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 公子友兩定魯君齊皇子獨對委蛇
關燈
小
中
大
燕定魯以後威名愈振,諸侯悅服。
桓公益信任管仲,專事飲獵為樂。
一日,獵于大澤之陂。
豎貂為禦,車馳馬驟,較射方歡。
桓公忽然停目而視,半晌無言,若有懼容。
豎貂問曰:“君瞪目何所視也?”桓公曰:“寡人适見一鬼物,其狀甚怪而可畏,良入忽滅,殆不祥乎!”豎貂曰:“鬼陰物,安敢晝見?”桓公曰:“先君田姑棼而見大豕,是亦晝也。
汝為我亟召仲父。
”豎貂曰:“仲父非聖人,烏②能悉知鬼神之事?”桓公曰:“仲父能識‘俞兒’,何謂非聖?”豎貂曰:“君前者先言俞兒之狀,仲父因逢君之意,飾美說以勸君之行也。
君今但言見鬼。
勿洩其狀,如仲父言與君合,則仲父信聖不欺矣。
”桓公曰:“諾。
”乃趨駕歸,心懷疑懼,是夜遂大病如瘧。
明日,管仲與諸大夫問疾。
桓公召管仲,與之言見鬼:“寡人心中畏惡,不能出口,仲父試道其狀。
”管仲不能答,曰:“容臣詢①之之。
”豎貂在旁笑曰:“臣固知仲父之不能言也。
”桓公病益增,管仲憂之。
懸書②于門:“如有能言公所見之鬼者,當贈以封邑三分之一。
”有一人,荷笠懸鹑而來,求見管仲。
管仲揖而進之。
其人曰:“君有恙乎?”管仲曰:“然。
”其人曰:“君病見鬼乎?”管仲又曰:“然。
”其人曰:“君見鬼于大澤之中乎?”管仲曰:“子能言鬼之狀否?吾當與子共家③。
”其人曰:“請見君而言之。
” 管仲見桓公于寝室。
桓公方累,重裀④而坐,使兩婦人摩背,兩婦人捶足,豎貂捧湯,立而候飲。
管仲曰:“君之病,有能言者,臣已與之俱來,君可召之。
”桓公召入,見其荷笠懸鹑,心殊不喜。
遽問曰:“仲父言識鬼者乃汝乎?”對曰:“公則自傷耳,鬼安能傷公?”桓公曰:“然則有鬼否?”對曰:“有之。
水有‘罔象’,邱有‘崋’,山有‘夔’,野有‘彷徨’,澤有‘委蛇’。
桓公曰:“汝試言‘委蛇’之狀。
”對曰:“夫‘委蛇’者,其大如毂,其長如轅,紫衣而朱冠。
其為物也,惡聞轟車之一聲,聞則捧其首而立。
此不輕見,見之者必霸天下。
”桓公冁然而笑,不覺起立曰:“此正寡人之所見也!”于是頓覺一精一神開爽,不知病之何往矣。
桓公曰:“子何名?”對曰:“臣名皇子,齊西鄙之農夫也。
”桓公曰:“子可留仕寡人。
”遂欲爵為大夫。
皇子固辭曰:“公尊王室,攘四夷,安中國,撫百姓,使臣常為治世之民,不妨農務足矣。
不願居官。
”桓公曰:“高士也!”賜之粟帛,命有司①複②家。
複重賞管仲。
豎貂曰:“仲父不能言,而皇子言之,仲父安得受賞乎?”桓公曰:“寡人聞之,‘任獨者暗,任衆者明’。
微③仲父,寡人固不得聞皇子之言也。
”豎貂乃服。
時周惠王十七年。
狄人侵犯邢邦,又移兵伐衛。
衛懿公使人如齊告急。
諸大夫請救之,桓公曰:“伐戎之役,瘡痍未息。
且俟來春,合諸侯往救可也。
”其冬,衛大夫甯速至齊,言:“狄已破衛,殺衛懿公。
今欲迎公子毀為君。
”齊侯大驚曰:“不早救衛,孤罪無辭矣。
”不知狄如何破衛,且看下回分解。
注解: ①盟誓:在神位前發誓。
②載:乘車。
①雩:夏四月求雨的儀式。
②梯:憑。
梯牆:憑牆,靠牆。
③圉人:養馬者。
④夭夭:茂盛而豔麗。
①笃:病重。
②降:喜歡。
③鸩酒:毒酒 ④戕:殺害。
①苟:如果。
②訂:約定。
①不免:不能逃避。
①啖:利誘。
②匹夫:平民。
③不朽:永不磨滅。
此似為不變。
④自裁:自一殺。
①封之得無非典:封贈是否違背法典? ②刀鋸之戮:被刀、鋸殺死。
③淩替:欺淩代替。
①袝:合。
②烏:何。
①詢:問。
②書:文書。
此處為布告。
③共家:共同享用。
④重裀:裀,夾衣;重裀:穿着厚衣。
①有司:朝臣。
②複:送回。
③微:沒有。
桓公益信任管仲,專事飲獵為樂。
一日,獵于大澤之陂。
豎貂為禦,車馳馬驟,較射方歡。
桓公忽然停目而視,半晌無言,若有懼容。
豎貂問曰:“君瞪目何所視也?”桓公曰:“寡人适見一鬼物,其狀甚怪而可畏,良入忽滅,殆不祥乎!”豎貂曰:“鬼陰物,安敢晝見?”桓公曰:“先君田姑棼而見大豕,是亦晝也。
汝為我亟召仲父。
”豎貂曰:“仲父非聖人,烏②能悉知鬼神之事?”桓公曰:“仲父能識‘俞兒’,何謂非聖?”豎貂曰:“君前者先言俞兒之狀,仲父因逢君之意,飾美說以勸君之行也。
君今但言見鬼。
勿洩其狀,如仲父言與君合,則仲父信聖不欺矣。
”桓公曰:“諾。
”乃趨駕歸,心懷疑懼,是夜遂大病如瘧。
明日,管仲與諸大夫問疾。
桓公召管仲,與之言見鬼:“寡人心中畏惡,不能出口,仲父試道其狀。
”管仲不能答,曰:“容臣詢①之之。
”豎貂在旁笑曰:“臣固知仲父之不能言也。
”桓公病益增,管仲憂之。
懸書②于門:“如有能言公所見之鬼者,當贈以封邑三分之一。
”有一人,荷笠懸鹑而來,求見管仲。
管仲揖而進之。
其人曰:“君有恙乎?”管仲曰:“然。
”其人曰:“君病見鬼乎?”管仲又曰:“然。
”其人曰:“君見鬼于大澤之中乎?”管仲曰:“子能言鬼之狀否?吾當與子共家③。
”其人曰:“請見君而言之。
” 管仲見桓公于寝室。
桓公方累,重裀④而坐,使兩婦人摩背,兩婦人捶足,豎貂捧湯,立而候飲。
管仲曰:“君之病,有能言者,臣已與之俱來,君可召之。
”桓公召入,見其荷笠懸鹑,心殊不喜。
遽問曰:“仲父言識鬼者乃汝乎?”對曰:“公則自傷耳,鬼安能傷公?”桓公曰:“然則有鬼否?”對曰:“有之。
水有‘罔象’,邱有‘崋’,山有‘夔’,野有‘彷徨’,澤有‘委蛇’。
桓公曰:“汝試言‘委蛇’之狀。
”對曰:“夫‘委蛇’者,其大如毂,其長如轅,紫衣而朱冠。
其為物也,惡聞轟車之一聲,聞則捧其首而立。
此不輕見,見之者必霸天下。
”桓公冁然而笑,不覺起立曰:“此正寡人之所見也!”于是頓覺一精一神開爽,不知病之何往矣。
桓公曰:“子何名?”對曰:“臣名皇子,齊西鄙之農夫也。
”桓公曰:“子可留仕寡人。
”遂欲爵為大夫。
皇子固辭曰:“公尊王室,攘四夷,安中國,撫百姓,使臣常為治世之民,不妨農務足矣。
不願居官。
”桓公曰:“高士也!”賜之粟帛,命有司①複②家。
複重賞管仲。
豎貂曰:“仲父不能言,而皇子言之,仲父安得受賞乎?”桓公曰:“寡人聞之,‘任獨者暗,任衆者明’。
微③仲父,寡人固不得聞皇子之言也。
”豎貂乃服。
時周惠王十七年。
狄人侵犯邢邦,又移兵伐衛。
衛懿公使人如齊告急。
諸大夫請救之,桓公曰:“伐戎之役,瘡痍未息。
且俟來春,合諸侯往救可也。
”其冬,衛大夫甯速至齊,言:“狄已破衛,殺衛懿公。
今欲迎公子毀為君。
”齊侯大驚曰:“不早救衛,孤罪無辭矣。
”不知狄如何破衛,且看下回分解。
注解: ①盟誓:在神位前發誓。
②載:乘車。
①雩:夏四月求雨的儀式。
②梯:憑。
梯牆:憑牆,靠牆。
③圉人:養馬者。
④夭夭:茂盛而豔麗。
①笃:病重。
②降:喜歡。
③鸩酒:毒酒 ④戕:殺害。
①苟:如果。
②訂:約定。
①不免:不能逃避。
①啖:利誘。
②匹夫:平民。
③不朽:永不磨滅。
此似為不變。
④自裁:自一殺。
①封之得無非典:封贈是否違背法典? ②刀鋸之戮:被刀、鋸殺死。
③淩替:欺淩代替。
①袝:合。
②烏:何。
①詢:問。
②書:文書。
此處為布告。
③共家:共同享用。
④重裀:裀,夾衣;重裀:穿着厚衣。
①有司:朝臣。
②複:送回。
③微:沒有。