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褒人贖罪獻美女幽王烽火戲諸侯
關燈
小
中
大
曾得罪,太子一見賤妾,便加打罵,若非宮娥苦勸,一性一命難存。
望乞我王做主!”說罷,嗚嗚咽咽,痛哭不已。
那幽王心下倒也明白,謂褒姒曰:“汝不朝其母,以緻如此。
此乃王後所遣,非出太子之意,休得錯怪了人。
”褒姒曰:“太子為母報怨,其意不殺妾不止。
妾一身死不足惜,但自蒙一愛一幸,身懷六甲,已兩月矣。
妾之一命,即二命也。
求王放妾出宮,保全母子二命。
”幽王曰:“一愛一卿請将息,朕自有處分①。
”即日傳旨道:“太子宜臼,好勇無禮,不能将順,權發去申國,聽申侯教訓。
東宮太傅、少傅等官,輔導無狀,并行削職!”太子欲入宮訴明。
幽王吩咐宮門,不許通報。
隻得駕車自往申國去訖。
申後久不見太子進宮,著宮人詢問,方知已貶去申國。
孤掌難鳴,終日怨夫思子,含淚過日。
卻說褒姒懷孕十月滿足,生下一子。
幽王一愛一如珍寶,名曰伯服。
遂有廢嫡立庶之意。
奈事無其因,難于啟齒。
虢石父揣知王意,遂與尹球商議,暗通褒姒說:“太子既逐去外家,合當伯服為嗣。
内有一娘一娘一枕邊之言,外有我二人協力相扶,何愁事不成就。
”褒姒大喜,答言:“全仗二卿用心維持;若得伯服嗣位,天下當與二卿共之。
”褒姒自此密遣心腹左右,日夜伺①申後之短。
宮門内外,俱置耳目,風吹草動,無不悉知。
再說申後獨居無侶,終日流淚。
有一年長宮人,知其心事,跪而奏曰:“一娘一娘一既思想殿下,何不修書一封,密寄申國,使殿下上表謝罪。
若得感動萬歲,召還東宮,母子相聚,豈不美哉!”申後曰:“此言固好,但恨無人傳寄。
”宮人曰:“妾母溫媪,頗知醫術,一娘一娘一詐稱有病,召媪入宮看脈,令帶出此信,使妾兄送去,萬無一失。
”申後依允,遂修起書信一通。
内中大略言:“天子無道,一寵一信妖婢,使我母子分離。
今妖婢生子,其一寵一愈固。
汝可上表佯認己罪:今已悔悟自新,願父王寬赦。
若天賜還朝,母子重逢,别作計較。
”修書已畢,假稱有病卧一床一,召溫媪看脈。
早有人報知褒妃。
褒妃曰:“此必有傳遞消息之事。
俟溫媪出宮,搜檢其身便知端的。
”卻說溫媪來到正宮,宮人先已說知如此如此。
申後佯為診脈,遂于枕邊,取出書信,囑咐星夜送至申國,不可遲誤。
當下賜彩缯二端②。
溫媪将那書信懷揣,手捧彩缯,洋洋出宮。
被守門宮監盤住,問:“此缯從何而得?”媪曰:“老妾診視後脈,此乃王後所賜也。
”内監曰:“别有夾帶否?”曰:“沒有。
”方欲放去,又有一人曰:“不搜檢,何以知其有無乎?”遂牽媪手轉來。
媪東遮西閃,似有慌張之色。
宮監心疑,越要搜檢。
一齊上前,扯裂衣襟,那書角便露将出來。
早被宮監搜出申後這封書,即時連人押至瓊台,來見褒妃。
褒妃拆書觀看,心中大怒。
命将溫媪鎖禁空房,不許走漏消息。
卻将彩缯二匹,手自翦①扯,裂為寸寸。
幽王進宮,見破缯滿案,問其來曆。
褒姒含淚而對曰:“妾不幸身入深宮,謬蒙一寵一愛一,以緻正宮妒忌。
又不幸生子,取忌益深。
今正宮寄書太子,書尾雲‘别作計較’。
必有謀妾母子一性一命之事,願王為妾做主!”說罷,将書呈與幽王觀看。
幽王認得申後筆迹,問其通書之人。
褒妃曰:“現有溫媪在此。
”幽王即命牽出。
不由分說,拔劍揮為兩段。
髯翁有詩曰: 未寄深宮信一封,先将冤血濺霜鋒。
他年若問安儲事,溫媪應居第一功。
是夜,褒妃又在幽王前撒嬌撒癡說:“賤妾母子一性一命,懸于太子之手。
”幽王曰:“有朕做主,太子何能為也?”褒姒曰:“吾王千秋萬歲之後,少不得太子為君。
今王後日夜在宮怨望咒詛,萬一他母子當權,妾與伯服,死無葬身之地矣!”言罷,嗚嗚咽咽,又啼哭起來。
幽王曰:“吾欲廢王後太子,立汝為正宮,伯服為東宮。
隻恐群臣不從,如之奈何?”褒婦曰:“臣聽君,順也。
君聽臣,逆也。
吾王将此意曉谕大臣,隻看公議如何?”幽王曰:“卿言是也。
”是夜,褒妃先遣心腹,傳言與虢、尹二人,來朝預辦登答。
次日,早朝禮畢,幽王宣公卿上殿,開言問曰:“王後嫉妒怨望。
咒詛朕
望乞我王做主!”說罷,嗚嗚咽咽,痛哭不已。
那幽王心下倒也明白,謂褒姒曰:“汝不朝其母,以緻如此。
此乃王後所遣,非出太子之意,休得錯怪了人。
”褒姒曰:“太子為母報怨,其意不殺妾不止。
妾一身死不足惜,但自蒙一愛一幸,身懷六甲,已兩月矣。
妾之一命,即二命也。
求王放妾出宮,保全母子二命。
”幽王曰:“一愛一卿請将息,朕自有處分①。
”即日傳旨道:“太子宜臼,好勇無禮,不能将順,權發去申國,聽申侯教訓。
東宮太傅、少傅等官,輔導無狀,并行削職!”太子欲入宮訴明。
幽王吩咐宮門,不許通報。
隻得駕車自往申國去訖。
申後久不見太子進宮,著宮人詢問,方知已貶去申國。
孤掌難鳴,終日怨夫思子,含淚過日。
卻說褒姒懷孕十月滿足,生下一子。
幽王一愛一如珍寶,名曰伯服。
遂有廢嫡立庶之意。
奈事無其因,難于啟齒。
虢石父揣知王意,遂與尹球商議,暗通褒姒說:“太子既逐去外家,合當伯服為嗣。
内有一娘一娘一枕邊之言,外有我二人協力相扶,何愁事不成就。
”褒姒大喜,答言:“全仗二卿用心維持;若得伯服嗣位,天下當與二卿共之。
”褒姒自此密遣心腹左右,日夜伺①申後之短。
宮門内外,俱置耳目,風吹草動,無不悉知。
再說申後獨居無侶,終日流淚。
有一年長宮人,知其心事,跪而奏曰:“一娘一娘一既思想殿下,何不修書一封,密寄申國,使殿下上表謝罪。
若得感動萬歲,召還東宮,母子相聚,豈不美哉!”申後曰:“此言固好,但恨無人傳寄。
”宮人曰:“妾母溫媪,頗知醫術,一娘一娘一詐稱有病,召媪入宮看脈,令帶出此信,使妾兄送去,萬無一失。
”申後依允,遂修起書信一通。
内中大略言:“天子無道,一寵一信妖婢,使我母子分離。
今妖婢生子,其一寵一愈固。
汝可上表佯認己罪:今已悔悟自新,願父王寬赦。
若天賜還朝,母子重逢,别作計較。
”修書已畢,假稱有病卧一床一,召溫媪看脈。
早有人報知褒妃。
褒妃曰:“此必有傳遞消息之事。
俟溫媪出宮,搜檢其身便知端的。
”卻說溫媪來到正宮,宮人先已說知如此如此。
申後佯為診脈,遂于枕邊,取出書信,囑咐星夜送至申國,不可遲誤。
當下賜彩缯二端②。
溫媪将那書信懷揣,手捧彩缯,洋洋出宮。
被守門宮監盤住,問:“此缯從何而得?”媪曰:“老妾診視後脈,此乃王後所賜也。
”内監曰:“别有夾帶否?”曰:“沒有。
”方欲放去,又有一人曰:“不搜檢,何以知其有無乎?”遂牽媪手轉來。
媪東遮西閃,似有慌張之色。
宮監心疑,越要搜檢。
一齊上前,扯裂衣襟,那書角便露将出來。
早被宮監搜出申後這封書,即時連人押至瓊台,來見褒妃。
褒妃拆書觀看,心中大怒。
命将溫媪鎖禁空房,不許走漏消息。
卻将彩缯二匹,手自翦①扯,裂為寸寸。
幽王進宮,見破缯滿案,問其來曆。
褒姒含淚而對曰:“妾不幸身入深宮,謬蒙一寵一愛一,以緻正宮妒忌。
又不幸生子,取忌益深。
今正宮寄書太子,書尾雲‘别作計較’。
必有謀妾母子一性一命之事,願王為妾做主!”說罷,将書呈與幽王觀看。
幽王認得申後筆迹,問其通書之人。
褒妃曰:“現有溫媪在此。
”幽王即命牽出。
不由分說,拔劍揮為兩段。
髯翁有詩曰: 未寄深宮信一封,先将冤血濺霜鋒。
他年若問安儲事,溫媪應居第一功。
是夜,褒妃又在幽王前撒嬌撒癡說:“賤妾母子一性一命,懸于太子之手。
”幽王曰:“有朕做主,太子何能為也?”褒姒曰:“吾王千秋萬歲之後,少不得太子為君。
今王後日夜在宮怨望咒詛,萬一他母子當權,妾與伯服,死無葬身之地矣!”言罷,嗚嗚咽咽,又啼哭起來。
幽王曰:“吾欲廢王後太子,立汝為正宮,伯服為東宮。
隻恐群臣不從,如之奈何?”褒婦曰:“臣聽君,順也。
君聽臣,逆也。
吾王将此意曉谕大臣,隻看公議如何?”幽王曰:“卿言是也。
”是夜,褒妃先遣心腹,傳言與虢、尹二人,來朝預辦登答。
次日,早朝禮畢,幽王宣公卿上殿,開言問曰:“王後嫉妒怨望。
咒詛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