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回 骊姬巧計殺申生獻公臨終囑荀息
關燈
小
中
大
士,所以願從出亡。
”翟君教開門放入,衆人進見。
重耳泣曰:“諸君子能協心相輔,如肉傅骨,生死不敢忘德。
”魏犨攘臂前曰:“公子居蒲數年,蒲人鹹樂為公子死。
若借助于狄,以用蒲人之衆,殺入绛城,朝中積憤已深,必有起為内應者、因以除君側之惡,安社稷而撫民人,豈不勝于流離道途為逋客①哉?”重耳曰:“子言雖壯,然震驚君父,非亡人所敢出也。
”魏犨乃一勇之夫。
見重耳不從,遂咬牙切齒,以足頓地曰:“公子畏骊姬輩如猛虎蛇蠍,何日能成大事乎?”狐偃謂犨曰:“公子非畏骊姬,畏名義耳。
”犨乃不言。
昔人有古風一篇,單道重耳從亡諸臣之盛: 蒲城公子遭讒變,輪蹄西指奔如電。
擔囊仗劍何紛紛?英雄盡是山西彥②。
山西諸彥争相從,吞雲吐雨星羅胸。
文臣高等擎天柱,武将雄誇駕海虹。
君不見,趙成子,冬日之溫徹人髓。
又不見,司空季,六韬三略饒經濟。
二狐肺腑兼尊親,出奇制變圓如輪。
魏犨矯矯人中虎,賈佗強力輕千鈞。
颠颉昂藏一獨行意,直哉先轸胸無滞。
子推介節誰與俦?百煉堅金任磨砺。
颉颃上下如掌股,周流遍曆秦齊楚。
行居寝食無相離,患難之中定臣主。
古來真主百靈扶,風虎雲龍自不孤。
梧桐種就鸾鳳集,何問朝中菀共枯? 重耳自幼謙恭下士。
自十七歲時,已父事狐偃,師事趙衰,長事狐射姑。
凡朝野知名之士,無不納交。
故雖出亡,患難之際,豪傑願從者甚衆。
惟大夫郤芮,與呂饴甥腹心之契,虢射是夷吾之母舅,三人獨奔屈以就夷吾。
相見之間,告以“賈華之兵,旦暮且至。
”夷吾即令斂兵為城守計。
賈華原無必獲夷吾之意,及兵到,故緩其圍,使人陰告夷吾曰:“公子宜速去。
不然,晉兵繼至,不可當也。
”夷吾謂郤芮曰:“重耳在翟,今奔翟何如?”郤芮曰:“君固言二公子同謀,以是為讨。
今異出而同走,骊姬有辭矣。
晉兵且至翟,不如之梁。
梁與秦近,秦方強盛,且婚姻之國,君百歲後,可借其力以圖歸也。
”夷吾乃奔梁國。
賈華佯追之不及,以逃奔複命。
獻公大怒曰:“二子不獲其一,何以用兵?”叱左右欲縛賈華斬之。
卆鄭父奏曰:“君前使人築二城,使得聚兵為備,非賈華之罪也。
”梁五亦奏曰:“夷吾庸才無足慮。
重耳有賢名,多士從之,朝堂為之一空。
且翟吾世仇,不代翟除重耳,後必為患。
”獻公乃赦賈華,使召勃鞮。
鞮聞賈華幾不免,乃自請率兵伐翟,獻公許之。
勃鞮兵至翟城,翟君亦盛陳兵于采桑,相守二月餘。
卆鄭父進曰:“父子無絕恩之理。
二公子罪惡未彰,既已出奔,而必追殺之,得無已甚乎?且翟未可必勝,徒老我師,為鄰國笑。
”獻公意稍轉,即召勃鞮還師。
獻公疑群公子多重耳、夷吾之一黨一,異日必為奚齊之梗,乃下令盡逐群公子。
晉之公族,無敢留者。
于是立奚齊為世子。
百官自“二五”及荀息之外,無不人人扼腕,多有稱疾告老者。
時周襄王之元年,晉獻公之二十六年也。
是秋九月,獻公奔赴葵邱之會不果,于中途得疾,至國還宮。
骊姬坐于足,泣曰:“君遭骨肉之釁,盡逐公族,而立妾之子。
一旦設有不諱,我婦人也,奚齊年又幼,倘群公子挾外援以求入,妾母子所靠何人?”獻公曰:“夫人勿憂!太傅荀息,忠臣也,忠不二心,孤當以幼君托之。
”于是召荀息至于榻前,問曰:“寡人聞‘士之立身,忠信為本。
’何以謂之忠信?”荀息對曰:“盡心事主曰忠,死不食言曰信。
”獻公曰:“寡人欲以弱孤累①大夫,大夫其許我乎?”荀息稽首對曰:“敢不竭死力!”獻公不覺堕淚,骊姬哭聲聞幕外。
數日,獻公薨。
骊姬抱奚齊以授荀息,時年才十一歲。
荀息遵遺命,奉奚齊主喪,百官俱就位哭泣。
骊姬亦以遺命,拜荀息為上卿,梁五、東關五加左右司馬,斂兵巡行國中,以備非常。
國中大小事體,俱關白荀息而後行。
以明年為新君元年,告訃諸侯。
畢竟奚齊能得幾日為君,且看下回分解。
注解: ①并:并吞。
②特羊:三歲之羊。
①洽:歡。
②啗啖。
給吃。
③頓:提起、抖擻。
④暇豫:悠閑安樂。
⑤吾吾:大聲。
⑥烏烏:唱。
①盍:何不。
②麾:揮。
③墳:高起。
④脔:塊。
①覆:翻,倒。
②暴:露。
揭露。
③戒:似為駕。
④理:答。
①鸱鸮:鳥,有人認為像貓頭鷹。
②惡:毀。
與惡人,罪惡不同。
③蚤:早。
①蟠:盤伏。
②執鞭:效力。
負橐:背物。
①逋客:逃亡者。
②彥:士的美稱。
①累:勞煩。
”翟君教開門放入,衆人進見。
重耳泣曰:“諸君子能協心相輔,如肉傅骨,生死不敢忘德。
”魏犨攘臂前曰:“公子居蒲數年,蒲人鹹樂為公子死。
若借助于狄,以用蒲人之衆,殺入绛城,朝中積憤已深,必有起為内應者、因以除君側之惡,安社稷而撫民人,豈不勝于流離道途為逋客①哉?”重耳曰:“子言雖壯,然震驚君父,非亡人所敢出也。
”魏犨乃一勇之夫。
見重耳不從,遂咬牙切齒,以足頓地曰:“公子畏骊姬輩如猛虎蛇蠍,何日能成大事乎?”狐偃謂犨曰:“公子非畏骊姬,畏名義耳。
”犨乃不言。
昔人有古風一篇,單道重耳從亡諸臣之盛: 蒲城公子遭讒變,輪蹄西指奔如電。
擔囊仗劍何紛紛?英雄盡是山西彥②。
山西諸彥争相從,吞雲吐雨星羅胸。
文臣高等擎天柱,武将雄誇駕海虹。
君不見,趙成子,冬日之溫徹人髓。
又不見,司空季,
二狐肺腑兼尊親,出奇制變圓如輪。
魏犨矯矯人中虎,賈佗強力輕千鈞。
颠颉昂藏一獨行意,直哉先轸胸無滞。
子推介節誰與俦?百煉堅金任磨砺。
颉颃上下如掌股,周流遍曆秦齊楚。
行居寝食無相離,患難之中定臣主。
古來真主百靈扶,風虎雲龍自不孤。
梧桐種就鸾鳳集,何問朝中菀共枯? 重耳自幼謙恭下士。
自十七歲時,已父事狐偃,師事趙衰,長事狐射姑。
凡朝野知名之士,無不納交。
故雖出亡,患難之際,豪傑願從者甚衆。
惟大夫郤芮,與呂饴甥腹心之契,虢射是夷吾之母舅,三人獨奔屈以就夷吾。
相見之間,告以“賈華之兵,旦暮且至。
”夷吾即令斂兵為城守計。
賈華原無必獲夷吾之意,及兵到,故緩其圍,使人陰告夷吾曰:“公子宜速去。
不然,晉兵繼至,不可當也。
”夷吾謂郤芮曰:“重耳在翟,今奔翟何如?”郤芮曰:“君固言二公子同謀,以是為讨。
今異出而同走,骊姬有辭矣。
晉兵且至翟,不如之梁。
梁與秦近,秦方強盛,且婚姻之國,君百歲後,可借其力以圖歸也。
”夷吾乃奔梁國。
賈華佯追之不及,以逃奔複命。
獻公大怒曰:“二子不獲其一,何以用兵?”叱左右欲縛賈華斬之。
卆鄭父奏曰:“君前使人築二城,使得聚兵為備,非賈華之罪也。
”梁五亦奏曰:“夷吾庸才無足慮。
重耳有賢名,多士從之,朝堂為之一空。
且翟吾世仇,不代翟除重耳,後必為患。
”獻公乃赦賈華,使召勃鞮。
鞮聞賈華幾不免,乃自請率兵伐翟,獻公許之。
勃鞮兵至翟城,翟君亦盛陳兵于采桑,相守二月餘。
卆鄭父進曰:“父子無絕恩之理。
二公子罪惡未彰,既已出奔,而必追殺之,得無已甚乎?且翟未可必勝,徒老我師,為鄰國笑。
”獻公意稍轉,即召勃鞮還師。
獻公疑群公子多重耳、夷吾之一黨一,異日必為奚齊之梗,乃下令盡逐群公子。
晉之公族,無敢留者。
于是立奚齊為世子。
百官自“二五”及荀息之外,無不人人扼腕,多有稱疾告老者。
時周襄王之元年,晉獻公之二十六年也。
是秋九月,獻公奔赴葵邱之會不果,于中途得疾,至國還宮。
骊姬坐于足,泣曰:“君遭骨肉之釁,盡逐公族,而立妾之子。
一旦設有不諱,我婦人也,奚齊年又幼,倘群公子挾外援以求入,妾母子所靠何人?”獻公曰:“夫人勿憂!太傅荀息,忠臣也,忠不二心,孤當以幼君托之。
”于是召荀息至于榻前,問曰:“寡人聞‘士之立身,忠信為本。
’何以謂之忠信?”荀息對曰:“盡心事主曰忠,死不食言曰信。
”獻公曰:“寡人欲以弱孤累①大夫,大夫其許我乎?”荀息稽首對曰:“敢不竭死力!”獻公不覺堕淚,骊姬哭聲聞幕外。
數日,獻公薨。
骊姬抱奚齊以授荀息,時年才十一歲。
荀息遵遺命,奉奚齊主喪,百官俱就位哭泣。
骊姬亦以遺命,拜荀息為上卿,梁五、東關五加左右司馬,斂兵巡行國中,以備非常。
國中大小事體,俱關白荀息而後行。
以明年為新君元年,告訃諸侯。
畢竟奚齊能得幾日為君,且看下回分解。
注解: ①并:并吞。
②特羊:三歲之羊。
①洽:歡。
②啗啖。
給吃。
③頓:提起、抖擻。
④暇豫:悠閑安樂。
⑤吾吾:大聲。
⑥烏烏:唱。
①盍:何不。
②麾:揮。
③墳:高起。
④脔:塊。
①覆:翻,倒。
②暴:露。
揭露。
③戒:似為駕。
④理:答。
①鸱鸮:鳥,有人認為像貓頭鷹。
②惡:毀。
與惡人,罪惡不同。
③蚤:早。
①蟠:盤伏。
②執鞭:效力。
負橐:背物。
①逋客:逃亡者。
②彥:士的美稱。
①累:勞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