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統北狩事迹

關燈
奪駕,覺之而去。

    怒銘,欲殺之。

    銘言實不知,乃免。

     上欲遣使入京,求使臣來迎。

    銘自請行。

    時也先于九十九海子放鷹,銘與伯顔帖木兒同往見之。

    也先曰:“事當如何?”帖木兒與阿剌知院言,亦欲遣使與銘同往。

    銘言:“中國萬萬,入貢所遣得人,成那顔萬世之名;不得人,壞那顔之名。

    ”乃遣哈談等二人曰:“是嘗招安兀即哈三衛者也。

    ”至居庸關,人疑,欲殺之。

    時脫脫不花王使臣亦來貢,朝遣通事馬政迎之,乃得同赴京。

     七月,诏進鎮撫。

    遣楊善、趙榮來迎。

    時尚書王直、胡氵熒送至甕城,謂銘曰:“楊公非和番者,朝廷以汝言故遣往。

    其事俱付與汝,汝其慎之。

    ”行至懷來,适遇都禦史李實使還,實言虜求索無厭,其情難測。

    朝廷又遣中使密诏楊善、趙榮款宴虜使,調其情僞。

    銘言:“也顯繪意講和,奉駕還朝,意不在金帛。

    ”榮等覆奏,銘先報。

    往至大同,總兵郭登謂銘:“朝廷遣使迎駕甚善,他曰果還,大同路阻,牛羊士馬竭乏,駕若從大同入,護衛寡少,館待不豐,非所以示中國之盛。

    不如從宣府入為便。

    ”至甘河、牛心山,大同王喜甚,使報也先曰:“哈銘來矣。

    ”問所遣使臣為誰,曰是永樂年間大臣宰,一為鴻胪,掌天下朝貢之禮。

    銘又言:“今使臣俱在大同,那顔誠心奉駕,彼則來迎;如那顔意在金帛,彼不來迎。

    ”也先言:“我意隻欲奉駕,不在金帛。

    ”遂與刻曰為期。

    又言:“上為汝去憂思成疾,可急往見。

    ”上問使臣為誰,曰:“楊善、王息。

    脫脫不花王處則趙榮、湯胤。

    ”上曰:“楊善、王息,舊人也。

    ”甚喜。

    銘以郭登言奏,上然之。

     及楊善等至,也先甚喜,以禮待之。

    期以八月八曰送駕。

    上語也先,欲從宣府入,也先言:“我誠心奉駕,惟上所欲行。

    我亦遣使大臣來送。

    ”至初八曰,也先會諸部殺牛馬作筵,請駕動。

    作樂吹唱,與其妻及衆頭目以次進酒,進鞍馬、弓箭、貂裘。

    行一裡,也先弟賽刊王亦來送行,進酒,行禮。

    伯顔帖木兒自備鞍馬、弓箭、貂裘,亦來送行。

     初九曰,至野狐嶺,遣銘夜呼萬全城。

    聖旨:“社稷為重,虜情叵測,總兵等官不必出迎,隻赍羊酒來勞虜使。

    ”城上皆呼萬歲。

    伯顔帖木兒送至野狐嶺,帳中進酒畢,命其下出,令銘奏雲:“當上将衆行邊,以為天下看邊城,偶失身于我太師。

    我太師順天意,不敢少慢,令我侍奉一年。

    皇天悔禍,皇帝複回,皇弟已立為帝。

    然位是你所有,此還還要坐此位,他時即我主也。

    此中有事,便投托。

    ”時虜人多進馬,楊善促曰:“上位行矣。

    ”上曰:“虜人方跪獻馬,如何行得?”至野狐口,上令銘勞謝伯顔帖木兒曰:“我去矣。

    ”帖木兒聞知,大哭曰:“皇帝去矣,何時得複相見!”帖木兒既去,行數裡,聞人馬聲。

    上驚問為誰,乃帖木兒歸逐得野獸,使人來獻也。

     至宣府,少監郭敏進膳。

    上命以其勞虜使。

    總兵朱謙、都指揮董斌班賜夷人。

    命銘選虜進馬為三色,五九馬進太後,四九奉景帝,三九與東宮。

    複以二馬賜張四。

    至雞鳴山,太監夏時為帳殿迎駕,内臣見者皆大哭。

    至懷來,亦為帳殿,參将楊信統兵來見。

    至居庸關上,禦史王洪來見。

     十五曰,至唐家嶺,學士商辂等見,又賜辂等馬各一。

    命内使以寝褥靴賜哈銘,傳與子孫作古記。

    至德勝門土城,總兵石亨、張四、楊洪,少保于謙朝見。

    宣張四馬上同語。

    至安定開甕城,易袍服。

    命銘至東華門外光祿寺一帶列人馬,銘奏去不得,朝中甚嚴。

    上曰:“既去不得,罷。

    ”至安東門外而别。

     後有旨,哈銘升一級,授鎮撫。

    袁彬試百戶。

    天順元年,上複辟,進錦衣衛指揮佥事。

    後殺曹欽有功,進指揮同知。

    讨劉千斤當先,進指揮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