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詩卷七
關燈
小
中
大
悲吟坐。
欲死不能得。
欲生無一可。
彼蒼者何辜。
乃遭此扇厄禍。
邊荒(《禦覽》作亭。
)與華異。
人俗少義理。
處所多霜雪。
胡風春夏(《禦覽》作夕。
)起。
翩翩吹我衣。
肅肅入我耳。
感時念父母。
哀歎無窮已。
有客從外來。
聞之常歡喜。
迎問其消息。
辄複非鄉裡。
邂逅徼時願。
骨肉來迎己。
己得自解免。
當複棄兒子。
天屬綴人心。
念别無會期。
存亡永乖隔。
不忍與之辭。
兒前抱我頸。
問母(《後漢書》作我。
)欲何之。
人言母當去。
豈複有還時。
阿母常仁恻。
念何更不慈。
我尚未成人。
柰何不顧思。
見此崩五内。
恍惚生狂癡。
号泣手撫摩。
當發複回疑。
兼有同時輩。
相送告離别。
慕我獨得歸。
哀叫聲摧裂。
馬為立踟蹰。
車為不轉轍。
觀者皆歔欷。
行路亦鳴咽。
去去割情戀。
遄征日遐邁。
悠悠三千裡。
何時複交會。
念我出腹子。
胸臆為摧敗。
既至家人盡。
又複無中外。
城郭(韻補作郭城。
)為山林。
庭宇生荊艾。
白骨不知誰。
從橫莫覆蓋。
出門無人聲。
豺狼号且吠。
茕茕對孤景。
(《文選》注作影。
)怛咤糜肝肺。
登高遠眺望。
魂神忽飛逝。
奄若壽命盡。
旁人相寬大。
為複強視息。
雖生何聊賴。
托命於新人。
竭心自勖厲。
流離成鄙賤。
常恐複捐(《廣文選》作損。
)廢。
人生幾何時。
懷憂終年歲。
(○《後漢書》蔡琰傳。
《廣文選》九。
《詩紀》四。
又《文選》三十石門新營所住詩注引肺一韻。
《禦覽》八百引兩句。
韻補四引外、艾二韻。
)嗟薄祜兮遭世患。
宗族殄兮門戶單。
身執略兮入西關。
曆險阻兮之羌蠻。
山谷眇兮路漫漫。
(《後漢書》作曼曼。
)眷東願兮但悲歡。
冥當寝兮不能安。
饑(《文選》注作饑。
)當食兮不能餐。
常流涕兮眦不乾。
薄志節兮念死難。
雖苟活兮無形顔。
惟彼方兮遠陽精。
陰氣凝兮雪夏零。
沙漠壅兮塵冥冥。
有草木兮春不榮。
人似獸兮食臭腥。
言兜離兮狀窈停。
歲聿暮兮時邁征。
夜悠長兮禁門扃。
不能寝兮起屏營。
登明殿兮臨廣庭。
玄雲合兮翳月星。
(《詩紀》作腥。
)北風厲兮肅冷冷。
胡笳動兮邊馬鳴。
孤雁歸兮聲嘤嘤。
樂人興兮彈琴筝。
音相和兮悲且清。
心吐思兮胸憤盈。
欲舒氣兮恐彼驚。
含哀咽兮涕沾頸。
家既迎兮當歸甯。
臨長路兮捐所生。
兒呼母兮啼失聲。
我掩耳兮不忍聽。
追持我兮走茕茕。
頓複起兮毀顔形。
還顧之兮破人情。
心恒絕兮死複生。
(○《後漢書》蔡琰傳。
《詩紀》四。
又《書鈔》百十一、《類聚》四十四引鳴、嘤二韻。
俱雲出蔡琰别傳。
《文選》二十六赴洛詩注引一句。
《禦覽》四百八十八引甯、聲、聽三韻。
謂出蔡琰别傳。
) 【詩】 長笛聲奏苦。
(○草堂詩箋十五秋笛詩注。
) 【附】 【胡笳十八拍】 〖盛唐以後。
率謂胡笳十八拍為蔡琰作。
實則無論曲辭均是後人假托。
證據有五。
一。
隋唐類書引蔡琰别傳雲。
琰為胡騎所獲。
在右賢王部伍中。
春日登胡殿。
感笳之音。
作詩言志曰:胡笳動兮邊馬鳴。
孤雁歸兮聲嘤嘤。
可見感笳作詩。
即所賦悲憤詩。
其時尚無胡笳十八拍。
二。
《宋書》樂志[□]下雲。
胡笳。
漢舊筝笛錄有其曲。
不記所出本末。
知劉宋以前。
胡笳曲尚譜之認琴。
今言笳一會兮琴一拍。
亦不合。
三。
十八拍言戎羯逼我兮為室家。
據韻會。
晉匈奴别部入居羯室之後。
因号為羯。
匈奴别部稱羯既始於晉。
蔡琰漢人。
自無由言戎羯。
四。
漢魏騷體詩、七言詩皆句句用韻。
今十八拍間句押韻。
體裁與漢不侔。
五。
十八拍押韻。
已嚴守唐人官韻規範。
今姑從《詩紀》。
附此備查。
〗我生之初尚無為。
我生之後漢祚衰。
天不仁兮降亂離。
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時。
幹戈日尋兮道路危。
民卒流亡兮共哀悲。
煙塵蔽野兮胡虜盛。
志音乖兮節義虧。
對殊俗兮非我宜。
遭惡辱兮當告誰。
笳一會兮琴一拍。
心憤怨兮無人知。
戎羯逼我兮為室家。
将我行兮向天涯。
雲山萬裡兮歸路遐。
疾風千裡兮揚塵沙。
人多暴猛兮如虺蛇。
控弦被甲兮為驕奢。
兩拍張弦兮弦欲絕。
志摧心折兮自悲嗟。
越漢國兮入胡城。
亡家失身兮不如無生。
氈裘為裳兮骨肉震驚。
羯膻為味兮枉遏我情。
な鼓喧兮從夜達明。
胡風浩浩兮暗塞營。
傷今感昔兮三拍成。
銜悲畜恨兮何時平。
無日無夜兮不思我鄉土。
禀氣含生兮莫過我最苦。
天災國亂兮人無主。
唯我薄命兮沒戎虜。
殊俗心異兮身難處。
嗜欲不同兮誰可與語。
尋思涉曆兮多艱阻。
四拍成兮益凄楚。
雁南征兮欲寄邊聲。
雁北歸兮為得漢音。
雁飛高兮邈難尋。
空斷腸兮思喑喑。
攢眉向月兮撫雅琴。
五拍冷冷兮意彌深。
冰霜凜凜兮身苦寒。
饑對肉酪兮不能
欲死不能得。
欲生無一可。
彼蒼者何辜。
乃遭此扇厄禍。
邊荒(《禦覽》作亭。
)與華異。
人俗少義理。
處所多霜雪。
胡風春夏(《禦覽》作夕。
)起。
翩翩吹我衣。
肅肅入我耳。
感時念父母。
哀歎無窮已。
有客從外來。
聞之常歡喜。
迎問其消息。
辄複非鄉裡。
邂逅徼時願。
骨肉來迎己。
己得自解免。
當複棄兒子。
天屬綴人心。
念别無會期。
存亡永乖隔。
不忍與之辭。
兒前抱我頸。
問母(《後漢書》作我。
)欲何之。
人言母當去。
豈複有還時。
阿母常仁恻。
念何更不慈。
我尚未成人。
柰何不顧思。
見此崩五内。
恍惚生狂癡。
号泣手撫摩。
當發複回疑。
兼有同時輩。
相送告離别。
慕我獨得歸。
哀叫聲摧裂。
馬為立踟蹰。
車為不轉轍。
觀者皆歔欷。
行路亦鳴咽。
去去割情戀。
遄征日遐邁。
悠悠三千裡。
何時複交會。
念我出腹子。
胸臆為摧敗。
既至家人盡。
又複無中外。
城郭(韻補作郭城。
)為山林。
庭宇生荊艾。
白骨不知誰。
從橫莫覆蓋。
出門無人聲。
豺狼号且吠。
茕茕對孤景。
(《文選》注作影。
)怛咤糜肝肺。
登高遠眺望。
魂神忽飛逝。
奄若壽命盡。
旁人相寬大。
為複強視息。
雖生何聊賴。
托命於新人。
竭心自勖厲。
流離成鄙賤。
常恐複捐(《廣文選》作損。
)廢。
人生幾何時。
懷憂終年歲。
(○《後漢書》蔡琰傳。
《廣文選》九。
《詩紀》四。
又《文選》三十石門新營所住詩注引肺一韻。
《禦覽》八百引兩句。
韻補四引外、艾二韻。
)嗟薄祜兮遭世患。
宗族殄兮門戶單。
身執略兮入西關。
曆險阻兮之羌蠻。
山谷眇兮路漫漫。
(《後漢書》作曼曼。
)眷東願兮但悲歡。
冥當寝兮不能安。
饑(《文選》注作饑。
)當食兮不能餐。
常流涕兮眦不乾。
薄志節兮念死難。
雖苟活兮無形顔。
惟彼方兮遠陽精。
陰氣凝兮雪夏零。
沙漠壅兮塵冥冥。
有草木兮春不榮。
人似獸兮食臭腥。
言兜離兮狀窈停。
歲聿暮兮時邁征。
夜悠長兮禁門扃。
不能寝兮起屏營。
登明殿兮臨廣庭。
玄雲合兮翳月星。
(《詩紀》作腥。
)北風厲兮肅冷冷。
胡笳動兮邊馬鳴。
孤雁歸兮聲嘤嘤。
樂人興兮彈琴筝。
音相和兮悲且清。
心吐思兮胸憤盈。
欲舒氣兮恐彼驚。
含哀咽兮涕沾頸。
家既迎兮當歸甯。
臨長路兮捐所生。
兒呼母兮啼失聲。
我掩耳兮不忍聽。
追持我兮走茕茕。
頓複起兮毀顔形。
還顧之兮破人情。
心恒絕兮死複生。
(○《後漢書》蔡琰傳。
《詩紀》四。
又《書鈔》百十一、《類聚》四十四引鳴、嘤二韻。
俱雲出蔡琰别傳。
《文選》二十六赴洛詩注引一句。
《禦覽》四百八十八引甯、聲、聽三韻。
謂出蔡琰别傳。
) 【詩】 長笛聲奏苦。
(○草堂詩箋十五秋笛詩注。
) 【附】 【胡笳十八拍】 〖盛唐以後。
率謂胡笳十八拍為蔡琰作。
實則無論曲辭均是後人假托。
證據有五。
一。
隋唐類書引蔡琰别傳雲。
琰為胡騎所獲。
在右賢王部伍中。
春日登胡殿。
感笳之音。
作詩言志曰:胡笳動兮邊馬鳴。
孤雁歸兮聲嘤嘤。
可見感笳作詩。
即所賦悲憤詩。
其時尚無胡笳十八拍。
二。
《宋書》樂志[□]下雲。
胡笳。
漢舊筝笛錄有其曲。
不記所出本末。
知劉宋以前。
胡笳曲尚譜之認琴。
今言笳一會兮琴一拍。
亦不合。
三。
十八拍言戎羯逼我兮為室家。
據韻會。
晉匈奴别部入居羯室之後。
因号為羯。
匈奴别部稱羯既始於晉。
蔡琰漢人。
自無由言戎羯。
四。
漢魏騷體詩、七言詩皆句句用韻。
今十八拍間句押韻。
體裁與漢不侔。
五。
十八拍押韻。
已嚴守唐人官韻規範。
今姑從《詩紀》。
附此備查。
〗我生之初尚無為。
我生之後漢祚衰。
天不仁兮降亂離。
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時。
幹戈日尋兮道路危。
民卒流亡兮共哀悲。
煙塵蔽野兮胡虜盛。
志音乖兮節義虧。
對殊俗兮非我宜。
遭惡辱兮當告誰。
笳一會兮琴一拍。
心憤怨兮無人知。
戎羯逼我兮為室家。
将我行兮向天涯。
雲山萬裡兮歸路遐。
疾風千裡兮揚塵沙。
人多暴猛兮如虺蛇。
控弦被甲兮為驕奢。
兩拍張弦兮弦欲絕。
志摧心折兮自悲嗟。
越漢國兮入胡城。
亡家失身兮不如無生。
氈裘為裳兮骨肉震驚。
羯膻為味兮枉遏我情。
な鼓喧兮從夜達明。
胡風浩浩兮暗塞營。
傷今感昔兮三拍成。
銜悲畜恨兮何時平。
無日無夜兮不思我鄉土。
禀氣含生兮莫過我最苦。
天災國亂兮人無主。
唯我薄命兮沒戎虜。
殊俗心異兮身難處。
嗜欲不同兮誰可與語。
尋思涉曆兮多艱阻。
四拍成兮益凄楚。
雁南征兮欲寄邊聲。
雁北歸兮為得漢音。
雁飛高兮邈難尋。
空斷腸兮思喑喑。
攢眉向月兮撫雅琴。
五拍冷冷兮意彌深。
冰霜凜凜兮身苦寒。
饑對肉酪兮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