類聚》載琴操逸文雲。

    孔子遊於泰山。

    見薪者哭甚哀。

    孔子問之。

    薪者曰:吾自傷故哀爾。

    當亦此篇之遺。

    ) 【附】  【神人暢】 〖古今樂錄曰:堯郊天地祭神。

    座上有響誨堯曰:水方至為害。

    命子救之。

    堯乃作歌謝。

    謝希逸琴論曰:神人暢。

    堯帝所作。

    ○逯案。

    桓譚新論曰:堯暢經逸不存。

    則此歌辭之不出前漢人手可知。

    今附此。

    〗 清庿(樂府作廟。

    )穆兮承予宗。

    百僚肅兮于寝堂。

    醊禱進福求年豐。

    有[音景](響。

    樂府作響。

    )在坐敕予為[宀吾](樂府作害。

    )在玄中。

    欽哉昊(樂府作皓。

    )天德不隆。

    承命任禹寫中(樂府雲。

    一作東。

    )宮。

    (○《樂府詩集》五十七。

    風雅逸篇一引琴操。

    《詩紀前集》四。

    ) 【南風操】 〖風雅逸篇雲。

    琴操以為舜作。

    《詩紀》同。

    ○古今樂錄曰:舜彈五弦之琴。

    作南風之詩。

    〗  反彼三山兮商嶽嵯峨。

    天降五老兮迎我來歌。

    有(樂府雲。

    一作青。

    )黃龍兮自出于河。

    負書圖兮委蛇羅沙。

    案圖觀谶兮闵天嗟嗟。

    擊石拊韶兮淪幽洞微。

    鳥獸跄跄兮鳳凰來儀。

    凱風自南兮喟其增悲。

    (樂府誤作歎。

    ○《樂府詩集》五十七作南風歌。

    風雅逸篇一。

    《詩紀前集》四。

    )  【箕子操】〖一曰箕子吟。

    〗 〖古今樂錄曰:纣時箕子佯狂。

    痛宗廟之為墟。

    乃作此歌。

    後傳以為操。

    〗 嗟嗟纣為無道殺比幹。

    嗟重複嗟。

    獨柰何。

    漆身為厲。

    被發以佯狂。

    今柰宗廟保。

    天乎天哉。

    欲負石自投河。

    嗟複嗟柰社稷何。

    (○《樂府詩集》五十七。

    《詩紀前集》四。

    ) 【克商操】〖一曰武王伐纣。

    〗 〖古今樂錄曰:武王伐纣而作此歌。

    謝希逸琴論曰:克商操。

    武王伐纣時制。

    琴集曰:武王伐纣。

    武王自作也。

    〗 上告皇天兮可以行乎。

    (○《樂府詩集》五十七。

    《詩紀前集》四。

    ) 【水仙操】 〖琴苑要錄曰:水仙操。

    伯牙之所作也。

    伯牙學琴於成連。

    三年而成。

    至於精神寂莫。

    情之專一。

    未能得也。

    成連曰:吾之學不能移人之情。

    吾師有方子春在樂海中。

    乃赍糧從之。

    至蓬萊山。

    留伯牙曰:吾将迎吾師。

    刺船而去。

    旬時不返。

    伯牙心悲。

    延頸四望。

    但聞海水汩沒。

    山林?冥。

    群鳥悲号。

    仰天歎曰:先生将移我情。

    乃援琴而作此歌。

    〗 翳洞渭兮流澌濩。

    舟楫逝兮仙不還。

    移形素兮蓬萊山。

    歍欽傷宮仙石還。

    (○《詩紀前集》四。

    ○逯案。

    各書所引琴操僅載伯牙學琴事。

    不言有歌辭。

    《樂府詩集》輯錄古今琴曲亦不及此操。

    知琴苑要錄此辭乃後人依托也。

    ) 【伯姬引】 〖琴苑要錄曰:伯姬引者。

    保母之所作也。

    伯姬。

    魯女也。

    為宋共公夫人。

    公薨。

    伯姬執節守貞。

    魯襄公三十年。

    宋宮災。

    伯姬在焉。

    有司請曰:火将至矣。

    伯姬曰:吾聞夫人夜出。

    不見傅母不下堂。

    逮乎火而死。

    共母自傷行遲。

    悼伯姬之遇災。

    援琴而歌曰:〗 嘉名潔兮行彌章。

    托節鼓兮令躬喪。

    歍欽何辜遇斯殃。

    嗟嗟柰何罹斯殃。

    (○《詩紀前集》四。

    ○逯案。

    琴操有此引。

    但無歌辭。

    《樂府詩集》尚無著錄。

    此歌系後人依托。

    ) 【思歸引】  〖琴苑要錄曰:思歸引者。

    衛女之所作也。

    昔衛侯有女。

    邵王聞其賢。

    請聘之。

    未至而王薨。

    太子欲留之。

    女不聽。

    拘於深宮。

    欲歸不得。

    援琴而歌。

    曲終缢而死。

    〗  涓涓泉水。

    流及(風雅逸篇無及字。

    )于淇兮。

    有懷于衛。

    靡日不思。

    執節不移兮行不隳。

    (風雅逸篇作詭随。

    )砛轲(風雅逸篇作坎坷。

    )何辜兮離厥菑。

    (風雅逸篇作茨。

    )嗟乎何辜兮離厥菑。

    (○《詩紀前集》四。

    又風雅逸篇二引淇、思、随、茨四韻。

    ○逯案。

    晉石崇思歸引序曰:崇少有大志。

    晚節更樂放逸。

    因覽樂篇有思歸引。

    古曲有弦無歌。

    乃作樂辭雲雲。

    又琴操此引亦有序無歌。

    據此本篇顯系後人依托。

     【琴引】 〖琴苑要錄曰:琴引者。

    秦時屠門高之所作也。

    秦為無道。

    奢淫不制。

    徵天下美女以充後宮。

    乃縱酒離宮。

    作戲倡優。

    宮女侍者千馀人。

    屠門高見宮女幼妙寵麗。

    於是援琴而歌之。

    作為離□之操。

    曲未及終。

    琴折柱摧。

    弦音不鳴。

    舍琴而更援他琴以續之曰:〗  酒坐俱勿往。

    聽吾琴之所言。

    舒長□似舞兮乃□袂何曼。

    奏章而卻逢兮願瞻心之所歡。

    借連娟之寒态兮假卮酒酌五般。

    泣喻而妖兮納其聲聲麗顔。

    長[□翕]兮歎曰騎。

    美人旖旎紛[□翕]。

    [□霜]羅衣兮羽旄。

    (當是麾之訛字。

    )夜褒圭玉珠參差。

    妙麗兮被雲髾肖。

    登高台兮望青挨。

    常羊啖還何厭兮歸來。

    (《詩紀》雲。

    字訛不可讀。

    俟再考正。

    ○《詩紀前集》四。

    ○逯案。

    琴操有琴引。

    其文雲。

    琴引者。

    秦時倡屠門高之所作也。

    秦時采天下美女以充後宮。

    幽愁怨曠。

    鹹緻災異。

    屠門高為之作琴引以谏焉雲雲。

    與琴苑要錄所言旨意不同。

    而此歌亦非谏辭。

    知必為琴操以後僞作也。

    )  【岐山操】 〖琴苑要錄曰:岐山操者。

    周太王之所作也。

    太王居邠。

    狄人攻之。

    事之以珠玉太馬皮币。

    狄侵不止。

    問其所欲。

    得土地也。

    太王曰:土地所以養萬民也。

    吾不争所用養而豁吾所養。

    遂策杖而去之。

    逾梁山而邑乎岐山。

    喟然歎息。

    援琴而鼓之。

    〗 狄戎侵兮土地遷(琴操作移。

    )移。

    (琴操作遷。

    )邦邑(琴操邑下有兮字。

    )适於岐山。

    (琴操無山字。

    )烝民不憂兮誰者知。

    嗟嗟柰何兮(琴操無兮字。

    )予命遭斯。

    (○琴操上。

    《詩紀前集》四。

    ○逯案。

    《樂府詩集》五十七載韓愈岐山操而不著此歌。

    題注又引琴操曰:岐山操。

    周公為太王作也。

    是知唐宋之間此操尚有弦無辭。

    共序語與琴苑要錄亦不同。

    琴苑此歌必為後世依托無疑。

    又案。

    今本琴操曰:岐山操者。

    周太王之所作也。

    太王居豳。

    狄人攻之。

    仁恩恻隐。

    不忍流血。

    選練珍寶犬馬皮{敝巾}束帛與之。

    狄侵不上。

    問其所欲。

    得土地也。

    太王曰:土地者。

    所以養萬民也。

    吾将委國而去矣。

    二三子亦何患無君。

    遂杖策而出。

    逾乎梁而邑乎岐山。

    自傷德劣。

    不能化夷狄。

    為之侵。

    喟然歎息。

    援琴而鼓之雲雲。

    其後即為歌辭。

    查此序文與樂府所引琴操不同。

    而全襲大周正樂之文。

    大周正樂乃唐時樂錄。

    不能以之代琴操。

    至於歌辭乃沿用琴苑要錄。

    據此今本琴操乃後世輯綴而成。

    已非書之原貌。

    不得據之謂岐山操為後漢前之作。

    ) 【仙道】 【綏山謠】 〖《列仙傳》曰:葛由者。

    羌人也。

    周成王時。

    好刻木羊賣之。

    一旦。

    騎羊而入西蜀。

    蜀中王侯貴人追上綏山。

    随之者不複還。

    皆得仙道。

    故裡諺曰:〗  得綏山(《禦覽》或誤作仙。

    )一桃。

    雖不(《禦覽》不下或有能字。

    )得仙。

    亦足亦豪。

    (○《列仙傳》上。

    《搜神記》一。

    《類聚》九十四。

    禦鑒九百二、九百六十七。

    《詩紀外集》一。

    )  【長安中謠】 〖《列仙傳》曰:陰生者。

    長安中渭橋下乞兒也。

    常止於市中乞。

    市人厭苦。

    以糞灑之。

    旋複在裡中。

    衣不見污如故。

    長吏械收。

    系著桎梏。

    而續在市中乞。

    又械欲殺之。

    乃去灑者之家。

    室自壞。

    殺十馀人。

    故長安中謠曰:〗 見乞兒與美酒。

    以(《禦覽》以上有可字。

    )免破屋(《禦覽》作家。

    )之咎。

    (《禦覽》作憂。

    ○《列仙傳》下。

    《搜神記》一。

    《禦覽》八百二十七。

    《詩紀外集》一。

    ) 【裡語】 〖洞冥記曰:太初三年。

    東方朔從西那汗國歸。

    得聲風木十枝獻帝。

    曰:臣已見此枝三過枯死而複生。

    豈汗折而已哉。

    裡語曰:〗 年未半。

    枝不汗。

    (○别國洞冥記二。

    《禦覽》九百五十三。

    ) 【赤雀辭】 〖《列仙傳》曰:陶安公者六安鑄冶師也。

    數行火。

    火一旦散上行。

    紫色沖天。

    安公伏冶下求哀。

    須臾朱雀止冶上曰雲。

    至期。

    赤龍到。

    大雨。

    而安公騎之東南上。

    〗 安公安公。

    冶與天通。

    七月七日。

    迎汝以赤龍。

    (○《列仙傳》下。

    《搜神記》一。

    《類聚》七十八。

    《詩紀外集》一。

    ) 【鬼神】 【崔少府女贈盧充詩】  〖《搜神記》曰:盧充者。

    範陽人。

    家西三十裡有崔少府墓。

    充出獵。

    見一獐。

    逐之。

    忽見一裡門如府舍。

    門中一鈴下。

    唱客前。

    充問之。

    答曰:少府府也。

    充進見少府。

    展姓名。

    酒炙數行。

    謂充曰:尊府君不以仆門鄙陋。

    近得書為君索小女婚。

    故相迎耳。

    便敕内令女郎妝嚴。

    立席頭共拜。

    三日畢。

    崔謂充曰:君可歸矣。

    女有娠。

    相若生男當以相還。

    敕外嚴車送客。

    充上車去。

    須臾至家。

    别後四年。

    三月三日。

    臨水戲。

    忽見二犢車近岸。

    充往開車後戶。

    見崔氏女與三歲男共載。

    女抱兒還充。

    又與金钅宛。

    并贈《詩》曰雲雲。

    充取兒[钅宛]及詩。

    忽不見車處。

    〗  煌煌靈芝質。

    光麗何猗猗。

    華豔當時顯。

    嘉異表神奇。

    含英未及秀。

    中夏罹霜萎。

    榮曜長幽滅。

    世路永無施。

    不悟陰陽運。

    哲人忽來儀。

    會淺離别速。

    皆由靈與祗。

    何以贈餘親。

    金钅宛可養兒。

    愛恩從此别。

    斷絕傷肝碑。

    (○《搜神記》十六。

    《世說新語》方正篇注引孔氏志怪。

    法苑珠林七十五引續神仙記。

    《詩紀外集》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