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禮通考卷二十九

關燈
喪期二十九 通論下【禫月之辨】 戴徳喪服變除篇禮二十五月祥二十七月而禫幹學案公羊傳三年之喪實以二十五月荀子禮論三年之喪二十五月而畢蓋漢以前無有以禫為二十七月者言之自戴德始自此以後鄭康成則主戴說而以為二十七月王子雍則主古禮而以為二十五月紛紛之論至程猗許猛而極乃朝廷之制禮亦随其議論為廢置自魏迄晉用王氏之說至宋依王淮之奏改用鄭說至于今因之雖朝有定制人不敢違而好事者猶各持一說莫肎相下故今悉采諸家同異之論著于篇 白虎通徳論三年之喪再期二十五月 又曰二十七月而禫 劉熙釋名間月而禫【閻若璩曰班固亦有此言】 【何休公羊傳注士虞記曰期而小祥又期而大祥中月而禫是月也吉祭猶未配是月者二十七月也高誘淮南子饬喪記注雲紀數也二十五月之數】 【孔頴達孟獻子禫疏祥禫之月先儒不同王肅以二十五月大祥其月為禫二十六月作樂所以然者以下雲祥而缟是月禫徙月樂又與上文朝祥而暮歌孔子雲逾月則其善是皆祥之後月作樂也又間傳雲三年之喪二十五月而畢又士虞禮中月而禫是祥月之中也與尚書文王中身享國謂身之中間同又文公二年冬公子遂如齊納币是僖公之喪至此二十六月左氏雲納币禮也故王肅以二十五月禫除喪畢而鄭康成則二十五月大祥二十七月而禫二十八月而作樂複平常鄭必以為二十七月禫者以雜記雲父在為母為妻十三月大祥十五月禫為母為妻尚祥禫異月豈容三年之喪乃祥禫同月若以父在為母屈而不申故延禫月其為妻當亦不申祥禫異月乎若以中月而禫為月之中間應曰月中而禫何以言中月乎案喪服小記雲妾祔于妾祖姑亡則中一以上而祔又學記雲中年考校皆以中為間謂間隔一年故以中月為間隔一月也下雲祥而缟是月禫徙月樂是也謂大祥者缟冠是月禫謂是此禫月而禫二者各自為義事不相幹故論語雲子于是曰哭則不歌文無所繼亦雲是曰文公二年公子遂如齊納币者鄭箴膏肓僖公母成風主婚得權時之禮若公羊猶譏其喪娶其魯人朝祥而暮歌及喪服四制雲祥之日鼓素琴及夫子五日彈琴不成聲十日成笙歌并孟獻子禫縣之屬皆據省樂忘哀非正樂也其八音之樂工人所奏必待二十八月也即此下文是月禫徙月樂是也其朝祥暮歌非正樂歌是樂之細别亦得稱樂故鄭雲笑其為樂速也其三年問雲三年之喪二十五月而畢據喪事終除衰去杖其餘哀未盡故更延兩月非喪之正也王肅難鄭雲若以二十七月禫其歳末遭喪則出入四年喪服小記何以雲再期之喪三年如王肅此難則為母十五月而禫出入三年小記何以雲期之喪二年明小記所雲據喪之大斷也又肅以月中而禫案曲禮喪事先逺日則大祥當在下句禫祭又在祥後何得雲中月而禫又禫後何以容吉祭故鄭雲二十六月也戴德喪服變除禮二十五月大祥二十七月而禫故鄭依而用焉】 後漢書陳忠疏先聖縁人情而着其節服制二十五月宋書禮志武帝永初元年黃門侍郎王準之議鄭?喪制二十七月而終學者多雲得禮晉初用王肅議祥禫共月遂以為制江左以來唯晉朝施用搢紳之士猶多遵?議宜使朝野一禮诏可 魏書禮志魏明帝以景初三年正月崩至五年正月積二十五晦為大祥太常孔美博士趙怡等以為禫在二十七月其年四月祫祭散騎常侍王肅博士樂詳等以為禫在祥月其年二月祫祭 延昌二年春偏将軍乙龍虎喪父給假二十七月而虎幷數閏月詣府求上領軍元珍上言案違制律居三年之喪而冒哀求仕五歳刑龍虎未盡二十七月而請宿衞依律結刑五歳三公郎中崔鴻駮曰三年之喪二十五月大祥諸儒或言祥月下旬而禫或言二十七月各有其義未知何者防聖人之防龍虎喪已二十六月若依王杜之義便是過禫即吉之月如其依鄭?二十七月禫中複可以從禦職事求上何為不可珍又言三年沒閏禮無可疑麻衣在體冒哀求榮實為大尤罪其焉舍鴻又言詳之律意冒哀求仕謂在斬焉草土之中不謂除衰杖之後也又龍虎具列居喪日月無所隐冒府應告之以禮遣還終月便幸彼昧識欲加之罪豈是遵禮敦風愛民之緻乎正如鄭義龍虎罪亦不合刑匆匆之失宜科鞭五十【詳見二十四卷喪過閏月條】 舊唐書張柬之傳聖厯初柬之為鳯閣舍人時?文館直學士王元感著論雲三年之喪合三十六月柬之駮之曰三年之喪二十五月不刋之典也謹案春秋魯僖公三十三年十二月乙巳公薨文公二年冬公子遂如齊納币左傳曰禮也杜預注雲僖公喪終此年十一月納币在十二月士昏禮納采納徴皆有?纁束帛諸侯則謂之納币蓋公為太子已行昏禮故傳稱禮也公羊傳曰納币不書此何以書譏喪娶在三年之外何以譏三年之内不圖昏何休注雲僖公以十二月薨至此冬未滿二十五月納采問名納吉皆在三年之内故譏何休以公十二月薨至此冬十二月才二十四月非二十五月是未三年而圖昏也案經書十二月乙巳公薨杜預以長厯推乙巳是十一月十二日非十二月書十二月是經誤文公元年四月葬我君僖公傳曰緩也諸侯五月而若是十二月薨即是五月不得言緩明知是十一月薨故注僖公喪終此年至十二月而滿二十五月故丘明傳曰禮也據此推步杜之考校豈公羊之所能逮況丘明親受經于仲尼乎且二傳何杜所争唯争一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