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紅樓夢》中的詩詞曲賦
關燈
小
中
大
也像“葛巾漉酒”的陶淵明裝束,成何模樣!特别是末聯情景,李白作《襄陽歌》說“襄陽小兒齊拍手……笑殺山公醉似泥”,是很自然的,倘若閨房千金喝得酩酊大醉,讓路旁行人拍手取笑,還自以為“高情”,這未免狂得太過份了吧。
固然,閑吟風月總要有點“為文造情”,也未必都要說自己的,但如果看作是作者有意借此類兒女吟哦的情節,同時曲折地摹寫當時儒林風貌的某些方面,不是更為合适嗎? 按頭制帽詩即其人 曹雪芹深惡那些“不過作者要寫出自己的那兩首情詩豔賦來,故假拟出男女二人名姓,又必旁出一小人其伺撥亂,亦如劇中之小醜然”的“佳人才子等書”,可知他自己必不如此。
但有一條脂批說:“餘謂雪芹撰此書中,亦為(“有”字的草寫形訛)傳詩之意。
”(“甲戌本”第一回夾批)這又如何理解呢?是否脂評所說不确?我以為倘若理解為曹雪芹想把自己平時所創作的詩用假拟的情節串連起來,以便傳世,那是不确的。
但如果說曹雪芹立志在撰寫《紅樓夢》小說的同時,把在小說情節中确有必要寫到的詩詞,根據要塑造的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文化修養模拟得十分逼真、成功,從而讓這些詩詞也随小說的主體描述文字一道傳世,我以為,這樣理解作者“有傳詩之意”的話是可以的。
這裡的關鍵在于小說中的詩詞曲賦是從屬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故事情節的描述的需要的,而不是相反,這是《紅樓夢》中的詩詞曲賦不同于一些流俗小說的最顯著、最重要的特點之一,這些詩詞曲賦之所以富有藝術生命力,主要原因也在于此。
用茅盾同志所作作的比喻來說,叫做“按頭制帽”。
(見《夜讀偶記》) 要描寫一群很聰明而富有才情的兒女們賦詩填詞已非易事,再要把各人之所作拟寫得詩如其人,都符合他們各自的個性、修養、特點,那必然加倍的困難。
海棠詩社諸芳所詠,黛玉的風流别緻,寶钗的含蓄渾厚,湘雲的清新灑脫,都各有個性,互不相犯。
黛玉作《桃花行》,寶玉一看便知出于誰手,寶琴诳他說是自己寫的,寶玉就不信,說“這聲調口氣迥乎不像蘅蕪之體”,還說“姐姐斷不許妹妹有此傷悼語句,妹妹雖有此才,比不得林妹妹曾經離喪,作此哀音。
”這些話表明作者在模拟小說中各人所寫的詩詞時,心目之中先已存有每人的“聲調口氣”,“潇湘之稿”絕不同于“蘅蕪之體”。
而且在賦予人物某些特點時,還考慮到他的為人行事以及與身世經曆之間的聯系。
寶钗的“淡極始知花更豔”,不但是詠白海棠的佳句,而且完全符合她為人寡語罕言、安分順時、喜歡素樸淡雅、潔淨無華、遇到旁人會見怪的事情她能渾然不覺因而博得賈府上下誇贊的個性特點。
湘雲的“也宜牆角也宜盆”,當然是贊好花處處相宜,但好像也借此道出了她對自幼在绮羅叢中受到嬌養,如今卻來投靠賈門、寄人籬下的環境改變滿不在乎的那種“闊大寬宏”的氣量風度。
被評為壓卷之作的《詠菊》詩說:“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
”大有“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的味道,隻是已女性化了而已,這樣幽怨寂寞的心聲,自非出自黛玉筆下不可。
作者讓史湘雲的《詠白海棠》詩“壓倒群芳”(脂評語),讓林黛玉在《菊花詩》諸詠中奪魁,讓薛寶钗所諷和的《螃蟹詠》被衆人推為“絕唱”,以吟詠者的某種氣質、生活态度與所詠之物的特性或詠某物最相宜的詩風相暗合,這也是作者的精心安排。
曹雪芹把“追蹤蹑迹”地忠實模寫生活作為自己寫小說的美學理想,因而,我們在小說中常常可以讀到一些就詩本身看寫得很不像樣,但從模拟對象來說卻是非常成功的詩。
比如,綽号“二木頭”的迎春,作者寫她缺乏才情,不大會做詩,所以猜詩謎也猜不對,行酒令一開口就錯了韻。
她奉元春之命所題的匾額叫“曠性怡情”,倒像這位懦小姐對諸事得失都不計較、聽之任之的生活态度的自然流露。
她勉強湊成一絕,内容最為空洞,如說“奉命羞題額曠怡”、“遊來甯不暢神思”,句既拙稚,意思也不過是匾額的一再重複,像這樣能使讀者從所作想見其為人的詩,實在是模拟得絕妙的。
在香菱學詩的情節中,作者還把自己談詩、寫詩的體會故事化了。
他揣摩初學者習作中易犯的通病,仿效他們的筆調,把他們在實踐中不同階段的成績都一一真實地再現出來,這實在比自己出面做幾首好詩更難得多。
再如,芸兒所寫的書信、賈環所制的謎語、薛蟠所說的酒令,都無不令人絕倒。
他們寫的、講的之所以可笑,原因各不相同,也各體現不同個性,絕無雷同,然而又都可以看出作者出色的摹拟本領和充滿幽默感的诙諧風趣的文筆。
在這方面,曹雪芹的才能真是了不起啊! 《紅樓夢》詩詞曲賦的明顯的個性化,使得後來補續這部小說的人所增添的詩詞難以魚目珠。
我們知道,在制燈謎一回中,寶玉的“鏡子謎”和寶钗的“竹夫人謎”,并非曹雪芹的原作,因為原稿文字止于惜春謎,“此後破失”,“此回未補成而芹逝矣”(脂評語)。
這兩個謎語和回末的文字都是後人補的。
謎語補得怎麼樣呢?因為回目是“制燈謎賈政悲谶語”,所以謎語要有符合人物将來命運的寓意,這一點續補者是注意到了。
寶玉的謎“南面而作,北面而朝;像憂亦憂,像喜亦喜”,似乎可以暗示後來有金玉之“喜”和木石之“憂”;一“南”一“北”,也仿佛可以表示求仕與出家之類相反的意願或行為,謎底鏡子則可象征“鏡花水
固然,閑吟風月總要有點“為文造情”,也未必都要說自己的,但如果看作是作者有意借此類兒女吟哦的情節,同時曲折地摹寫當時儒林風貌的某些方面,不是更為合适嗎? 按頭制帽詩即其人 曹雪芹深惡那些“不過作者要寫出自己的那兩首情詩豔賦來,故假拟出男女二人名姓,又必旁出一小人其伺撥亂,亦如劇中之小醜然”的“佳人才子等書”,可知他自己必不如此。
但有一條脂批說:“餘謂雪芹撰此書中,亦為(“有”字的草寫形訛)傳詩之意。
”(“甲戌本”第一回夾批)這又如何理解呢?是否脂評所說不确?我以為倘若理解為曹雪芹想把自己平時所創作的詩用假拟的情節串連起來,以便傳世,那是不确的。
但如果說曹雪芹立志在撰寫《紅樓夢》小說的同時,把在小說情節中确有必要寫到的詩詞,根據要塑造的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文化修養模拟得十分逼真、成功,從而讓這些詩詞也随小說的主體描述文字一道傳世,我以為,這樣理解作者“有傳詩之意”的話是可以的。
這裡的關鍵在于小說中的詩詞曲賦是從屬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故事情節的描述的需要的,而不是相反,這是《紅樓夢》中的詩詞曲賦不同于一些流俗小說的最顯著、最重要的特點之一,這些詩詞曲賦之所以富有藝術生命力,主要原因也在于此。
用茅盾同志所作作的比喻來說,叫做“按頭制帽”。
(見《夜讀偶記》) 要描寫一群很聰明而富有才情的兒女們賦詩填詞已非易事,再要把各人之所作拟寫得詩如其人,都符合他們各自的個性、修養、特點,那必然加倍的困難。
海棠詩社諸芳所詠,黛玉的風流别緻,寶钗的含蓄渾厚,湘雲的清新灑脫,都各有個性,互不相犯。
黛玉作《桃花行》,寶玉一看便知出于誰手,寶琴诳他說是自己寫的,寶玉就不信,說“這聲調口氣迥乎不像蘅蕪之體”,還說“姐姐斷不許妹妹有此傷悼語句,妹妹雖有此才,比不得林妹妹曾經離喪,作此哀音。
”這些話表明作者在模拟小說中各人所寫的詩詞時,心目之中先已存有每人的“聲調口氣”,“潇湘之稿”絕不同于“蘅蕪之體”。
而且在賦予人物某些特點時,還考慮到他的為人行事以及與身世經曆之間的聯系。
寶钗的“淡極始知花更豔”,不但是詠白海棠的佳句,而且完全符合她為人寡語罕言、安分順時、喜歡素樸淡雅、潔淨無華、遇到旁人會見怪的事情她能渾然不覺因而博得賈府上下誇贊的個性特點。
湘雲的“也宜牆角也宜盆”,當然是贊好花處處相宜,但好像也借此道出了她對自幼在绮羅叢中受到嬌養,如今卻來投靠賈門、寄人籬下的環境改變滿不在乎的那種“闊大寬宏”的氣量風度。
被評為壓卷之作的《詠菊》詩說:“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
”大有“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的味道,隻是已女性化了而已,這樣幽怨寂寞的心聲,自非出自黛玉筆下不可。
作者讓史湘雲的《詠白海棠》詩“壓倒群芳”(脂評語),讓林黛玉在《菊花詩》諸詠中奪魁,讓薛寶钗所諷和的《螃蟹詠》被衆人推為“絕唱”,以吟詠者的某種氣質、生活态度與所詠之物的特性或詠某物最相宜的詩風相暗合,這也是作者的精心安排。
曹雪芹把“追蹤蹑迹”地忠實模寫生活作為自己寫小說的美學理想,因而,我們在小說中常常可以讀到一些就詩本身看寫得很不像樣,但從模拟對象來說卻是非常成功的詩。
比如,綽号“二木頭”的迎春,作者寫她缺乏才情,不大會做詩,所以猜詩謎也猜不對,行酒令一開口就錯了韻。
她奉元春之命所題的匾額叫“曠性怡情”,倒像這位懦小姐對諸事得失都不計較、聽之任之的生活态度的自然流露。
她勉強湊成一絕,内容最為空洞,如說“奉命羞題額曠怡”、“遊來甯不暢神思”,句既拙稚,意思也不過是匾額的一再重複,像這樣能使讀者從所作想見其為人的詩,實在是模拟得絕妙的。
在香菱學詩的情節中,作者還把自己談詩、寫詩的體會故事化了。
他揣摩初學者習作中易犯的通病,仿效他們的筆調,把他們在實踐中不同階段的成績都一一真實地再現出來,這實在比自己出面做幾首好詩更難得多。
再如,芸兒所寫的書信、賈環所制的謎語、薛蟠所說的酒令,都無不令人絕倒。
他們寫的、講的之所以可笑,原因各不相同,也各體現不同個性,絕無雷同,然而又都可以看出作者出色的摹拟本領和充滿幽默感的诙諧風趣的文筆。
在這方面,曹雪芹的才能真是了不起啊! 《紅樓夢》詩詞曲賦的明顯的個性化,使得後來補續這部小說的人所增添的詩詞難以魚目珠。
我們知道,在制燈謎一回中,寶玉的“鏡子謎”和寶钗的“竹夫人謎”,并非曹雪芹的原作,因為原稿文字止于惜春謎,“此後破失”,“此回未補成而芹逝矣”(脂評語)。
這兩個謎語和回末的文字都是後人補的。
謎語補得怎麼樣呢?因為回目是“制燈謎賈政悲谶語”,所以謎語要有符合人物将來命運的寓意,這一點續補者是注意到了。
寶玉的謎“南面而作,北面而朝;像憂亦憂,像喜亦喜”,似乎可以暗示後來有金玉之“喜”和木石之“憂”;一“南”一“北”,也仿佛可以表示求仕與出家之類相反的意願或行為,謎底鏡子則可象征“鏡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