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詩卷九

關燈
》九十五作古歌詩。

    引端、丸、柈三韻。

    《禦覽》九百七作樂府歌詩。

    引端、丸、柈三韻。

    ) 【同前】 年命冉冉我遒。

    (○《文選》二十二宿東園詩注引古董桃行。

    ) 【相逢行】  〖樂府雲。

    一曰相逢狹路間行。

    亦曰長安有狹斜行。

    樂府解題曰:古詞文意與雞鳴曲同。

    晉陸機長安狹斜行雲。

    伊洛有歧路。

    歧路交朱輪。

    則言世路險狹邪僻。

    正直之士無所措手足矣。

    唐李賀有難忘曲。

    亦出於此。

    〗 相逢狹路間。

    道隘不容車。

    不知何年少。

    (玉台作如何兩少年。

    )夾(玉台作挾。

    毂問君家。

    君家誠易知。

    易知(《初學記》作悠悠。

    )複難忘。

    黃金為君門。

    白(《類聚》作璧。

    )玉(《文選》注作璧。

    )為君堂。

    堂上置(《文選》注作上有雙。

    )樽酒。

    (《初學記》作羅酒樽。

    )作使(玉台作使作。

    《初學記》同。

    )邯鄲倡。

    中庭(《禦覽》作庭中。

    )生桂樹。

    華镫何煌煌。

    兄弟兩三人。

    中子為侍郎。

    (《文選》注作侍中郎。

    )五日一(《類聚》作因。

    )來歸。

    (玉台作遊。

    )道上自生光。

    黃金絡(玉台作駱。

    )馬頭。

    觀者盈道(玉台、《文選》注作滿路。

    )傍。

    入門時(《類聚》作一。

    )左顧。

    但見雙鴛鴦。

    鴛鴦七十二。

    羅列自成行。

    音聲何噰噰。

    鶴鳴東西廂。

    大婦織绮羅。

    (玉台作羅绮。

    )中婦織流黃。

    小(《廣文選》作少。

    )婦無所為。

    (玉台作作。

    )挾瑟上高堂。

    丈人且安坐。

    調絲方未央。

    (玉台作未遽央。

    匡謬正俗同。

    《類聚》作調弦未遽央。

    樂府注雲。

    一作調絲未遽央。

    ○玉台新詠一作相逢狹路間。

    《樂府詩集》三十四。

    《廣文選》十二。

    《詩紀》六。

    《類聚》四十一引車、家、忘、堂、煌、郎、光、傍、鴦、黃、堂、央十二韻。

    《初學記》十八作古樂府詩。

    引忘、堂、倡、煌、郎、光、傍七韻。

    《文選》十四舞鶴賦注作古樂府。

    引堂、倡二韻。

    二十二古意酬到長史注引郎、傍二韻。

    《禦覽》百七十六作古詩。

    引堂、煌二韻。

    )  【長安有狹斜行】 長安有狹斜。

    狹斜不容車。

    适逢兩少年。

    夾毂問君家。

    君家新市傍。

    易知複難忘。

    大子二千石。

    中子孝廉郎。

    小子無官職。

    衣冠仕洛陽。

    三子俱入室。

    室中自生光。

    大婦織绮纻。

    (樂府注雲、一作羅。

    )中婦織流黃。

    小婦無所為。

    (《禦覽》或作作。

    )挾琴上高堂。

    丈人(《禦覽》作夫。

    樂府同。

    )且徐徐。

    調弦讵(《禦覽》作遽。

    )未央。

    (○《樂府詩集》三十五。

    《詩紀》六。

    《禦覽》八百十六作古歌詩。

    引黃、堂二韻。

    又八百二十六作古歌辭。

    引黃、堂、史三韻。

    ○逯案。

    相逢行挾瑟。

    此作挾琴。

    考《宋書》禮志徐邈上《書》曰:是故雙劍之節崇。

    而飛白之俗成。

    俠琴之容飾。

    而赴曲之和作。

    據此。

    作挾琴亦不為誤也。

    ) 【瑟調曲】 【善哉行】  〖《詩紀》雲。

    此篇《宋書》樂志亦作古辭。

    或以此為子建詩。

    按子建拟善哉行為日苦短雲當來日大難。

    則此非子建作矣。

    〗 來日大難。

    口燥唇乾。

    今日相樂。

    皆當喜歡。

    (一解)經(《類聚》作徑。

    韻補同。

    )曆名山。

    芝草翩翩。

    (《類聚》作翩翩。

    韻補同。

    )仙人王喬。

    奉藥一丸。

    (二解)自惜袖短。

    内手知寒。

    慚無靈轍。

    (《類聚》、樂府、廣《文選》并誤作辄。

    )以報(《宋書》作救。

    《類聚》同。

    )趙宣。

    (三解)月沒(《宋書》作落。

    韻補同。

    )參橫。

    北鬥闌幹。

    親交(《宋書》作友。

    《類聚》、《初學記》、《禦覽》同。

    )在門。

    饑不及餐。

    (《初學記》作忘寝與餐。

    《禦覽》同。

    四解)歡日尚少。

    戚日苦多。

    何以(樂府作以何。

    )忘憂。

    彈筝酒歌。

    (五解)淮南八公。

    要道不煩。

    參駕六龍。

    遊戲雲端。

    (六解樂府雲。

    右一曲魏晉樂所奏。

    ○《宋書》樂志。

    《樂府詩集》三十六。

    《廣文選》十二。

    《詩紀》六。

    《類聚》四十一作魏陳思王曹植。

    引乾、歡、翩、丸、寒、宣、幹、餐八韻。

    《初學記》十八引幹、飧二韻。

    《禦覽》四百十引幹、餐二韻。

    吳棫韻補二作曹植。

    引宣、幹二韻。

    又翩、丸二韻。

    ) 【隴西行】 〖樂府雲。

    一曰步出夏門行。

    王僧虔技錄雲。

    隴西行歌。

    武帝碣石、文帝夏門二篇。

    ○《詩紀》雲。

    此篇之辭。

    前後不屬。

    首四句乃與步出夏門行同。

    而辭意複備。

    逯案。

    《詩紀》此說甚善。

    細勘之。

    隴西行與步出夏門行實同屬一篇也。

    一、步出夏門行辭雲。

    邪徑過空廬。

    好人常獨居。

    卒得神仙道。

    上與天相扶。

    過谒王父母。

    乃在太山隅。

    離天四五裡。

    道逢赤松俱。

    攬辔為我禦。

    将我上天遊。

    天上何所有。

    曆曆種白榆。

    桂樹夾道生。

    青龍對伏趺雲雲。

    文義不完。

    且與隴西行之前段大同小異。

    二、宋志、樂府皆言隴西行一曰步出夏門。

    是二調古辭亦原為一篇。

    特标題不同耳。

    三、鳳皇鳴啾啾。

    一母将九雛二句。

    今屬隴西行語。

    但《文選》注引歌錄。

    二句正作步出夏門行。

    尢證隴西行、步出夏門行之原為一辭。

    四、九代樂章所載步出夏門行較今為備。

    十四句後又有鳳皇鳴啾啾。

    一母将九雛。

    顧視世間人。

    為樂甚獨殊四句。

    亦證二者同屬一篇。

    節取又有不同。

    依此。

    今并二者為一篇。

    以符原歌舊貌。

    〗  邪徑過空廬。

    好人常獨居。

    卒得神仙道。

    上與天相扶。

    過谒王父母。

    乃在太山隅。

    離天四五裡。

    道逢赤松俱。

    攬辔為我禦。

    将吾天上(樂府作上天。

    )遊。

    天上何所有。

    曆曆(《禦覽》或作曆曆。

    誤。

    )種白榆。

    桂樹夾道生。

    青龍對伏趺。

    (玉台作道隅。

    《文選補遺》同。

    樂府、《廣文選》或同。

    )鳳凰鳴啾啾。

    一母将(《文選》注作從。

    )九雛。

    (《白帖》此二句作鳳皇何啾啾。

    三母将九子。

    )顧視世間人。

    為樂甚獨殊。

    好婦出迎客。

    顔色正敷愉。

    (《廣文選》作腴。

    )伸腰再拜跪。

    問客平安不。

    (《廣文選》作否。

    )請客北堂上。

    坐客氈氍毹。

    (此二句《禦覽》或作請客上北堂。

    坐氈及氍[臾毛]。

    )清白各異樽。

    酒上玉(各書作正。

    今從韻補作玉。

    )華疏。

    酌酒持(韻補作待。

    )與客。

    客言主人持。

    卻略再拜跪。

    然後持一杯。

    談笑未及竟。

    左顧敕中廚。

    促令辦鹿飯。

    慎莫使稽留。

    廢禮送客出。

    盈盈府中趨。

    送客亦不遠。

    足不過門樞。

    取婦得如此。

    齊姜亦(《文選補遺》作有。

    )不如。

    健婦持門戶。

    亦勝一(玉台作勝一大。

    草堂詩注、西溪叢話、《文選補遺》同。

    )丈夫。

    (○玉台新詠一、《樂府詩集》三十七、《文選補遺》三十四、廣《文選》十二、《詩紀》六俱引天上何所有以下。

    《樂府詩集》三十七、《廣文選》十二、《詩紀》六作步出夏門行。

    引邪徑過空廬至青龍對伏趺等句。

    又《白帖》二十九作古詩。

    引鳳皇何啾啾二句。

    《文選》十八笙賦注作步出夏門行。

    引雛一韻。

    草堂詩箋二十二水檻詩注作隴西行。

    引夫一韻。

    《禦覽》二作古樂府。

    引榆一韻。

    七百八作古樂府。

    引[臾毛]一韻。

    苕溪漁隐叢話十二作隴西行。

    引夫一韻。

    韻補一作隴西行。

    引疏、持二韻。

    ) 【同前】 行行重行行。

    白日薄西山。

    (○《文選》二十四贈徐幹詩注。

    ) 【折楊柳行】 〖樂儲雲。

    古今樂錄曰:王僧虔技錄雲。

    折楊柳行歌文帝西山古默默二篇。

    今不歌。

    ○《詩紀》雲。

    《宋書》作大曲。

    〗  默默施行違。

    厥罰随事來。

    末喜殺龍逢。

    桀放於鳴條。

    (一解)祖伊言不用。

    纣頭懸白旄。

    指鹿用為馬。

    胡亥以喪軀。

    (二解)夫差臨命絕。

    乃雲負子胥。

    戎王納女樂。

    以亡其由餘。

    璧馬禍及虢。

    二國俱全墟。

    (三解)三夫成市虎。

    慈母投杼趨。

    卞和之刖足。

    接輿(《宋書》作予。

    )歸草廬。

    (樂府作蘆。

    四解樂府雲。

    右一曲魏晉樂所奏。

    ○《宋書》樂志作大曲。

    《樂府詩集》三十七。

    廣《文選》十二作折楊柳。

    《詩紀》六。

    )  【西門行】 〖樂府雲。

    古今樂錄曰:王僧虔技錄雲。

    西門行歌古西門一篇。

    今不傳。

    ○《詩紀》雲。

    《宋書》作大曲。

    〗  出西門。

    步念之。

    今日不作樂。

    當待何時。

    (《文選》注作今日尚不樂。

    當複待何時。

    )逮為樂。

    逮為樂。

    (《文選補遺》不重句。

    )當及時。

    何能愁怫郁。

    當複待來茲。

    釀美酒。

    炙肥牛。

    請呼心所歡。

    可用解憂愁。

    人生不滿百。

    常懷千歲憂。

    晝短苦夜長。

    何不秉燭遊。

    遊行去去如雲除。

    弊車(《文選補遺》作裘。

    )羸馬為(《文選補遺》無為字。

    )自儲。

    (樂府雲。

    右一曲本辭。

    ○《樂府詩集》三十七。

    《文選補遺》三十四。

    《詩紀》六。

    又《文選》二十公燕詩注作古樂府歌。

    引時一韻。

    ) 出西門。

    步念之。

    今日不作樂。

    當待何時。

    (一解)夫為樂。

    為樂當及時。

    何能坐愁怫郁。

    當複待(《宋書》缺待字。

    )來茲。

    (二解)飲醇酒。

    炙肥牛。

    請呼心所歡。

    可用解憂愁。

    (三解)人生不滿百。

    常懷千歲憂。

    晝短而(《廣文選》作苦。

    《詩紀》同。

    )夜長。

    何不秉燭遊。

    (《宋書》雲。

    一本燭遊後作去之如雲除。

    弊車羸馬為自推。

    無自非以下四十八字。

    四解)自非仙人王子喬。

    計會壽命難與期。

    自非仙人王子喬。

    計會壽命難與期。

    (五解)人壽非金石。

    年命安可期。

    貪财愛惜費。

    但為後世嗤。

    (六解樂府雲。

    右一曲晉樂奏。

    ○《宋書》樂志。

    《樂府詩集》三十七。

    《廣文選》十二。

    《詩紀》六。

    ) 【東門行】 〖樂府雲。

    古今樂錄曰:王僧虔技錄雲。

    東門行歌古東門一篇。

    今不歌。

    ○《詩紀》雲。

    《宋書》作大曲。

    〗  出東門。

    不顧歸。

    來入門。

    怅欲悲。

    盎中無鬥米儲。

    還視架上無懸衣。

    (《禦覽》作罂中無鬥米。

    架上無懸衣。

    )拔劍東門去。

    舍中兒母(《詩紀》雲。

    一作女。

    )牽衣啼。

    他家但願富貴。

    賤妾與君共?糜。

    上用倉浪天敵。

    下當用此黃口兒。

    今非。

    咄。

    行。

    吾去為遲。

    白發時下難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