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回 負笈探奇不憚山山還水水 逢人話舊忽驚妹妹拜哥哥
關燈
小
中
大
詞雲:
随地求才,逢花問色,一才一色何曾得。
無端說出舊行藏,忽然透出真消息。
他但聞名,我原不識,這番相見真難測。
莫驚莫怪英疑猜,大都還是紅絲力。
〈踏莎行〉 雙星一路來,因奉母命,将父親的同門錄帶在囊中,遂到處查訪幾個年家去拜望。
誰知人情世态,十分冷淡,最殷勤的款留一茶一飯足矣,還有推事故不相見的。
雙星付之一笑。
及到了山陰會稽地方,不勝歡喜,要去遊覽一番。
遂不問年家,竟叫青雲、野朗去尋下處。
二人去尋了半日,沒有潔淨的所在,祇有一個古寺,二人遂走進寺中,尋見寺僧說知。
寺僧聽見二人說是四川雙侍郎的公子,今來遊學,要借寺中歇宿,便不敢怠慢,連忙應承。
随即穿了袈裟,帶上毘盧大帽,走出山門,躬身迎接道:“山僧不知公子遠來,有失迎迓勿罪。
”遂一路迎請雙星入去。
雙星到了山門,細看匾額上是惠度禅林。
到了大殿,先參禮如來,然後與寺僧相見。
相見過,因說道:“學生巴蜀,特慕西陵遺迹,不辭遠涉而來,一時未得地主,特造上剎,欲賃求半榻以容膝,房金如例。
”寺僧連忙打恭道:“公子乃名流紳裔,為愛清幽,探奇尋趣,真文人高雅之懷。
小僧自愧年深蕭寺,傾圮頹垣,不堪以榻陳蕃。
既蒙公子不棄,小僧敢不領命。
” 不一時,送上茶來。
雙星因問道:“老師法号,敢求見教。
”寺僧道:“小僧法名靜遠。
”雙星道:“原來是靜老師。
”因又問道:“方纔學生步臨溪口,适見此山青巒秀色,環繞寺門,不知此山何名?此寺起于何代?乞靜老師指示。
”靜遠道:“此山舊名剡山。
相傳秦始皇東遊時,望見此中有王氣,因鑿斷以洩地脈,後又改名鹿胎山。
”雙星道:“既名剡山,為何又名鹿胎?寺名惠度,又是何義?”靜遠道:“有個緣故。
此寺乃小僧二百四十六代先師所建,當時先師姓陳,名惠度,中年棄文就武。
一日獵于此山,适見一鹿走過,先師彎弓射中鹿腹。
不期此鹿腹中有孕,被箭傷胎,逃入山中,産了小鹿。
先師不舍,趕入山追尋,祇見那母鹿見有人來,忽作悲鳴之狀。
先師走至鹿所,不去驚他,那母鹿見小鹿受傷,将舌舔小鹿傷處。
不期小鹿傷重,随舔而死。
那母鹿見了,哀叫悲号,亦即跳死。
先師見了,不勝追悔,遂将二鹿埋葬,随即披剃為僧,一心向佛,後來成了正果。
因建此寺,遂名惠度寺。
”雙星道:“原來有這些出處。
” 遂又問這些遠近古迹,靜遠俱對答如流。
雙星大喜,因想道:“果然浙人出言不俗,缁流亦是如此。
”靜遠遂起身邀公子委委曲曲,到三間雪洞般的小禅房中來。
雙星進去一看,果然幽雅潔淨,床帳俱全。
因笑對靜遠道:“學生今日得一佛印矣。
”靜遠笑道:“公子實過坡公,小僧不敢居也。
”青雲、野鶴因将行李安頓,自出去了。
不一時,小沙彌送上茶點,靜遠與雙公子二人談得甚是投機,雙星歡然住下歇宿不題。
到了次日,雙星着野鶴看守行李,自帶了青雲,終日到那行雲流水,曲徑郊原,恣意去領略那山水趣味。
忽一日行到千岩競秀、萬塹争流、古木參天之處,忽見一帶居民,在山環水抱之中,十分得地。
雙星入去,見村落茂盛,又見往來之人,徐行緩步,舉動斯文,不勝稱羨。
暗想道:“此處必人傑地靈,不然,亦有隐逸高士在内。
”因問裡人道:“借問老哥,此處是甚麼地方?”那人道:“這位相公,想是别處人,到此遊覽古迹的了。
此處地名‘筆花墅’,内有‘夢筆橋’,相傳是江淹的古迹,故此為名。
内有王羲之的‘墨池’,範仲淹的‘清白堂’,又有‘越王台’、‘蓬萊閣’、‘曹娥碑’、‘嚴光墓’,還有許多的勝迹,一時也說不盡,相公就在這邊住上整年,也是不厭的。
”雙星聽見這人說出許多名勝的所在,不勝大喜,遂同青雲慢慢的依着曲徑,沿着小河而來。
正是: 關關雎鸠在河洲,草草花花盡好逑。
天意不知何所在,忽牽一縷到溪頭。
卻說這地方,有一大老,姓江名
無端說出舊行藏,忽然透出真消息。
他但聞名,我原不識,這番相見真難測。
莫驚莫怪英疑猜,大都還是紅絲力。
〈踏莎行〉 雙星一路來,因奉母命,将父親的同門錄帶在囊中,遂到處查訪幾個年家去拜望。
誰知人情世态,十分冷淡,最殷勤的款留一茶一飯足矣,還有推事故不相見的。
雙星付之一笑。
及到了山陰會稽地方,不勝歡喜,要去遊覽一番。
遂不問年家,竟叫青雲、野朗去尋下處。
二人去尋了半日,沒有潔淨的所在,祇有一個古寺,二人遂走進寺中,尋見寺僧說知。
寺僧聽見二人說是四川雙侍郎的公子,今來遊學,要借寺中歇宿,便不敢怠慢,連忙應承。
随即穿了袈裟,帶上毘盧大帽,走出山門,躬身迎接道:“山僧不知公子遠來,有失迎迓勿罪。
”遂一路迎請雙星入去。
雙星到了山門,細看匾額上是惠度禅林。
到了大殿,先參禮如來,然後與寺僧相見。
相見過,因說道:“學生巴蜀,特慕西陵遺迹,不辭遠涉而來,一時未得地主,特造上剎,欲賃求半榻以容膝,房金如例。
”寺僧連忙打恭道:“公子乃名流紳裔,為愛清幽,探奇尋趣,真文人高雅之懷。
小僧自愧年深蕭寺,傾圮頹垣,不堪以榻陳蕃。
既蒙公子不棄,小僧敢不領命。
” 不一時,送上茶來。
雙星因問道:“老師法号,敢求見教。
”寺僧道:“小僧法名靜遠。
”雙星道:“原來是靜老師。
”因又問道:“方纔學生步臨溪口,适見此山青巒秀色,環繞寺門,不知此山何名?此寺起于何代?乞靜老師指示。
”靜遠道:“此山舊名剡山。
相傳秦始皇東遊時,望見此中有王氣,因鑿斷以洩地脈,後又改名鹿胎山。
”雙星道:“既名剡山,為何又名鹿胎?寺名惠度,又是何義?”靜遠道:“有個緣故。
此寺乃小僧二百四十六代先師所建,當時先師姓陳,名惠度,中年棄文就武。
一日獵于此山,适見一鹿走過,先師彎弓射中鹿腹。
不期此鹿腹中有孕,被箭傷胎,逃入山中,産了小鹿。
先師不舍,趕入山追尋,祇見那母鹿見有人來,忽作悲鳴之狀。
先師走至鹿所,不去驚他,那母鹿見小鹿受傷,将舌舔小鹿傷處。
不期小鹿傷重,随舔而死。
那母鹿見了,哀叫悲号,亦即跳死。
先師見了,不勝追悔,遂将二鹿埋葬,随即披剃為僧,一心向佛,後來成了正果。
因建此寺,遂名惠度寺。
”雙星道:“原來有這些出處。
” 遂又問這些遠近古迹,靜遠俱對答如流。
雙星大喜,因想道:“果然浙人出言不俗,缁流亦是如此。
”靜遠遂起身邀公子委委曲曲,到三間雪洞般的小禅房中來。
雙星進去一看,果然幽雅潔淨,床帳俱全。
因笑對靜遠道:“學生今日得一佛印矣。
”靜遠笑道:“公子實過坡公,小僧不敢居也。
”青雲、野鶴因将行李安頓,自出去了。
不一時,小沙彌送上茶點,靜遠與雙公子二人談得甚是投機,雙星歡然住下歇宿不題。
到了次日,雙星着野鶴看守行李,自帶了青雲,終日到那行雲流水,曲徑郊原,恣意去領略那山水趣味。
忽一日行到千岩競秀、萬塹争流、古木參天之處,忽見一帶居民,在山環水抱之中,十分得地。
雙星入去,見村落茂盛,又見往來之人,徐行緩步,舉動斯文,不勝稱羨。
暗想道:“此處必人傑地靈,不然,亦有隐逸高士在内。
”因問裡人道:“借問老哥,此處是甚麼地方?”那人道:“這位相公,想是别處人,到此遊覽古迹的了。
此處地名‘筆花墅’,内有‘夢筆橋’,相傳是江淹的古迹,故此為名。
内有王羲之的‘墨池’,範仲淹的‘清白堂’,又有‘越王台’、‘蓬萊閣’、‘曹娥碑’、‘嚴光墓’,還有許多的勝迹,一時也說不盡,相公就在這邊住上整年,也是不厭的。
”雙星聽見這人說出許多名勝的所在,不勝大喜,遂同青雲慢慢的依着曲徑,沿着小河而來。
正是: 關關雎鸠在河洲,草草花花盡好逑。
天意不知何所在,忽牽一縷到溪頭。
卻說這地方,有一大老,姓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