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褒人贖罪獻美女幽王烽火戲諸侯
關燈
小
中
大
躬,難為天下之母,可以拘來問罪?”虢石父奏曰:“王後六宮之主,雖然有罪,不可拘問。
如果德不稱位。
但當傳旨廢之;另擇賢德,母儀天下,實為萬世之福。
”尹球奏曰:“臣聞褒妃德一性一貞靜,堪主中宮。
”幽王曰:“太子在申,若廢申後,如太子何?”虢石父奏曰:“臣聞母以子貴,子以母貴。
今太子避罪居申,溫清①之禮久廢。
況既廢其母,焉用其子?臣等願扶伯服為東宮。
社稷有幸!”幽王大喜,傳旨将申後退入冷宮,廢太子宜臼為庶人,立褒妃為後,伯服為太子。
如有進谏者,即系宜臼之一黨一,治以重辟。
此乃幽王九年之事。
兩班文武,心懷不平,知幽王主意已決,徒取殺身之禍,無益于事,盡皆緘口。
太史伯陽父歎曰:“三綱已絕,周亡可立而待矣!”即日告老去位。
群臣棄職歸田者甚衆。
朝中惟尹球、虢石父、祭公易一班佞臣在側。
幽王朝夕與褒妃在宮作樂。
褒妃雖篡位正宮,有專席之一寵一,從未開顔一笑。
幽王欲取其歡,召樂工鳴鐘擊鼓,品竹彈絲,宮人歌舞進觞,褒妃全無悅色。
幽王問曰:“一愛一卿惡聞音樂,所好何事?”褒妃曰:“妾無好也。
曾記昔日手裂彩缯。
其聲爽然可聽。
”幽王曰:“既喜聞裂缯之一聲,何不早言?”即命司庫日進彩缯百匹,使宮娥有力者裂之,以悅褒妃。
可怪褒妃雖好裂缯,依舊不見笑臉。
幽王問曰:“卿何故不笑?”褒妃答曰:“妾生平不笑。
”幽王曰:“朕必欲卿一開笑口。
”遂出令:“不拘宮内宮外,有能緻褒後一笑者,賞賜千金。
”虢石父獻計曰:“先王昔年因西戎強盛,恐彼入寇,乃于骊山之下,置煙墩二十餘所,又置大鼓數十架。
但有賊寇,放起狼煙,直沖霄漢,附近諸侯,發兵相救,又鳴起大鼓,催趱前來。
今數年以來,天下太平,烽火皆熄。
吾主若要王後啟齒,必須同後遊玩骊山,夜舉烽煙,諸侯援兵必至。
至而無寇,王後必笑無疑矣。
”幽王曰:“此計甚善!”乃同褒後并駕往骊山遊玩,至晚設宴骊宮,傳令舉烽。
時鄭伯友正在朝中,以司徒為前導,聞命大驚,急趨至骊宮奏曰:“煙墩者,先王所設以備緩急,所以取信于諸侯。
今無故舉烽,是戲諸侯也。
異日倘有不虞,即使舉烽,諸侯必不信矣。
将何物征兵以救急哉?”幽王怒曰:“今天下太平,何事征兵。
朕今與王後出遊骊宮,無可消遣,聊與諸侯為戲。
他日有事,與卿無與!”遂不鄭伯之谏。
大舉烽火,複擂起大鼓。
鼓聲如雷,火光燭天。
畿内諸侯,疑鎬京有變,一個個即時領兵點将,連夜趕至骊山。
但聞樓客管龠之音,幽王與褒妃飲酒作樂。
使人謝諸侯曰:“幸無外寇,不勞跋涉。
”諸侯面面相觑,卷旗而回。
褒妃在樓上,憑欄望見諸侯忙去忙回,并無一事,不覺撫掌大笑。
幽王曰:“一愛一卿一笑,百媚俱生,此虢石父之力也!”遂以千金賞之。
至今俗語相傳“千金買笑”,蓋本于此。
髯翁有詩,單詠“烽火戲諸侯”之事。
詩曰: 良夜骊宮奏管簧,無端烽火燭穹蒼。
可憐列國奔馳苦,止博褒妃笑一場! 卻說申侯聞知幽王廢申後立褒妃,上疏谏曰:“昔桀一寵一妹喜以亡夏,纣一寵一妲己以亡商。
王今一寵一信褒妃,廢嫡立庶,既乖①夫婦之義,又傷父子之情。
桀纣之事,複見于今,夏商之禍,不在異日。
望吾王收回亂命,庶可免亡國之殃也。
”幽王覽奏,拍案大怒曰:“此賊何敢亂言!”虢石父奏曰:“申侯見太子被逐,久懷怨望。
今聞後與太子俱廢,意在謀叛,故敢暴王之過。
”幽王曰:“如此何以處之?”石父奏曰:“申侯本無他功,因後進爵。
今後與太子俱廢,申侯亦宜貶爵,仍舊為伯。
發兵讨罪,庶無後患。
”幽王準奏,下令削去申侯之爵。
命石父為将,簡兵搜乘,欲舉伐申之師。
畢竟勝負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注解: ①諒陰:帝王守喪。
②胡:何。
①此處奏言當出自虢石父之口。
①處分:處置。
①伺:探察。
②端:古代布帛長度名稱。
①翦:剪的異體字。
①溫清:冬溫夏清;溫清之禮,子女奉養父母一之道。
①乖:背離
如果德不稱位。
但當傳旨廢之;另擇賢德,母儀天下,實為萬世之福。
”尹球奏曰:“臣聞褒妃德一性一貞靜,堪主中宮。
”幽王曰:“太子在申,若廢申後,如太子何?”虢石父奏曰:“臣聞母以子貴,子以母貴。
今太子避罪居申,溫清①之禮久廢。
況既廢其母,焉用其子?臣等願扶伯服為東宮。
社稷有幸!”幽王大喜,傳旨将申後退入冷宮,廢太子宜臼為庶人,立褒妃為後,伯服為太子。
如有進谏者,即系宜臼之一黨一,治以重辟。
此乃幽王九年之事。
兩班文武,心懷不平,知幽王主意已決,徒取殺身之禍,無益于事,盡皆緘口。
太史伯陽父歎曰:“三綱已絕,周亡可立而待矣!”即日告老去位。
群臣棄職歸田者甚衆。
朝中惟尹球、虢石父、祭公易一班佞臣在側。
幽王朝夕與褒妃在宮作樂。
褒妃雖篡位正宮,有專席之一寵一,從未開顔一笑。
幽王欲取其歡,召樂工鳴鐘擊鼓,品竹彈絲,宮人歌舞進觞,褒妃全無悅色。
幽王問曰:“一愛一卿惡聞音樂,所好何事?”褒妃曰:“妾無好也。
曾記昔日手裂彩缯。
其聲爽然可聽。
”幽王曰:“既喜聞裂缯之一聲,何不早言?”即命司庫日進彩缯百匹,使宮娥有力者裂之,以悅褒妃。
可怪褒妃雖好裂缯,依舊不見笑臉。
幽王問曰:“卿何故不笑?”褒妃答曰:“妾生平不笑。
”幽王曰:“朕必欲卿一開笑口。
”遂出令:“不拘宮内宮外,有能緻褒後一笑者,賞賜千金。
”虢石父獻計曰:“先王昔年因西戎強盛,恐彼入寇,乃于骊山之下,置煙墩二十餘所,又置大鼓數十架。
但有賊寇,放起狼煙,直沖霄漢,附近諸侯,發兵相救,又鳴起大鼓,催趱前來。
今數年以來,天下太平,烽火皆熄。
吾主若要王後啟齒,必須同後遊玩骊山,夜舉烽煙,諸侯援兵必至。
至而無寇,王後必笑無疑矣。
”幽王曰:“此計甚善!”乃同褒後并駕往骊山遊玩,至晚設宴骊宮,傳令舉烽。
時鄭伯友正在朝中,以司徒為前導,聞命大驚,急趨至骊宮奏曰:“煙墩者,先王所設以備緩急,所以取信于諸侯。
今無故舉烽,是戲諸侯也。
異日倘有不虞,即使舉烽,諸侯必不信矣。
将何物征兵以救急哉?”幽王怒曰:“今天下太平,何事征兵。
朕今與王後出遊骊宮,無可消遣,聊與諸侯為戲。
他日有事,與卿無與!”遂不鄭伯之谏。
大舉烽火,複擂起大鼓。
鼓聲如雷,火光燭天。
畿内諸侯,疑鎬京有變,一個個即時領兵點将,連夜趕至骊山。
但聞樓客管龠之音,幽王與褒妃飲酒作樂。
使人謝諸侯曰:“幸無外寇,不勞跋涉。
”諸侯面面相觑,卷旗而回。
褒妃在樓上,憑欄望見諸侯忙去忙回,并無一事,不覺撫掌大笑。
幽王曰:“一愛一卿一笑,百媚俱生,此虢石父之力也!”遂以千金賞之。
至今俗語相傳“千金買笑”,蓋本于此。
髯翁有詩,單詠“烽火戲諸侯”之事。
詩曰: 良夜骊宮奏管簧,無端烽火燭穹蒼。
可憐列國奔馳苦,止博褒妃笑一場! 卻說申侯聞知幽王廢申後立褒妃,上疏谏曰:“昔桀一寵一妹喜以亡夏,纣一寵一妲己以亡商。
王今一寵一信褒妃,廢嫡立庶,既乖①夫婦之義,又傷父子之情。
桀纣之事,複見于今,夏商之禍,不在異日。
望吾王收回亂命,庶可免亡國之殃也。
”幽王覽奏,拍案大怒曰:“此賊何敢亂言!”虢石父奏曰:“申侯見太子被逐,久懷怨望。
今聞後與太子俱廢,意在謀叛,故敢暴王之過。
”幽王曰:“如此何以處之?”石父奏曰:“申侯本無他功,因後進爵。
今後與太子俱廢,申侯亦宜貶爵,仍舊為伯。
發兵讨罪,庶無後患。
”幽王準奏,下令削去申侯之爵。
命石父為将,簡兵搜乘,欲舉伐申之師。
畢竟勝負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注解: ①諒陰:帝王守喪。
②胡:何。
①此處奏言當出自虢石父之口。
①處分:處置。
①伺:探察。
②端:古代布帛長度名稱。
①翦:剪的異體字。
①溫清:冬溫夏清;溫清之禮,子女奉養父母一之道。
①乖:背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