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詩卷七

關燈
餐。

    夜聞隴水兮聲嗚咽。

    朝見長城兮路沓漫。

    追思往日兮行李難。

    六拍悲兮欲罷彈。

      日暮風悲兮邊聲四起。

    不知愁以兮說向誰是。

    原野蕭條兮烽戍萬裡。

    俗賤老弱兮少壯為美。

    逐有水草兮安家葺壘。

    牛羊滿野兮聚如蜂蟻。

    草盡水竭兮羊馬皆徙。

    七拍流恨兮惡居於此。

     為天有眼兮何不見我獨漂流。

    為神有靈兮何事處我天南海北頭。

    我不負天兮何配我殊匹。

    我不負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

    制茲八拍兮拟俳優。

    何知曲成兮心轉愁。

     天無涯兮地無邊。

    我心愁兮亦複然。

    生倏忽兮如白駒之過隙。

    然不得歡樂兮當我之盛年。

    怨兮欲問天。

    天蒼蒼兮上無緣。

    舉頭仰望兮空雲煙。

    九拍懷情兮誰與傳。

    城頭烽火不曾滅。

    疆場征戰何時歇。

    殺氣朝朝沖塞門。

    胡風夜夜吹邊月。

    故鄉隔兮音塵絕。

    哭無聲兮氣将咽。

    一生辛苦兮緣離别。

    十拍悲深兮淚成血。

     我非貪生而惡死。

    不能捐身兮心有以。

    生仍冀得兮歸桑梓。

    死當埋骨兮長已矣。

    日居月諸兮(一作日月居諸兮。

    )在戎壘。

    胡人寵我兮有二字。

    鞠之育之兮不羞恥。

    愍之念之兮生長邊鄙。

    十有一拍兮因茲起。

    哀響纏綿兮徹心髓。

     東風應律兮暖氣多。

    知是漢家天子兮布陽和。

    羌胡蹈舞兮共讴歌。

    兩國交歡兮罷兵戈。

    忽遇漢使兮稱近诏。

    遣千金兮贖妾身。

    喜得生還兮逢聖君。

    嗟别稚子兮會無因。

    十有二拍兮兮哀樂均。

    去住兩情兮難具陳。

     不謂殘生兮卻得旋歸。

    撫抱胡兒兮泣下沾衣。

    漢使迎我兮四牡騑騑。

    号失聲兮誰得知。

    與我生死兮逢此時。

    愁為子兮日無光輝。

    焉得羽翼兮将汝歸。

    一步一遠兮足難移。

    魂消影絕兮恩愛遺。

    十有三拍兮弦急調悲。

    肝腸攪刺兮人莫我知。

     身歸國兮兒莫之随。

    心懸懸兮長如饑。

    四時萬物兮有盛衰。

    唯我愁苦兮不暫移。

    山高地闊兮見汝無期。

    更深夜闌兮夢汝來斯。

    夢中執手兮一喜一悲。

    覺悟後痛吾心兮無休歇時。

    十有四拍兮涕淚交垂。

    河水東流兮心是思。

      十五拍兮節調促。

    氣填胸兮誰識曲。

    處穹廬兮偶殊俗。

    願得歸兮天從欲。

    再還漢國兮歡心足。

    心有懷兮愁轉深。

    日月無私兮曾不照臨。

    子母分離兮意難任。

    同天隔越兮如商參。

    生死不相知兮何處尋。

      十六拍兮思茫茫。

    我與兒兮各一方。

    日東月西兮徒相望。

    不得相随兮空斷腸。

    對萱草兮憂不忘。

    彈鳴琴兮情何傷。

    今别子兮歸故鄉。

    舊怨平兮新怨長。

    泣血仰頭兮訴蒼蒼。

    胡為生兮獨罹此殃。

      十七拍兮心鼻酸。

    關山阻修兮行路難。

    去時懷土兮心無緒。

    來時别兒兮思漫漫。

    塞上黃蒿兮枝枯葉乾。

    沙場白骨兮刀痕箭瘢。

    風霜凜凜兮春夏寒。

    人馬饑豗(一作荒)兮筋力單。

    豈知重得兮入長安。

    歎息欲絕兮淚闌幹。

     胡笳本自出胡中。

    緣琴翻出音律同。

    十八拍兮曲雖終。

    響有馀兮思無窮。

    是知絲竹微妙兮均造化之功。

    哀樂各随人心兮有變則通。

    胡與漢兮異域殊風。

    天與地隔兮子西母東。

    苦我怨氣兮浩於長空。

    六合雖廣兮受之應不容。

    (○《詩紀》四。

    ) ☆仲長統〈統。

    字公理。

    山陽高平人。

    建安中。

    荀悅舉為尚書郎。

    尋參丞相軍事。

    延元年卒。

    年四十一。

    〉【見志詩二首】〖《廣文選》作述志詩。

    《詩紀》同。

    〗 飛鳥遺迹。

    蟬蛻亡殼。

    騰蛇棄鱗。

    神龍喪角。

    至人能變。

    達士拔俗。

    乘雲無辔。

    騁風無足。

    垂露成帏。

    張霄成幄。

    沆瀣當餐。

    九陽代燭。

    恒星豔珠。

    朝霞潤玉。

    六合之内。

    恣心所欲。

    人事可遺。

    何為局促。

    (○《後漢書》仲長統傳。

    廣《文選》八。

    《詩紀》三。

    又吳棫韻補五引殼、角、俗三韻作見志詩。

    ) 大道雖夷。

    見幾者寡。

    任意無非。

    适物無可。

    古來繞繞。

    (《廣文選》作缭繞。

    《詩紀》同。

    )委曲如瑣(昆陽子:左貝右巛下貝)。

    百慮何為。

    至要(《文選》注作安。

    )在我。

    寄愁天上。

    埋憂地下。

    叛散五經。

    滅棄風雅。

    百家雜碎。

    請用從火。

    (韻補作大。

    )抗志山西。

    (韻補作栖。

    《廣文選》、《詩紀》同。

    )遊心海左。

    元氣為舟。

    微風為柁。

    敖(《廣文選》作翺。

    《詩紀》同。

    )翔太清。

    縱意容冶。

    (○後《漢書》仲長統傳。

    《廣文選》八。

    《詩紀》三。

    又《文選》二十六酬王晉安詩注。

    《文選》三十一雜體詩注。

    各引在一韻。

    吳棫韻補三。

    引大、左二韻。

    ○逯案。

    選注三十一引作慮何為至安在我延伫。

    衍延伫二字。

    遂若五言詩者。

    楊目為另列一題。

    非是。

    又至要在我句。

    選注兩引。

    要皆作安。

    安字較勝。

    又吳?或引請用從火句。

    誤火為大。

    以論漢韻。

    失之。

    ) 【詩】春雲為馬。

    秋風為驷。

    按之不遲。

    勞之不疾。

    (○《初學記》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